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季平 博士. 政 治 大 立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白鎧璋 中華民國 100 年 六 月.

(2) 目次 目次 ................................................................................................................................................. 表. 次 ........................................................................................................................................ IV. 圖 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第一節 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 6. 政 治 大 第二節 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 11 立. 一、臺北都會區區位變遷史 ............................................................................................................. 6 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史 ............................................................................................................. 8. 一、都市類型理論之文獻討論 ....................................................................................................... 11. ‧ 國. 學. 第三節 人口密度模型介紹及其發展 .............................................................................................. 16 一、負指數模型 ............................................................................................................................... 17. ‧. 二、常態指數模型 ........................................................................................................................... 19 三、二次指數模型 ........................................................................................................................... 19. Nat. sit. y. 四、都會理論與人口密度模型的結合: .......................................................................................... 24. io. al. er. 第三章 臺北都會區變遷與發展 ................................................................................................... 26. n. 第一節、台灣都市人口發展變遷 ................................................................................................... 26. Ch. i n U. v. 一、西方的都會發展模式 ............................................................................................................... 27. engchi. 二、台灣的遷徙變遷與臺北都會區的崛起.................................................................................... 28 第二節、都會區的郊區化現象探討................................................................................................ 28 一、郊區化 ....................................................................................................................................... 29 二、光復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 ................................................................................................... 29 三、臺北都會區郊區化現象探討 ................................................................................................... 31 四、以人口密度模型探討郊區化 ................................................................................................... 33 第四章 研究設計 ......................................................................................................................... 36 第一節臺北都會區定義 ................................................................................................................... 36 一、都會區定義概論 ....................................................................................................................... 36 三、研究使用之都會區定義的決定與說明.................................................................................... 39 二、台灣都會區定義政策概要 ....................................................................................................... 47 第二節、研究方法 ........................................................................................................................... 49 一、資料來源說明 ........................................................................................................................... 49 I.

(3) 第三節、研究限制 ........................................................................................................................... 52 一、使用鄉鎮市區為基本的研究單位............................................................................................ 52 二、和過往研究使用不同的都會區劃定方法 ................................................................................ 52 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 .................................................................................................................. 54 第一節 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狀況概視 ...................................................................................... 54 一、就年度人口密度與市中心點距離來看.................................................................................... 54 二、GIS 地理資訊系統分析 ............................................................................................................ 59 第二節 模型分析結果 ...................................................................................................................... 60 一、負指數模型 ............................................................................................................................... 61 二、二次指數模型 ........................................................................................................................... 71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 79. 政 治 大.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0 第二節 討論...................................................................................................................................... 81. 立. 附錄 1 臺北都會區歷年人口密度 ................................................................................................. 86. ‧ 國. 學. 附錄 2 臺北都會區歷年人口總數 ................................................................................................. 87 參考文獻 ...................................................................................................................................... 88. ‧. 一、中文部分 ................................................................................................................................... 88 二、外文部分 ................................................................................................................................... 9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表. 次. 表 二-1 都市發展空間形態比較表 .......................................................... 15 四-2 五-1 五-2 五-3 五-4. 各大政府都會區定義比較 .......................................................... 48 定義一負指數模型估計結果 ...................................................... 66 定義二負指數模型估計結果 ...................................................... 67 定義一二次指數模型歷年估計圖 .............................................. 74 定義二二次指數模型估計結果 .................................................. 75.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表 表 表 表 表.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7) 圖. 次. 圖 二-1 臺北市十二行政區區界整編圖(調整後) .............................. 10 二-3 b=0 指數模型圖 ......................................................................... 21 二-4 b>0 指數模型圖 ......................................................................... 22 二-5 Newling 二次指數模型 ................................................................. 22 二-6 都市發展階段 ............................................................................... 23 五-1 民國 84 至 88 年人口增加率 ...................................................... 55 五-2 民國 89 至 93 年人口增加率 ....................................................... 56 五-3 民國 94 至 98 年人口增加率 ....................................................... 57 五-4 民國 84 至 98 年三階段人口增加率 ........................................... 58 五-5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圖(人口總數) ............................................ 60 五-6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圖(人口密度) ........................................... 60 五-7 定義一負指數模型估計市中心人口密度變化 .......................... 62 五-8 定義二負指數模型估計市中心人口密度變化 .......................... 62 五-9 人口重心點 r0 變遷比較圖 ......................................................... 65 五-10 定義一負指數模型歷年估計圖 ................................................ 68 五-11 定義二負指數模型歷年估計圖 ................................................ 70 五-12 負指數模型歷年比較 ................................................................ 7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n. al. er. io. sit. y. Nat. 圖 五-13 定義一二次指數模型歷年估計圖 ............................................ 76 圖 五-14 定義二二次指數模型歷年估計圖 ............................................ 77 圖 五-15 二次指數模型歷年比較 ............................................................. 78. Ch. engchi. VI. i n U. v.

(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i n U. v.

(9) 摘要 本研究以 Clark(1951)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以及 Newling(1969)所 提出的人口分布之二次指數模型,結合 GIS 技術,也就是結合傳統 2D 概念的都 會統計分析以及 3D 的地理空間系統,使傳統的都會統計迴歸分析模型得以藉由 GIS 技術進一步瞭解人口空間的分布,準確的掌握空間狀態。並在研究中對臺北 都會區採用兩個不同的都會區劃定規則,分別為參照社會經濟面向的都會區劃定 規則的定義一臺北都會區;以及參照人口密度劃定的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兩個不 同臺北都會區定義,對民國 84 年至 98 年臺北都會區做一探討與比較分析,以及. 政 治 大. 對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二次指數模型的估計結果做一比較。. 立. 研究結果顯示,定義一臺北都會區負指數模型估計出的市中心人口密度逐年. ‧ 國. 學. 上升,而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則呈現延續研究指出的民國 70 年後臺北都會區市中. ‧. 心人口密度開始逐年下降的趨勢(陳寬政,1981;陳寬政、林忠正,1984;陳寬. y. Nat. 政,1991)。人口密度梯度兩定義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臺北都會區人口. er. io. sit. 密度大致呈現隨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越遠而遞減的趨勢有逐年越亦。二次指數 模型方面,定義二的 C 值,即二次指數模型用以衡量離市中心點密度斜率變化. al. n. v i n 的指標,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表示定義二的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分布可能 Ch engchi U 並非是 Newling 所假設的拋物線型態,而是較接近於 Clark 所假定的直線衰退型 態。而兩定義的二次指數模型 b 值皆為負值時,顯示估計出的市中心點為人口密 度最高點,臺北都會區尚無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但由 b 值這 15 年之成長趨勢推 估,若未來 b 值成長趨勢沒有停頓或逐漸緩慢的現象發生,臺北都會區在未來可 能會出現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何金銘(1991)驗證 c 值絕對值越小,則都市範圍越 大,火山口越深陷。研究中兩定義臺北都會區 c 值絕對值皆非常小,且逐年下降, 表示臺北都會區的範圍極廣,且逐年往外擴張,再次驗證人口郊區化現象。 關鍵字: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模型、負指數模型、二次指數模型 VIII.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n U. v.

(11)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早在 1892 年 Bleicher 就發現了每個大都會都有一個人口中心點,且都市內 其他各點,隨著距離中心點越遠,其人口密度越低。 Bleicher 之後,都市學者仍未提出一可量化客觀分析的模型以解釋此現象。 Clark(1951)發表”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一文後,Clark 推導出負指數模型將. 政 治 大. 距離和人口密度兩變項進行迴歸分析驗證此現象。隨後,國外都市社會學家、都. 立. 市經濟學家、都市規劃學者等各學界皆開始對都會區的人口密度分布產生了不斷. ‧ 國. 學. 的研究與修潤,試著去推導出更符合都會區人口分布和考量到都會區年齡的人口 密度與距離模型(Tanner & Sherratt,1960;Newling ,1969;Graff,1976;謝守紅、. ‧. 宁越敏,2006 王宇,2008)。Clark 之後,1969 年 Newling 綜合負指數模型與常態指. Nat. sit. y. 數模型,提出二次指數模型(quadratic exponential model)(何金銘,1992)。Newling. n. al. er. io. 應用 Clark 模型討論都市內人口密度的分布情況,發現在都市人口增加或都市範. i n U. v. 圍擴大時,都市的人口密度會隨著都市的發展而產生人口郊區化現象,意即人口. Ch. engchi. 密度最高點逐漸向外移動,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因人口外移而出現缺口的現象, 他稱之為人口密度火山口。因此模型包含了負指數模型與常態模型,使之可以較 為適切地說明人口分布現象。 陳寬政於 1981 年是我國首度引用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詮釋臺北都會區的人 口分布變遷的學者,之後,國內亦有許多使用人口密度模型來進行都會區的研究 (黃萬居,1981;鄭彩夷,1983;王湧泉,1985;陳寬政、林忠正,1987;何金 銘,1991)。但自民國 80 年後,國內即未有有學者針對臺北都會區以人口密度模 型進行研究,而與此相關之研究亦鮮少被探討。 都會區一向被視為具有區位系統功能性的意義,西方以及世界上各個先進國 1.

