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規則評量方法

壹、規則評量方法概論

受試者解決問題時會依循某種方法或策略的心理歷程稱之為解題規 則  (Jansen and Van der Maas, 2002)  ,亦即當解題者面對問題時,會基於既 有的知識架構或經驗,用適當的方法或策略來解題(林原宏、游森期, 

2006)。然而,Jansen and Van der Maas (1997)將解題規則分析方法的探究稱 之為規則評量方法論(rule assessment methodology)。規則評量方法是Siegler  改進Piaget研究方法的重要發現,其意義是以解題者在解題過程的反應得 知其使用的規則,並以規則作為評量的單位分析,瞭解解題者的思考的模 式,目的在於透過評量人們已知的知識來提昇學習能力。

規則評量方法有其基本假設與限制(Siegler,  1981):1.解題者會依照假 設的規則來解題;2.可從解題者的作答反應組型看出其所使用的規則;3. 

概念的發展可透過逐次增加有用的規則來呈現。有關測驗的概念必須有其 解題規則作為根本,而解題規則與認知發展息息相關,Siegler(1981)在  Piaget的液體保留問題在概念發展研究中,指出不同階段的兒童在面對不 同問題時,所考量的面向會有所不同,其所採取的解題策略亦有所不同。

然解題規則的發現,往昔大多以晤談方式進行,其所耗費時間過多,近年 來已運用資訊科技進行解題策略的模擬,如Shranger and Siegler (1998)運用 電腦模擬及瞭解孩童的能力,可簡單的檢測出學齡前兒童對加法策略的選 擇。

貳、談各種規則評量的方法

探究解題規則的方法,可分為質性與量性兩大部份,說明如下所示。

一、質性的分析方法

在質性分析方法上,以早期的Inhelder  and  Piaget  (1958)觀察與訪談兒 童的思維為代表,透過觀察、晤談與紀錄,可深入分析解題者的解題思考

歷程與策略。晤談是質性研究的主要方法,以一系列的問題和受試者進行 問答,以不強調受試者答案的正確性為原則,不斷的溝通,直至了解學生 可能的想法為止(郭重吉、吳武雄,1990)。後續許多相關文獻以晤談方式 進行研究,如Watts (1983a, 1983b)  以晤談方法探究學童對力與對能量的概 念;Hardiman (1984)利用學童嘗試測驗時的晤談來啟發對槓桿的平衡情形 做預測;White and Gunstone (1992)  以POE (Predict­Observe­Explain)晤談來 探究學生對於物體平衡、重量與位置高低間三因素間的概念情形;Halford  and Dalton (1995)  以晤談來比較2  到3  歲學童教學前後對槓桿平衡的判斷 情形;Welzel (1998)  利用晤談配合紙筆測驗的前後測來探究學生對機械的 概念;Michelle (1998)  運用紙筆測驗及操作具體物時的晤談來探究多樣化 的簡單機械教學前後所呈現對槓桿概念的想法。

然而,質性研究所得的結果可提供量性研究的依據,但質性研究較費 時費力,且樣本人數少,不適於做推論,且需注意研究者或解題者的主觀 特質或因素(林原宏、游森期,2006)。

二、量性的分析方法

量性研究是指以量化的統計與測驗方法分析研究資料,其所得到的結 果,可提供推論依據,以下分述五種量性分析方法。

(一)Seigler  的認知分析 

Siegler  長期致力於兒童成長期間的解決問題和推理,並著重在「策略 選擇」,「長期的學習」,及「教育應用」的認知發展理論之研究,主要 以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結合訊息處理學習論中的「演化  (evoluctionary)」作為研究理論基礎,因此亦被稱為新皮亞傑學派的成員之 一(李雅林,1996;彭杜宏、劉電芝,2004)。Seigler (1976)  曾設計30題平 衡槓桿作業,在一個平衡槓桿上,變換砝碼放置的位置,要求兒童預測槓 桿會向左下垂、向右下垂或保持平衡,其槓桿圖如下圖2­1所示。

