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補救教學

本節旨在說明首先說明我國補救教學政策,接續探討低成就學 生身心特質、補救教學課程教學與三級學習支援系統之相關文獻,

最後探討補救教學之相關實徵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回顧我國多年來 推動補救教學的歷程和政策,有助於我更瞭解當前補救教學現場教 師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並且瞭解理想的補救教學系統中各層級 的教學型態和特性。而教師對於低成就學童特質的瞭解程度、是否 採用有效的教學和班經策略…等都會影響實際補救教學運作之效 能。

壹、 補救教學

一、 補救教學的定義

補救教學(remedial teaching)即是對於教師依課程標準訂定的 學習目標,學生在教師教學後仍然未達到「一般同儕能力」或「課 程期望標準」時,教師依其個別需求,提供適性化的課業輔導,使 其有額外的學習機會,以達到最低學習標準。(李咏吟,2001;張 新仁,2001;呂瑞香、周武昌,2004;劉安倫,2004)。

大致來說,學生需要補救教學的直接原因包含基本能力不足、

缺乏先備經驗、學習動機低落;而間接影響因素則是如:情緒困 擾、文化不利、人際關係不良、課程設計不良或教師教學不當…

等,上述原因可分為認知和情感兩大類型(引自李咏吟,2001;

Snell,2000;Bateman & karr-kidwell,1995)。

二、 補救教學的實施模式

美國學障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簡稱NCLD)將當前常見的轉介前介入之補救教學模式 分為四種類型,問題解決模式、功能評估模式、標準介入計劃模式 和多元(混合)模式,以下依各種模式特徵說明(引自洪儷瑜、何淑

玫,2011),此四種模式的比較表請參考表2-2-1。

(一) 問題解決模式 (Problem-solving models)

問題解決模式是以學校人員組成團隊,首先由教師提出學 生學習或行為問題,學校介入團隊召開會議藉由會談的方式澄 清教師欲解決的目標,接續由團隊共同商定問題的處理順序和 發展解決的方案或策略,最後由團隊持續協助教師執行策略和 檢核問題處理的成效。教育部(2009)曾經對普通班的補救教 學建議是採用同質性小組密集教學方式進行,並透過診斷學習 問題、教學計畫、實際教學、評量、修正教學的循環歷程來進 行補救教學。

問題解決模式最常被使用於學校現場的原因是其執行的程 序與標準較為彈性,學校團隊和教師應用容易;其次是因為可 以直接解決現場教師的問題是被廣為應用之主因。

相對來說,此模式亦有其執行上的困難,可分為以下三 點:第一,普遍成效不高與不穩定,因為此模式是以轉介教師 的陳述或提供資料來定義學生的問題,因此深受教師個人或學 校團隊的專業能力、經驗背景而影響。第二,篩選、實施程序 和課程教學設計未有實證研究支持,由於實施彈性大,因此會 有不同因素影響其補救教學的成效。例如:有些團隊以轉介教 師口頭報告方式定義問題;而有些以課程本位評量或測驗結 果,來定義學習問題可能歸納判斷學生問題所在就會有不一致 的現象。第三,學生問題解決與否難確認:問題解決模式主要 是要解決轉介教師的問題,因此無法確認學生本身的問題是否 已經改善,同時因為已經降低教師教學困擾,因此可能影響特 殊需求學生被轉介的機會(引自洪儷瑜、何淑玫,2011;洪儷瑜 等人,2009;鈕文英,2009;2011;NCLD,n.d.b.;

Kovaleski,1999)。

(二) 功能評估模式 (Functional assessment models)

功能評估模式很重視找出有助於個案學習的方法,因此給 予學生簡單學習材料與練習的機會,並且將過程中個案反應良 好之材料與方式納入教學。Miltenberger(2004)的文獻指出 功能評估模式重視資訊的蒐集,並藉由蒐集各案在評估中的資 料以發展課程,因此可知此模式是以評估為中心,以評估結果 作為教學計畫的依據。

功能評估模式通常的參與者會有教師、治療師、心理師和 家長…等,大部份用於特殊教育與醫療復健的情境中。此模式 重視找出對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因此相較於問題解決模式,

更能直接找出對學生學習有效的方法,且較問題解決模式能具 體判斷學生學習困難所在。

然而,功能評估模式的困難相關文獻並未明確指出教師在 此模式中應如何運用評量的資料去決定介入方法和流程。其 次,此模式也與問題解決模式都會因為團隊或教師的經驗和背 景,影響介入成效。也有部分文獻指出功能評估模式對於課程 教學的變化性會因此較為受限(引自洪儷瑜、何淑玫,2011;汪 宜霈、鈕文英,2005)。

(三) 標準介入模式(Standard treatment protocol)

標準介入模式主要在於建立學生學習或行為問題介入的標 準化程序,對於學生反應進行有系統的監控與管理。標準介入 計劃的主要使用場域為研究人員主導的教學方案,成員通常都 有專家、研發團隊與教師。而此模式的優點可分為下列五項:

第一,標準介入模式的課程目標清楚、教學流程設計完 善,教材是經由專家將有效教學成分融入課程中,可確保其課 程內容成分的品質,實施成效上較受肯定(Emmer,Evertson &

