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職教育方案實施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親職教育方案實施與相關研究

親職教育無論國內外,在家庭教育中皆是重要的範疇之一,尤其 我國特別在 2003 年制定家庭教育法,其條例明定親職教育為重要內涵,

家庭教育法目的為增進國民家庭生活知能,健全國民身心發展,營造 幸福家庭,以建立祥和社會,親職教育則是指增進父母角色、職責、

態度與責任、親子溝通與調適、子女教育所實施之活動。

以下說明親職教育意涵、實施親職教育方案的重要性、介紹青少 年家庭教育方案、探討實施親職教育相關研究之分析。

壹、 親職教育的意涵

親職教育(Parent education)的定義有許多學者的說法,Lamb 與 Lamb(1978)定義親職教育為試圖增加父母對教養技巧的覺察與能力。

美國家庭關係協會(全名 National Council of Family Relations,以下簡

12

稱 NCFR,2014),將家庭教育之內涵定義出九大主軸,親職教育為其 中之一,其意涵為父母親如何教導、引導子女,增進父母角色,親子 溝通與調適,更強調教養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親職教育是從家庭教育演變而來的新趨勢,張秀如(1992)認為 親職教育需透過教育及學習的方式,表現稱職父母的角色,並協助父 母了解子女的身心發展及了解子女不適應行為,與子女建立正向的親 子關係,涵蓋了對父母的教育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兩個方面。曾端真

(1993)指出親職教育是有系統地提供一套關於「如何為人父母」的 知識與技巧過程,透過父母的教育與被教育,在子女最關鍵的歷程中,

有效的建造及培育。林家興(2007)進一步提出親職教育是成人教育 的一部份,以父母為對象,透過正式、分正式課程學習親職教育的知 能,以改善親子關係為目標,使繼續教育成為父母有效率幫助青少年 成長之的因素。

郭靜晃(2005)將親職教育意涵針對目標、方式及對象整理出三 個要點,第一,改變不良父母的角色,指導父母扮演稱職的身分,以 善盡為人父母的職責;第二,提供有效能父母的教養策略,以改善不 當的教養態度,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第三,未婚父母及準父母 為日後做預備,教導父母如何成功扮演其父與母之職分(position)的 角色行為。然而,為因應現今社會變動快速,除了父母需要學習之外,

13

另有學者把實施的對象擴大,周新富(2006)認為每個人都有機會為 人父母,因此在為人父母之前或之後,都要學習教養子女及營造美好 家庭生活的知能,提倡人人學習親職教育的終身學習目標。

王以仁(2014)與陳若琳(2004)綜整國內外研究對親職教育的 定義與看法,針對實施的對象、目標、內容及方式說明,親職教育實 施對象可以是為人父母、準父母、將來當父母的青少年或主要照顧者,

目標以提供子女成長、適應與發展所需的知識內容,增強父母教養子 女的技巧與能力,成為有效能的父母,大多經由不同形式的教育課程、

方案和活動進行。

綜合上述,親職教育的實施是透過概念化、系統化的教導,增強 父母教育子女的職責,協助子女在成長與適應上有良好的發展,無論 是父母或成為父母之前,皆是需要學習的對象,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 課程施予專業教育,並以成人教育為終身學習的目標。可知親職教育 視父母為影響子女的重要對象,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來改善親子關係,

因此提供有系統的學習方式,將是親職教育實施的重點。

貳、 實施親職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然而家庭穩固卻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張 春興(1985)指出青少年問題或犯罪行為視為教育上的病症,其病症 演變歷程是病因種於家庭、病象顯在學校、社會使病情惡化。以系統

14

觀點思考個體與家庭及環境的關係,林水木(2005)表示子女出生的 第一個學習對象就是父母,若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有助於預防青少 年問題及犯罪。De Graaf 等人(2009)認為透過親職教育的實施,將 是有效預防、介入、減少子女行為與情緒問題之策略。提升父母親職 教育功能不是口號,父母需要有系統的學習方式吸收親職教育新知。

家庭教育法第二條明定,家庭教育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 能之各種教育活動,因此發展符合現代家庭議題、具教育功能的方案 內容是重要的,鄭淑子(2004)認為一般在學校稱為課程設計,在社 會教育稱為方案發展和方案設計,是仔細考量需求與目標,綜合運用 各種資源,創造並透過實施提供學習經驗的歷程,達到教育目標。以 下從對子女、父母、學校及社會四方面探討實施親職教育的重要影響:

一、 對子女的影響

王以仁(2014)指出家庭是子女出生的第一個場域,子女在家的 時間最久,若父母能透過親職教育給予子女正確的教養方式,則可提 供較好的照顧,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子女身心發展健康是反映家長 教育的鏡子,許多研究(許婷婷、林惠雅,2010)顯示親子關係、教 養行為對子女的影響,親子關係會影響青少年的幸福感,當青少年感 受到母親的溫情引導教養、信任溝通,青少年主觀感受到整體生活滿 意度及正向情感皆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15

