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語言態度的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們在實際語境的溝通過程中,時常隨著談話的對象、環境、話題等社會因 素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改變語言風格 (style shifts)。 Holmes (1992) 列舉了兩個句 子,說明同樣的訊息如何藉由文法與詞彙的變異表達不同的語言風格:

(a) Refuse should be deposited in the receptacle provided.

(b) Put your rubbish in the bin, Jilly.

首先,(a) 運用了被動式 should be deposited,並且避免使用任何人稱(無論 是代名詞或姓名);(b) 句中用了使役動詞 (imperative verb) put,並且直呼人名 Jilly,相較之下 (b) 句的表現方式直接得多。此外, (a) 句中的 Refuse,deposited,

receptacle 等詞彙通常用在正式場合中,和 (b) 句中的 rubbish,put,bin,相比,

(a) 所使用的詞彙顯然屬於使用頻率較低的詞彙。由此可以推知,觀察語言風格 正式程度的高低,可以藉由歸納語言形式的特徵而得到某些規則。而正式語言風 格的語言特徵,依不同語言而異,原則上越符合該語言的標準形式,就越正式。

以下再舉 Bell (1984) 的研究為例。紐西蘭兩家電台報導同一則新聞,從報 導內容歸納出五個語言特徵 (linguistic features) 的擇用,從擇用的情形去分辨兩 家電台語言的正式程度高低有別,代表著收聽者分屬不同社會背景的群眾。5 個 語言特徵分別是母音間的 [t] 發濁音、稱謂語省略、限定詞省略、助動詞或 be 動詞與否定詞的縮略。使用以上語言特徵的電台,收聽群眾社會位階較低。7這 篇研究證明了語言風格會隨著語境不同(如收聽群眾不同)而產生差異,這在檢 視正式語言風格的特徵上,也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

第二節 語言態度的相關理論 (Language Attitude)

7這兩家電台同屬一個公司,播報員也為同一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態度

最早把「態度」這個概念引入心理學是 1962 年斯賓塞 (Spencer) 和貝因 (A.

Bain),他們認為態度是一種先有之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導引到一定方向的先有 觀念或先有傾向 (Fasold, 1984)。張春興 (1986) 綜合歷來學者的說法,提出態度 的定義為:

態度是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之一,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對周遭所 持的一種具有持久性與一致性的傾向,是一種看不見的內部結構,而這種傾向可通 過個體的外顯行為反應加以推導,這些外顯反應顯示出對態度物件的積極的或消極 的評價。

雖然行為與態度之間並沒有直接或絕對的關係,但從一個人的態度可以預測 一個人的行為。

二、語言態度

Fasold(1984) 根據 Agheyisi and Fishman(1970),以及 Cooper and Fishman (1974),把社會語言學家對語言態度的認識概括為兩種觀點──心智主義與行為主 義兩種。持心智主義語言觀的學者把語言態度看作一種準備狀態 (readiness),心 智主義者對態度所下的典型定義係由 Williams(1974) 提出:「態度被視為個體受 某種類型的刺激所引起的內部狀態,而該狀態可能導致個體的後續反應。」

行為主義語言觀則認為,態度就在人們對社會狀況所做出的反應中,亦即,

行為本身就是語言態度。而每組態度──反應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體。這樣的研究 很單純,也很客觀,但態度──反應若是不可分割的一體,便無法分析態度的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分,也無法藉由所研究的態度預測其他的行為反應。

多數的語言態度研究採取心智主義語言觀。在這個理論基礎上,社會語言學 者(Agheyisi and Fishman 1970; Cooper and Fishman 1974; Ryan, Giles, and

Sebastian 1982)用較廣泛的概念定義語言態度。語言態度是一種對不同語言及該 語言使用者任何的情感面向(affective)、認知面向 (cognitive)、和意向面向 (conative) 的價值反應。

Stern (1983) 根據 Gardner and Lambert (1972) 及 Burstall et al. (1974) 對語言 態度與動機的大型研究,歸納外語學習研究中的三種主要態度與動機:(a) 對目 的語語言社區和目的語使用者的態度,例如:「法式生活感覺上比我們的粗野些」; (b) 對學習該語言的態度,例如:「學習法文是浪費時間」;(c) 對一般語言和 語言學習者的態度,例如:「我希望會說許多不同的語言」。

Agheyisi and Fishman (1970) 則將語言態度分為三類:對語言本身的態度;

