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寫故我在」 —— 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寫故我在」 —— 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 「我寫故我在」 ——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I Write; Therefore, I Exist.': The Practice of Posting and Deleting Melancholic Post among Young Women. 指導教授:黃葳威 博士 研究生:周妏蔆 撰. 中華民國一 八年四月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 謝辭 回首三年前,獨自一身北上生活,在陌生的環境當中一路摸索,直到熟悉 不同公車的路徑,以及通往各大夜市的捷徑。在適應的過程中,勢必有跌宕, 有淚水,還有焦慮不斷一犯再犯,模塑我不安的膠著。但最終,仍在時間的洪 流之下,逐漸適應,終至來到了畢業的這一天。. 謝謝初到傳院時,林元輝院長、林怡潔老師,以及正華、靜媚以及梅芳助 教總切切地慰問以及幫助。在這段歲月,更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黃葳威老師, 您耐心地給予學生人生、學術上的教導;以及做為怡潔老師的研究助理時,您 不吝惠予的幫忙,總在我心間注入暖流,使我珍惜一切所有。還有本篇論文的 口試委員,傅文成老師以及康庭瑜老師,是您們從旁給予協助和建議,才使得 這篇論文得以完成。. 回想一路以來認識的朋友們,自家家歌珊堂開始,信友堂,校園團契⋯⋯ 等等,都成為了我在信仰上最堅實的後盾。使我一路上不至於徬徨,總給我不 斷的鼓勵和不住的禱告。在政治大學的這兩年,謝謝我的室友曾雅微,隔壁室 友刑佳茵、何欣頤,還有陳苑婷、薛融暄,你們是我在政大最美好的記憶。若 無你們的相伴,研究所的時日想必是枯燥乏味。還有在每個凌晨時分總是互相 鼓勵,於總圖和研究室一起熬到天色漸亮的龎袿方,妳常說地那句「沒事」, 仍穩穩地被我刻實在心板上。謝謝蔡旻臻、芊卉姐、 忠智哥、何邡瑀、林子涵、 郝懿婷、蔡雯欣、王鈺齡⋯⋯,只要翻開我的通訊紀錄,就有你們的身影在。 也謝謝在香港這段時間,給予我生活支持的室友伍穎熙、好友池卓穎,還有劉 卓賢,你們就如我的家人,伴我融入這忙碌社會的狼忙匆遷。.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們,特別是我的母親周吉娜。謝謝您無條件地讓 我去闖,讓我去看見世界的萬頃琉璃,使我明白人生是寬闊無涯。也謝謝我的 外公周金城,您總是給予我萬分的疼愛,支持且尊重我所做的每個決定。我愛 您們,您們是我生命中最珍視的人。 周妏蔆 2019 年 4 月 於香港 i.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 摘要 本研究主欲瞭解年輕生理女性如何理解並透過社群網站之情緒書寫過程中 詮釋自身的憂鬱情緒經驗以及他們獨特的發文以及刪文策略。並且透過內在自 我反思的文字產出過程,探討年輕生理女性之間在電腦中介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之網路空間中,透過社群媒體自我揭露憂鬱情 緒所帶來之療癒效果,以及年輕女性接收到的回饋,會如何影響其於社群媒體 中的情緒貼文發表,和已發表貼文之處置。.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探索年輕女性在社群媒體上之憂鬱情緒發文以 及刪文策略。著墨於「回饋」對於年輕女性帶來的影響。年輕女性普遍認為, 若是以排解憂鬱情緒的前提進行發文,是一種過度憂鬱情緒的手段,情緒雖 得以短暫地得到宣洩,但後續所帶來的負面回饋,卻會左右貼文去留;長期 下來,也使年輕女性養成了發文後刪文的習慣。. 在本文的研究脈絡之中,年輕女性在社群媒體當中所接收到的負面回饋 會逐漸累積形成刪文動機。然而,「典藏」(archive)功能的出現,使得年 輕女性在發與刪之間有了喘息的空間。如此的適時運用,也有助於她們躲避 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注目和探問;不僅如此,嫻熟科技的年輕女性們,也 因著能夠工具性地使用 Instagram,進而塑造自己想要傳遞出來的形象,亦能 夠開闢一條憂鬱情緒之逃逸路線。. 關鍵字:社群媒體,憂鬱情緒,性別憂鬱,自我揭露,回饋. ii.