圖2­1  槓桿圖

經分析兒童在平衡作業上的解題行為後,Seigler指出兒童是依據瞭解 層次,而表現出不同的解題行為,且認為層次的發展具有一致性,可透過 規則一~規則四的獲得,而在題目上表現進步。

然而,後續Seigler (1981)依據Piaget的規則模式,針對平衡桿問題設計 出六種問題模式情境,來偵測四個解題規則(Jansen  &  van  der  Maas,  1997),其內容如下: 

1.  相等問題(equal problems):首位和次要面向之值相同。 

2.  主要面向問題(dominant problems):首位面向的值不冋,但次要面向的 值相同。 

3.  次要面向問題(subordinate problems):次要面向的值不同,但首位面向 的值相同。 

4.  首位面向衝突問題(conflict  dominant  problems):首位面向與次要面向 皆不同,首位面向影響較大。 

5.  次要面向衝突問題(conflict subordinate problems):首位面向與次要面向 皆不同,而次要面向影響較大。 

6.  相等衝突問題(conflict­ equal problems):首位面向與次要面向皆不同,

而兩面向的衝突影響互相抵消。

在該研究中,以5、9、13、17歲等不同的年齡層學生為對象進行實驗 施測,發現不同年齡層的學童,在不同的問題模式的表現是有所差異的,

其結果大致如下: 

1.  首位面向衝突問題的表現,五歲孩子答對率為89%,而十七歲的孩子

答對率為51%,可知在這些問題的表現,十七歲表現的比五歲孩子差。 

2.  而在次要面向不同的問題表現五歲孩子答對率為9%,而九歲的孩子答 對率為78%,而十七歲的孩子答對率為95%,在此類型問題從五到十 七歲,其發展漸增。 

3.  相 等 及 首 位 面 向 衝 突 問 題 兩 種 問 題 表 現 , 有 持 續 性 的 正 確 , 從  88%~100%。 

4.  次要面向衝突(次要面向影響較大)問題及相等衝突(首位面向與次要 面向的影響相抵消)問題的表現,分別是7%~40%及11%~50%。

透過學童在各種問題的反應可分析其解題規則,可了解其在該概念的 發展情形。而本研究的測驗問題亦參考其中的次要面向不同的問題、相等 衝突問題以及首位面向衝突問等三類問題模式進行編製。 

Seigler將兒童的解題規則之發展,用一種流程圖來表示,其是利用電 腦程式語言的處理流程圖(If….then….else)概念來說明四種解題規則的過 程,以找出兒童所使用的規則,其流程圖如圖2­2、圖2­3、圖2­4、圖2­5  所 示。(胡啟有,2008;Seigler, 1981) 

圖2­2 Seigler的規則評量方法之解題規則一模式

圖2­3 Seigler的規則評量方法之解題規則二模式

圖2­4 Seigler的規則評量方法之解題規則三模式

圖2­5 Seigler的規則評量方法之解題規則四模式

由上述流程圖可知四種規則具有階層性,規則一屬最低階的策略,依 序至規則四屬最高階之策略,其考慮較多的面向及變數,且能有系統的進 行解題。Siegler and Alibali(2005)認為確認典型的規則發展順序和兒童使用 的方法,是為了可以協助教師預測採用哪一種教學經驗,來幫助特定兒童 的學習,由此可提昇教師的教學效率及學童學習的成效。 