(12) 家官方幾乎皆有對於都會區的官方定義規則,然而在台灣標準都會區的官方定義 卻遲至 1983 年才完成,且於 2010 年時遭到廢除並不再重新修改。在沒有一套客 觀化和一致性容易使研究者與其他研究進行比較的都會區定義的情況下,使台灣 相當缺乏全面性或長期地探討都會人口變遷,及都會擴張現象的研究(熊瑞梅, 1983)。有鑑於此,本研究希望能夠藉由推導人口密度模型觀察臺北都會區人口 密度變遷趨勢與結合 GIS 技術,對尚未有研究者進行研究的民國 84 年至 98 年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進行研究,來加以詮釋臺北都會區最近 15 年來都市發展的 現象。. 治 政 大 Newling 的二次指數模型、Tanner and Sherratt 模型。惟過往台灣研究者皆使用單 立 人口密度的研究模型最多被採用與討論的,依序為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 一個人口密度模型去探討其研究目標都會區的人口分布,使用單一人口密度模型. ‧ 國. 學. 觀察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容易受限於所使用人口密度模型之人口分布假設,因而難. ‧. 以更確切的了解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狀態,因此本研究不同於過去僅使用單一人口. y. Nat. 密度模型的方式,將(1)使用兩個人口密度模型;Clark 負指數模型以及 Newling. er. io. sit. 的二次指數模型,這兩個最常被採用的人口密度模型,去檢視尚未有研究者以人 口密度模型探討的民國 84 年到民國 98 年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狀況,以及進一步. al. n. v i n (2)比較 Clark 負指數模型以及CNewling 的二次指數模型孰者較能符合臺北都會 hengchi U. 區現今的人口分布情形,與(3)試圖運用臺北縣、市民政局所公布的戶籍人口資 料再次驗證是否負指數模型和二次指數模型,這兩個最常被使用的人口密度模型 的人口分布假設,在其被發展的一甲子後仍與現今都會區人口分布現況相符。 第二節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望去觀察的是臺北都會區的區位擴張,都市擴張被人文區位學家視 為累積性變遷,區位系統的累積性變遷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口變遷,人口變遷會 影響區位系統組織功能的複雜(Hawley,1986)。一般人所用的都市化多半強調人口. 2.

(13) 集中都市的現象;但都市化卻包括了人口集中中心都市的向心性(centripetal)和人 口郊區化的離心性(centrifugal)兩種特性。都會區的形成與不斷擴張便是藉著人口 的向心及離心兩種力向形成的,而一個都市區的優勢性(dominance),一方面是指 都會區擴張可及的影響範圍,全視此都會中心的協調整合組織功能優勢性。另一 方面是指都會在全國都會系統上的優勢性。(熊瑞梅,1983) 因此希望運用兩種人口密度模型試圖去探究尚未有研究者以人口密度模型 分析的民國 84 年至民國 98 年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狀況,及根據兩模型的迴歸係 數去探討臺北都會區在這 15 年間,人口集中都市中心的向心性和人口郊區化的. 政 治 大 (一) 應用人口分布負指數模型以及二次指數模型檢視臺北都會區自民國 84 年至 立 離心性兩種特性的消長變化。. 民國 98 年之人口密度梯度(density gradients). ‧ 國. 學. 探討陳寬政 1981 年<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變遷>後至今這十五年間. ‧. 的人口變遷趨勢與變化,以 1995 年(民國 84 年)至 2009 年(民國 98 年)臺北. y. Nat. 都會區的人口密度以及與都市中心點(臺北車站)的距離,應用 C. Clark 距離密. er. io. sit. 度模型,觀察臺北都會區這十五年間的人口分布情形與變遷,以及探究是否臺北 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產生了改變。. al. n. v i n 另外,為使本研究得以與陳寬政 C h 1981 年利用UClark 負指數模型檢視臺北都 engchi. 會區人口分布方便比較並容易連結研究結果。所以亦將臺北都會區的都市中心點 選定為臺北車站。 過往對於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研究,幾乎是僅採用負指數模型去做觀察,而未 有以二次指數模型針對臺北都會區進行人口分布觀察,也從沒有研究者同時使用 兩個人口密度模型去分析臺北都會區之人口分布變遷,所以本研究將以兩種不同 的人口密度距離模型去觀察臺北都會區在陳寬政一文後,這十五年來的人口分布 變遷;並比較兩種模型何者較符合現今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狀態。 (二)探究臺北都會區是否有過度擁擠現象產生. 3.

(14) 過往對臺北以及台灣其他都會區的研究中,例如陳寬政(1981)對臺北都會區 1962 至 1979 年前後共十八年間,以人口密度模型的負指數模型研究臺北都會區 內的二十八個鄉鎮市區之人口分布與變遷趨勢,指出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型態 依人口密度模型呈現高度的規律性,而且都會人口正已越來越快的速度向郊區擴 散,形成人口郊區化的趨勢。研究者皆推翻了地理學家 Berry、Simons、and Tennant(1963)所提出的「過度擁擠」的非西方型都市發展型態(陳寬政 1981,何 金銘,1991)。尚未有研究以人口密度模型探討民國 80 年後的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 是否有過度擁擠的現象產生。所以本研究將以人口密度模型所估計出的市中心人. 治 政 大 出的「過度擁擠」的非西方型都市發展型態。 立. 口以及配合 GIS 技術,探討臺北都會區在民國 80 年後是否有發生如西方學者提. (三)比較二都會區定義方法應於於人口密度模型上的差異。. ‧ 國. 學. 過往以人口密度模型分析都會區人口分布的研究,皆僅使用單一都會區定義. ‧. 進行研究,然而使用多個都會區定義對比人口密度模型估計結果可以有助於我們. y. Nat. 更加瞭解人口密度模型的特性,更重要的是,亦能使我們對都會區的人口分布有. er. io. sit. 更深入的全盤了解。且使用單一都會區定義往往會使研究的範圍限縮於研究者對 都會區定義的面向,而沒辦法將研究的內容更加深且廣。. al. n. v i n 回顧過往研究,Graff、黃萬居與陳寬政三者皆使用人口密度模型探討臺北 Ch engchi U. 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惟三者乃不同的都會區定義,然而,我們可以發現,不同 研究者研究同一都會區時,其人口密度模型之估計結果所得結果會因所包含範圍 不同而在數值上頗有出入,但 d(0)和 b 的趨勢卻頗為一致,所以我們從文獻中, 可發現 Graff、黃萬居與陳寬政皆指出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急速趨向郊區化的事 實。證實使用不同的都會區定義以人口密度模型研究同一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在 方法上是可以透過所估計出的迴歸係數進行比較分析的。 所以本研究將有別於以往都會區人口密度分布的研究方法,使用兩個的 都會區定義方法,比較兩定義於負指數模型與二次指數模型的異同,和藉兩模型. 4.

