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裔華語短期班相關概念介紹與現階段相關研究概況…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六節 華裔華語短期班相關概念介紹與現階段相關研究概況… 21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維持動機的水準。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語言態度—動機行為—學習成效」三者密切 相關,即語言態度影響動機行為,動機行為影響第二語學習效果。在本研究中,

進一步假設學習成效又將影響學習者的語言態度。

雖然此一模式忽視了教學環境及學習者認知過程等對動機的影響,不過對本 研究來說,因焦點放在語言功能的學習成效,以及學習成效與學習者的語言態度 之間的互動關係,因此此一模式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仍可謂充分。

第六節 華裔華語短期班相關概念介紹與現階段相關研究概況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華裔青年短期語文班的學員,因此以下就華裔以及相關 研究進行說明。

一、華裔 (Chinese Descents / People of Chinese Descents)

莊國土 (2005) 指出,「華裔」概念通常指具有中國血統者(包括華人和有 中國血統的非華人)。在美國,華人族群溯源歸類時被稱為「華裔」 (Chinese Americans 及 American Chinese),和「菲律賓裔」、「韓國裔」、「日本裔」等合組 為「亞裔」,「亞裔」與「西班牙語裔」、「非洲裔」等並列,歸入美國少數民族之 類。因此,美國的「華裔」概念常與「華人」相通,混用於媒體和官方文件。

二、當代海外移民

姜蘭虹、趙建雄與徐榮崇 (1998) 引用 Inglis and Wu (1992) 文章提到,從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大陸,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的移民,在 80 年代至 90 年代之間,移至美國、加 拿大、澳洲及紐西蘭的數量增加得最快,而在移民方向的速度上增加得最快的是 香港至加拿大、臺灣至加拿大與澳洲、以及中國大陸至美國。在這當中,有不少

「亞洲新移民」──即擁有高教育程度,技術或從商經驗的亞洲人,經申請商業 或技術移民,而進入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先進國家。

(一)澳洲華裔現況

根據僑務委員會 (2009)〈大洋洲-澳洲華人人口分析〉裡的調查研究得知華 人遷移澳洲情形,引述如下:10

華人移民澳洲已有一段漫長的歷史,除了兩岸三地移入的華人外,也有間接從 第四地遷入者。由於歷史的變遷,早期多以大陸地區移民為主,後來受限於澳洲移 民政策,將近一個世紀來,移民不增反減。直到 70 年代澳洲政府對有色人種移民 解禁,東南亞移民快速增加,其中華人後裔占相當大之比例。1980 年代大陸改革 開放之後,大批移民湧入澳洲,因而移民人數遙遙領先其他地區;70 年代中南半 島政局不穩,來自越南移民激增,其中華僑占極大比重;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也是早 期華人移民之大本營,因曾屬英國殖民地,移民澳洲較易,所以也有為數不少的華 人移民澳洲;至於香港地區華人自 1960 年起穩定呈倍數成長,尤其受到九七大限 影響,增加更為快速;台灣移民大部分於 1986 年以後才移入,遠不及上述各地區 之華人移民。

文中並指出,澳洲境內華人人口間接估計 1996 年華人人數約 491,498 人;2001 年則為 556,554 人,占全澳人口之 3.0%; 2006 年祖籍填寫為 Chinese 者為 669,896 人,填寫 Taiwanese 者計 5,837 人,二者合計 675,733 人,占全澳人口的 3.4%。

10 本文下載自僑務委員會網站,路徑:首頁 / 僑務統計 / 華人人口專題分析。

http://www.ocac.gov.tw/public/public.asp?selno=947&no=947&level=B 2012 年 5 月 18 日 22: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 1996 年至 2006 年,華人人口成長 37.5%。

由此可知近年來國人移民澳洲人數不少,但數量不如中國、香港與東南亞等 地移入之華人。2006 年澳洲政府資料顯示,臺灣出生者超過 5 成年齡介於 15 至 34 歲之間,年齡結構相對年輕。

(二)紐西蘭華裔現況

根據僑務委員會 (2009)〈大洋洲-紐西蘭華人人口分析〉裡的調查研究得知 華人遷移紐西蘭情形,引述如下:11

紐西蘭是個移民國家,總人口約 432 萬人,依據該國 2006 年普查結果顯示,

約 64.8%為歐洲移民的後裔,當地原住民毛利人占 14.0%;亞洲移民的後裔占 8.8

%,其中以華人最多,占紐西蘭全國人口的 3.7%。

1987 年因紐西蘭開放移民,至 1991 年華人人數為 44,793 人,人數大幅 增加。至 1996 年為 81,309 人,增加了 81.5%;同年紐西蘭提高移民門檻,移民 人數比例開始下降,2001 年為 104,580 人,2006 年為 147,570 人,華人移入人口 呈緩和增加的趨勢。從紐西蘭 2006 年資料來看,合計有 4 分之 1 人口未滿 20 歲;20-44 歲之青壯年人數最多,占 49.6%;華人人口整體而言人口結構尚屬年 輕。

三、僑務委員會與海外華裔語文教育

我國對於華語文教育之重視與推廣起步甚早,早在 1940 年起僑務委員會便

11 本文下載自僑務委員會網站,網址及路徑同註 9。

2012 年 5 月 18 日 22:12。

http://www.ocac.gov.tw/download.asp?tag=P&file=DownFile/File_9954.pdf&no=9954 2012 年 4 月 12 日下午 11:00 截取網頁資訊

14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部落格/ 周湘華-淡江大學華語中心辦理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研習班特色 http://tw.myblog.yahoo.com/tkucc99/article?mid=241&next=41&l=f&fid=8