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find out how young women interpret their own emotions of melancholy and how they are cultivated into using various tactics to express melancholy through posting/deleting on Instagram in a savvy way. By conducting the reflective process of writing down the event and the emotion it caused, the researcher eagers to discover whether it can achieve therapeutic effect by such expressive writing in 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after the young women post it, the follow-up action, such as deleting and archiving to the post will be discussed. And this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how the feedback from others can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post. In-depth interview is conducted to collect and probe into the experience of young women on Instagram, especially the behavior of posting and deleting of the content that bears the emotion of melancho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if they were to purge away their melancholy, posting about it will certainly help, yet it comes in limited effect due to the negative feedback following by the expressive words of the post. In a long run, this leads to young women to delete the post afterwards and gradually become a rooted habit. Finding also addresses that, accumulative negative feedbacks from others are the significant motive for young women to delete their post. However, the archive function gives the young women a room to breathe, blurring the boundary of only posting and deleting. By using the function adequately, they can avoid the unnecessary prying and attentions from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What’s more, by utilizing their technology skills, they are able to forge their own public image and most importantly, finding ways to emancipate the melancholy by implementing the tactics of their own.. Keywords: Social media, melancholy, gender melancholia, self-disclosure, feedback. iii.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5) 目錄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壹 緒論............................................................................................................. 1 貳 文獻回顧 ..................................................................................................... 6. 一、憂鬱與女性社群書寫 ............................................................................. 6 二、稍縱即逝的憂鬱蹤跡 ........................................................................... 16 三、內在衝突而衍生之「小劇場」 ............................................................. 20 (一)、社會學角度 ............................................................................... 22 (二)、心理學角度 ............................................................................... 