(15) 來更深度的理解都會區的「分布意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6) 第二章文獻回顧. 本章將爬梳臺北都會區的歷史脈絡概況,藉歷史的時間推進探討臺北都會區 人口變遷狀況,接著連結都市理論和人口密度模型的概念,介紹如何以都會區理 論推導人口密度模型,使研究者能夠藉模型估計的係數來解釋並瞭解都會區的人 口分布狀態。. 第一節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政 治 大. 一、臺北都會區區位變遷史. 立. ‧ 國. 學. 自古以來,都市的形成大都市起源於水路交會處(如:港口),因為這樣可以 利用水運,便利交通,商品和勞務易於流通(于明誠,1992:85)。而自工業革命. ‧. 以後,因鐵路、公路所形成的交通衢道,使得城市的行程可以不再依水臨海,指. sit. y. Nat. 使內陸照樣可以形成大都市,因此,以此來審視臺北地區的版圖發展,在清朝初. al. er. io. 期,由於工業之震撼尚未蔓延到東方的中國,故而臺北盆地對外的交通聯絡仍然. v. n. 是以水運為主,當時具有流通作用的河流乃為淡水河,故位於淡水河邊的地區都. Ch. engchi. i n U. 有可能成為都市。當時位於淡水河之流和大漢溪北岸的新莊,除了擁有較少受到 番族侵襲的地利之外,不僅是桃園以南通往臺北盆地的必經要道,同時也是控制 淡水河口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而成為臺北地區最早形成漢人村落之地。到了十 八世紀中葉左右,由於淡水河道的變遷,大型船舶無法出入,使得新裝的港口機 能逐漸喪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位於淡水河右岸(即:新莊對岸,大嵙崁溪與新店 溪交會點)的艋舺。 挾著位居臺北盆地水系網的中心地位,艋舺於是成為台灣北部的經濟與政治 中心:18 世紀末,艋舺雖被迫開港,卻反而因此而使商業機能更加地繁盛,不僅 博得「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譽稱,直至十九世紀初,以一直是北部最大的城市, 6.

(17) 可以說是臺北市區形成之始。大約在十九世紀中葉,艋舺先是因商業利益的爭奪 而遭受「頂下郊拼」的洗劫,下郊的同安人逃至大稻埕,並興建街市,而後艋舺 又遇到港口淤塞難行的命運,其首屈一指的中心地位便逐漸成為與大稻埕分庭抗 禮的局面。1位於艋舺北方的大道城因河利之便,隨後又因北京條約協定港口開 放,促此外商大量的進駐而成為世界性的茶葉及樟腦的集散中心,一直到日本侵 台之前,大稻埕和艋舺大致形成臺北盆地的都市型態。(葉倩瑋,1991:54-64; 章英華,1987:4-5;西村睦男,1985:247-250)不過,清末於臺北設府,才是台 灣整個政治、經濟與軍事重心往南部移轉至北部之始,這不僅底定了都市發展的. 治 政 大 日據時期,為了能有效的施行統制策政,日本人除了刻意經營大稻埕和艋舺 立. 從屬地位,也形成了後繼統治者的規劃藍圖。. 之間的地區,也就是西門町和北門等地(即所謂「城內」之區),此外,日本人仍. ‧ 國. 學. 繼續以臺北為殖民化台灣的控制指揮中心,除在臺北廣建行政與文教設施,劃一. ‧. 市容,並以臺北為根據地,積極建造貫穿南北的鐵路與公路系統(薛益忠,1986:. y. Nat. 95-96),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藉此而經由基隆港將台灣的資源及物產輸至日本,. er. io. sit. 當然也因為交通的便利,更易施行其控制同化的目的;交通系統的開擴其潛在的 利益則是造就台灣其他幾個大型都市的興起,如:基隆、台中和高雄。當時的大. al. n. v i n 稻埕、艋舺以及西門町等地可以說是形成了臺北都市的核心區,國民政府遷台以 Ch engchi U 後,仍沿襲日本對臺北的統治地域,於是,延平、建成、龍山、和城中等區即成 為民國四○年代的核心區與商業中心,當然,這也就是我們今日所通稱的舊核心 市區(章英華,1987:4-5)。. 1. 頂下郊拼為在 1853 年發生於艋舺(今台北市萬華區)的分類械鬥。械鬥當事一為以泉州三邑人. 為主的頂郊,另一則為以泉州同安人為主的下郊或廈郊。此械鬥,同安人落敗,並敗走大稻埕。 頂下郊拼影響層面極廣,除了造成人員傷亡,同安人的遷徙,及八甲庄(今老松國小,原為下郊) 付之一炬外,也間接促成大稻埕與大龍峒的開發。 7.

(18) 台灣光復後,居於省轄市地位的臺北市,其行政區域被劃分為城中區、龍山 區、建成區、延平區、雙園區、大同區、中山區、古亭區、大安區和松山區共十 區。國民政府遷台後,除了大量的外省人口移入,台灣省其他縣市的人口也蜂擁 而至,使得臺北市於民國 52 年底時,人口已逾百萬,為了要建設臺北市成為一 個現代化的都市,在民國 56 年七月將臺北市改制為直轄市,並於翌年將臺北縣 之南港鎮、景美鎮、木柵鄉、內湖鄉以及陽明山管理局轄區內的北投、士林兩處 劃歸為臺北市,使臺北市的將欲向外擴張成為十六個行政區,自從固定了臺北市 的行政區域範圍。臺北市之成為大都市,正是說明了交通建設促使內陸地區形成. 治 政 大 臺北地區的發展最早始於臺北縣的新莊,而後當經濟重鎮移至艋舺時,與艋 立. 大都市,甚而成為主控之地位,由內地遙管近港的都市。. 舺鄰近的三重便逐漸繁榮起來。在日據時代,由於殖民政府市以公開掠奪台灣的. ‧ 國. 學. 資源為其主要的統制策略,因此,臺北縣東北部及西北部的豐富礦藏便招攬了大. ‧. 量人口的移入與開採,故於日據時期,臺北縣除了三重之外,較為繁盛的地區即. y. Nat. 為平溪、雙溪、瑞芳、貢寮、金山等外圍地區。但是自國民政府遷台以後,由於. er. io. sit. 礦藏以差不多開採殆盡,隨著工作機會的越來越少,這幾個地區也隨之沒落,取 而代之的,則是因工業化傾向而著重的二級產業發展,雖然光復後,臺北縣仍大. al. n. v i n 致維持日據時期的行政轄區,扣除併入臺北市的四個鄉鎮,臺北縣共計有二十九 Ch engchi U. 個鄉鎮市,也正因為四鄉鎮被吞併,使得臺北市形成一完全依山傍河的獨立盆地, 臺北縣與臺北市之臍帶則完全依靠橋樑的居中連絡。雖然臺北市得依靠臺北縣的 源源供應,不過,其被剝削的地位仍然不變(臺北縣綜合發展計劃(1),1994:16-22), 所不同的是,日據時代為日本政府所剝削,國民政府遷台後,則為臺北市所剝削. 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史 清朝領臺末期起,臺北盆地陸續吸引人口移入;日據時代,臺北在淡水河尚 未淤積前,因多產茶葉與樟腦,使得臺北成為台灣的貿易的重點都市之一,伴隨 而來的移民與都會化,1920年,臺北市役所(臺北市)成立,形成一獨立行政區 8.

(19) 域;1945年起,隨國民黨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的大量外省人移入,而居住在北部 的外省人在社經地位一般而言是優於當時居住於此的本省人,再加上臺北城內過 於擁擠等因素,因而使臺北都會區郊區化,1957年臺北縣人口年增率首度超越臺 北市,意味臺北都會區域形成;換言之,向來為都市中心的臺北市開始人口衰退、 擁擠程度降低,人口重心逐漸外移至臺北縣。 1960 中期以後到 1970 年代,政府發展輕工業以及出口替代政策使得大量來 自南部各地的城鄉移民移入臺北都會,臺北市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1967 年 7 月 1 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將郊區原屬臺北縣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六個鄉鎮(景. 治 政 大 包括松山區、大安區、古亭區、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建成區、延平區、大 立 美、木柵、南港、內湖、士林、北投)劃歸臺北市管轄;合計有 16 個行政區,. 代及以後,台灣的人口遷徙主要是都會內部的遷徙。. 學. ‧ 國. 同區、中山區、景美區、木柵區、南港區、內湖區、士林區、北投區。1980 年. ‧. 1990 年,臺北市行政區再次重新劃分,將原來 16 區調整為 12 區,此次的. y. Nat. 行政區重新劃分至今日尚未改變,目前臺北市共有 12 個行政區,分別為:中正. er. io. sit. 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 林區、北投區、文山區。調整內容為,將龍山區、雙園區及部份城中區、古亭區. al. n. v i n 合併為萬華區;將原古亭區、城中區大部份區域及小部份原大安區雙園區、新生 Ch engchi U. 南路以西等地合併成中正區;將景美區與木柵區合併成文山區;將建成區、延平 區併入大同區;原松山區光復南路以西及原古亭區羅斯福路以北劃入大安區;將 原松山區部份地方、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以北部份區域合併成信義區。如(圖 二-1)所示。. 9.

