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的訪談時間集中在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2 月之間,總共募得了七 位受訪者,在三個月的訪談時間內,跨足台灣和香港兩地。在徵求受訪者的初 始,研究者是自身的臉書先張貼募集受訪者貼文,總計有七位臉友主動回覆願 意接受訪問,剔除了不符合的人選之後,隨後再透過此當中一位的人際網絡當 中覓得另外一位受訪者,總共覓得七位訪談對象。

在訪談之前,研究者與當中的六位受訪人已經是臉書好友的關係,當中亦 有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也因為有過人際互動,可助受訪者們降低戒心,使訪 談過程更加順利。除此之外,在確立對方成為訪談對象之後,研究者藉由臉書 好友的這層關係,先在訪談之前文字通訊,透過其給予的社群媒體使用樣態陳 述,分析出個別化的訪談問題,並詢問受訪者在Instagram 上的活動情況,進而 為本文增添更佳豐富的研究資料。

另外,因為受限於研究者在海外的因素,無法進行面對面的深度訪談。因 此先導個案中的初訪,是研究者仍在台灣時,於安靜的咖啡廳進行面對面訪談;

受訪者 FS1 則是因為亦在香港就讀大學的原因,才在地利之便下安排面對面在 咖啡廳進行。因此,除了初訪、FS1 之外,其餘的受訪者皆改採線上通訊或是 視訊的方式進行。與談過程中,也曾因為訊號問題受到些微的干擾,但皆不影 響訪談過程的進行。為使訪談能夠更加順利進行,研究者也會事前與受訪者彼 此協調,希望是以傍晚或早晨較為靜謐的時段為主,免於過多的噪音干擾。所 有訪談執行歷經三個月的時程,訪談對象之年輕女性亦橫跨台港兩地。

41

FS1 目前就讀於電影相關科系,擁有兩個 Instagram 帳戶。平時兩者皆會切換使 用,問及為何要用兩個帳戶時,她打趣地回答道,原因是因為自己被 Instagram 視為是「低端帳戶」,而無法有摯友功能。長期地向官方反應都沒有得到更新 改善,才會又重新辦了一個「小帳」19。「大帳」是屬於風格帳號,會特意挑

19 小帳:中國大陸網友通常稱之為馬甲或者小號;台灣稱分身帳號、小帳號或副帳;港澳稱分

身;中文用戶有時也用傀儡、替身等詞代指;英文用戶則稱之為sockpuppet。資料來源:

42

選濾鏡和人物內容上傳,然而「小帳」則是私人帳戶,只給身邊的摯友追蹤。

在訪談的過程當中,研究者在詢問相關情緒事件時,其回覆皆無保留,不吝嗇 於將每一張刪過的貼文和隱藏貼文背後所發生的情緒給予描述,舉凡親密關係 到升學事件,都在她的回答之中被提及。值得一提的是,受訪者 FS1 的 iPhone 當中,「Screen Time」的功能顯示其一天使用社群媒體的平均時間大約是 2 至 3 小時,當中 Instagram 是 1.5 小時,而她正有意識地調整自己耗費在社群媒體 上的時間。

受訪者 FO1,研究者的臉書好友,同時也是教會的朋友。從事廣告設計業,

目前正在創業中。FO1 在研究者張貼出徵求貼文之後,自己主動傳訊給研究者,

表示願意接受訪問。於此之前,研究者與受訪者 FO1 之間的互動僅是泛泛之交,

每次見面都在「Hi」和「Bye」之後便擦身而過。在訪問當時,因著和 FO1 有 共同交友生活圈,也以此為出發點開啟話題,在彼此都能對共同經歷過的事件 有所共鳴時,使氣氛更加熱絡,也在這樣的氣氛之下,讓 FO1 更願意向研究者 傾吐自己的為難,健全每個事件背後的貼文以及刪文原因。她表示,Instagram 上面更像自己的「小小天地」,她會為了工作需求上傳自己的作品,生活的片 刻 以 及 遭 受 到 的 不 順 遂 都 會 以 圖 像 或 是 文 字 的 方 式 將 它 記 錄 下 來 。

受訪者 FS2,研究者的臉書好友,目前正就讀於傳播研究所三年級,正忙 碌於自己的畢業製作當中。因為曾修習過同一門課程,那陣子私底下也有對於 研究所生活感想的交流,因此在訪問的過程當中也無因著熟識而能夠大方的回 應問題。受訪者 FS2 生性活潑開朗,在研究者在臉書上發出徵求貼文時,其亦 是第一時間私訊研究者表示願意成為受訪人。受訪者 FS2 說,現在已經不再如 同大學一樣會耗費時間在經營自己的社群媒體,而今會選擇上傳的貼文,都希 望是日後回首閱覽時,還能感到開心的內容。