23 (三)、傳播學角度 ............................................................................... 27 參 研究方法 ................................................................................................... 31. 一、 深度訪談法 ......................................................................................... 31 二、 訪談問題設計 ..................................................................................... 32 三、 研究相關之憂鬱情緒鎖定 ................................................................... 35 四、 先導個案 ............................................................................................ 38 五、 訪談對象選取 ..................................................................................... 40 肆 研究結果分析及討論.................................................................................. 45. 一、. 另外一個房間──年輕女性的 Instagram 小天地 ............................... 45. (一)、 她生活的延伸之小房間 ............................................................ 46 (二)、形象塑造的空間 ........................................................................ 48 二、. 我想說出來——Instagram 憂鬱文作為生活推進的動力 ..................... 52. (一)、「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引起他人注意到共鳴 ...................... 52 (二)、「我到底要不要發」——內心衝突造就的小劇場 ...................... 56 iv.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6) (三)、「憂鬱情緒的影蹤」——憂鬱情緒的紀錄................................. 58 三、. 憂鬱情緒的排解——刪文動機.......................................................... 59. (一)、逃避監視的眼光 ........................................................................ 59 (二)、因憂鬱情緒而產生的刪文行為 .................................................. 61 (三)、正負回饋的力量 ........................................................................ 62 四、. 年輕女性的情緒逃逸路線——典藏以及摯友圈................................. 67. (一)、「讓情緒重新開始」 ——典藏的情緒效果................................ 67 (二)、「我自己看得懂就好」——修飾再修飾 .................................... 67 (三)、「你們才知道我在說什麼」——轉移到摯友圈 ......................... 70 伍 結論 ........................................................................................................... 73. 一、研究總結討論 ...................................................................................... 73 (一)、太常喊痛................................................................................... 75 (二)、「我不知道」 ........................................................................... 