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6 計畫決策方法

2.6.1 計畫決策方法概述

抵抗愈大。但是考慮到軌道側緣偏移等,必須在C=350~400mm 左右。

且道碴是碎石時,剪斷抵抗大,或是道碴緊密時,剪斷抵抗較大。

可接收受報酬率(minimum attractive rate of return, MARR),

折現至現在價值。」其計算公式如式 2.6-1 所示,淨現值一 般是愈大者為佳。

=

+

= N

j

j

j i

A PW

1

) 1

( (2.8) PW:為淨現值。

Aj:為第 j 期期末所發生現金流量。

i:為折現率(discount rate)或最低可接收受報酬率。

(二)報酬率法(rate of return method)

報酬率的定義:「能使投資之計畫所有現金流量的現值 為零的利率」。其計算公式如式 2.6-2 所示,報酬率一般是 愈大者為佳。

=

+

+

= N

j

j

j i

A P i

PW

1

*) 1 (

*)

( (2.9) PW(i*):為報酬率。

P:為期初投資。

Aj:為第 j 期期末所發生現金流量。

(三)益本比法(cost-benefit ratio method)

益本比法的定義:「係利用計畫投資效益的當量值與其 成本的當量值(即B/C 值),來評估計畫之優劣。」其計算 公式如式 2.6-3 所示,益本比一般是愈大者為佳。

=

=

+ +

=

= N

j

j j

N

j

j j

i C

i B C

PW B C PW

B

1 1

) 1 (

) 1 ( )

( ) / (

(2.10) B/C:為益本比。

PW(C):為計畫投資成本的當量值。

Bj:第 j 期期末所發生的計畫投資效益現金流量。

Cj:第 j 期期末所發生的計畫投資成本現金流量。

(四)還本期法(payback period method)

還本期法的定義:「係針對計畫投資金額計算其回收所 需之年限。亦即累積利潤現金流量等於累積成本現金流量,

所需之期數。」其計算公式如式 2.6-4 所示,還本期一般是 愈短者為佳。

A N*= P

(2.11) N*:為還本期。

P:為累積收入現金流量。

A:為累積成本現金流量。

二、多準則評估(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前節所述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評估計畫方案在財務能力上 的表現,通常被視為單一準則的評估方法,適用於決策環境較單 純的決策、評估問題。但在日趨複雜的公共事務環境中,欲達成 之 目 標 不 再 單 一 , 因 此 產 生 「 多 準 則 評 估(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MCE)」方法。

多準則評估方法,可區分成(一)量化準則評估法。(二)

質量中介評估法。(三)質化準則評估(四)質化準則評估,其 常用方法分類如下:

(一)量化準則評估法(Quantitative)

1.目標達成矩陣法(Goals - Achievement matrix method) 2.成對比較法(Pair-wise comparison)

3.多屬性效用法(Multi-Attribute Utility)

4.滿足法(Satisfaction)

5.加權總和法(Weight Sum)

6.類似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二)質量中介評估法(Medium)

1. ELECTRE 法

2.價值矩陣法(Value Matrix)

(三)質化準則評估(Qualitative)

1.分析層級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AHP)

2.預期值均等法(Expected Value ) 3.次數方法(Frequency)

4.幾何化量度法(Geometric Scaling)

(四)質化與量化多準則評估(MEQQD)

在本研究摘錄自馮正民(2000)之都市及區域分析,於上述四類 方法中,各挑選一種較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介紹,分別是:屬於第一 類量化準則的類似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屬於第二類質量中介準則 的ELECTRE 法、屬於第三類質化準則的分析階層程序法以及屬於第 四類的質化與量化多準則評估法等四種分析法,簡單說明如下:

一、類似理想解排序法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

類似理想解排序法系屬於量化準則的評估方法,其基本觀念 認為與理想解(ideal solution)愈接近且與負理想解(negative ideal solution)差距愈大的方案愈好;所謂理想解是指利益面準則值最 大或成本面準則最小之準則值組合,而負理想解是指利益面準則

值最小或成本面準則值最大之準則值組合。以圖 2-16 說明,令 有兩項追求最大化之準則 C1 與 C2,斜線區域代表各個方案在兩 項準則上表現水準之集合,則 A*為理想解、A-為負理想解。

二、分析階層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分析階層程序法是常用的質化準則評估方法,為層級式結構 的一種應用模式,它是1971 年由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 Thomas L.

Saaty 所發展出的決策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要將複雜的問題予以 系統化,以不同的層面對問題本身進行層級分解,並透過量化的 判斷方式,評估考慮因素彼此間的相對貢獻度或重要性,適用於 處理質化資訊的評估問題,它將複雜的問題由高層次往低層次逐 步分解,並匯集有關決策人員進行評估,分析出各方案的優劣順 序。後續 2.6.2 小節中將有深入的介紹。

三、質化與量化多準則評估法(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MEQQD)

質化與量化多準則評估法是一種能夠同時處理質化準則與 量化準則的評估方法,適用於複雜的評估問題。使用本方法時,

為方便將不同單位及尺度的量化準則評估值加以比較,必須先將 量化準則評估值(criteria score)eik(代表方案 i 在準則 k 的評估值)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方式如式 2.6-5 所示:

ik k

ik

k k

e e

e e e

+

= −

− (2.12)

其中; eik:為將 eik 標準化後之值。

ek+:為所有方案在準則 k 下,分數最高者。

ek:為所有方案在準則 k 下,分數最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