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2 各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15:樣本人口統計變數分析表

人口變項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140 58.3%

(N = 240) 女 100 41.7%

年齡 20-29 歲 76 31.8%

(N = 239) 30-39 歲 60 25.1%

40-49 歲 44 18.4%

50-59 歲 40 16.7%

60 歲以上 19 7.9%

教育程度 國中、高中職 16 6.7%

(N = 239) 專科 31 13%

大學 98 41%

研究所 94 39.3%

居住縣市 北北基 99 41.3%

(N = 240) 桃竹苗 34 14.2%

中彰投 37 15.4%

雲嘉南 36 15%

高屏澎 30 12.5%

宜花東金門馬祖 4 1.7%

註:教育程度之「國中、高中職」、「專科」含畢業及肄業;「大學」、「研究所」包含在

學中、畢業及肄業情況。

4.2 各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

為瞭解填答者對電子化政府服務、個人網路從事行為、e 生活品質及生活品 質等方面的看法或行為頻率,本研究計算各衡量變項的平均數(Mean, M)及標準 差(Standard Deviation, SD),其中「Y5在您看來,政府使用資訊通訊科技後,您 辦事情時需要跑的機關單位是變多、還是變少?」及「Y6如果沒有網路,您的生 活會變得比較快樂,還是比較不快樂?」兩題為反向題,已將其反向計分處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2 電子化政府服務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

衡量電子化政府服務包含資訊品質、服務品質、滿意度及使用效益等變項,

大部分填答者對於電子化政府所呈現的資訊都偏向相信[相信程度(M = 2.94)]、可 靠[可靠程度(M = 2.9)],但在網路上查詢不到大部分的服務流程[服務流程(M = 2.79)],處理的進度大部分也不可透過網路查詢得到[處理速度(M = 2.44)],遇到 問題時,也不容易聯繫至承辦人幫忙處理[聯繫性(M = 2.2)];至於大部分的填答 者對於政府在網路上提供的資訊[資訊滿意(M = 2.52)]及服務[服務滿意(M = 2.6)]

仍不滿意;但填答者平均認為政府使用 ICT 後,能提供的服務確實變多[服務是 否變多(M = 3.01)]、手續變簡單[手續繁簡程度(M = 2.99)]、需要跑的機關流程也 變少[機關多寡(M = 2.92)],如表 12 所示。

表 16:電子化政府服務各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潛在變數 衡量變數 M SD 計分方式

資訊品質 X1資訊相信程度 2.94 0.46 1=非常不相信;2=不相信;3=相 信;4=非常相信

X2資訊可靠程度 2.9 0.49 1=非常不可靠;2=不可靠;3=可 靠;4=非常可靠

服務品質 X3服務流程 2.79 0.51 1=全部都不可以;2=大部分不可 以;3=大部分可以;4=全部都可以 X4服務處理速度 2.44 0.6

X5服務聯繫性 2.2 0.7 1=非常不容易;2=不容易;3=容 易;4=非常容易

滿意度 Y1資訊滿意 2.52 0.6 1=非常不滿意;2=不滿意;3=滿 意;4=非常滿意

Y2服務滿意 2.6 0.58

使用效益 Y3服務是否變多 3.01 0.39 1=變得非常少;2=變少;3=變多;

4=變得非常多

Y4手續繁簡程度 2.99 0.43 1=變得非常麻煩;2=變得麻煩;3=

變得簡單;4=變得非常簡單 Y5機關多寡 2.92 0.35 1=變得非常多;2=變多;3=變少;

4=變得非常少 註:N = 2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2 個人網路從事行為描述性統計

包含個人在網路上從事人際交流、消費以及資訊搜尋三項行為頻率,在網際 人際方面,填答者使用 Facebook [Facebook (M = 5.12)]與 Line、What’s APP、Skype 和別人聯絡[線上通訊軟體(M = 4.89)]比起透過線上通訊軟體打電話[網路打電話 (M = 3.31)]頻率更高,尤其是使用 Facebook 的頻率至少每天都會使用一次;網路 消費部分,填答者將近每天一次會透過網路查詢商品資訊[商品資訊(M = 4.47)],

但透過網路買東西[買東西(M = 2.91)]頻率接近每月一次,賣東西[賣東西(M = 2.08)]則每個月不到一次,顯示填答者使用網路的消費型態通常先上網路查詢商 品相關資訊,但實際上買賣東西仍以實體通路為主;在資訊搜尋行為上,填答者 平均透過網路搜尋健康資訊頻率最高,每個月至少會一次[健康資訊(M = 3.49)],

工作資訊搜尋頻率最低,表示填答者透過網路投履歷或尋找工作機會,平均將近 每個月不到一次[工作資訊(M = 2.04)],如表 13 所示。

表 17:個人網路從事行為各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潛在變數 衡量變數 M SD 計分方式

網路人際 X6使用線上通訊軟體 4.89 1.67 1=從來沒有;2=每個月不到一 次;3=每月一次;4=每週一 次;5=每天一次;6=每天多次 X7使用網路打電話 3.31 1.80

X8使用 Facebook 5.12 1.42 網路消費 X9商品資訊 4.47 1.31 X10買東西 2.91 1.1 X11拍賣東西 2.08 1.16 資訊搜尋 X12網路學習 2.53 1.56 X13工作資訊 2.04 1.22 X14藝文資訊 2.97 1.22 X15旅遊資訊 3.36 1.3 X16健康資訊 3.49 1.3 X17居家資訊 3.11 1.4 註:N = 2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3「e 生活品質」與生活品質感知描述性統計

在 e 生活品質感知部份,填答者平均認為網路讓生活變得比以前快樂一些[快 樂程度(M = 2.83)],但對於網路上的資訊[資訊信任(M = 3.14)]及所認識的朋友[人 際信任(M = 2.72)]皆不太相信;在實體生活品質的感知部分,填答者平均認為上 網後,與家人相處時間[家人相處時間(M = 2.64)]相較於與朋友的相處時間[朋友 相處時間(M = 2.73)]減少較多,會有這樣的結果或許是個人在與朋友相處的同時 也利用行動戴具上網,而在家中上網的過程會減少與家人的對話交流,而填答者 普遍對於目前的生活不是很安心[生活安心(M = 2.21)],認為一般人都不太能信任 [人際信任(M = 2.67)],可見不管是對於網路及實體的生活品質感受,除了有網路 後生活比起以前更快樂一些外,其他對於網路資訊、朋友或是目前所處的環境中,

填答者平均的主觀感受都呈現較負面的情況(不信任、不安心等),如表 14 所示。

表 18:「e 生活品質」與生活品質感知各衡量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潛在變數 衡量變數 M SD 計分方式

e 生活品質 Y6網路快樂程度 2.83 0.81 1=比以前快樂很多;2=比以前快 樂一些;3=比以前不快樂一些;

4=比以前不快樂很多

Y7網路資訊信任 3.14 0.76 1=全部不可信;2=少部分可信;

3=一半可信一半不可信;4=大部 分可信;5=全部可信

Y8網路人際信任 2.72 0.64

生活品質 Y9家人相處時間 2.64 0.7 1=增加很多;2=減少一些;3=差 不多;4=增加一些;5=增加很多 Y10朋友相處時間 2.73 0.77

Y11生活安心 2.21 0.72 1=非常不安心;2=不安心;3=安 心;4=非常安心

Y12人際信任 2.67 0.58 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同 意;4=非常安心

註:N =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