76 二、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 78 (一)、研究限制................................................................................... 78 陸 參考文獻 ................................................................................................... 81. v.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7) 圖目錄 圖 1-1:《女生不定時刪除 ig 照片的心態》討論頁 ..............................................2 圖 1-2:B1 的 Dcard 回應 ........................................................................................3 圖 1-3:B4 的 Dcard 回應 ........................................................................................3 圖 1-4:B18 的 Dcard 回應.......................................................................................3 圖 1-5:B21 的 Dcard 回應.......................................................................................3 圖 1-6:B23 的 Dcard 回應.......................................................................................4 圖 1-7:Kylie Jenner 的推文 .....................................................................................4 圖 1-8:Kylie Jenner 的推文 .....................................................................................4 圖 2-1:霍爾班《墓中基督》 ..................................................................................9 圖 2-2: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動機類型及其調節過程圖 ..........................................27 圖 2-3:Schramm 大眾傳播模式圖 ........................................................................28 圖 2-4:魏斯理麥克李恩人際傳播模式圖 .............................................................29 圖 3-1:各年齡層擁有社群網站帳號比例圖 .........................................................34. vi.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8) 表目錄 表 3 - 1: 相關情緒字詞............................................................................................37 表 3 - 2:先導個案 .................................................................................................38 表 3 - 3:補充後之相關情緒字詞 ..........................................................................39 表 3 - 4:受訪者背景資料整理 ..............................................................................41. vii.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9) 壹 緒論 2017 年 2 月,作家林奕含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卻在同年 4 月香 消玉殞。她曾經在訪談中坦言,寫下這本書並非為了淨化心靈,而且在書寫過 程也極為痛苦。且早在成為作家之前,她的身上便沾黏著各種標籤。「漂亮滿 級分寶貝」、「怪醫千金」,其實早先於 2016 年,一段林奕含在婚禮的自白, 因著自曝罹患重度精神官能症,旋即受到大眾關注。縱使在瘋傳後刪除,她對 此表明,已經被放上網的,就無法再刪除,因它會以各種形式在生活之中流竄; 就如同已經發生過的,不可能無痛還原(李屏瑤,2017 年 3 月 23 日)。