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二節 討論

值皆為正值,驗證臺北都會區目前為早成熟期(ear maturity)。根據人口分布圖發 現,研究討論的期間,臺北都會區的市中心點臺北車站的人口密度並不是最高的 地區,最高點在研究中的任一年皆位於距離市中心點 4 公里處的永和區,以 Bugress 的同心圓理論而言,永和區仍屬於臺北都會區的第一層次,因此臺北都 會區仍為單一中心的都會區型態。

兩定義之二次指數模型中的 c 值,於民國 84 年到民國 98 年期間皆為正值,

並逐年下降,而密度梯度(斜率)b 值亦都呈現逐年下降現象,表示兩定義皆顯示

「b/2c 值為在距離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最高點處」定義(Newling,1969),至今仍 是不成立的,換句話說,b/2c 值目前代表的應為距離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最低處, 持續下降,b 值持續下跌,都直接反證地理學家 Berry、Simons、and Tennant(1963) 所提出的西方型及非西方型的都市發展模型。Graff(1976:156)在其研究討論臺北 都會區非西方型都市發展型態發生與否時提出,「與其強調社會文化的差異性,

不如注重經濟發展的程度,以求說明人口分布變遷的趨勢。」,否定並批評了地 理學家 Berry、Simons、and Tennant(1963)所提出的西方型及非西方型的都市發 展模型的理論。

and Tennant(1963)所提出的非西方型的都市發展現象發生。儘管定義一負指數模 型估計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我們將其和定義二的負指數模 未因郊區的發展而中斷或衰退,並非是地理學家 Berry、Simons、and Tennant(1963) 所提出的非西方型的都市發展現象。 市化區域(urbanized area)的概念來描述。前者可能包括部分鄉村地區,而後者比 較像是一個實質的都市。陳寬政(1981)在研究中決定劃定其研究的臺北都會區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都會區人口研究最為重要的要素應為都會區的劃定規則,不同的都會劃定規 則往往很容易造成截然不同的研究結果。因此若有一個公定且被普遍接受的都會 區劃定規則,不僅可使不同研究者對相同都會區的研究有相同的比較標準,且亦 更容易使研究結果得以貫時化。美國和日本等西方各國早已有一套公認的都會區 劃定規則,然台灣不僅沒有且更在近日前已廢除並不再重訂,實在使國內的都會 研究窒礙難行,難以獲得突破。這也是本研究在進行中,研究者所面對到的最大 難點,若以國外的都會劃定規則來劃定國內的都會區,也容易和國內的發展狀況 有所落差致使研究結果有所偏誤。國內若仍無一套一致的都會區劃定規則,實在 為國內都會研究的最大窒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