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子教養觀與兒童身心成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子教養觀與兒童身心成長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子教養觀與兒童身心成長

十九世紀美國知名作家《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樂軒譯,2010:譯者序,

頁 5)曾說:「我要按自己的方式呼吸。」然而,孩子在父母的養護和教育之下 長大,經常透過與家人互動,耳濡目染地沾染著家庭給予的氛圍,所以父母本身 的習氣和教養觀,就會無可避免地直接影響孩子日後的人格發展和人生價值觀。

陳木城(轉引自李偉文,2008)提及在台灣傳統的教養觀念裡,認為萬般皆 下品、唯有讀書高,尤其早期的農業社會物質貧乏,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並 脫離貧困,「讀書」就成了往上爬升的一條路,所以就出現了家長教孩子「學而 優則仕」,或是「你好好讀書就好,什麼事都不要做」。這樣一來,造就了一群眼 裡就只有讀書,然後努力賺錢,努力的與人競爭,而不懂得生活的人。而在現今 的社會裡,陳木城還認為教育投資要有未來視野。隨著社會變遷,未來已經是一 個不可預知的新經濟時代,傳統的農業和工業社會的思考模式,已無法應付快速 變動的時代。

上述的話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在我們身邊,甚至包含我們自己,又有多少人 與家庭跳得出這種制式的思維窠臼呢?孔夫子早幾千年前就談到,課業學習應該 是建立在完善的人格道德與生活能力的基礎上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

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樣看來,我們現今的社會似 乎是與至聖先師的教育態度背道而馳。台灣在三、四十年前,所有的家庭都寄盼 著孩子認真讀書來改善家庭生活,那種承受全家族期望的壓力,可以讓孩子以拚 了命的方式來苦讀。但在這樣讀書至上的氛圍下,一定會有適應不良的人。孩子 在這樣教育的氛圍下,就像梭羅(樂軒譯,2010)所說,被眾人強迫著按某種方 式來生活,無法做真正的自己。

小孩子最討厭的就是父母把他們跟別人比較,尤其是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刺激 比較。筆者劇本故事創作原型、「空空把」家族鼓團的團長蔡俊典,就談到了他 的生命經驗(蔡泰祥,2014,頁 5):

「為什麼從小只要我書讀不好,你就說別人的小孩如何如何,其實我告訴老 爸,我已經算很好了,至少我沒有被你逼到去做那個(學壞),我身邊有很多的 貴人,他們都是因為曾經歷過許多人生的轉折,才會引導我去從事(藝術工作)。

在對姪子的教養上,我常告訴老爸說,我們家的孩子只要不去偷搶拐騙,他老老 實實地去做他該做的事情就好。我也不會做多麼偉大的事情,但是我踏實的去做 我想要做的事,哪怕在一般人眼裡,我是個笨蛋,但是我依然過得很開心。」1 很多家庭或許會為了孩子教養問題而鬧得夫妻失和或者徬徨無所適從,其實 我總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真正 的學習與成長(李偉文,2008)。

1 出自筆者與蔡俊典先生的訪問稿,頁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

美國詩人艾蜜莉曾經寫過:「我老是不知道從哪裡著手,但我相信從愛開始 絕對不會錯」。(轉引自李偉文,2008,頁 18)但是要注意的是,有許多東西是 以愛之名偽裝,比如「面子」與「恐懼」。愛是關切,是陪伴,但不是束縛,更 不是佔有,當你脫口說出「我是為你好」時,就要當心了。(李偉文,2008)

應該客觀的說,感性與理性是親子教養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的。就像是在

《教養可以這麼浪漫》一書提到的,爸爸李偉文帶孩子看電影看書爬山,媽媽則 是在後面盯著孩子們照時間完成功課,各自扮演黑白臉。

我們都知道全球化時代最特徵就是變動迅速,各個學門、各種產業,所謂「典 範轉移」的速度非常快,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往往三年、五年以後,就完全 被淘汰了,我們如何教導孩子現在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所以,回到孩子成長過 程中最根本的人格特質與生活習慣的養成,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對世界有好奇 探索的精神,也就是能主動學習,熱情而且樂於幫助別人,這些古老的德行反而 是未來高度競爭下決勝的關鍵(李偉文,2008)。

美國著名詩人紀伯倫曾寫下關於教養孩子的詩篇,當中一個段落是這麼說的

(轉引自李偉文,2008,頁 96):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你可以給他愛,但不能強加你的思想,

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

你可以給他身體的居所,

卻不可以禁錮他的靈魂,

因為他的靈魂將居於明日之屋。

你是一把弓,你的子女是生命的箭;

你可以盡力的把他送到遠方,卻不能規定他的落點。」

讓孩子做真正的自己,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命特質和稟賦,天生 我材必有用,父母所能提供的就是創造一個能讓生命充分生長的沃土,讓孩子生 命的種子自然長大,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適時的伸出援手扶他一把。

史丹利,葛林斯班指出(楊淑智譯,2003),當孩子面臨生命中的困頓產生 擔心和恐懼時,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支持和給予溫暖。同時,讓孩子能 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機會,並仔細傾聽且能懷著同理心,若有可能就提供其他意見 供孩子參考。但是必須記住,你不可能控制孩子的思想,最好的對策是推理和暸 解,而不是爭論。

確實,孩子並不是父母的替代品,可是父母往往不自覺的,會把自己的期望 投注在孩子的身上,這是引發孩子產生恐懼和壓力,造成親子衝突的原因之一。

在物質掛帥崇尚權勢、地位的現代,人往往迷失了原本快樂的本性,認為擁有財 富就能擁有幸福和滿足,只看到物質層面,而忽略了最珍貴的心靈感受,為蠅頭 小利而樂而憂。

擁有財富就真能擁有幸福和滿足嗎?彭明輝教授(2012)認為,一時的得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悲喜不必縈懷,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 了一個人一生,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一生。對他而言人生沒有困 境,因為他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地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在 真實的累積。大部分的人從懂事開始,就活在怕被別人比下去的恐懼當中,所以 終其一生只有在現實的壓迫下拼命地力爭上游,追求財富與權勢,用外在的現實 武裝來保護自己、安慰自己並肯定自己。但是這並不等同已和幸福劃上等號。

彭明輝教授認為「活著,是為了實現更好的自己」(2012,頁 32)。在孩子 成長過程中,家長總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因而送孩子去學習這個、補習那個,

在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負擔。這個社會迷信學位、頭銜和權位,其背後最根本動 機,還是想藉此肯定自己比別人更有「能力」。但是真正的能力,往往並非是學 歷與證照所能衡量的;那是來自於內在能力,亦即「自我實現」。人不需要藉由 別人的眼光才能肯定自己,真正的「自我實現」是充分發揮自己潛在的可能,使 人們變成自己可以掌握、可以隨意運用的能力。彭明輝(2012)舉例,當一個人 充分實現自己在文學、繪畫、工程、科學或音樂方面的稟賦時,自己就能在其中 得到充分的滿足。幸福只和自己有關,不需要外在肯定,它帶來的是自足的喜悅。

更積極的說,「自我實現」讓我們有能力看見這個世界更深層的一面,因而有能 力跟這個世界有更深層的接觸。而當孩子能充分的滿足他自己、活出屬於他自己 的人生,幸福來自於內心而不求於外,這就是家長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好教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