而在近 日,美著名女性主義者 Roxane Gay 在 NPR 電台節目《Fresh Air》中,有著如此 一段聲明,. 「當我在寫作時,我擔心的是在過程當中將自己的內心全然 的暴露給讀者明白,而且過程中必須坦然誠實的面對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延遲這麼久才出版這本書,實際上也是因為 這個原因而延宕了許久,雖然在書寫的過程當中十分的恐懼 1. 和害怕,但仍然覺得一本我必須要完成的著作。」 . 在兩人的自我敘事過程當中,縱使書寫事件的當下皆感受到極大的痛苦, 最後仍選擇轉化傷痛將自身經歷公諸於世。然而,林奕含卻選擇在短時間內刪 去了攸關私人生活的自白影片以及部落格的相關貼文,縱然發行了房思琪一書, 人物的真實性也因著在小說虛構的角色中徘徊未定,更顯示出作者不願具名的 痛楚;Gay 則是將自身經驗紀實出版,以具名的真實視角描繪親身經歷,使這 般自我性的書寫成為鼓舞有著相同創傷經歷的人。. 林奕含逝去的真正原因難以追究,曾經書寫下來的文字已被抹去,卻仍能 透過她散落在網路世界當中的文字,拼湊出她曾飽受情緒折磨的樣貌,更可以 在她自我揭露式的小說當中,覓得創傷經驗的描述。在歷經情緒折磨當下,這. 1. Gross, T. (Executive Producer). (2017, June 19). Fresh Air. [Radio podcast]. Philadelphia, PA: National Public Radio.. 1.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0) 些乘載著創傷回憶的文字成為了情緒的出口,伴隨著她歷經復學、休學、結婚、 分居,爾後在社群網站上傳婚禮影片後又刪去,更抹除其疾病紀實之文字,種 種跌宕起伏的原因之一,可能出自於情緒與思緒未能完全平復,在小說出版之 後,創傷回憶藉著紙墨留存於世,她日夜反芻憂鬱情緒終於化成了悲憤的文字; 但作者在初始書寫時的原意,和讀者閱後的感受卻是有各自不同的原意和解讀, 縱使對於文學成更進一步,卻仍是曇花一現,終究在自縊當中尋回屬於她那尚 未進入樂園的靜謐。. 研究者無法恣意推測眾多難以銷毀的文字和接踵而來的評價是否和其最終 的離世相關,卻隱隱地察覺到這些憂鬱的貼文時常會被作者刪除。不僅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當研究者使用社群媒體時,也發覺社交圈的友人時常會將帶有 憂鬱的貼文刪去,頻率之高,使人難以忽略。於此,才促使了研究者欲探討年 輕女性於社群媒體上的貼文實踐。林奕含和 Gay 的文字都是她們存在於世的證 明,字字句句傳達內心對於創傷事件的壓力和驚懼。這般公共的憂鬱書寫亦因 其公開的緣故而存散落於虛擬的網路世界當中,任憑他人在往後挖掘,反覆分 享及閱覽。有別於公眾人物,一般常民的憂鬱書寫時常是存在於以使用者個人 使用為主的社交媒體當中。. 圖 1-1:《女生不定時刪除 ig 照片的心態》討論頁2. 2. 資料來源:https://www.dcard.tw/f/girl/p/228187373 2.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1) 一篇在 2018 年 Dcard3論壇上名為《女生不定時刪除 ig 照片的心態》的相關 討論亦陳述了這樣的現象。研究者自討論串中,擷取了幾個不同的原因。. 圖 1-2:B1 回應,其 並無表達特定動機, 只是一時興起。. 圖 1-3:B4 的回應,說 明 Instagram 的典藏功 能可取代刪文 其隱藏 於社交圈。. 圖 1-4:B18 則表示刪 文是心情不好所致。. 圖 1-5:B21 則是陳述 了兩個以上的原因, 其一為心情不好,其 二則是不滿於照片, 最後則是排版因素。. 3. Dcard:網站的用戶在每個午夜 12 時,會收到一張系統配對的匿名邀請卡(也就是 Dcard), 若有興趣與對方認識的話就可以送出交友邀請,收到交友邀請的人在當天午夜之前必須同意邀 請,雙方才能成為朋友,一旦錯過之後,這兩位用戶便不會再收到或是抽到彼此的 Dcard。除 了抽卡功能外,Dcard 最主要的就是社群功能,使用者可以藉由 Dcard 的網站或是 App 來透過 瀏覽、發文、回應他人文章,討論區也依照內容不同分作不同討論版,目前共有「有趣」 、「感 情」 、 「心情」等多個不同的版,除此之外每個學校還有自己的個版,稱作「校版」 ,只有該校學 生可以在上面發文及留言。 3.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2) 圖 1-6:B23 亦是因為 與親密對象有紛爭時, 會刪除貼文。. 由以上討論可見,有別於公眾人物,在以大學生為主的社群交友平台之中, 刪文的動機多半是出於心情不好,而非全然與內容相關。然而,對於書寫的內 容卻無多加贅述,甚至是不需要任何動機,便會將貼文刪去。除了在 Dcard 中 的論述,美國青少年流行指標偶像 Kylie Jenner 即在微型網誌 Twitter 上表明, 發文後刪文之行為乃是出於自己熱衷於這樣的行為。. 圖 1-7: Kylie Jenner 的推文4. 圖 1-8:Kylie Jenner 的推文5. 若是站在自我揭露的角度,當自我揭露成為動機,且書寫內容是攸關憂鬱 情緒之時,無非是為了得到好友的支持。不僅如此,一篇於二〇一七發表的文. 4 5. 