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孟子》之君臣觀

第一節 《孟子》中之「君」

四、 行仁政者得民心

四、 行仁政者得民心

修身為外王之本,道德修養為君主之本分。君之職責乃治天下,以「不忍仁 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才是得民心的要訣。《孟子・離婁上》言:

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 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179 《孟子・公孫丑上》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180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年 2 月,頁 415。楊儒賓

《儒家身體觀》,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 45。

181 郭齊勇〈郭店楚簡《五行》的心術觀〉,收於龐樸等著《古墓新知》,臺北:臺灣古籍,2002 年 5 月,頁 158-160。

182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年,頁 96-97。

183

行仁政才能使人民被「仁心仁聞」之澤,因此說君王之善乃行仁政之基礎,行仁 政才是平治天下之道。所以,如何治天下?即以仁政為依歸。如何行仁政?本小 節分別以「王道之治」、「保民養民」、「貴德尊士」等面向論述之。

(一) 王道之治

以德治與民本為內涵,才是孟子王道政治的基本架構。184王道政治的第 一步,就是滿足人民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孟子曰: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 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 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185

說明王道具體的表現在於體恤人民,不要違背農業耕作的時節,珍惜資源、

愛惜物力,使農、林、牧業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人民養生喪死的需求都能 得到滿足,才是行王道的基本要求。看似簡單,然而戰國時代大部分國君都 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率獸食人」之徒。

另外,在動盪的戰國時代,孟子提出了「王、霸之別。」〈公孫丑上〉: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186,說明王道 之治的重點不在於國家大小,而在於以德行仁。〈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力不贍也。」187行霸道者,以武力馴服他人,然力量終有衰弱之 時,他國也有強盛的機會,政權的轉移可想而知。然而當代國君不明此理,

仍以富國強兵、擴充勢力範圍為目標。孟子藉由梁惠王如何能使天下安定之 提問,批駁霸道,勾勒王道之藍圖: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 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 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 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

183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離婁上》,頁 123。

184 黃俊傑,《孟子》,台北:東大,民國 82 年,頁 94。

185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上》,頁 12。

186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公孫丑上》,頁 63。

187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公孫丑上》,頁 63。

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 御之?』」188

「不嗜殺人」是仁心、仁人,國際間應立即停止戰爭。然而,當代諸侯沉迷 於武力、軍備、領土的競賽,藉由戰爭來滿足自己稱霸的野心,正因如此,

所以天下未能定。故讓人民免於戰爭之禍,才是解決天下紛亂的根本,亦是 王道之治的要項。

(二) 養民保民

滿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須「養民保民」,亦是施行仁政與推行王道的 具體作為,從孟子與梁惠王的話中可知曉: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 以暇日修其教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 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189

要讓人民有農地耕種,以養其父母;藉由省刑罰、薄稅斂,減輕人民負擔;

在基本生活富足之後,引導人民從事道德修養。說明「養民保民」除了使人 民養生喪死無憾,其終極目標在於國民道德的養成。孟子在與梁惠王其他對 話中,亦有類似的論點: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 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90

滿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並給予教育,教育的內容即「孝悌之義」,使人民 能將「敬老尊賢」落實於生活中,讓「頒白者不負載於道路」、「七十者衣帛 食肉」,這一方面是社會安定、生活充足的象徵,亦是孝道的體現。另外,

孟子在〈梁惠王上〉又說:

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

188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上》,頁 21。

189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上》,頁 14。

190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上》,頁 12。

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191

在免於飢寒之後,將人民「驅而之善」是較為容易的。若人民「惟救死而恐不贍,

奚暇治禮義哉﹖」故王道之始在制民之產,進而驅民使善,然後推己及人,「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治天下可易如反掌。

另外,「養民保民」也包括扶助社會弱勢之人,孟子在〈梁惠王下〉提到: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

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192

說明仁政除了是人民各司其職、安居樂業之外,濟貧扶弱也是重要的一環,鰥、

寡、獨、孤乃社會弱勢,最需要他人的協助,不應該被政府遺忘,文王行仁政必 先保此四民。孟子在〈離婁上〉言人民聞伯夷、太公善養老而歸附之,193也說明 了一代聖王施行仁政,,與孔子所嚮往「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 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之「大同」境界相同。

(三) 親賢尊賢

春秋戰國時代因貴族階層秩序瓦解,導致士族階層大量崛起,國君順此潮 流,紛紛興起「求賢若渴」之風,在大時代「尚賢」、「親賢」的氛圍之下,孟子 也受到這股風潮的影響。194然而孟子的親賢思想,主要來自於「重民」觀念的實 踐。在〈盡心上〉,孟子強調明君應「親賢」:

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知 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195

此以先王堯、舜之例,說明一位具有仁德的統治者,在政治上應以「急親賢」為

191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上》,頁 24。

192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下》,頁 35。

193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 吾聞西 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天下之父歸之, 其子焉往?諸侯有行 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為政於天下矣。」

194 先秦諸子多論尚賢,黃俊傑認為以墨子的尚賢理論最為細密而完整,而尚賢理論一方面希望 國君啟用賢才,一方面亦主張國君須努力成為賢者。可參考黃俊傑,《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 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第五、六章。

195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盡心上》,頁 244。

首要之務。〈告子下〉中亦曰:「無賢國亡,何但得削?豈可不用賢也!」196更強 調任用賢者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另外,國君也必須具備識才之明,才能知人 善任,在〈梁惠王下〉孟子提出一套任用賢臣、判別賢與不肖之法: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 無親臣矣;昔者所進,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 之?」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與?左 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 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 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 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

197

任用賢者為大事,必須小心謹慎,聆聽多方的意見,國君詢問的對象和順序依次 為:「左右諸大夫國人」,層層把關,在「國人」曰賢、曰不可後,而察之,

並判定去留,說明國君任賢時,須以民意為依歸,但非盲從民意,而是以民意為 基礎,再透過自己的判斷,加以選賢舉能。

孟子的王道之治期盼「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君身旁若有賢臣的輔助,

便不需要事必躬親,也能處理好繁瑣的國事,故其親賢任賢的主張,實是「以民 為貴」思想的展現。

另外,孟子也提供了國君觀察臣子德行的方法。在弟子萬章提及孔子曾住癰 疽及瘠環等人家中一事,孟子以「物以類聚」的道理否定此事,其在〈萬章上〉

中云:「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為主,觀遠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癰疽與侍人瘠環, 何 以為孔子!」198所謂「近臣」是指朝臣,「遠臣」乃指遠方來仕者,人主欲了解 臣子的性格,觀察他身邊的人便可知其一二。一代大儒荀子曾言:「言有招禍也,

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199說明環境對於人的重要,臣子如此,國君亦 如此,所以除了「親賢」之外,孟子也提倡「尊賢」。在〈公孫丑上〉中云:「仁 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如惡之,莫如貴德而尊

196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告子下》,頁 213。

197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梁惠王下》,頁 41。

198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孟子・萬章上》,頁 172。

199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2000 年初版,頁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