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步驟

蒐集彙整國內外有關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與親子共學等相關文獻,透 過文獻了解親子共學對家長行動科技使用安全的現況,作為擬定研究主 題、課程架構、研究設計、量表擬定和課程研發之參考,並於研究過程 中持續蒐集相關文獻以釐清問題。

二、 「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之研發

參考國內外文獻資料及研究目的發展課程,經指導教授指導完成教 案,進行多次專家學者會議,討論教案內容並完成初稿,本課程內容設 計於民國 106 年 1 月完成。

三、 問卷編制

依據國內外文獻、研究目的及所發展教案進行問卷設計,並經過多 次專家學者會議於民國 106 年 2 月編擬出問卷初稿。

四、 專家效度審查

邀請國內共 11 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與學校實務工作執行者,進 行問卷初稿之評析與建議,並於民國 106 年 3 月問卷修改完成,並完成 問卷預試。

五、 問卷預試

經由立意分配,選擇新北市某所國小於 106 年 4 月進行家長問卷預 試,預試問卷回收後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問卷修改,106 年 4 月完 成正式問卷。

六、 行政聯繫

於研究進行前,研究人員先與學校聯絡,確定對象班級後,由研究 團隊訓練之訪員至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學校進行問卷施測。

七、 前測

正式問卷於學童「行動科技使用安全教育介入」課程前一週交由學 童,由學童帶回家給家長填寫,並在一週後「行動科技使用安全教育介 入」課程當週全數收回。

八、 執行「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

「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與「行動科技使用安全教育介入」

同步進行介入,開始時間於民國 106 年 4 月中旬,學童在學校上完「行 動科技使用安全教育介入」課程後,將對應的親子共學手冊內容帶回家,

讓家長與學童一起閱讀,並與學童一起完成手冊內親子活動,學習行動 科技使用安全的方式與概念,並在下次上課繳回學校。

九、 後測

於「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介入時間結束後一週,請學童將 問卷帶回給家長填寫,利用結果分析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的成 效。

十、 資料整理與分析

前後測問卷及過程評量問卷完成後,進行資料整理輸入,針對有效 問卷進行分析,受測學生為台北市一所國小五年級學生共 4 個班、新北 市一所國小六年級學生共 5 個班。發出問卷共 225 份,回收問卷人數共 182 份,根據問卷填答情形刪除廢卷。

第七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本研究採用量性分析進行資料處理,以學童家長自填式問卷為資料 收集方法,於問卷回收後進行編碼、譯碼、資料輸入與統計分析等步驟。

本研究使用 SAS 9.4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採用 α=0.05 為顯著水準來 驗證研究假設,分為描述性與推論性統計兩個部分。

一、 描述性統計

(一) 次數分配與百分率:針對類別變項之分布情形進行結果描述。

(二) 描述性統計量:對等距資料進行平均數、標準差等結果描述。

二、 推論性統計

(一) 卡方檢定:檢視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基本資料之類別變項是否有 差異。

(二) 獨立樣本 t 檢定:檢視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前測行動科技使用風險 感知、管教效能、預防行為等距資料得分情形是否有差異。

(三) 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檢視

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對家長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管教 效能、預防行為的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共分成六節,第一節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布與兩組比較。第二 節親子共學課程對家長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的影響。第三節親子共學 課程對家長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的影響。第四節親子共學課程對家長 行動科技使用預防風險行為的影響。第五節親子共學課程過程評價。第 六節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佈與兩組之比較

本研究對象為實驗組 69 人(66.99%),對照組 34 人(33.01%)。研 究對象基本資料包括:與孩子的關係、就業的狀況、家庭經濟狀況、教 育程度、婚姻狀況、與孩子的相處情形、對孩子行動科技使用瞭解情形,

實驗組與對照組基本資料之分佈與比較如下。

一、 與孩子的關係

實驗組為學童之父親 11 人(15.94%),母親 58 人(84.06%),對照 組為學童之父親 5 人(14.71%),母親 29 人(85.29%)。經卡方檢定,

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與孩子的關係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026,p>.05)(表 4-1-1)。

二、 就業的狀況

實驗組在職 44 人(63.77%),待業/家管/退休/無業 25 人(36.23%),

對照組在職 25 人(73.53%),待業/家管/退休/無業 9 人(26.47%)。經 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就業的狀況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981,

p>.05)(表 4-1-1)。

三、 家庭經濟狀況

實驗組家中經濟狀況低/中低收入 10 人(14.49%),小康/富裕 59 人

(85.51%),對照組低/中低收入 5 人(14.71%),小康/富裕 29 人(85.29%)。 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家庭經濟狀況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008,

p>.05)(表 4-1-1)。

四、 教育程度

實驗組教育程度不識字/國小/國中 6 人(8.70%),高中職/專科/大學 /研究所 63 人(91.30%),對照組不識字/國小/國中 2 人(5.88%),高中 職/專科/大學/研究所 32 人(94.12%)。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 教育程度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25,p>.05)(表 4-1-1)。

五、 婚姻狀況

實驗組共同生活 58 人(84.06%),分居/離婚/配偶過世/其他 11 人

(15.94%)。對照組共同生活 29 人(85.29%),分居/離婚/配偶過世/其 他 5 人(14.71%)。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婚姻狀況變項無顯 著差異(χ²=0.027,p>.05)(表 4-1-1)。