陳富美(2005)認為親子教養行為也會影響子女的生活適應,若 以負向的教養行為對待子女,則子女的生活適應狀況較差,且會降低 父母親職效能的感受;其他研究(林青瑩,1999;許舜賢,2015;黃 軍儀,2009)有關親子關係的衝突、溝通及管教問題等,表示會影響青 少年身心健康,如憂鬱症狀、藥物濫用或中輟等反社會行為。可見防 治少年問題,協助家庭有健全發展是根本解決之道。

二、 對父母的影響

王以仁(2014)指出親職教育可培養父母學習各種正確教養方法,

促進父母覺察自己的行為對子女的影響,透過學習因應快速變遷的社 會,有效調整自我角色,以勝任親職功能,達到親職教育目的。許多 實證研究(林家興,2007;薛重生,2014)認為參與親職教育團體、

課程可以有效增加管教或教養的知能,對親子關係有正向的改變、游 淨如(2010)在情意方面的研究,方案使參與者心情產生正向轉變、

改善家人關係,增進自己與配偶的角色認知,例如周政達(2007)研 究特殊子女的家長親職教育,透過角色扮演及繪本引導,提供家長情 緒宣洩、互相情感交流的場所,在當中家長們彼此相互支持、了解分 享,成為家長親職壓力的支持與調節。

三、 對學校的影響

李盈萩(2003)提出學校的教育資源豐富,家長們將在家庭遇到

16

的實際問題帶到學校尋求幫助,使學校能夠不斷地累積處理親職問題 經驗,並連結其他教育單位得到更多技能。藉由學校推行親職教育,

促進家長與學校教育合作,如周政達(2007)之研究,透過課程參與,

親師衝突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家長和帶領者在親師溝通技巧有所學習,

可促進親師關係合作更順暢,以共同成長。

四、 對社會的影響

王以仁(2014)指出親職教育有效實施並結合學校和社會教育,

將可能發生的社會問題提早預防,帶動社會安定與穩固。許多社會問 題來自家庭教育問題,而研究(洪淑萍,2007)指出親職教育可導正子 女,家庭、學校及社會若共同建立尊重、欣賞多元文化的氛圍,將可 使多元文化社會成為一個友善、支持性的環境,協同合作帶動社會的 安寧。

從上述實施親職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對子女的影響外,父母更需 要學校及社會層面的協助與支持,李盈萩 (2003)指出社會資源間的 有效連結,不但能補足學校資源的限制,也有助於親職教育在地化的 實踐與落實,若社會資源能積極推廣、透過有效的親職教育方案執行,

提供父母在教養知識、技能與情義層面的幫助,可協助建構各個資源 系統間的正向循環,朝向家庭教育的普及性目標努力。

17

參、 青少年家庭教育方案發展歷程

親職教育方案是推動親職教育的重要策略,本部分說明「編織幸 福家-青少年家庭教育方案」發展歷程,此計畫第一階段已於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推動培訓,完成初階子女版訓練 12 小時、進階父母版 訓練 6 小時的種子師資在職增能訓練,訓練後由種子師資自組備課讀 書會,從學習者角色到自學,後成為推動的助人者,期盼帶領父母習 得正向親子關係並在家中運用愛的具體行動。以下分為青少年家庭教 育方案發展歷程、方案教材兩部分介紹。

一、青少年家庭教育方案發展歷程 (一)緣起

家庭教育法自 2003 年頒布至今,雖然已經從是推動相關策略及專 業化發展,但是面對眾多的家庭需求,需要有「鋪天蓋地」的推動,

讓國人深切感受政府及教育單位的決心和作為。家庭教育法第二條明 示,家庭教育是指具有增進家人關係與家庭功能之各種教育活動,發 展因應現代家庭議題與滿足現代家庭發展需要的、具教育功能的課程 為首要任務,而終身教育司委託研發一些家庭教育課程,在推動待更 加落實。

家庭教育活動的推廣成效如何,仰賴師資的專業素養和熱情。

家庭教育的專業人員分散在家庭教育中心、學術單位、各級學校、各

18

民間機構,因此善用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之既有管道,結合關心家庭 之在職人員、學校教師、志工及繼續教育培訓之學員,是使家庭教育 在地化及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此計畫的重點是提供專業知能的在職訓

民間機構,因此善用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之既有管道,結合關心家庭 之在職人員、學校教師、志工及繼續教育培訓之學員,是使家庭教育 在地化及永續經營的關鍵。因此計畫的重點是提供專業知能的在職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