Siegler(1982)除了將規則評量方法應用在槓桿問題上來研究兒童的推 理外,尚有投影、填滿、機率、數的保留、液體質量保留、固體質量保留、

數數、河內塔問題、道德推理問題、時間、速度及距離等問題上,發現了 在教育上有重要影響的八個結論,說明如下。 

1.  透過研究發現,以往認定對兒童的先備知識的描述可能不正確。 

2.  使用規則評量方法著重於不同任務間之推理的穩定性。 

3.  研究發現,兒童的推理不受時間性的影響,在不同時間點給予相

同的任務,兒童的推理一致性相當的高。 

4.  若能正確的測出兒童的先備知識,對兒童可提供最有效的指導方 式。 

5.  特殊的知識並非影響學習的唯一因素,例如年齡亦是影響其發展 或規則選擇的因素之一。 

6.  編碼(encoding)與學習能力的關係:有限的編碼會使學習能力亦受 到限制,亦即編碼能力是可以訓練的。 

7.  提昇兒童的學習能力,應多注重改善兒童編碼的因素,如鼓勵兒 童嘗試用分析的態度。 

8.  使用規則評量方法的經驗可獲得一系列的知識,其可改善兒童的 編碼能力。

由上述可知,Siegler將規則評量方法應用於認知發展上,主要是著重 於兒童的先備知識、學習能力及刺激兒童的編碼等三個面向,其在探討具 不同先備知識對學習的影響,及不同發展狀況下兒童學習能力之差異等教 育議題,亦可見規則評量在教育上的意義。

(二)潛在類別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 

潛在類別分析(簡稱LCA)是一種潛在特質分析的模式,其是利用測驗 題型的反應組型,將受試樣本作最佳的異質群體分類,依據每一類別下的 試題答對機率,來詮釋受試者使用解題規則或策略的內在認知結構(吳毓 瑩、林原宏, 1996;Jansen & Van der Maas, 2002)。Jansen and Van der Maas  (2002)認為Siegler (1976)所提出的規則評量方法,是將受試者歸類至使用某 種規則評量,其無法完全適用,因此提出潛在類別分析方法應用於平衡槓 桿問題之解題規則分析上。

潛在類別分析在教學上主要提供兩大用途,作用是在分群,以利各組 群的教學及學習效力之提昇,其一是將同質性的學生分成同組,此可針對 學習上共同的問題進行修正,亦可使學習步伐一致,達到相加相成的功

效;其二是異質性的分組,此可配合討論活動或合作學習,因異質性高,

可達不同認知結構的轉變與同化。

(三)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試題反應理論是當代心理計量學主流理論,其對心理與教育測驗等有 革命性的突破 ,甚至對於社會科學或人類科學  ( human sciences )  等常用之 問卷調查、評等量尺、排序等亦有相當大的影響。試題反應理論係從試題 作答反應(item response)觀點,來探索與分析測驗等化、題庫建置、測驗編 製、電腦化適性測驗、差異試題功能、其他測驗應用等議題,有別於以整 份測驗作答反應(test  response)角度立論的古典測驗理論內涵(余民寧, 

2009)。然而,其模式相當多,本研究列舉幾種理論進行說明,如下所示。 

1.  規則空間模式(rule space) 

Tatsuoka  (1983)提出一種「規則空間」(rule  space)的數學模式,是用 來 診 斷 及 偵 測 小 學 生 在 解 決 算 術 中 四 則 運 算 上 的 錯 誤 規 則 (erroneous  rules) , 藉 由 學 生 的 反 應 組 型 , 可 推 論 受 試 者 的 潛 在 知 識 狀 態 (latent  knowledge  state),更深入可瞭解其知識結構。研究發現學童使用錯誤規則 來解題,因此產生系統化的錯誤,這些錯誤反映在學童的不尋常反應組型

Tatsuoka  (1983)提出一種「規則空間」(rule  space)的數學模式,是用 來 診 斷 及 偵 測 小 學 生 在 解 決 算 術 中 四 則 運 算 上 的 錯 誤 規 則 (erroneous  rules) , 藉 由 學 生 的 反 應 組 型 , 可 推 論 受 試 者 的 潛 在 知 識 狀 態 (latent  knowledge  state),更深入可瞭解其知識結構。研究發現學童使用錯誤規則 來解題,因此產生系統化的錯誤,這些錯誤反映在學童的不尋常反應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