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視覺認知風格的再細分:物件與空間導向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視覺認知風格的再細分:物件與空間導向

後續研究接續 Visualizer - Verbalizer 的區分,將 Visualizer 再區分為擅長空間 心像或是物件心像能力兩種類型,並且空間型與物件型能力 Visualizer 所擅於處 理的心像形式有所不同,物件能力 Visualizer 擅於產生活躍、圖像式、具有細節

的心像,空間能力 Visualizer 擅於具有空間關連性、空間轉換的心像(Kozhevnikov, Hegarty & Mayer, 2002)。Kozhevnikov(2005)研究顯示 verbalizer 的心像能力都 無極端的表現,而 visualizer 的心像能力則可看出有兩極化的現象,因而文獻中 將 Visualizer 劃分為擅長空間或物件心像能力(Kozhevnikov, Kosslyn, and Shephard, 2005),擅於使用物件心像者在空間心像作業中表現不佳,但在物件心 像作業中卻表現優異,同樣的,擅於使用空間心像者在空間及物件心像作業表現 亦有相當大的差距(Kozhevnikov, Hegarty, and Mayer, 2002)。

另外,神經心理方面的證據顯示,腦部較高層級的視覺區在解剖學及功能上 都可區分為兩個傳輸路線(圖 2-8):物件辨識傳輸路線(The object pathway)及 空間辨識傳輸路線(The spatial pathway)(Haxby et al., 1991,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5; Kosslyn & Koenig, 1992,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5; Ungerleider &

Mishkin, 1982,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5),物件辨識傳輸路線由枕葉(occipital lobe)出發,傳輸到下顳葉(inferior temporal lobe),那裡是辨識物體或是形狀或 是色彩的區域,此傳輸又叫做 ventral system(又稱做 what pathway);而空間辨 識傳輸路線由枕葉(occipital lobe)出發,傳輸到後頂葉(posterior parietal lobe),

此傳輸又叫做 Dorsal system(又稱做 where pathway)。

Dorsal

Anterior bank of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area STS)

神經心理方面的證據顯示空間及物件心像作業的腦部運作區域相當不同,當 受試者想像地圖中的路線,大腦活動的區域為後頂葉(posterior parietal lobe);

若想像色彩及臉部,則運作的區域為下顳葉(inferior temporal lobe)。研究者以 腦損傷的病人做為研究對象,下顳葉的損傷會影響物件心像能力(形狀及色彩)

但卻不影響空間心像能力,而若是受傷的部位在後頂葉會影響空間心像能力,卻 不影響物件心像能力(Farah, 1988,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5),因而證實了 產生心像及處理視覺訊息的方式可以被分為物件及空間兩種,Visualizer 可被劃 分為擅長空間或物件心像兩種類別。

另外性別差異也會影響空間及物件心像能力的表現,男性在空間導向的心像 能力表現較女性好,而女性在靜態心像產生的能力較男性好,Paivio 及 Clark

(1991,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5)研究顯示男性對於產生動態心像的能力 較女性好,而女性則是較男性擅於產生靜態心像。除此之外,Hegarty 及

(Kozhevnikov et al., 2005),說明了藝術家組的物件心像能力是高於空間心像能 力,這樣的結果似乎顯示藝術家組的人多以物件為思考面向,由於在 Kozhevnikov 實驗中的藝術家組別包括了職業中需運用空間能力的室內設計師,這樣的組別區 分可能誤導了資料,本研究以實際繪畫作業結果來判斷受試者是否擅長寫實畫 法,以此區分受試者所屬的組別,減低了誤導資料的疑慮。

在研究 Visualizer 認知分類的論文之中,學者們採用許多作業用來測試受試 者的空間心像、物件心像能力,包括以下幾種方法,大部分的作業都是分開測試 受試者的空間心像、物件心像能力,只有 OSIQ 是兩種能力同時測量。

2.5.1. The mental Paper Folding Test(PFT)

PFT 測驗受試者的空間心像能力,測驗如圖 2-9,左側題目一出示三個折紙 的步驟,最後一個步驟在紙上有個洞,受試者需由右側的五個選項中選出題目中 的紙攤開後為何者(Ekstrom, French, and Harman, 1976),PFT 可測出受試者是否 擅於處理心像,但無法得知產生及多少細節。