受訪者 FO2 與研究者初熟識時是在教會的活動場合,對她的第一印象是樂 於助人的大方模樣。隨後在幾次的活動當中也有與研究者暢談自身的家庭背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7%94%B2_(%E7%BD%91%E7%BB%9C%

E7%94%A8%E8%AF%AD)

43

和信仰狀況,也因如此,在訪談的過程當中,更因著彼此早先所建立的信任基 礎而使其願意描述不同貼文以及刪文的情緒事件和內心感受。在回溯相關事件 時,亦毫無保留地誠懇描述。FO2 的貼文主要是對於生活大小事產生的感觸,

她希望這些都能夠在Instagram 上面記錄下來。FO2 也在訪談中透露,因為生長 在單親家庭當中,身為長女的壓力總是讓她喘不過氣,從小就自覺被寄予厚望,

開始工作之後這樣的感覺更是顯著,總是會習慣性將家庭當中發生的不幸攬在 自己的身上,在情感或是職場當中受挫時,也會因為家庭關係產生自卑感,導 致憂鬱情緒的產生。這些因著憂鬱情緒而產生的貼文,在她的Instagram 中亦有 痕跡。

受訪者 FS3 亦是透過初訪的介紹所徵得的研究個案,目前就讀於大學三年 級,主修會計相關。FS3 是初訪在教會當中自小一起成長的朋友。關係親近,

亦有在社群媒體上互相關注,因此瞭解對方在社群媒體上的使用狀況,才使研 究者有機會尋問受訪者 F 的意願,成為本研究的第六位研究個案。FS3 本人和 FS1 一樣皆有兩個帳戶,一個以繪畫為主,為公開帳號,上傳的皆是自己的藝 術作品;另外一個則是自己的私人帳號,記錄的多半是吃喝玩樂的內容。但兩 個帳號的追蹤者並無分野,都是自己認識的人。事實上,受訪者也因為信仰關 係,在初訪的介紹之下,曾在二〇一六年時與其實際接觸過,當時的 FS3 正剛 開始大學生活,那時研究者在寒暄和詢問近況的過程當中,察覺 FS3 對自己的 現況感到不滿意,也透露自己無力改變的屈就著這樣的狀況,而如今在訪談中 再提及現在修讀的科系與志願不同時,她依然認為這大學三年以來的情況毫無 轉好,甚至更糟。

受訪者 FS4,是從研究者的臉書徵得。目前正就讀於大學四年級。因著活 動的場合在二〇一一七的八月結識,進而互相成為臉書好友,彼此之間的共同 好友也多達十六個,但隨著活動結束之後便沒有了交集,僅有一次在臉書上的 寒暄。其使用Instagram 因為大學二年級修習的口腔衛科系與自己的志趣不符,

遂在大學二年級學期結束之後轉系至目前的護理科系。目前正在醫院實習,也 面臨著畢業之後就業的問題。她表示因著轉系而需要延畢的這一年讓她感到徬 徨,即便已經轉到了護理系所,卻也因為實習時在職場面對人際衝突和與病人

44

相處問題,使她開始對未來充滿懷疑。不僅如此,內心會如此感覺,也因為是 轉學生的關係沒有相似經驗的好友能夠傾訴,因此時常訴諸於Instagram 的貼文,

只是長期下來,她認為自己的帳戶已經累積了太多憂鬱情緒,因此又匿名地創 建了另外一個帳戶,在上頭將憂鬱情緒寄情於文字,希望可以引起共感。相較 於其他的訪談對象,當研究者希望受訪者 FS4 描述情緒事件時,她總是比起其 他人猶豫得更久,言談中也表示,自己很害怕將內心的感受說出來,容易被他 人定位成「很負面」的人。

45

肆 研究結果分析及討論

以六位年輕女性的訪談資料回應本文所提出的三個研究問題。

第一節詳述年輕女性在Instagram 上面的使用行為,勾勒出她們所身處的線 上世界,進而瞭解六位年輕女性的使用Instagram 的樣態;第二節則將以訪談內 容來回答第一個研究問題:「年輕女性是否能夠藉著社群媒體之憂鬱情緒揭露行 為而得到心理支持?」,探討年輕女性在Instagram 的空間當中,能否透過揭露 行為得到心理支持;第三節則回應第二個研究問題,探討年輕女性在自我揭露 過後之回饋如何會影響其刪文行為?她們本身又如何看待這些回饋?第四節則 深入探討年輕女性如何因應回饋、她們所採用的策略作結,藉以回應第三個研 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