(20) 圖 二-1 臺北市十二行政區區界整編圖(調整後). 治 政 大 在 1950 年代,三重、板橋、永和、中和以及新店的人口成長率已經高於臺 立. 資料來源:引自臺北市政府編《臺北市十六行政區暨第四期里行政區域調整資料第一冊》。. 北市的各區,這種高度成長除了三重之外,一直維持到 1970 末期,至 1980 年代. ‧ 國. 學. 初期才緩和下來。在 1960 和 1970 年代,除了上述縣轄市之外,五股、泰山和鶯. ‧. 歌同樣顯示相當的人口成長率,而在 1980 年代,樹林、汐止、土城和蘆洲繼起. y. Nat. 為人口高成長地帶。在 2000 年後,根據 2007 年行政院主計處國內遷徙調查報告,. er. io. sit. 全國以臺北縣之居住人口最多,計達 387 萬 7 千人,占全國居住總人口之 17.38 %;另外,臺北縣在同一縣內進行遷徙之比率全國最高,達 75.88%,而未來一. al. n. v i n 年內計劃遷徙者計 54 萬 2 千人;預計遷往不同鄉鎮市區者,以遷入臺北縣及臺 Ch engchi U. 北市居多,計占 38.61%。臺北市居住人口為 272 萬 2 千居次,占 12.20%,合計 臺北縣與臺北市之居住人口,高達總居住人口之 29.58%。此外,台灣人口分布 仍集中於北部區域(計 1,031 萬 5 千人占全台人口的 45.13%)。 臺北都會區人口成長的變遷,自 1950 年代開始,呈現由臺北市中心逐漸往外擴 散的都市擴張趨勢。陳紹馨於 1979 年對 1950 年至 1960 年十年間臺北市、附廊. 與外圍之人口成長進行研究,發現臺北市的發展已達轉捩點,從民國 46 年(1957) 年以後,人口的高速增長地區已由中心都市移往附廊地帶,附廊地帶之人口增加. 10.

(21) 率較中心都市為高,為臺北都會區域形成之明證。2 承述上言,自 1957 年起,臺北縣人口年增率開始超越了臺北市,都會外圍 人口的成長,凌駕中心都市,呈現人口郊區化的現象,因此臺北都會區域正式形成. (陳紹馨,1979)。1960 年代末期,高人口成長地區是距市中心五公里範圍的士林、 永和與中和。3在 1970 年代初期,臺北市的舊核心,包括當時的建成、延平、大同、 龍山等區,已呈現人口遞減的趨勢,但是人口的高成長地區,則往外擴展到離中心 更遠的地區,如松山及板橋一帶。到了 1970 年代末期,高成長地區則更延伸到距市 中心的十公里地帶,如木柵及新莊,而臺北市舊核心以外的市區,也開始出現人口. 治 政 大 章英華 1995) 。有學者認為這些在 1950 年(民國 40 年)以後流入人口相繼增加的 立. 遞減的跡象。到了 1990 年代之後,人口遞減地區的範圍逐漸擴展(陳寬政,1981;. 鄉鎮市,大致是離臺北市越近發展越早,反之則越晚,與臺北市的距離成為各鄉. ‧ 國. 學. 鎮市移入人口多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中心都市在人口社經地位與經濟活動. ‧. 上,並不見得有衰退的現象。 (陳東升,1993). y. Nat. 由上述臺北都會區人口歷史,可發現台灣人口的再分布及都市化歷史過程對. er. io. sit. 臺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與變遷有很大的影響(陳紹馨,1979;Barclay,1954.;陳寬 政,1981;章英華,1995)。. n. al. i n U. C. hengchi 第二節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v. 一、都市類型理論之文獻討論 都市研究歷史悠久,最為人熟知的當屬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都市社會學理論,. 2 陳紹馨的研究當時台北都會區的範圍包含了台北市十六個行政區外,還有中和,永和,新店,三重,板橋,及 新莊共六個市鎮。 3. 台北市於 1967 年 7 月 1 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將郊區分屬臺北縣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六個鄉鎮(景美、木柵、. 南港、內湖、士林、北投)劃歸臺北市管轄,士林方才歸屬於台北市行政區;合計有 16 個行政區,包括松山區、大安 區、古亭區、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建成區、延平區、大同區、中山區、景美區、木柵區、南港區、內湖區、士林 區、北投區。. 11.

(22) 而都會區人口分布的現象,應屬其中的都市空間結構的範疇;研究都市空間結構 理論甚多,Burgess(1925)所提出的同心圓理論(theory of concentric zone)深深影響 早期都市空間結構相關領域,更是廣為以後的研究者所引用與討論 (Winsborough,1962)。 Burgess(1925)在其所著的「都市的成長」(“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此一同心圓論的主張,他 認為都市的發展,其空間的結構和分布可依次分為五個圈帶,從第一個圈的中心 商業區(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第二圈的轉變區(the zone in transition),第三. 治 政 大 commuter's 住宅區(the zone of better residence),至第五圈的通勤區(the 立. 圈的工人住宅區(the zone of independent workingmen’s home),第四圈的高級公寓. zone)(Schnore,1972)。依照 Burgess 的說法,這些不同的圈帶乃是來自中心商業. ‧ 國. 學. 區,類似輻射狀向外依次擴展的產物,因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形成一圈圈的同心圓,. ‧. 各有不同的土地使用與人口組合。. y. Nat. Burgess 提出這種同心圓論的主張,雖然宣稱是從芝加哥城的經驗分析而得. er. io. sit. (蔡勇美,1985),但事實上 Burgess 的同心圓論乃是基於下列幾種假設而提出的 主張(Schnore,1972;謝高橋,1982):. al. n. v i n (1) Burgess 的同心圓論必是發生於一個人口快速成長,且必然包含著不同性 Ch engchi U 值人口的工商混合城市;. (2) 此一城市必然擁有有效的運輸系統,對都市各個地區皆具有相同的效用; (3) 此理論亦隱含著一種幾何空間(geometry of space)的概念,即認為城市僅有 一個中心,而自中心起,其地理面積乃越為增加(越接近中心則空間越小, 而於城市的周邊則空間較大。這種幾何空間的形態,在經濟意義上乃意味 著越接近市中心,則越有更高的價值,因其空間供應少,且可及性高,如 此一來,競爭必然出現,而競爭(competition)乃是改變城市空間結構的重 要因素;. 12.

(23) (4) Burgess 亦假定不同的社會經濟階層在此城市中有不同的佔有形態 (occupancy pattern),意味著優勢的階層將比較優先獲得較新或更好的區位 空間,而因城市乃是輻射成長,故此區域必然是位於都市的外圍地帶。也 就是說,富人具有較高的自由去選擇其住宅區位,而窮人則受到較高的限 制。 從 Burgess 同心圓論中所隱含的這些假定,我們可確知 Burgess 所強調的城 市結構乃是一種同心圓的結構;都市的成長乃是由內層往外層入侵(successive) 的結果,而一層一層的向外入侵,使得城市不斷的向外擴張,亦使得城市的土地. 治 政 大 (growth model),且是一-種動態過程(dynamic process)的都市空間結構理論。所以 立 有不同的使用形態。很明顯的,同心圓所強調的都市結構乃是一種成長模式. 同心圓論所描述的都市空間結構必發生於都市成長快速的城市。在都市發展的早. ‧ 國. 學. 期,因中心區可獲得較高的利益而造成人口往市中心及中,而後由於人口快速成. ‧. 長造成中心區的空間擁擠及商業活動之引入與競爭,使得居住人口逐漸由內層向. y. Nat. 外層移動;同時因為不同階層所擁有的資源不同造成同心圓帶的不同土地使用形. 得越遠離市中心區的人口分布越見稀疏。. al. er. io. sit. 態,而且城市的發展順應著幾何空間的形態,越向外發展則土地空間越廣,而使. n. v i n Burgess 提出都市成的同心圓論以後,在都市研究的領域內引起了廣泛的興 Ch engchi U. 趣與討論。雖然有許多學者承認其理論對都市空間結構分析的創造性貢獻,對於 其理論內容卻也有所爭議。這些爭議大致可歸納為四點(Schnore,1972),一是認 為 Burgess 的圈帶概念(the zone concept)不符實際狀況,多數成是根本就沒有此種 空間分布的型態存在;其次是認為每一圈帶並非是同質性的,而是異質與對立的 存在;再者則認為早期的土地使用常因其象徵性意義而影響到人口分布,由其是 城市的中心,經常因歷史或文化因素而具有一種神聖的地位(sacred sites),此情 況在較老或較小的城市更為明顯。最後是對 Burgess 理論的通則性(generality)提 出質疑,認為此模式並不適合於所有城市,而比較適用於工商發展迅速的城市。. 13.