六、 與孩子相處情形

實驗組與孩子相處情形非常不好/不好/普通 7 人(10.14%),好/非 常好 62 人(89.86%)。對照組中與孩子相處情形非常不好/不好/普通 4 人(11.76%),好/非常好 30 人(88.24%)。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 組在與孩子相處情形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06,p>.05)(表 4-1-1)。

七、 對孩子行動科技使用瞭解程度

實 驗 組 對 孩子 行動 科 技 瞭 解程 度完 全 不 瞭 解 /瞭 解很 少 10 人

(14.56%),瞭解大部分/完全瞭解 59 人(85.51%)。對照組對孩子行動 科技瞭解程度完全不瞭解/瞭解很少 5 人(14.71%),瞭解大部分/完全瞭 解 29 人(85.29%)。經卡方檢定,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對孩子使用行動科 技設備瞭解程度變項無顯著差異(χ²=0.001,p>.05)(表 4-1-1)。

表 4-1-1 實驗組與對照組背景資料卡方檢定

表 4-1-1 實驗組與對照組背景資料卡方檢定(續)

變項名稱 總數 (n=103) 實驗組 (n=69) 對照組 (n=34)

人數 百分率 人數 百分率 人數 百分率 卡方值

與孩子的相處情形 0.060

好/非常好 92 89.32 62 89.96 30 88.24 非常不好/不

好/普通

11 10.68 7 10.14 4 11.76

對孩子使用行動科技設備瞭解程度 0.001

完全不瞭解/

瞭解很少

15 14.56 10 14.49 5 14.71

瞭解大部分/

完全瞭解

88 85.44 59 85.51 29 85.29

研究結果經由卡方檢定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基本資料均無顯著 性差異。

第二節 研究對象前測變項分布與兩組比較

本節針對行動科技使用安全的風險感知、管教效能、預防行為進行 前測分佈分析,包含行動科技使用安全的風險感知總分及三個向度分佈 情形,行動科技使用安全的管教效能總分及三個向度分佈情形,行動科 技使用安全的預防行為總分及三個向度分佈情形,實驗組與對照組變項 分佈比較。

一、 實驗組與對照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前測分佈與比較

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包括「行動上網安全」(5 題)、「網路霸凌與 性騷」(6 題)、「健康危害」(4 題)等三個向度,共 15 題構成此向度。

研究對象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採用 Likert 量表,計分方式為:非常不

同意為 1 分、不同意為 2 分、同意為 3 分、非常同意為 4 分,得分範圍 1~4 分,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對象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愈高;反之得 分愈低,表示研究對象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愈低。

前測方面,實驗組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分數總平均為 3.51 分,

顯示實驗組的行動科技使用安全風險感知分數偏向非常同意,其中三個 向度中以「健康危害」(3.64 分)最高,其次為「行動安全上網」(3.50 分),「網路霸凌與性騷」(3.44 分)最低;,對照組的行動科技使用安 全風險感知分數總平均為 3.54 分,顯示對照組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 分數偏向非常同意,其中三個向度中以「健康危害」(3.71 分)最高,

其次為「網路霸凌與性騷」(3.50 分),「行動上網安全」(3.46 分)(表 4-2-1)。

國小高年級學童家長行動科技使用安全親子共學的認知前測整體 得分情形,實驗組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總平均為 3.51 分(標準差 0.42),對照組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總平均為 3.54 分(標準差 0.43)。

實驗組與對照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前測比較,利用獨立 t 檢定進行 分析,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前測無顯著差異

(t=0.31,p>.05)。

表 4-2-1 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行動科技使用風險感知分佈與比較

變項名稱(題數)

實驗組前測(n=69) 對照組前測(n=34)

t 值 p 平均值 標準差 平均值 標準差

總分(15) 3.51 0.42 3.54 0.43 0.31 0.754 行動上網安全(5) 3.50 0.50 3.46 0.46 -0.37 0.711 網路霸凌與性騷(6) 3.44 0.56 3.50 0.51 0.58 0.566 健康危害(4) 3.64 0.43 3.71 0.45 0.65 0.520

二、 實驗組與對照組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前測分佈與比較

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包括「行動上網安全」(4 題)、「網路霸凌與 性騷」(5 題)、「健康危害」(5 題)等三個向度,共 14 題構成此向度。

研究對象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採用 Likert 量表,計分方式為:完全沒 把握為 1 分、有少許把握為 2 分、有一半把握為 3 分、很有把握為 4 分、

完全有把握為 5 分,得分範圍 1~5 分,得分愈高,表示研究對象行動科 技使用管教效能愈高;反之,得分愈低,研究對象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 能愈低。

在前測方面,實驗組的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總平均為 4.07 分,顯 示研究對象對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分數偏向很有把握,其中三個向度 中以「網路霸凌與性騷」(4.23 分)最高,其次為「健康危害」(4.05 分),

「行動上網安全」(3.88 分)最低;對照組的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總 平均為 3.78 分,顯示對照組研究對象對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分數偏向 很有把握,其中三個向度中以「網路霸凌與性騷」(4.00 分)最高,其

「行動上網安全」(3.88 分)最低;對照組的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總 平均為 3.78 分,顯示對照組研究對象對行動科技使用管教效能分數偏向 很有把握,其中三個向度中以「網路霸凌與性騷」(4.00 分)最高,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