Anderson,1980;Correnti & Rowan,2007)。

第二,標準介入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學督導系統,教師使用 教材前會有使用教材的培訓課程與專業的教學督導來協助老師 執行課程,以確保教學執行的準確度(Smith、Daunic &

Taylor,2007;Correnti & Rowan,2007)。相關文獻中提出教 學督導可在課程計畫執行之前對教師說明課程計畫的理念、過 程中持續觀察教師在課程教學的表現、教學後會談和回饋,上 述行動皆可促進教師對於新教學模式的認知與轉變

(Huberman,Miles,2002;Gersten,Chard & Baker,2000;

張德銳、丁一顧,2006)。

第三.教材內容由專家編制,提高教學效能、減輕教師備 課負擔。Emmer、Evertson和Anderson(1980)和Fuchs與Fuchs

(2007)的研究中均提及教師若在教學前已經有良好教學流 程,可有提高其教學過程的流暢性。

第四,標準介入模式可維持穩定的補救教學品質,因為此 模式已預先控制課程內容、教學程序,同時也有相關機制提高 教學執行的準確度,因此可降低學校團隊經驗、教師個人背 景、專業能力或流動率的影響 (李麗君,2010;曾柏瑜,

2008;曾柏瑜、陳淑麗,2010)。

第五,由於此模式重視以學生對教學的反應或成效作為學 生在三級學習支援系統間流動的依據,三級學習支援系統後文 中會詳細介紹(Mellard、McKnight和Jordan,2010;Fuchs &

Fuchs,1998)。

此模式執行困難主要是標準介入模式的課程編製仰賴專家 或專業團隊統籌規劃將理論或實徵研究的有效成分融入課程設 計中,除了編制耗時,所需的人力資源、技術成本也相對較 高。

(四) 多元或混合模式(Hybridized or blended models)

多元模式即是結合問題解決模式與標準介入計劃模式。

Hale、Kaufman、Naglieri與Kavale (2006)的研究中即採用多 元模式進行整體教學規劃。第一層級採用標準介入計劃模式為 置的人數比例(引自NCLD,n.d.b)。

以下就前述四種補救教學取向的相關特點,以各模式的實

 Hale、Kaufman、

Naglieri 與 Kavale (2006)的研究中即採用

2.評估學生的起點行為

Fuchs,1998) 。 3. 於教學過程中持續

其程序與標準較為彈

Daunic 和 Taylor,

2007)。

三、 我國補救教學之相關政策

國際間先進國家的共同趨勢是提供弱勢學生補償教育,也訂定 相關法令以保障國民基礎教育的品質。但面對貧富差距日益遽增的 社會,許多身處經濟文化弱勢的學生更易於面臨因為家庭、文化和 經濟衍生的負面影響,儘管弱勢並非一定導致學習困難或低成就,

但其也較難仰賴家庭或個人的努力弭平與一般同儕的能力差距。我 國教育當局也提供弱勢地區的學生補償教育為補救教學的起點(洪 儷瑜,2012;唐淑華,2010;陳淑麗,2009;甘鳳琴,2007)。以 下回顧歷年來推動之補救教學與課業輔導的相關政策,並比較各種 政策的異同與特色。

(一) 教育優先區計畫

教育部1996 年起正式針對弱勢或高風險地區推動「教育優先區 計畫」。目的是要縮短弱勢或高風險地區與一般地區學童的學業成 就差距,提升教育品質。輔導的重點則從「行為」輔導轉到「學 習」輔導,但服務的對象限定在弱勢地區學校的學生,這個方案最

較大,因此會有不同因 素影響其補救教學的成 效。

3.學生問題解決與否難 確認。問題解決模式主 要是要解決轉介教師的 問題,因此無法確認學 生本身的問題是否已經 改善

2. 因為課程經由專家設 計,因此現場教師大 部分皆需經由專業訓 練和認證後使用才能 發揮效益。

主要的目標在於透過補救教學解決弱勢學生學業低成就的問題(教 育部,1995;教育部,2012)。

(二) 潛能開發班

教育部於1998年開始鼓勵國中階段學校利用寒暑假進行補救教 學,並於1999年正式訂定《國民中學潛能開發實施要點》,除了將

「補救教學」更名為「潛能開發」以避免負面標記的問題,亦利用 學期中課餘時間與寒暑假期辦理「生活適應困難班」與「學習適應 困難班」,而這兩種班別的學生大多經由導師或輔導老師的轉介而 成班。前者是希望輔導曾中輟、缺課率過高和在校行為表現偏差的 學生;後者的主要是希望補救學習動機低落或學科表現為原班後20%

以下的學生,加強此類學生的基礎能力。 (洪儷瑜,2012;張新 仁,2001;教育部,1999)。

(三) 課後輔導與照顧方案

教育部與內政部分別於1995年和1998年開始推動課後照顧相關 服務,主要是彌補部份家庭照顧功能因家長工作無法課後陪伴和完 成回家作業為主。期能預防學生因家長疏於照護而造成學業低落、

行為偏差的風險和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教育部2005年更注意到國內職業婦女的比例逐年上升,應積極

教育部2005年更注意到國內職業婦女的比例逐年上升,應積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