• 沒有找到結果。

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與變遷有很大的影響(陳紹馨,1979;Barclay,1954.;陳寬 政,1981;章英華,1995)。

第二節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理論甚多,Burgess(1925)所提出的同心圓理論(theory of concentric zone)深深影響 早期都市空間結構相關領域,更是廣為以後的研究者所引用與討論

(Winsborough,1962)。

Burgess(1925)在其所著的「都市的成長」(“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此一同心圓論的主張,他 認為都市的發展,其空間的結構和分布可依次分為五個圈帶,從第一個圈的中心 商業區(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第二圈的轉變區(the zone in transition),第三 圈的工人住宅區(the zone of independent workingmen’s home),第四圈的高級公寓 住宅區(the zone of better residence),至第五圈的通勤區(the commuter's

zone)(Schnore,1972)。依照 Burgess 的說法,這些不同的圈帶乃是來自中心商業 區,類似輻射狀向外依次擴展的產物,因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形成一圈圈的同心圓,

各有不同的土地使用與人口組合。

Burgess 提出這種同心圓論的主張,雖然宣稱是從芝加哥城的經驗分析而得 (蔡勇美,1985),但事實上 Burgess 的同心圓論乃是基於下列幾種假設而提出的 主張(Schnore,1972;謝高橋,1982):

(1) Burgess 的同心圓論必是發生於一個人口快速成長,且必然包含著不同性 值人口的工商混合城市;

(2) 此一城市必然擁有有效的運輸系統,對都市各個地區皆具有相同的效用;

(3) 此理論亦隱含著一種幾何空間(geometry of space)的概念,即認為城市僅有 一個中心,而自中心起,其地理面積乃越為增加(越接近中心則空間越小,

而於城市的周邊則空間較大。這種幾何空間的形態,在經濟意義上乃意味 著越接近市中心,則越有更高的價值,因其空間供應少,且可及性高,如 此一來,競爭必然出現,而競爭(competition)乃是改變城市空間結構的重 要因素;

(occupancy pattern),意味著優勢的階層將比較優先獲得較新或更好的區位 空間,而因城市乃是輻射成長,故此區域必然是位於都市的外圍地帶。也 (growth model),且是一-種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的都市空間結構理論。所以 同心圓論所描述的都市空間結構必發生於都市成長快速的城市。在都市發展的早 為 Burgess 的圈帶概念(the zone concept)不符實際狀況,多數成是根本就沒有此種 空間分布的型態存在;其次是認為每一圈帶並非是同質性的,而是異質與對立的 存在;再者則認為早期的土地使用常因其象徵性意義而影響到人口分布,由其是 城市的中心,經常因歷史或文化因素而具有一種神聖的地位(sacred sites),此情 況在較老或較小的城市更為明顯。最後是對 Burgess 理論的通則性(generality)提

出質疑,認為此模式並不適合於所有城市,而比較適用於工商發展迅速的城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由於 Burgess 同心圓論的種種批評與修正,乃產生了強調交通幹見對都市空間結 構影響的扇形論(sector theory)(hoyt,1939) ;Hoyt 認為都市只有一個中心,不同 於 Burgess 的內外環擴散型態,Hoyt 的扇形理論認為都市中心是根據交通路線而 呈放射狀分布,形成星型都市。Hoyt 的都市空間理論認為都市空間發展型態主 要以道路兩旁為發展區域,且隨著都市內人口的增加。都市將沿著不同的交通路 線逐漸向外圍擴大,這樣的發展型態使都市空間發展呈現一個扇形的分布。不同 扇形區域的形成乃取決於不同的社經階級,通常相同的階層將聚居在同一扇形區 域內,且僅會在同一扇形區域內遷徙,整個都市空間也將隨都市成長逐漸向外發 展。

再者亦有多核心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nuclei)(Harris & Ullman,1945)。多核 心理論者認為許多都市的土地使用集中於某些核心發展,而非單一核心。因此中 心商業區不一定會位於都市中心,都市中只要有主要活動進行,都有可能會形成 核心地區。多核心理論的都市主要使以中心商業區、批發業及輕工業、重工業區、

住宅區、小核心區及衛星城鎮為不同之都市空間發展型態核心。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可以根據多核心理論將都市分成若干核心,但該理論之都市發展空間型態並 無一定的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表 二-1 都市發展空間形態比較表

理論名稱 都市發展型態圖 理論內容

同心圓理論 同心圓理論的都市展空間形態是由五個環所構成,

分別為中心商業區、過渡區、獨立的勞工住宅地區、

較高級住宅區及通勤者地區

扇形理論 隨都市人口的增加,都市將延著不同的交通路線逐

漸向外圍擴大,而且相同的土地使用均會沿著放射 狀延伸發展,成為扇形地區。而扇型理論的都市空 間發展型態主要以道路兩旁為發展區域,形成扇形 的型態。

多核心理論 都市發展空間形態並無一定的模式,但基本上仍是

由數種核心所構成,主要是以中心商業區、批發業 及輕工業區、重工業區、住宅區、小核心及機區或 衛星城鎮為不同的都市空間形態發展核心。

資料來源:整理自陳春志,2008

進一步瞭解對同心圓論的這些批評,Schnore 發現上述的四點說法都忽略了 Burgess 所強調的都市成長的動態擴張過程,而將同心圓視為一種靜態的理論模 型,以致於針對 Burgess 將都市空間結構化分為各種同質圈帶之不當而有修正模 型之提出。事實上,Burgess 本人及其學生們指出,同心圓論只是都市空間結構 的動態性或概念性描述;都市的發展過程乃是一層層往外擴散的過程,統整以上 概念,我們如以人口密度斜率及其變化來瞭解此一過程,則更能表現出該理論的

正確性(Schnore,1972)。

過往對都會區人口分布以及其變遷的實證分析,及對 Burgess 同心圓論的探 討,過往的研究(Clark,1967;陳寬政,1981;黃萬居,1981;鄭彩夷,1983;王 湧泉,1985;何金銘,1991)皆認為 Burgess 的理論極能說明臺北都會區的成長與 擴張過程;也就是說,先前的研究皆認同根據 Burgess 的同心圓說(concentric zone theory)主張都會區自中心點向外為延伸與擴張,因其發展階段而形成一層層的同 心圓瓣,各有不同的土地使用及人口組成。Burgess 的同心圓論所強調的都市成 長之動態擴張過程和都會區的實質發展極為近似;Schnore(1972)認為同心圓說事 實上即是都市成長的理論,詳細描述人口與活動互相影響的動態過程,而 Duncan, Sabagh and Arsdol(1962)與 Guest(1973)也曾以建物年齡定義都會區內的地段年齡,

直接印證人口分布與都會成長的動態關係。

由於 Burgess 同心圓論所強調之都市成長乃是由內往外一層一層擴張的區位 入侵(ecological successive)模式,相當能符合真實都市不斷向外擴張的事實,然 Burgess 雖亦強調歷史因素的影響,但並未說明其影響的實質意涵,故而過長其 誤解後乃有許多都市社會學者及都市經濟學者提出歷史因素如何影響都市發展 其其空間結構的看法(Beverly Duncan,1964;Guest,1973;Harrison & Kain,1974;

Alex,1978)。

根據 Burgess 的同心圓說(concentric zone theory)主張都會區自中心點向外為 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發表”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