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計劃行為理論與其相關研究

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於 1985 年由 Ajzen 所提出,用以預測人們產生的行為意向。而計劃行為理論是經由 Fishbein & Ajzen(1975) 所 提 出 的 理 性 行 為 理 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為彌補其不足,修正後發展出來。所以本研究利用計劃行為 理論作為預測身體活動的理論基礎,探討其個體行為的解釋力與影響因 素。因此,為了解所依據的理論背景,以下詳細敘述計劃行為理論的源 起。

(一) 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

理性行為理論是由 Fishbein 和 Ajzen 於 1975 年所提出預測個人行為 態度意向之理論。主要在探討信念、態度、意向、行為之間的依存關係。

此理論包含兩大假設前提:

1.人們眾多的行為表現是源自於個人的信念控制,且合乎理性。

2.行為意向,個人是否要 從事特定行為的立即性決定因子 (immediate determinant)。

如圖 2-4-1 所示,個人的行為意向受到行為態度與主觀規範的影響。

『行為信念』為個體對於從事某行為可能的結果所產生的看法;『結果評 價』為個體對於從事某行為可能的結果預期的價值回應。兩者結合即構

成對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此對行為的態度指個體 對於某特定行為正向或負向的信念評估。

『規範信念』為社會環境給予個人行為意向的影響。『依從動機』為個體 對他人或團體的依附程度。兩者結合即為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意 即個體對於是否從事某特定行為,所認知到的社會壓力。

儘管理性行為理論對於人類的行為改變有相當的預測水準,但此較 簡單的架構卻還是略顯單薄,其實,還有其他許多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 個體的行為意向,因此 Ajzen(1991)再提出知覺行為控制的變項,衍伸出 計劃行為理論。

圖 2-4-1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二) 計劃行為理論(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

經過上述理性行為理論的介紹後,清楚了解理性行為理論儘管能夠 預測改變個體的行為,但為使其更加完善,Ajzen(1985,1991)提出知覺行 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的概念來預測個體在從事某行為時,

並非全然受到其個人因素的影響,而是會受到非理性、非動機等不可由 個人意志所控制的行為,加入此因素衍生出計劃行為理論的完整架構。

行為

(behavior)

行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對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torward the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計劃行為理論說明了行為的產生受到行為意向的影響,而擁有此行 為的行為意向又是因為對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三大因 素所導致,於是產生如下圖 2-4-2 的架構圖。

圖 2-4-2 計劃行為理論架構圖 以下對計劃行為理論的組成內容逐一介紹。

1. 對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AB)

個人去從事某特定行為所抱持的正向或負向評價,而個人對從事某 特定行為可能導致的『行為信念』及對這些行為產生的『結果評價』。就 構成了對行為的態度。當個體對某項行為的態度愈正向,代表對此行為 的行為意向將愈高,例如,當金融業員工對身體活動的態度愈正向,其 從事身體活動的行為意向也愈高,反之,則愈低。

2.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N)

指個人在從事某特定行為下,預期認知的社會壓力,而此社會壓力 來自各種社會環境因素與是否同意他從事該行為的重要他人。構成主觀

對行為的態度

(attitude torward the behavior)

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行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行為

(behavior)

知覺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規範又有其個人知覺重要他人或團體認為他應不應該從事某特定行為的

『規範信念』與個人是否願意依從重要他人或團體認為他應不應該採行 行為的『依從動機』。當個人從事某特定行為的主觀規範愈正向,代表對 此行為的行為意向將愈高,例如,金融業員工從事身體活動受到重要他 人或團體的影響,當重要他人或團體愈支持其從事身體活動,且金融業 員工依附順從重要對象的意願愈高,其從事身體活動的行為意向也會愈 高,反之,則愈低。

3.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PBC)

知覺行為控制通常是建立在個人過去的經驗或是所會遇到的阻礙,

代表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有足夠能力去從事此項行為或是他擁有的資源和 機會越多時,那麼他對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就越強,反之,則越低。知 覺 行 為 控 制 決 定 於 『 控 制 信 念 』 與 『 知 覺 力 』 兩 個 變 項 來 解 釋

(Ajzen,1991)。『控制信念』指個人對機會、阻礙、資源的有無的認知與 看法;而『知覺力』指的是對於每個情況的認知會促使產生促進的動力 或造成行為阻礙的控制能力。當個人認為所擁有的資源與促進因子愈 多,且自覺有能力掌控時,其對行為的控制也就愈強。例如,當金融業 員工面對是否規律身體活動時,遇到天候不佳、工作繁忙所帶來的阻礙 時,主觀判斷自覺是否有能力克服,若知覺行為控制愈高,排除阻礙因 素,執行身體活動的行為意向也將愈高,反之,則愈低。

個人可以決定是否從事身體活動,倘若該行為的落實需要適當的機 會或足夠的資源,則該行為的執行可能無法完全由個人意志所控制,知 覺行為控制就會對行為意向產生影響,而後影響行為。計劃行為理論主 張「行為意向」除了受到「態度」及「主觀規範」的影響之外,亦受到

「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如果個人的行為態度和主觀規範是正面、積 極的,那麼個人對該行為認知的實際控制就會愈多,採取該行為的意圖 則愈強,從事該行為的機率就愈高。

4. 行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BI)

行為意向為個體對從事某特定行為的意願與去向,Ajzen 也認為行為 意向能夠有效預測個人行為,行為意向與行為之間存在著高度的相關性 (Ajzen,1991)。因此,假如個人對於某一特定行為的意向越強烈,代表個 人愈有較高機率去從事此特定行為。

綜合以上敘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理性行為理論與計劃行為理論的 意涵與差異,計劃行為理論比之理性行為理論增加知覺行為控制因素,

修補其理性行為理論所不能解釋的非個人意志所控制因素之限制,使得 計劃行為理論能更充分的貼近人心,解釋人們行為的產生是如何受到行 為意向與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利用計劃行為理論來幫助研究 者探尋金融業員工的身體活動。

二、 計劃行為理論相關研究

有。

& LaBrie(2008)

運用計劃行為理

Blanchard et al.(2009)

意圖的關係比白人強。

Eves, Hoppe, &

Mclaren (2003)

運用計劃行為理論

度對於健走意圖並沒有 貢獻。

Arbour, &

Martin

Rhodes, &

Blanchard(2008)

Karunamuni, &

Sigal(2008)

Chatzsarantis, &

Hagger (2008)

探討個人特質和持

與。 Steele, &

Schofield (2008)

身體質量指數與計

Forter, Kowal, Lemyre, &

Orpana (2009)

以計劃行為理論和 Bray, & Martin Ginis (2009)

大學一年級學生身

Murnaghan et al. (2010)

水果和蔬菜的消費行為 和無菸行為。

綜合以上文獻發現,計劃行為理論大多都能有效預測並解釋相關行 為,且在國外,計劃行為理論運用於各族群的文獻眾多,甚至已經運用 在許多慢性病的病人上。不再只是針對健康的族群。再者,國內外研究 探討金融保險業員工身體活動或運動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期望透過 完整的計劃行為理論了解金融業員工身體活動情形,作為日後面對該族 群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