(24) 由於 Burgess 同心圓論的種種批評與修正,乃產生了強調交通幹見對都市空間結 構影響的扇形論(sector theory)(hoyt,1939) ;Hoyt 認為都市只有一個中心,不同 於 Burgess 的內外環擴散型態,Hoyt 的扇形理論認為都市中心是根據交通路線而 呈放射狀分布,形成星型都市。Hoyt 的都市空間理論認為都市空間發展型態主 要以道路兩旁為發展區域,且隨著都市內人口的增加。都市將沿著不同的交通路 線逐漸向外圍擴大,這樣的發展型態使都市空間發展呈現一個扇形的分布。不同 扇形區域的形成乃取決於不同的社經階級,通常相同的階層將聚居在同一扇形區 域內,且僅會在同一扇形區域內遷徙,整個都市空間也將隨都市成長逐漸向外發 展。. 治 政 大 & Ullman,1945)。多核 再者亦有多核心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nuclei)(Harris 立. 心理論者認為許多都市的土地使用集中於某些核心發展,而非單一核心。因此中. ‧ 國. 學. 心商業區不一定會位於都市中心,都市中只要有主要活動進行,都有可能會形成. ‧. 核心地區。多核心理論的都市主要使以中心商業區、批發業及輕工業、重工業區、. y. Nat. 住宅區、小核心區及衛星城鎮為不同之都市空間發展型態核心。值得注意的是,. n. al. er. io. 無一定的模式。. sit. 雖然可以根據多核心理論將都市分成若干核心,但該理論之都市發展空間型態並. Ch. engchi. 14. i n U. v.

(25) 表 二-1 都市發展空間形態比較表. 理論名稱. 都市發展型態圖. 理論內容. 同心圓理論. 同心圓理論的都市展空間形態是由五個環所構成, 分別為中心商業區、過渡區、獨立的勞工住宅地區、 較高級住宅區及通勤者地區. 扇形理論. 隨都市人口的增加,都市將延著不同的交通路線逐. 政 治 漸向外圍擴大,而且相同的土地使用均會沿著放射 大. 立. ‧ 國. 學. 間發展型態主要以道路兩旁為發展區域,形成扇形 的型態。. ‧. 多核心理論. 狀延伸發展,成為扇形地區。而扇型理論的都市空. 都市發展空間形態並無一定的模式,但基本上仍是. y. Nat. 及輕工業區、重工業區、住宅區、小核心及機區或. n. al. er. io. sit. 由數種核心所構成,主要是以中心商業區、批發業. Ch. i n U. v. 衛星城鎮為不同的都市空間形態發展核心。. engchi. 資料來源:整理自陳春志,2008 進一步瞭解對同心圓論的這些批評,Schnore 發現上述的四點說法都忽略了 Burgess 所強調的都市成長的動態擴張過程,而將同心圓視為一種靜態的理論模 型,以致於針對 Burgess 將都市空間結構化分為各種同質圈帶之不當而有修正模 型之提出。事實上,Burgess 本人及其學生們指出,同心圓論只是都市空間結構 的動態性或概念性描述;都市的發展過程乃是一層層往外擴散的過程,統整以上 概念,我們如以人口密度斜率及其變化來瞭解此一過程,則更能表現出該理論的 15.

(26) 正確性(Schnore,1972)。 過往對都會區人口分布以及其變遷的實證分析,及對 Burgess 同心圓論的探 討,過往的研究(Clark,1967;陳寬政,1981;黃萬居,1981;鄭彩夷,1983;王 湧泉,1985;何金銘,1991)皆認為 Burgess 的理論極能說明臺北都會區的成長與 擴張過程;也就是說,先前的研究皆認同根據 Burgess 的同心圓說(concentric zone theory)主張都會區自中心點向外為延伸與擴張,因其發展階段而形成一層層的同 心圓瓣,各有不同的土地使用及人口組成。Burgess 的同心圓論所強調的都市成 長之動態擴張過程和都會區的實質發展極為近似;Schnore(1972)認為同心圓說事. 治 政 大 Sabagh and Arsdol(1962)與 Guest(1973)也曾以建物年齡定義都會區內的地段年齡, 立 實上即是都市成長的理論,詳細描述人口與活動互相影響的動態過程,而 Duncan,. 直接印證人口分布與都會成長的動態關係。. ‧ 國. 學. 由於 Burgess 同心圓論所強調之都市成長乃是由內往外一層一層擴張的區位. ‧. 入侵(ecological successive)模式,相當能符合真實都市不斷向外擴張的事實,然. y. Nat. Burgess 雖亦強調歷史因素的影響,但並未說明其影響的實質意涵,故而過長其. er. io. sit. 誤解後乃有許多都市社會學者及都市經濟學者提出歷史因素如何影響都市發展 其其空間結構的看法(Beverly Duncan,1964;Guest,1973;Harrison & Kain,1974;. n. al. Alex,1978)。.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 Burgess 的同心圓說(concentric zone theory)主張都會區自中心點向外為 延伸與擴張,因其發展階段而形成一層層的同心圓瓣,各有不同的土地使用及人 口組成。. 第三節 人口密度模型介紹及其發展 早在 1892 年 Bleicher 就發現了每個大都會都有一個人口中心點,且都市內其 他各點,隨著距離中心點越遠,其人口密度越低。 而真正將此現象加以推廣的應為 1951 年 Colin Clark 在英國皇家統計學會期 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發表”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一文中 16.

(27) 所推導以驗證「都市內其他各點,隨著距離中心點越遠,其人口密度越低」的負 指數模型。Clark 發表人口密度與距離的負指數函數後,許多研究者試著去推導 出更符合都會區人口分布和考量到都會區年齡的人口密度與距離模型(Tanner & Sherratt,1960;Newling ,1969;Graff,1976 謝守紅、宁越敏,2006 王宇,2008)。 經過數年的研究和推廣後,Newling 在 1969 年綜合負指數模型概念提出了二次指 數模型。而在諸多相關領域的研究中,人口密度的研究模型最常被採用與討論的, 依序為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Newling 的二次指數模型、Tanner and Sherratt 模型。 接下來,我們將依序詳細介紹各種人口密度模型的形式以及其差異。. 一、負指數模型. 立. 政 治 大. Clark 在 1951 年所推導出的都市內居住人口分布的負指數模型(negative. ‧ 國. 學. exponential model),可以(1)式表示:. d(r) = d(0)e−br ----------------------------------------------------------------(1). Nat. sit. 1. d(r)為距離都市中心點 r 處的人口密度;. n. al. Ch. engchi. er. io. 2. d(0)為都市的中心點人口密度; 3. e 為自然對數的基底(e=2.71828). y. ‧. 其中;. i n U. v. 4. b 為人口密度斜率(density gradient); 5. r 為與都市中心點的距離。 Clark 將(1)式取自然對數後,變成了(2)式:. ln 𝑑(𝑟) = ln 𝑑(0) − 𝑏𝑟-----------------------------------------------------------(2) 其中; 1. ln 𝑑(𝑟)為距離都市中心點 r 處人口密度的對數值 2. lnd(0)為都市中心點人口密度的對數值 3. b 為密度斜率(density gradient) 4. r 為與都市中心點的距離 17.