資料來源:https://twitter.com/KylieJenner/status/701074625271169024 資料來源:https://twitter.com/KylieJenner/status/716034529220112384 4.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3) 章也指出,人們傾向於在 Instagram 上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所遭受到的困難,並且 希冀藉此獲得他人情緒上支持以及社群意識(sense of community);除此之外, 其研究亦發現,任何病態行為以及對他人展現出惡意之貼文在社群平台上鮮少 被社交圈好友鼓勵6。那麼,既然社群平台可以是個體尋找心靈慰藉之處,刪文 的目的又是出於何故呢?而為什麼女性更傾向於刪去貼文呢?是什麼讓她們有 所顧慮而非得刪除呢?. 於此,本研究將著眼於女性在社群網站上書寫的實踐,探討女性的情緒書 寫是以何種方式,隱身在公開、具名的社群平台當中,並且追究其刪文背後的 動機,建構出年輕女性憂鬱的貼文實踐。而也因著「憂鬱」一詞在普世當中涉 及到了諸多之層面,小至幽微偶發的心情低落,大至臨床所判定的精神官能症 狀。本研究便在此將之稱為憂鬱(melancholy),以利進行文獻的爬梳和統合 研究者與訪談者對其憂鬱情緒之認知。並且,藉此梳理出年輕女性的貼文實踐。 本研究之問題有三:. (一)年輕女性是否能夠藉著社群媒體之憂鬱揭露行為而得到心理支持? (二)年輕女性在自我揭露過後之回饋如何會影響其刪文行為?其又如何看待 回饋? (三)當年輕女性如何看待社群媒體中的好友?當面臨好友觀看、檢視其負面 貼文時,如何發展出自己書寫憂鬱之發文策略?(如刪文、典藏、設隱 私等限制好友觀看的方法). 6 Andalibi, N., Öztürk, P., & Forte, A. (2017, February). Sensitive Self-disclosures, Responses, and Social Support on Instagram: The Case of# Depression. In CSCW (pp. 1485-1500).. 5.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4) 貳 文獻回顧 一、憂鬱與女性社群書寫 傳統上來說,「感覺」(feelings)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全然主觀的經驗,這 樣的經驗則是來自一連串複雜的過程而形成的情緒(emotions)所致。Ekman (1982)則發現某些臉部表情可能具有普同性,宣稱人類的情緒可能是與生俱 來的,對於生存有重大的價值。不管在哪種文化長大,皆能辨識這些情緒,他 將快樂、生氣、悲傷、嫌惡、害怕、驚訝稱為六種基本情緒。雖然有些情緒可 能是遺傳而來,但是仍有些可能是後天學習的。而且情緒的表達原則也可能因 文化不同而存在差異。情緒表達原則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人們應該表達那些情 緒,以及哪些行為適合於傳達這些情緒的規範及原則。Ekman 認為所有人可能 都共享相同的情緒,但是因為文化的表達原則不同,因此表現出不同的情緒狀 態。. 在關於情緒的文獻當中,憂鬱(melancholy)有著十分廣義的涵義。考察 Samuel Johnson 於十八世紀所編譯的字典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憂 鬱(melancholy)的定義:. “A disease, supposed to proceed from a redundance of black bile; a kind of madness, in which the mind is always fixed on one object; a gloomy, pensive, discontented temper.” 於上述定義裡的所有涉及的層面,包含疾病、悲憤、易怒,當這些全然負 面的組成情緒持續的交織時,便會形塑出憂鬱(melancholy)之樣貌。值得一 提的是,學者至今仍然無法給予其清晰的定義或其存在人類歷史中完善的統一 論述或是有條理的特定說法,如今它僅以一種概念存在,橫跨了多元的領域— —醫學、文學、 藝術、設計 、心理學以及哲學。憂鬱的也有關於「性情」 (temperament)、「瘋狂」(madness)以及「疾病」(disease)等之探討,然 而它是一個「綜合體」(constellation),既不能精準明確的定義,亦無法追溯 流變歷史。雖是如此,爬梳兩千年以來的歷史記載,憂鬱一直是維持著多樣化. 6.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5) 的 面 貌,如此多重的論述,難以定於一尊的特質,卻是唯一不變的。Julia Kristeva 亦(2014)如此詮釋這般特質:. Melancholy is ‘essential and transhistorical’. ——Julia Kristeva《Black Sun》. John Bowring 對此進一步說明,憂鬱與臨床就診的抑鬱(Depression)其實 有些微的不同。