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普惠金融發展策略芻議…

第五章 臺灣普惠金融發展問題分析與解決之道

第三節 臺灣普惠金融發展策略芻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臺灣普惠金融發展策略芻議

透過探討臺灣普惠金融相關之統計數據,我們了解臺灣目前普惠金融發展之 現況,再藉由與韓國之比較中,分析出臺灣目前普惠金融發展之問題,最後針對 這些問題提出能夠改善問題之解決策略。

一、 加強基礎金融服務

臺灣在許多基礎金融服務的使用比率上,包含儲蓄、借款、存提款等行為, 大 多呈現較差的程度,並且在部分篩選條件上,出現了較顯著的差異,顯示出臺灣 仍有許多弱勢族群,包含年輕族群、居住於鄉村地區人民、教育程度較低之人民、

收入較低之族群,無法使用或是較低比率的使用到金融服務,因此加強基礎金融 服務能有效的提升臺灣普惠金融的發展,以下針對各金融行為之加強提供建議。

1. 提升帳戶持有率

臺灣低教育程度、偏鄉地區之人民帳戶持有率偏低,原因在於申辦流程困難、

對金融服務不了解等,因此簡化申辦流程及協助申辦成為政府機構努力之關 鍵。針對低教育程度與偏鄉地區之人民,政府能透過地方機構諸如活動中心、

里民服務處、社會單位等機構,提供金融服務之資訊、協助有需求之人民,

並且提供線上申辦帳戶之服務。參考印度政府之經驗,臺灣政府能與金融機 構合作,提供身分證或電話號碼快速申辦銀行帳戶之服務,使得申辦流程更 加簡化,也能與民政機構、電信業者合作提供服務,讓低教育程度及偏鄉地 區人民能取得金融帳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提升借款行為比率

如第四章所提到,臺灣之借款相關數據皆明顯呈現較差之水準,表示出臺灣 借貸相關金融服務尚無法滿足臺灣人民之需求,因此臺灣政府、金融機構、

監理機構應協力探討如何盡可能地滿足更多臺灣人民的借貸需求,特別是相 對較為弱勢,難以使用金融服務的族群們。方法包含降低滿足特定條件人民 的借款門檻及利率;透過教育、線上或線下管道提供借款服務資訊;協助部 分族群辦理借款服務等,都是能有效的讓更多人民瞭解到金融服務能夠改善 生活,並解決其面臨的問題,才能夠提升借款相關的數據表現。除此之外,

微型貸款服務能夠滿足更多年輕族群借款之需求,目前小額借貸之服務主要 以信用卡預支消費及預借現金為主,因此除了降低信用卡申辦門檻以提升信 用卡持有率之外,金融業者、電信業者、通訊業者、電商業者等也能提供非 信用卡管道的微型貸款服務,並以較低利率費用提供較低額度之借貸服務。

3. 提升偏鄉地區人民存提款服務使用率

根據統計,臺灣在近一年無提存款行為之比率在高收入程度之國家中排名相 當高,表示與其他高收入國家相較之下,有許多臺灣人民在近一年沒有存提 款之行為。而在臺灣擁有高數量及高密度 ATM 及金融機構之情況下,此一現 象代表了臺灣的 ATM 及金融機構出現了過度集中之現象,並顯示出偏鄉地區 之 ATM 及金融機構之數量與密度過低,才會導致此一比率。因此要改善此一 問題,政府需要與金融機構合作,增加偏鄉地區之 ATM 數量;若因成本考量 而難以增加 ATM 數量,則需要加強偏鄉地區之數位支付之推廣,讓偏鄉地區 人民得以使用數位管道進行付款,降低對 ATM 之需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提升數位管道使用率及非現金支付比率

臺灣人民透過數位管道使用金融帳戶之比率為 34.6%名列於高收入國家/地區 中後半段程度,且鄉村地區使用的比率僅有 22.6%一樣屬於後段程度,因此提升臺 灣人民透過數位管道使用金融帳戶是臺灣頇改進的方向。政府機構除了透過地方 機構提倡外,還能與金融機構合作,使得數位管道之功能更加完善,並給予透過 數位管道使用金融帳戶的用戶補助,例如以此方式繳稅或繳水電費等支出能夠獲 得金額減免,並協助地方機構教導當地人民如何使用。而在此比率上臺灣出現了 顯著的不同收入產生的差異,顯示出收入較低之人民較少透過數位管道使用帳戶,

政府機構能夠從領取補助與年金之角度,並與金融機構合作,使得用數位管道且 符合領取條件的人民能夠透過該管道瞭解領取的條件、金額、時程等內容,更可 以給予專屬於數位管道的補貼行為,且同樣透過地方管道推廣,促使更多收入較 低之人民使用。