2012 年 4 月 6 日下午 08:01 截取網頁資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課程的單位也逐漸增多,除了僑委會所委託的台師大、淡江大學以及中原大學,

私人單位如聯合報、國語日報及各大學語言中心也提供了華裔夏令營的課程。

四、「海外華裔青年語文研習班」學員背景

龍文彬、江佳慧 (2004) 指出,依據 2002 年的資料顯示,台灣地區移民海 外人數,以美國占 55%最多,陳惠芳 (2010) 以 2009 年海外青少年華裔暑期語 文研習營為例,營隊共計 238 人,這些華裔子弟來自世界各地,而以美國居多,

共計 151 人,佔營隊的 63.45%。他們的父母較少異族通婚,因此在外觀上,他 們與台灣一般青少年差異不大;在華語文能力上,固然有所不足,但在語感上比 外籍人士好。他們多半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父母擁有高教育程度,是 技術或從商經驗的亞洲人,學員能充分融入移民社會,乃至生活習慣、思想文化 也與移民社會差異不大。15

方虹婷、郭芳君 (2006) 指出,華裔選擇台灣暑期語文班人數逐年增加,其 原因除了生活習慣、政治文化與美國接近,學員多半有親戚在台灣,學習語文之 餘亦有尋根省親的意義。大部分參加華裔班的學習者年齡較小(筆者按:9-12 年級為主),心智也尚未成熟,少部分學員本身意願不高,乃應家長要求無奈參 加,因此其學習動機、態度與成人並不相同。

根據陳立芬 (2010) 的觀察,多數華裔生對華人文化、華人風俗都抱持好奇 心與認同感。以此印證 Krashen and Terrell (1983) 的情感過濾假設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這種好奇心與認同感頗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 學習信心。

姚淑婷、陳宛儂 (2008) 從青少年的學習特性出發,觀察中原大學承辦「印 尼華裔青少年華語體驗營」的學員,發現華裔青少年在語文班上課表現的一些現

15紐澳地處南半球,因此華裔通常選擇當地暑假期間,亦即國內冬季時期參加僑委會舉辦之短期

語文夏令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象,例如其華裔背景,使其對華人有一定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對華語流行歌曲、

華人偶像歌手有極大的興趣;同儕互動之間的互動容易產生集體行為;營隊活動 期間因重視課後休閒玩樂的部分,影響上課精神,而部分學生被家長逼來,學習 意願低落。因此建議教師應瞭解青少年特性,並藉由青少年感興趣的事物融入華 語教學中,以激發其學習動機。

綜合以上研究所述,以及研究者本身曾於淡江大學辦理 2008、2009 海外華 裔青年暑期語文班擔任教師的經驗,短期班營隊學員的屬性與一般來台學習華語 的外籍生相比,明顯不同,簡單表列如下:

表格 2 來台華語學習者背景比較 學員身份

背景比較 來台一般外籍生 短期班華裔青年學員

年齡 滿 18 歲以上,成人 14-17 歲,未成年

學習動機 自身意願高 家長意願高

華語能力 語言技能一致 聽說能力優於讀寫能力

華人文化認知 不一致 在生活面上有基本認識

文化衝擊 較多 較少

從背景比較中可知,華裔青年短期語文班的學員和一般外籍生有很大的差別。

因此不僅在教材或教法上,應有所調整,在學習者的心理因素上,更應詳加瞭解,

提供更適當的語言課程。

五、華裔習得華語的情形

語言學家Krashen (1976) 指出,獲得語言的途徑有兩種,一為習得

(acquistition),一為學習 (learning),前者為母語學習途徑,後者為第二語的學習 途徑。Gange (1985) 綜合 70、80 年代研究者對第二語言習得提出三種主要觀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先天論 (nativism);學習語言的機制是人天生所有的,即使是很少的刺激 輸入 (input),也可以習得第二語。(2)環境論 (environmentalisms):語言刺激的 輸入是第二語言習得唯一的途徑。(3)互動論 (interactionism):認為第二語言的 習得必須透過對話,學習者學習去理解對話中的語義 (meaning),才能完成學 習。

前述裡的「母語」,通常指的是學習者幼年習得的語言,通常也等同於「本 族語」或「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但對於美加紐澳的華裔而言,其最熟練 的語言、亦即其第一語言是居住地的當地語言,而非母語;母語或本族語反倒成 了第二語言,亦即 Ellis (1994) 所定義的「第二語言」是相對于學習者習得的第 一語言之外的任何一種其他語言。

班弨 (2008) 有鑑於跨文化的族群如華裔,他們所習得的語言,亦即最熟練 的語言是當地語言,而只能掌握部分母語(華語)。這部分的母語又不同於第二 語學習者所使用的中介語,中介語會趨向於第二語(或目的語),而「掌握部分 母語」者所使用的是不熟練的母語,沒有趨向目的語,因此提出了「半母語」的 概念。

陳立芬 (2010) 將海外華裔語文班的學員的語言能力分為三類,一是零程度 學生,完全不懂得華語;二是會聽、會說,但讀寫能力較弱的學生;三是聽說讀 寫能力都不錯,已學習一段時日,程度約屬於中級以上,希望能再精進補強。並 指出語文班的華裔學生以第二類型居多,這一類的華裔學習者多半曾經以習得方 式接觸過華語,只不過在獲得語言的過程中,疏漏了某些成分,例如漢字讀寫、

文化理解、社會語用等。

本研究與初步研究中即以第二類華裔青年為實驗對象。

本研究與初步研究中即以第二類華裔青年為實驗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