Kreisteva 則將憂鬱(melancholia)稱為病理症狀學研究所指的 兩者:抑制和辨識不能7(asymbolia)之經常或長期發作,通常又與躁激、亢奮 症狀交替發生(Kristeva, 1989/林惠玲譯,2008,頁 35)。. 憂鬱是一種「奢侈的選擇」,我們之所以選擇憂鬱,是因為渴求從感覺到 悲傷中獲得快樂。但個體在實踐憂鬱時,卻會使生活停滯,容許自我被憂鬱吞 噬,藉以獲得孤獨和安慰的想像(Bowring, 2015)。. 西方哲人亞里斯多德指出,憂鬱是哲學家的天性,深植於人的本質當中。 他以希波克拉底以四種體液(又稱體液學說)。進一步解釋人體生理運作及病 理 變 化,這 四種體 液囊括 了「 黃疸 液(yellow bile)」、「黑膽 液(black bile)」、「痰(phlegm)」與「血液(blood)」。這些體液會隨著人的飲食 與生活形態在體內彼此消長;當達到平衡時,身體就會健康無礙;反之,若失 衡,便會造成疾病。而這四種體液,也有對應的大自然元素——火、土、水、 風,以及夏、秋、冬、春等節氣,而人的個性亦會受到體液的影響,呈現各元 素不同的性格。四種體液其中的黑膽汁(希臘文: Melancholia)屬脾臟,性質冷 乾。黑膽汁(blackbile)過多的失調狀況則被認為會產生憂鬱。體液學說也在 希臘、羅馬時期被廣泛地使用。到了泛希臘化時期,黑膽汁和情緒的關聯性被 許多作者進一步闡釋,在偽稱為亞里斯多德作品的問題集(Problemata)中,作 者表示黑膽汁太多的人會變得瘋狂、聰慧、貪愛、輕易激動和產生慾望。對亞. 7. 辨識不能(asymbolia; asemia),醫學名詞,又稱示意不能;說示不能。指無法了解使用語言 或手勢等的傳達符號。 7.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6) 里斯多德而言,憂鬱和聰明兩者會相互平衡,憂鬱和人的焦慮並行。他將憂鬱 單獨提出論說,認為其不屬於病理症狀,而是自然的一部份。這番見解也與海 德格所論「痛苦作為思想的情緒(stimmung)」相似。由此也說明了,哲學家 「乃是因過度的人性而憂鬱」,點出哲學家時常憂國憂民的心境。到了中世紀, 憂鬱存在於本質的極端狀態也經歷了深度的轉化。當時中世紀思想,認為憂鬱 與宇宙的星體相關,精神與思想的星球連結。於占星學中,土星代表壓力、沈 重,一旦運行至 上升星座時 ,便容易憂鬱。但在天主教的神學觀點,憂傷 (sadness)是受難的考驗,它亦是「罪」,唯有在飽受憂鬱折磨的苦難修行當 中,才得以成為聖潔。在但丁所著的《神曲》當中,《地獄篇》便寫道,「在 悲傷的城市中,一群惡,悲慘以至於不能發揮理性(the good of intellect)。」 他稱這群憂鬱之人為「不幸的靈魂」,因著他們失去了上帝,在憂傷的死蔭底 下,不幸之人對於上帝和祂的敵人都不滿(Kristeva, 1989)。. 直至佛洛伊德,憂鬱才有了完整的詮釋。他說明,「憂鬱」涉及對已經 「失去的客體」(lost objects)產生的敵意。這種失去的客體,會通過自戀回歸 (narcissists regression)的方式,被重新再調整過後納入自我(ego)當中。在 與「失去的主體」的情緒平衡過程時,相當於是一種內在侵略(internalized aggression),並會使個體呈現一種「癱瘓」的狀態。他又進一步闡明,憂鬱情 緒是一個與自我 無關的關係 事實,且被認為是無價值的, 是一種讓超自我 (super-ego)的憤怒,而且憂鬱是出於對自身的憤怒所進行的懲罰(Freud, 1917)。簡而言之,不論失去的主體為何,是伴侶、家人,亦或是珍視的物品, 這種「癱瘓」的狀態便是一哀悼(mourning)的過程,因著失去的情緒可作為 一種時空上的方式得以緩衝,讓哀悼者面對失去的事實,並嘗試接受現實,但 調節心靈能量投射的方向並非一蹴可幾(Frosh, 2013)。是故,未能完整度過 哀悼歷程的個體,將會使其生命亦為此徹底毀滅。然而,面對憂鬱情緒的過程, 亦是幫助人們重塑對於自我認同的途徑。雖然憂鬱情緒堪比為陷入死亡的痛苦 一般,但它不能簡單地被當成是認同障礙。憂鬱是動態的,涉及一連串不斷追 憶「失去」的過程。然而,許多採用佛洛伊德觀念的學者,認為具「癱瘓生命」 這般破壞性的特質是可被轉化為具「生產力」的,意即將「失去的客體」的情 感,轉化成「武裝保護」(militant preservation of the lost object)(Eng&Han, 8.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7) 2003)。舉例而言,Muñoz(1997)提出,「對於黑人和酷兒……憂鬱並非病 症……也不是吸收情緒後壓抑自身的行動,而是這般機制可以幫助我們重塑身 份,在過程結束後,以重生身份之名戰鬥。」. 承接佛氏對於「失去客體」的觀點。Kristeva 亦接著表明,在文學當中憂鬱 情緒與失落(despair)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她即描述在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 當中,當他描述觀賞十六世紀畫家霍爾班(Holbein)描繪出死亡的耶穌基督時, 其樣貌之悲愴,使他萌生了對於「重生的真理」(truth of the resurrection)的質 疑 , 將其書寫下來,並活在此憂鬱情緒當 中 (Freud, 1917 ; Kristeva, 1989, 2014)。. 圖 2-1:霍爾班《墓中基督》8. 並且,相較於男性,女性對於憂鬱的感知又更勝於男性。