(28) 透過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我們可以證實都會區中心點的中心區域為人口密度 最高的地區,隨著距離都會區中心點的距離增加,人口密度會隨產生負指數函數 的比例遞減。以該模型而言,我們可以透過模型中的 b 值(密度斜率)去觀察該都 會區人口密度隨著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而下降的速度。根據 Clark 的負指數模 型,我們可以得知 b(密度斜率)和 r(距離市中心點)成反比關係。當 b 值越小時, 則表示人口密度隨著距離都市中心的距離越遠而緩慢減少;反之當 b 值越大時, 則意味著人口密度隨著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越遠而急遽地減少。(Clark,1951)。 而以都會區人口分布而言,b 值可以使我們得知該都市的人口分散(deconcentration). 治 政 大 (Winsboroguh,1963)。我們亦可由負指數模型的 d(0)值瞭解都會區市中心點的擁擠 立 程度,當 b 值越小意味著該都會區人口已由都市中心點向外遷徙. (congestion)程度,當 d(0)值越小則表示市中心點的人口較為鬆散;而當 d(0)值越大. ‧ 國. 學. 則表示市中心點的人口越擁擠(何金銘,1991)。. ‧. 國內許多學者應用 Clark 負指數模型觀察各都會區的人口分布(黃萬居,1981;. y. Nat. 陳寬政,1981;王湧泉,1985;何金銘,1991;謝守紅,2006;王宇等人,2006;吳文鈺等. er. io. sit. 人,2007),皆印證了 Clark 負指數模型不只可以說明西方都市的人口分布情況,更 可以成功的說明台灣的都市人口分布,更進而說明都市的發展情形、人口聚集、. n. al. 擴散等現象。. Ch. engchi. i n U. v. 當然,使用 Clark 負指數模型說明都市人口分布時,仍然會有些問題產生。(何 金銘,1991),如:有研究者發現「都市中心點為人口密度最高點」的理論預設和實 際情況有所落差,其可能的原因在於都市中心點的中心區域通常為商業用地,而 非住宅用地,已居住人口而言,我們不難推論出人口密度最高點並非在都市中心 點上,而是位於鄰近都市中心點的外圍區域或都會衛星區(何金銘,1991)。而針 對觀察到實際的人口密度最高點並非如同理論預設的都市中心點,除了上述都會 市中心多為商辦用地外,以都會區成長階段觀點,也許以負指數模型直接去觀察 該都會區近幾年的人口分布,確實會發現人口密度最高點並非位於該都會區的都. 18.

(29) 市中心點上,但若我們去觀察該都會區形成的人口密度歷史發展情況,或許我們 可以發現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演變並非一夕形成的,也許我們觀察該都會區人口 分布的歷史過程,方能確證出近年來學者研究中發現的人口密度最高點並非都會 區中心點是否只係都會區成長階段的歷史過程結果。. 二、常態指數模型 Clark 發表負指數模型後,Tanner and Sherratt 為使模型更加適切完善分別於 1960、1961 年提出常態指數模型(normal exponential model),認為人口密度最高 點不在都會區的市中心,而在於鄰近市中心點的外圍區域,則取對數後的方程式. 政 治 大. 為限性,但合理的方程式應為曲線(何金銘,1991)。. 立. 2. d(r) = d(0)e−br ----------------------------------------------------(3). ‧ 國. 學. 其中 d(r)為距離都市中心點 r 地的人口密度 d(0)為都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 ‧. e 為自然對數的基底(e=2.71828…). Nat. sit. y. b 為密度對數隨距離改變的變化率. n. al. er. io. r 為與市中心點的距離. i n U. v. Tanner and Sherratt 提出常態指數模型後,在都市學者對於該模型的應用後. Ch. engchi. 發現似乎不夠周延,與都市人口密度分布的現象不盡符合,於是 Newling 提出二 次指數模型(quadratic exponential model)。. 三、二次指數模型 1969 年 Newling 綜合負指數模型與常態指數模型,提出二次指數模型 (quadratic exponential model)(何金銘,1992)。Newling 應用 Clark 模型討論都市內 人口密度的分布情況,發現在都市人口增加或都市範圍擴大時,都市的人口密度 會隨著都市的發展而產生人口郊區化現象,意即人口密度最高點逐漸向外移動, 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因人口外移而出現缺口的現象,稱之為人口密度火山口。因 此模型包含了負指數模型與常態模型,使之可以較為適切地說明人口分布現象。 19.

(30) Newling 的二次指數模型如下: 2. 二次指數模型:d(r) = d(0)ebr−cr -----------------------------(4) d(r)為距離都市中心點 r 處的人口密度 d(0)為都市中心點的人口密度 e 為自然對數的基底(e=2.71828…) b 為密度斜率(density gradient) r 為與都市中心點的距離 而將(4)式取自然對數後,為(5)式,亦可再將(5)求導函數即為(6)式: ln 𝑑(𝑟) = ln 𝑑(0) + (𝑏𝑟 − 𝑐𝑟 2 )------------------------------------------(5). 政 治 大 ln′d(r) = b − 2cr-------------------------------------------------------------(6) 立. (6)式為(5)式的斜率函數,當 lnˊd(r)=0 時,(6)式即會有極值產生,故可推導. r(d max) =. b. ‧. ‧ 國. 學. 出(7)式:. -------------------------------------------------------(7). 2c. Nat. b. y. 根據 Newling 的定義人口密度最高點在距離市中心點 -處。. sit. 2c. n. al. er. io. 二次指數模型經過對數轉換後,則會呈現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half. i n U. v. parabola,concave downward),即比 Clark 的負指數模型所做出來的線性曲線更貼. Ch. engchi. 近現況。Newling 認為 Tanner and sherratt 的模型(3)式中有一個缺點,來自於他 假設都市中心距離密度的瞬間改變率為零,而非大於 0 或小於 0,則(3)可轉換為 (8),即會產生出下列三圖(Newling,1969)。 𝑑𝑟 =𝑑0𝑒. 𝑏𝑟−𝑐𝑟2. -----------------------------------------------------(8). 20.

(31) (1) 當 b 值(都市中心密度的瞬間改變率)<0 時,則會產生下圖:. 10 8 密6 度 4 2 0 0. 2. 立. 6 政4 治 距離 大. 8. 10. 圖 二-2 b 值<0 指數模型圖. ‧ 國. sit. n. al. er. io. 6. y. Nat. 8. ‧. 10. 學. (2) 當 b 值(都市中心密度的瞬間改變率)=0 時,則會產生下圖:. 4 2. Ch. engchi. i n U. v. 0 0. 5. 10. 15. 20. 圖 二-3 b=0 指數模型圖. 21. 25. 30.

(32) (3) 當 b 值(都市中心密度的瞬間改變率)>0 時,則會產生下圖:. 10 8 6 4 2. 治 10 15 20 政 大. 0 0. 5. 立圖 二-4. 25. 30. b>0 指數模型圖. ‧ 國. 學. Newling 模型,當 c=0 而 b>0 時即成為 Clark 模型,當 b=0 時,c>0,則成為 Sherrat 模型。此模型經過許多學者研究驗證,提出西方國家成是在不同發展階. ‧. 段時的人口分布變動,即分別代表城市在發展早期、中期、後期的人口密度分布. sit. y. Nat. 模型(謝守紅、宁越敏,2006)。. al. er. io. 透過上述三圖繪製出的二次指數模型的圖示,發現當二次指數為負值時,其. v. n. 二次指數函數圖形微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經驗證二次指數的曲線較能反映出. Ch. engchi. i n U. 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趨勢(何金銘,1991;王宇等人,2008)。. 圖 二-5 Newling 二次指數模型 22.

(33) 延續 Newling 再透過上述之(6)式,再將方程式層層導出,即推論出都市的發 展時期的四個階段:青年期(Youth)、早成熟期(Ear maturity)、晚成熟期(Late maturity)、老年期(Old age)。在青年時期,b 值為負值,c 值為正值;到了早熟期, b 值為負值,c 值為正值,但密度斜率更為陡峭,b 值負數值更大。以上是人口 朝向中心商業區聚集的時期,其人口密度最高點位於中心商業區,但人口密度火 山口之情況仍尚未出現。晚成熟期,c 值為負值,b 值為正值,開始出現人口密 度火山口的情況,並發生人口郊區化的現象;老年期,b 值為正值,但會變小,人 口密度火山口開始擴大。再晚成熟期,老年期的兩階段皆為人口郊區擴散的時期. c值. 青年期(young). 負值. 正值. 早成熟期(Early maturity). 負值. 正值. 晚成熟期(late maturity). 正值. 負值. 老年期(old age). 正值. ‧. io. sit. y. Nat. 負值. n. al. er. ‧ 國. 立. 學. 政 治 大 都市發展階段 b值. (Newling,1969)。. Ch. engchi. i n U. 圖 二-6 都市發展階段 23. v.