圖 2-9 PFT 作業內容

2.5.2. Mental Rotation Task

心像旋轉作業是測驗空間心像能力的著名作業,並為許多重要文獻所採用,

心像旋轉作業的內容給予受試者兩個從不同視角繪製的圖形,受試者必須判斷這 兩個圖形是否為同一個圖形,結果顯示圖形旋轉的反應時間和圖形被旋轉的角度 大小呈線性關係(Shepard & Metzler, 1971),在此作業中受試者必須將圖像儲存 在短期記憶中,再對此心像進行極需注意力的運作處理,受試者越是能快速且正 確地回答,且對於圖像在相同旋轉角度時的反應時間並無太大差異,表示其空間 心像的運用能力越良好穩定。

2.5.3. The 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VVIQ)

VVIQ(Marks, 1972)是最常使用來測量產生心像能力的測驗,測驗內容有 數個問題,問題內容如:"The sun is rising above the horizon into a hazy sky",每

區分為張開眼睛以及閉起眼睛的自我心像鮮明度評等,二部分加總後即為總分。

根據文獻指出,物件偏向的 Visualizer 在 VVIQ 上的分數高於空間偏向的 Visualizer,表示若是偏好使用物件心像者在自我評分上即有較活躍的心像

(Blajenkova et al., 2006),因此本研究即採用 VVIQ 測量物件心像能力,VVIQ 的題目範例收錄於附錄 II。

2.5.4. The Grain Resolution Task

針對物件 Visualizer 可能對於物件能夠產生較多的細節,給受試者二個物體 的名字,辨識何者具有較細緻的質地及較高的密度,例如斑點的密度(花豹/長 頸鹿)、氣泡的密度(蘇打/洗髮精),本作業主要測試受試者形成物件心像的能 力。

2.5.5. The Degraded Pictures Task

本作業內容是由 Snow Pictures Test 改編而來的,主要測試物件心像能力,

先給予受試者觀看埋藏於大量視覺雜訊中的物件圖像(如剪刀、雨傘等),而後 此圖消失,受試者必須回答出物件的名稱(Ekstrom et al., 1976),本作業需要觀 覽全體以及辨識物體形態的能力,這與物件心像能力都會使用到相同的心理過 程,因此於 Kozhevnikov 區分 Visualizer 為物件導向或空間導向的研究

(Kozhevnikov, Kosslyn, and Shephard, 2005)以及將下文所提及之 OSIQ 研究

(Kozhevnikov, 2006),皆將 The Degraded Pictures Task 做為測量物件心像能力的 測驗。

圖 2-10 The Degraded Pictures Task 作業內容

2.5.6. Object-Spatial Imagers Questionnaire(OSIQ)

OSIQ 是由 Blajenkova 等人所建立的新心像測量自我評價作業,以往文獻中 所使用區分空間心像偏好或是物像心像偏好的作業都不是以自我評價的方式做 為評量標準,而且需要執行好幾種認知作業才能得到結果。

而 OSIQ 即是以自我評量為測量的方法,並且單使用 OSIQ 作業即可區分偏好,

簡化了區分心像偏好的過程,為了驗證 OSIQ 的成效,Blajenkova 等在研究中使 用以下作業驗證其效果,空間心像上使用 PFT 以及 Vandenberg-Kuse 的心像旋轉 作業(Vandenberg & Kuse, 1978,引自 Kozhevnikov et al., 2006),物件心像能力 上使用 VVIQ、Degraded Pictures Test,都是文獻中常使用的作業方法。

OSIQ 共有 30 題,15 題為驗證空間心像的自我評量問題,另 15 題為驗證物 件心像的自我評量問題,1 分為完全不同意,5 分為完全同意,驗證空間心像及 物件心像的問題混合在一起,作業時間並無限制。

作業結果除了證實了 OSIQ 可以在 Visualizer 能力區分上提供一個可靠且經 濟的方法(Blajenkova, 2006),也發現空間心像的自我評量問題明顯地與空間心 像作業的表現有正相關,物件心像的自我評量問題明顯地與物件心像作業的表現 有正相關,OSIQ 的題目範例收錄於附錄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