對語言及其使用者的刻板印象;以及對不同類型語言態度的履行。

第一類指對語言或語言變體本身的評價,關心人們對某種語言本身「優雅/

粗俗」、「豐富/貧乏」等的評價或評斷等級,相關研究通常是對「古典/標準/

官方語言」和「現代/非標準/方言」之間的比較。在本研究中,則是以目標語學 習為出發點,瞭解學習者對目標語言本身的評價。

第二類要處理的是人們對某種語言或語言變體的社會評價,例如對該語言使 用者的態度。在本研究中,將調取學習者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第三類對不同類型語言態度的履行,指的是官方或社會對語言選擇、語言使 用、語言學習、語言維持及語言政策等的態度或決策。

本研究所關心的語言態度指的是上述第一類和第二類。

從第三類的語言態度的理論基礎中,Gardner 和 Lambert(1972) 在第二語言 學習研究裡,衍生出融合性動機 (integrative orientation) 和工具性動機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的看法,他們認為語言的學習動機會影響著第二語言的 學習。關於語言學習動機的理論在下一節有進一步的說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語言態度的調查方法

Giles et at. (1987) 認為,語言態度的調查方法可分為三類:描述分析法 (descriptive-analysis method)、直接評量法與間接評量法,以下分別簡單說明:

(一) 描述分析法:此研究方法基於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以社會中語言人 口、語言學、語言使用情境、語言政策 4 個指標,探討語言在社區裡的人口力量 和語言分佈情形、語言在語言學各層面(如音韻、詞彙與語法)是否一致、政府 與教育的語言政策、大眾傳播媒體的語言分析、各類書籍的語言狀況等現象進行 描述。這種方法較不重視語言態度的討論,但卻可做為語言在社會中的地位等相 關訊息的依據來源。

(二) 直接評量法:此研究方法藉由訪談、問卷調查的方式直接調取受試 者的語言態度,受試者必須評估在某個情境中的個人實際語言使用、學習第二語 言或雙語的理由和對語言政策的意見等。這種方法快又有效率,但 Lambert (1967) 認為受試者的回答會根據實驗目的,給予符合實驗目的的答案,並不能正確反應 受試者的個人態度 (privately-held attitude)。 Edwards (1985) 認為很多人傾向提 供自己「相信」(belief) 的,而非「全部」的態度。

(三) 間接評量法:為避免直接問卷法的缺失,最常使用的就是假貌相比 測驗法(Matched - Guise technique,或稱配對偽裝測驗法)。此研究方法是由 Lambert, Hodson, Gardener and Fillenbaum (1960) 引入,而後由 Lambert (1967) 修改而成。實驗者設計各類型的說話樣本,並錄製成錄音帶,受試者根據錄音帶 的聲音,想像說話者的外表、個性、特徵等問題,其結果反應出受試者的語言態 度。這種方法以語言為基礎,調取受試者對說話者族群的認同及對該族群之刻板 印象,所調取的態度是即時的反應。不過此一方法十分耗時,不僅對測驗設計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說前置作業要花很多時間,且需考慮受試者的耐心極限。

由於本研究僅針對受試者對單一語言即華語語言態度的調查,因此以直接評 量法的方式進行研究較為適合,亦即運用問卷調查、訪談方式調取學習者在學習 前、學習後的態度內容。

問卷調查應用在調取個人對語言的態度上,李特克量尺(Likert Scale)及語意 差異量尺 (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 是常見的研究工具。

Likert 量尺是一種測量態度的技術,能將測量的結果予以量化,讓研究者根 據數據進一步分析解釋受試者的態度。簡單來說,就是把李克特量尺當作是一把 尺,針對所要問的問題給予刻度,可依研究需要設計不同的刻度,由受試者勾選 他認為的答案。最常見的是 5 點制。以下以 5 點制為例:

身為華人,應該會說華語。

___非常同意 X 同意 ___沒意見 ___不同意 ___非常不同意

Fasold(1984) 介紹語意差異量尺 (Osgood, Susi, and Tannenbaum 1957) 是將 一組語意內涵相反的詞彙置於數個空格兩端,空格數為 5 者稱 5 分量表,為 7 者稱 7 分量表,差別在於語詞區分的細膩與否。在語言態度的測試中,受試者根 據問題,就他的感受選擇趨向於兩端詞彙的程度,在空格中勾選。如:

你對華語的感受是:

有用 X : : : : 無用 冷酷 : : X : : 溫暖

藉由語意差異量尺除了能瞭解個人的語言態度,也可藉由多份的問卷結果,統計 出不同社會因素的族群其語言態度如何。Baker (1994) 認為語意差異量尺有助於 瞭解人們語言態度中反應出的情感與認知面向,例如有用/無用是認知面向,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酷/溫暖屬於情感面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