(34) Newling 模型說明了從都市中心的中心商業區外圍地區的人口密度斜率減小, 人口分布逐步趨向均衡,其原因是中心商業區的人口向外圍地區遷徙,並開始出 現人口的郊區化過程,而 Newling 模型中的參數 b 值為負值,参數 c 值為正值, 顯然與模型的要求不符,但從變化趨勢來看,將會繼續減小而成負數,b 值則不 斷增加轉為正值,從而向典型的 Newling 模型轉變(謝守紅、宁越敏,2006)。. 四、都會理論與人口密度模型的結合: 顯然,人口密度模型可以視為都會成長的外顯效果,將人口在都會區內的分布當 作是距離的連續函數(Continuous Function)。如果把一都會區自市中心點開始,劃. 政 治 大. 分為無數個差距即微小的同心圓,每個同心圓的面積πr 2,r 為該同心圓的周邊對. 立. 市中心點的距離,則任一同心圓瓣的面積應為A(r) = 2πr 2 。由於同心圓瓣的人. ‧. ‧ 國. 分布函數:. 學. 口密度是 d(r)=P(r)/A(r),所以代入(1)式: d(r) = d(0)e−br,並移項後可得到人口. P(r) = 2𝜋𝑟 2 𝑑(0)𝑒 −br. Nat. sit. y. Winsborough(1963)指出,上式表示都會區的人口分布也是距離的函數,成單峰分. er. io. 布的型態。將此式微分後,即取其一次導函數,也得下式(9):. n. aP(r)= l C2𝜋𝑑(0)𝑒−br(1 − 𝑏𝑟) =n0i v hengchi U 可以取得此一函數的斜率為零時的 r 值,表示都會區人口對市中心點的某種平均 d. 𝑑𝑟. 值(陳寬政,1981);正確的說此值所表示的應為眾數值。由於上式的相乘結果為 零,且其中2𝜋𝑑(0)𝑒 −br 的結果恆不等於零,所以我們可以判斷上式應是 (1 − 𝑏𝑟)=0,則函數根 r0=1/b 表示此一「平均」距離。根據以上的推導,我們可 以由上式中得知,b 趨小而 r 趨大時,人口重心向外移動,郊區化的程度或趨勢 因此可以利用人口密度模型加以量化考察。另一方面,雖然 d(0)函數值與觀察值 因土地使用之分化而有差別,但 d(0)函數值是因都會區內的人口分布型態而確定, 因此可以用來表示都會區的擁擠(Winsborough,1963)。 根據上述的推導,我們可以發現人口密度模型乃是一利用 Burgess 都會區位 24.

(35) 同心圓理論來推導之函數。根據其模型估計結果,我們能藉由係數的變化來得知 都會區的擁擠程度以及郊區化現象等重要的都會研究指標,並可有效的和都市理 論作結合與比較討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i n U. v.

(36) 第三章臺北都會區變遷與發展. 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都市起源,經常是相提並論的。換言之,人類社會中都市 的存在有其相當的歷史,但是整個世界的快速都市化始於十九世紀,而真正全球 性的都市發展,還是在二次大戰之後才逐步展開。在所謂的已開發國家,在 1950 年時,已經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都市地區,至 1980 年代到了七成,據推估,在 二十世紀結束的時候可能達到八成。而所謂的發展中國家,則在 1950 年時還只 有 16%的都市人口,到 1980 年代達到三成,而據推估,在二十世紀末可能達到. 政 治 大 程度作明顯的區分。在資本主義的蔓延和科技發展逐漸消除空間距離對人類生活 立. 四成強(Palen,1992:4-5)。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的人類社會,還是可以就都市化. ‧ 國. 學. 的影響下,有人質疑都市與鄉村的分野,是否仍是有用的分類。但不可否認的, 在一般人的腦海中,都市和鄉村仍是經常浮現的分類。而在大部份的開發中國家,. ‧. 仍有一半的人居住在被界定為鄉村的地區。. sit. y. Nat. 雖然科技的發展,原先所假定的是人類的活動不必受制於地理的集中,但是. al. er. io. 現代科技所烘托的社會,反而使都市化程度已瀕臨上限,更有學者提出在都市化. v. n. 程度已瀕臨上限後,將會有反都市化現象產生,然而也有學者認為我們可能看到. Ch. engchi. i n U. 都會間位置的轉換,而不是全然反都市化的趨勢(章英華,1991)。. 第一節、台灣都市人口發展變遷 現代大都市的成長,都經歷過人口由都市中心,向外逐漸擴張至都市的行政 範圍外,形成所謂的大都會,致使許多都會的中心都市,出現人口遞減的現象, 台灣的四個大都會,臺北、高雄、台中和台南,早在 1960 年代已出現高密度舊 核心區人口遞減的現象,台灣最早發生這種現象的都市即是目前的首都臺北市。 但都市擴展的過程中,都市內部不只歷經了人口數量的變遷,另一方面,社會經 濟性質也會隨都市擴展或發展的過程中隨之變遷,大部分都市面臨這兩類的變遷 後,多會呈現中心都市衰退的現象 (章英華,1991) 。 26.

(37) 一、西方的都會發展模式 西方都會的人口擴張,可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個大階段是工業化時期的成 長模式,首先在早期工業化時期,鄉村人口大量遷徙至都市;隨著工業持續地發 展,都市的人口亦因此而大量增加;都市過於擁擠,因此得擴大都市的範圍,郊 區開始發展。在這個大階段中,都會區內不只是都市中心區域持續人口增加,郊 區人口也開始大量的增長。第二大階段,則是去工業化階段,即第三級產業擴張 而製造業人口減少之際,都會區人口遞減的現象,逐漸從中心開始延伸到整個都 會地帶,這時候人口呈現相對分散化,郊區快速成長並超過中心都市。. 政 治 大. 而接下來的是,人口絕對分散化的過程,由於中心都市專業化和商業化持續. 立. 增強,人口自中心都市移出;最後則是都市開始衰退,人口移往鄉村。有的學者. ‧ 國. 學. 甚至認為,當都市人口開始移往鄉村,有些大都會將呈現整個都會人口減少的「反 都市化」現象。但實際上,到了1990年代,有些都會人口又開始增加。其實,都. ‧. 會人口的減少,不見得就是鄉村的再興,有可能是受到其他都會擴張,或是新的. Nat. sit. y. 都市或都會形成的結果。. n. al. er. io. 在人口性質的轉變上,相應的則是先有「郊區化」 (suburbanization ) ,後來. i n U. v. 再出現「士紳化」 (gentrification)的現象。首先,郊區化是出於人口往既有的都. Ch. engchi. 市鄰近地區擴張,導致郊區成長而中心都市相對沒落的現象。再來則是中心都市 的破舊地區,在經過重建或都市更新後,重新成為中產或中上階層居住的地區, 這即是所謂的「士紳化」現象。 西歐與北美的都會變遷,從十九世紀就開始郊區化的過程,但人口絕對分散 化,還是在二次大戰之後。最初的郊區化,只限於居住的變遷,在概念上郊區大 都只是居住城鎮(bed town)而已,各種非居住活動,主要還是發生在中心都市。 在這樣人口移動的過程中,有著人口社會結構的轉變,亦即是郊區居民的社會經 濟地位,平均高於中心都市的居民。後來的研究雖然也強調,郊區居民的社會經 濟地位,不是那麼同質,藍領階級和少數族群亦有郊區化的現象,但郊區居民的 27.

(38) 社會經濟地位優勢,整體而言仍然是維續著。(章英華 , 2010). 二、台灣的遷徙變遷與臺北都會區的崛起 臺北都會區在台灣都市化歷史中,並非從一開始就是最大且資源最集中的都 會區。真正使臺北都會區成為台灣最大且資源最集中的都會區是在民國七○年代, 台灣之政經及社會結構於進行重組後。當時台灣的區域大環境面臨結構性的轉型 及變化;例如,原本和臺北都會區地位相當的南部高雄都會區由於石化及重工業 深受二次石油危機影響,及其傳統產業無法跟上內部經濟結構轉型的步調,致使 以高雄都會區為核心的南部地區開始沒落;但由於在民國七○後,台灣服務業及. 政 治 大. 新興工業開始迅速地發展衍生出大量的經濟利益,但這些服務業和新興工業由於. 立. 政策等因素,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台灣北部地區,從此,北部勞動市場吸引力. ‧ 國. 學. 更加進一步強化,並開始拉大台灣的南北差距,其中又以臺北都會區的勞動市場 對台灣勞工遷徙的吸引力為最 (林季平,2000) ;例如,依行政院主計處民國 79. ‧. 年普查及歷年內部遷徙調查,民國 70 年代中期以後台灣勞動力流動主要型態係. Nat. sit. y. 人力資源由其它地區至北部地區(特別是臺北縣市及桃園縣)的淨移轉,該項流. n. al. er. io. 動型態和民國二○至六○年代間台灣勞動力呈現南—北分流的型態完全不同。因. i n U. v. 此民國 70 年代可稱為台灣勞動力流動「逆轉的年代」 。此重大人力資源配置變遷. Ch. engchi. 對民國 80 年代台灣政經、社會及區域發展有深遠影響,究其變遷大局,係台灣 內部經濟結構轉型和區域勞動市場結構性的變化所致(林季平,2000)。. 第二節、都會區的郊區化現象探討 美國都市社會學者 Fischer 曾預言,類似美國這種郊區化的過程與形式將會 產生全球性的普及性效應(Fischer,1984;Rothblatt & Garr,1989)。但台灣都會區 的郊區對於居民的意義和美國是相當不同的(章英華、蔡勇美,1991)。 郊區化這個議題上,台灣的研究是呈現矛盾的看法。有研究顯示台灣的郊區 化與美國郊區化是多有出入的,甚至於很難去界定出台灣有所謂的郊區化發展 (章英華,1995),但是也有些研究則宣稱台灣已經出現了郊區狀態(陳紹馨,1963; 28.