臺灣非現金支付之使用比率逐年上升,不過仍舊不及韓國等其他高收入國家/

地區,而不僅使用率偏低,支付的金額也相對較低。政府機構能夠從提升信用卡 的普及程度開始,降低信用卡的使用門檻,並給予使用信用卡支付人民補助的方 式,提高更多人使用的意願;也能夠以法規方式規定更多店家提供非現金支付的 收款方式,使得此管道之金額提高,此方式將於第五點補充說明。除此之外,臺 灣非現金支付仍以臨櫃匯款為主,雖然信用卡、電子票證、網路銀行、行動支付 等通路之交易筆數快速成長,交易金額仍然佔比甚低,原因為交易較大金額時人 民因安全考量,仍舊以傳統臨櫃匯款為主。為了提升上述通路之交易金額,政府 機構需要與金融機構合作,提升數位通路之安全防護,以及數位通路服務之交易 金額上限,並研擬大金額數位交易之補貼措施,進而提升人民使用數位通路進行 大額交易之頻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提高網路普及度及速度

網路是一切數位金融服務的基礎,臺灣的網路速度以及普及度還有提高的空 間,臺灣尚有約 10%的消費者無法使用網路服務,絕大多為居住於偏鄉地區之消 費者,且這些地區之金融機構、ATM 數量及密度皆不足,因此居住於此地區之消 費者是最需要數位金融服務的族群,然而缺乏網路服務使其無法透過金融服務改 善其生活,甚至也缺乏足夠的管道取得基礎金融知識,因此提高網路普及度特別 是鄉村地區的普及度是臺灣實現普惠金融目標必頇要解決的課題。而即便居住於 有網路服務地區,網路服務的速度也決定了消費者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意願。居 住都會地區的消費者因充足的基地台數量使得其網路速度足以支撐其使用數位金 融服務,然而都會地區與鄉村地區之間的郊區因基地台數量的不足,使其網路速 度不如都會地區之消費者,也讓居住在郊區之消費者可能因網路速度的不足因而 減少使用數位金融服務的頻率,僅能夠依賴傳統的金融服務。即便數位金融服務 發展到如何便利的程度,部分消費者因網路因素而無法享受到此便利帶來的紅利,

使其與都會地區消費者之差距擴大,進而使臺灣離普惠金融的目標停滯不前。因 此,臺灣需於偏遠鄉村地區鋪設有線網路設備,使其能夠使用網路服務,並於鄉 村及郊區架設網路基地台以提升網路速度,提高該地區消費者使用數位金融服務 的意願。

四、 提供金融教育&消費者金融保護

從各項統計數據中可以得知,無論是臺灣還是韓國在低教育程度、年長者、

女性消費者、居住於偏鄉地區者,在多數的數據統計中表現的相對較差,特別是 在低教育程度及居住於偏鄉地區者更為明顯,例如在儲蓄及借款之比率上,臺灣 皆出現了顯著的因教育程度、收入程度的不同所出現的差異。欲改善此差異,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了基礎的建設之外,充分的金融知識教育也是必頇的,透過線上的教學、線下的 講座、社區課程、里長主動提供服務處等管道,提供給上述族群消費者金融相關 的教育與知識,讓其明白如何透過金融服務來保護自身的權利、改善自身的生活、

提高自身資產的保障,並讓其了解金融服務不僅是提供給高資產人民,而是提供 給所有人民。金融教育不僅能讓其改善自身生活外,也能給予其對於金融詐騙有 所警惕,或是在面對非法或過高槓桿的金融商品時能避免資產受損或承受過高的 風險。除了金融教育之外,政府也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相關訴訟管道、法規以及 協助機構,幫助弱勢族群在因發生金融詐騙而受害時能協助其透過法律管道維護 其權益,並透過法律管道取得合理的賠償。

五、 給予店家補助與管制

針對臺灣與韓國在電子支付上的差異,一部分原因為臺灣店家沒有提供電子 支付的服務,政府單位頇提供足夠的補助給店家,以增加店家提供電子支付服務 的動機。根據不同規模及產業的店家降低補貼的營業額門檻並轉以鼓勵的方式,

例如營業額達到一定門檻得以降低給予金融機構的手續費,也可以給予透過電子 管道支付一定消費額的消費者折抵稅金的方式,提高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意願,

也提高其使用電子管道消費高金額商品或支付高金額費用,以改善電子支付使用 次數提升但支付金額卻仍相對低迷的情況。除了補貼外,臺灣也可以學習韓國的 管制手段,針對目前已有高比例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產業但仍有少數店家尚未提 供電子支付服務的店家,強制其於指定時間內提供電子支付服務,並逐漸的規範 不同產業的店家。除了規範店家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外,政府也需針對已提供電子 支付服務的店家進行金融相關教育,部分消費者不願意使用電子支付的原因在於

也提高其使用電子管道消費高金額商品或支付高金額費用,以改善電子支付使用 次數提升但支付金額卻仍相對低迷的情況。除了補貼外,臺灣也可以學習韓國的 管制手段,針對目前已有高比例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產業但仍有少數店家尚未提 供電子支付服務的店家,強制其於指定時間內提供電子支付服務,並逐漸的規範 不同產業的店家。除了規範店家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外,政府也需針對已提供電子 支付服務的店家進行金融相關教育,部分消費者不願意使用電子支付的原因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