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詞中心語以及漢語 VO 結構分析

4. 漢語巴克詭題解決方案

4.5 動詞中心語以及漢語 VO 結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b)本是不合法的,但若在言談中出現這樣的例子,受話者也必將「我 丟他一個石頭」理解同(24a),也就是石頭僅轉移至「他」身上,而非形成動 詞 C 的意涵「我丟他石頭(傷害他)」。由於動詞「丟」在動詞類別 B 中,受 到轉移性質這一顯著特徵的影響,形成封閉效應,故(24b)也將具有轉移性質 的意義,而非所屬性質的意義。

4.5 動詞中心語以及漢語 VO 結構分析

漢語的 VO 結構中的 O 顯然為直接賓語,所以有許多例子可以讓間接賓 語置於動詞後,依照與格結構之不對稱性,這一類 VO 結構之動詞顯然屬如動 詞類別 C:

(25) a. *張三開玩笑給李四 b. 張三開李四玩笑

(26) a. *張三吃豆腐給李四 b. 張三吃李四豆腐

(27) a. *張三幽一默給李四 b.張三幽李四一默

(28) a. *你少擔心給他了 b.你少擔他心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誠如前述所言,由於漢語 VO 結構中的 O 都是直接賓語,所以間接賓語 可以在動詞後面,形成雙賓與格。但很顯然的,漢語 VO 結構僅能形成雙賓與 格,卻不能形成介詞與格,可見所有 VO 結構中的動詞都是動詞 C,僅具備所 屬性質,而不具備轉移性質,這是顯而易見的內在結構。

有些可能會造成混淆的情況,在於有些 VO 結構「勉強形成」相近於介詞 與格的另一種表面形式,這種情形同 4.1 的例(5):

(29) a. 張三跟李四開玩笑 (*張三開玩笑給李四)

b. 張三開李四玩笑

(30) a. 張三對李四拍馬屁 (*張三拍馬屁給李四)

b. 張三拍李四馬屁

(31) a. 張三向李四潑冷水 (*張三潑冷水給李四)

b. 張三潑李四冷水

(32) a. 張三投一票給李四 b. 張三投李四一票

上述四例中,除(32)這一特殊慣用語(idiom)於 4.3 已有討論外,(29)-(31) 確實不能形成介詞與格,但例中可形成相近於介詞與格的表面形式,其介詞位 置在動詞前面,顯然只是一個修飾語(Adjunct),和介詞與格中的目標論元 是完全不同的。可見,典型的漢語 VO 結構確實僅能形成雙賓與格,而不能形 成介詞與格。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小結

漢語巴克詭題的解決,其實在前述的分析中,早已超出介詞與格和雙賓與 格的範圍。有許多相似於介詞與格和雙賓與格句,其實在最初的與格研究中,

都不在其研究範圍內。事實上,巴克詭題的解決,並不只限於與格不對稱性的 解決,在直接賓語、間接賓語等論元關係上,涉及轉移性質(即有目標論元)

與所屬性質(即有受事論元),皆能獲得全面的解釋。漢語巴克詭題的解釋效 力,在往後的研究發展上,將帶來愈加廣泛的解釋效力。

以下這一例同前文「*John sent London a book.」,雖非與格句,自然也 獲得相同的解釋。

(33) a. 我開車到台北 b. *我開台北車

顯見,巴克詭題的解決,其分析所得解釋適當性與理論適當性,皆已超出 原先與格研究所預期的範圍。最終,巴克詭題的主要結構可顯示如下:

(34) 轉移性質:<Instigator>…<Theme>…<Path>

(35) 所屬性質:< Agent >…< Patient >…< Theme >

這兩個中心語性質所展現的論元結構已然解釋了前文所有相關例句,包括 目前所見漢語中所出現的巴克詭題不對稱情形。因此,漢語中的巴克詭題可謂 獲得關鍵性的解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結 語

漢語巴克詭題的解決,除解釋了介詞與格和雙賓與格外,也解釋了所有相 同論元結構的句子,除給字句本屬與格結構所必出現的句式外,漢語把字句也 獲得相近的解釋,並求得一致的結果。以漢語中心語 PLoc/轉移性質與 PHave

/所屬性質解決巴克詭題,其解釋效力將愈加廣泛。

雖然漢語中的巴克詭題可謂獲得關鍵性的解決,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問 題已經全部解決。在第 3 章表(24)中,作為動詞 C 的「打」,在把字句的轉換 上,並未有一致的情形:

(1) a. *張三打一拳給李四 → *張三把一拳打給李四 b. 張三打李四一拳 → *張三把一拳打李四

(2) a. *他吃一盤肉給我 → *他把一盤肉吃給我 b. 他吃我一盤肉 → *他把一盤肉吃我

(3) a. *張三吃豆腐給李四 → *張三把豆腐吃給李四 b. 張三吃李四豆腐 → *張三把豆腐吃李四

事實上,其把字句之所以沒有符合中心語的一致情形,乃是因為作為動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 的「打」或「吃」,除了僅有中心語 PHave/所屬性質外,其直接賓語也必然 為「李四」,而非「一拳」、「一盤肉」或「豆腐」,故論元的提取上,把字句無 法以「一拳」、「一盤肉」或「豆腐」作為直接賓語以置於動詞前。相反的,把 字句在動詞 C 最為特殊,其形成把字句的論元位置與其他動詞類別不同:

(4) 張三打李四一拳 → 張三把李四打一拳

(5) 他吃我一盤肉 → ?他把我吃一盤肉

(6) 張三吃李四豆腐 → ?張三把李四吃豆腐

同樣的類別 C,依照(1)的分析,「給+賓語」移到動詞前,應與介詞賓語 一致,故下列是合乎語法的句子:

(7) 張三給李四打一拳

上例(7)和 4.5 的(29)-(32)是相同的結構,「給李四」置動詞前,已非屬於 介詞與格的句子,而是修飾語(Adjunct)。在該句裡,可以形成兩種語意,

其一為「我讓他打一拳」,其二為「我打他一拳」。然而,這一類置於動詞前的 修飾語,和介詞與格有什麼樣的關連,仍是有待日後相關研究加以補足。

雖然如此,漢語動詞中心語 PLoc/轉移性質與 PHave/所屬性質所展開的 研究,仍可望解釋更多語言結構問題,以及進一步解釋人類心智結構與概念系 統的問題。相關分析與理論建置在平行架構(The Parallel Architecture)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理論中(即人類心智對於世界實在性兩種影響模式,其反映於語言結構則為動 詞的兩種性質)已獲得愈來愈廣泛的解釋效力(Jackendoff, 2010)。因此,

相關研究在解決前述把字句與動詞 C 的問題之後,必能在語言或心智的理論 適當性上,獲得更多可預期的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 考 書 目

Baker, C. L. 1979. Syntactic Theory and the projection problem. Linguistic inquiry. 10:533-581.

Barrs, A. and Lasnik, H. 1986. A note on anaphora and double objects.

Linguistic Inquiry 17, 347-354.

Bresnan, J. and Nikitina, T. 2007. The gradience of the dative alternation.

In L. Uyechi and L. H. Wee, eds., Reality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pattern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and life,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Netherlands: Foris Publications.

Dixon, Robert M. W. 1994. Ergativit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en, G. 1974. Semantics and syntactic regularity. Bloomington: India University Press.

Grimshaw, Jane B. 1990. Argumen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Gropen, J., Pinker, S., Hollander, M., Goldberg, R., Wilson. R. 1989. The learnability and acquisition of the dative alternation. Language 65:

203–257.

Harley, H. 2002. Possession and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P. Pica and J. Pooryck, eds., Linguistic variation yearbook 2, John Benjamins, Amsterdam, 31-70.

Her, O., 2006.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for mandarin gei.

Lingua 116.8, 1274-1302.

Huang, C., Ahrens, K. 1999. The function and category of gei in mandari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7.2.1-26.

Jackendoff, R. 2010, Meaning and the lexicon: the parallel architecture 1975-2010.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rson, R. K.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335-391.

Levin, B. 1993.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Lin, T.-H. J., 2009. Parameterizing complementation. in UST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USTWPL).

Manning, Christopher D. 1996. Ergativity: argument structure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 Stanford, Calif.: CSLI Publications.

Oehrle, T. R. 1976. Th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dative alterna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Ph.D.

dissertation.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Peng, Au-Hsin. 1998.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Taiwan: NTHU Linguistics Graduate Institute Masters dissertation.

Pesetsky, D. 1995. Zero syntax: experiencers and cascades.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Pinker, S., 1989. Learnability and cognition: 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顧陽. 1999. 雙賓語結構. 共性與個性:漢語語言學中的爭論. 北京: 北京語言 文化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