(39) 龍冠海,1972;許文昌,1983;趙建雄,1991),會造成這種兩極對立的現象可 能是源於研究的方法、或是對「郊區」這個概念的界定以及資料運用、取捨等問 題,不管是哪一項原因,應用較明晰的郊區概念與定義,以及探尋台灣是否附隨 都市化而產生郊區化現象與郊區化的脈絡。. 一、郊區化 人口集中過程期間,人口與住宅也有往外圍擴展的情形,形成所謂的郊區化 (suburnization)或離心性(decentralization)的過程。台灣和美國之間因為人地關係 的性質不同,郊區化的過程現象也不僅相同。美國人口郊區化的一項重要現象是. 政 治 大. 較高收入的人口往往會自市中心遷離到生活品質較好、居住空間較廣闊的郊區,. 立. 這乃是美國遷徙到郊區生活者的原因。留下老弱殘廢與貧窮等低社會階層者居住. ‧ 國. 學. 在市中心區。台灣的郊區發展與都市中心的發展乃是同時進行的,而都市附廊的 郊區鄉鎮成為較低收入城鄉遷徙者到都市定居的重要地點。先到郊區的移民大多. ‧. 會在其改善經濟狀況後選擇遷往都市的內圍地區居住。所以在台灣,經濟及社會. Nat. sit. y. 地位較高者和美國不同乃是優先選擇居住於市區的內圍地區。. n. al. er. io. 雖然台灣和美國郊區化之間的人口分布過程的性質是不儘相同的,但隨著都. i n U. v. 市化的進行,郊區不斷有人口遷入且土地用途也逐漸由農業變更為建築的性質則. Ch. engchi. 相同。且郊區的人口數及所佔的比率亦不斷的增加。台灣國內的臺北縣即是最好 的例子,臺北縣乃是台灣大都市郊區的最重要地域,其人口原本少於臺北市,但 自民國 69 年以後即超過臺北市的人口。. 二、光復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 台灣國內,自民國政府遷台以後,人口遷徙的模型大致可以兩類來探討,一 類是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大陸移民,一類是本地人的人口移動(嚴敏蕙, 1996)。 由於國民政府自中國大陸遷台後,將臺北視做其政經軍教的根據地,因此大 量的外省移民便大都集中在臺北都會區。在台灣光復初期,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相 29.

(40) 處還算和平,並無太大的區別產生,但由於台灣經歷了五十餘年的日本統治,和 當時自中國接收台灣的外省人不免多有思想和行為上差異存在,最重要地,更有 語言的隔閡;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區分極為鮮明,因此,在 居住地的選擇上,外省和本省的居住選擇亦開始有了相當大的區別;原為臺北市 市中心的舊市區,多為台灣本省人所盤據,而外省人則往市中心(除了總統府所 在的城中區之外)周圍較屬郊區的地帶定居。 外省移民最初集中在松山、大安、古亭、中山等區,防空疏散法頒佈之後, 大批的外省人便被疏散至中、永和,中央國代則集中於新店與內湖兩地,將軍與. 治 政 大 相繼湧入,而其餘的外省移民則分散至景美、士林、北投、南港、木柵等當時屬 立. 政院首長則位居於士林。部分的軍隊因進駐板橋、三重等地,促使大量的軍眷也. 於臺北市區的外圍地區(臺北縣綜合發展計畫(1),1993:23-24)。. ‧ 國. 學. 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為了改善台灣的經濟環境,政府積極施以「工業化」為. ‧. 主體的經濟政策,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這種強調大規模與高科技的工業區往. Nat. sit. y. 往位於大都會的附近(薛益忠,1986:94),因此,當時台灣實施工業化的地域也. n. al. er. io. 就大都集中在臺北、台中與高雄等三大都會區(林澤田,1973),這種偏重都市工. i n U. v. 業而忽略農業的做法,便導致了在五○年代以後,鄉村人口及農業勞動力大量外. Ch. engchi. 流的現象,這也使得台灣地區的人口一直具有偏向集中都市的情節(根據各都市 的人口總數,民國 40 年時,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都市地區;民國 50 年時, 都市地區已集結了台灣國內三分之一的人口;民國 60 年約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 口趨向都市;民國 70 年都市的人口已占全台灣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到了民國 80 年,幾乎一半的台灣居民居住在都市地區),而人口分布日趨極化的情形也越來 越顯著(李國鼎,1981;施添福,1982;張丕繼、王玲,1987)。 五○年代的進口替代經濟政策,終因台灣市場過於狹小而出現了生產過剩的 現象,於是在六○年代便改採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策略。由於臺北本身被賦予 的歷史重任以及中央極權的政治結構,使得臺北都會區,尤其是臺北市的中心地 30.

(41) 帶,在交通、通訊以及資金集中的優越條件下,成為向外延伸觸角的最佳發展地 域,這時期便使得台灣大量的人口幾乎都移入臺北都會區。此時移民的遷入多選 擇二級產業(主要是電子業及塑膠業)較興盛且能提供就業的地方,剛開始以三重、 新莊、板橋、中和、永和與新店等六個地區為主要的移入地,到了七○時代,由 於都市規劃的概念被普遍的認知與探討,因此,實施都市計畫便是各鄉鎮市區整 頓、重建市容的策略,於是部分地區都市計劃的頒布令執行,使得原有產業逐漸 外移至這些都市的外圍地區,像是樹林、五股、泰山、鶯歌等地。最近幾年,因 為交通設施的大幅改進,如建造北三高以及捷運系統,使得一些非產業集中的外. 政 治 大. 圍地區,如汐止、深坑、淡水和三峽等地,因為房地產的大量投資,而又成為另 一波人口的集中地區。. 立. ‧ 國. 學. 三、臺北都會區郊區化現象探討. 根據中研院民族所於 1993 年執行的「都市意象、居住環境與居住選擇」調. ‧. 查之小樣本深度訪談結果顯示,台灣居民對於郊區的概念是有著兩種不同的見解。. Nat. sit. y. 一種是移植美國對於郊區的概念(也就是擁有車子,需要通勤,住在較不擁擠的. n. al. er. io. 地方);另一種則是將郊區視為是「郊外之地」(也就是城外偏遠或較無人居住的. i n U. v. 地區,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想法,如:荒郊野外、郊外等。不過,由於人口自. Ch. engchi. 然成長的大幅提高,較無人居住的荒涼地也幾近絕跡),雖然台灣的郊區概念相 較於美國還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本質上,台灣與美國的郊區概念,還是有一些同 值性存在,這些同質性包括:遠離市中心(有點近又不太近)、追求較好的生活環 境品質、有較舒適的生活空間及較有人情味(嚴敏蕙,1996)。 郊區之所以會產生,衡諸所有的研究與討論,主要是因為人口大量集中於都 市引致都市化與都會化,並帶動人口的向外擴散與都市區位的擴張,因此,從臺 北地區都市發展的脈絡來看,陳紹馨於民國 74 年所做的研究顯示出早期 (1950-1960 年)的臺北地區已經出現了附廊地帶的口增加率高於中心都市的現象,.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學摺 紙計畫 : 30 個課程活動探索》[1] 針對子母線性質提供初步探討, 在正方形的簡 單架構下, 得到 「子母線性質」 十分漂亮以及簡潔的結論,

 以前讓孩子寫劇本,發現會變成一個 人在忙,其他人閒閒沒事做。後來改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六) 有關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桃竹苗分署及高屏澎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快的時 候,像我的女兒一樣,每 件事情都只會抱怨,只會 羡慕其他人,希望她看過

比較(可與不同時期、不同藝術家,對同類型/主題創 作的處理進行比較。例:Donatello的《David》)、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