在「母親角色」 作為前伊底帕斯主體的過程之中,女孩較容易經歷到同性慾望的失去,且這份 情感只能是「秘而不宣」的(unavowed loss of same-sex desire);但男孩則非如 此,他們面對同性慾望的失去時,較傾向於採取「先發的拒斥」(preemptive foreclosure)。意即女孩須將此份情感深埋心中,而男孩則會在第一時間無意識 地抹除同性慾望的情感。在往後的日常生活中,為要恪守這份對「同性慾望的 失 去 」 ,女 孩們 所作出 的努 力 便 是將 同性 內化為 「陰 性認 同」(feminine identification),這也成為了女孩個人日後的認同實踐。同時,性別分工也因著. 8. 《墓中基督》(The Body of the Dead Christ in the Tomb)是德國藝術家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在 1520 年至 2222 年期間所創作的石灰木版畫。 這部作品以真人比例呈現耶穌基督的身體,並 將其以怪奇地姿態拉長,身體亦有著極其不自然的瘦弱。這幅畫也展示了耶穌基督縱使身為神 的兒子,卻仍在歷經命運百般的折磨之後,如常人一般死去。 9.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8) 這般認同產生了心理層面的矛盾,對於母親的角色感到怪異性(monstrosity) 和被動性(passivity),而父親的角色則代表著能動性(agency)和主動性 (excitement)。簡言之,女孩特別會壓抑自身,將母親角色的經驗內化,並作 為性別發展的一部分。而 Freud(1917)也指出,性別致使憂鬱情緒有兩大前提, 一為「秘而不宣的失去」(unavowed loss),二為「矛盾的認同」(ambivalent identification)(Jay, 2007)。. 針對憂鬱情緒(melancholy),不同年齡層的人群,亦會因其所身處的社 會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與其罹患憂鬱症或是擁有憂鬱情緒的影響因素也 有相當大的差異。女性臨床及亞臨床等原因顯示,其可能源自於社會整體加諸 於他們身上的限制以及規範或是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進而加深了性別限制以 及規範。女性劣於男性的觀念其實不深遠。這社會所賦予女性的性別角色特質 包括:較易表達情緒、較擅長照顧關懷他人;而普遍的男性特質包括:獨立、 自信、權威。但整體社會加諸於男、女兩性的性別特色,使人們產生了女性劣 於男性的想法。雖然女性在性別角色中,她扮演妻子、工作者、母親、以及照 顧者的角色,這些角色同時亦造成每日的壓力來源。此外,許多施壓在女性身 上的刻板印象更是讓女性在社會上受到諸多限制(王豔萍,1999)。並且,罹 患憂鬱症深受社會文化環境因素所影響。但其重要因素如:重男輕女的觀念、 對女性的性別刻板化教育與期待、社會變遷下人生願望的失落、重大失落事件。. 位處母職的女性,如上述所言,在社會對於「女性」之期待下則更容易產 生憂鬱情緒。確診為憂鬱症之女性,容易特別產生憤怒情緒以及敵意,這主要 是來自於親身的經驗以及親密關係中的失落。Kruger等人自訪談中整理,指出 其主要來自於(一)予取予求的孩子,以及恆常萬般順從、心胸大的母職期待。 (二)不擅體貼的孩子和母親陪伴、支持、教養和尊重等多重母職期望。(三) 舉止調皮失控的孩子,以及母親渴望藉其尋求有別於以往的生活以及認同 (Kruger , van Straaten, Taylor, Lourens & Dukas, 2014)。 在一篇研究女性與歇斯底里關係的文章中指出,家庭主婦時常會出現頭痛, 過度疲勞,甚至是產生無自我價值存在的想法等身心狀況;在過往研究當中, 10.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19) 這般狀況亦經常被證實女性的確經常感受上述這些因著心理壓力而造成之症狀, 這也是將外部壓力內化所產生的現象。與此相關的研究結果說明,其因乃是出 於他人未認知到自己女性角色的重要性,如此忽視導致女性的健康狀況。然而, 不同於家庭主婦,選擇較有挑戰的創新工作的職業婦女,這些工作內容所帶來 的成就較高,但意味著女人將會在工作中面臨新的角色以及工作內容的變化, 種種因素亦造成人際壓力和親密伴侶之間衝突。因此,抑鬱症狀、自尊相關問 題、無社會價值和自殺想法浮現的頻率亦高於被視為是傳統角色的家庭主婦 (Tasca, Rapetti, Carta & Fadda, 2012; Altamura, Carta, Tacchini, Musazzi & Pioli, 1998; Carta. Carpiniello, Dazzan & Reda, 1999)。 但女性自身並未意識到是因為性別角色的轉換而致。由此可見,從家庭至 社會,女性在女兒直至母親的角色進程轉換之間,皆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和期待, 且自此所產生的情緒皆傾向於負面,如憤怒、敵意或是失落等等。但在性別之 間 , 無 論是女性或男性皆會在 不同的時期產生「性別憂鬱」(melancholy gender)以及「性別強迫」(obsessive-compulsive gender)之實踐,亦或者是 在同時被個體所感知和實踐(Jay, 2007)。. 縱然憂鬱情緒成因不因性別而異,但隨著年齡漸長,憂鬱情緒的外顯表徵 卻會有所不同。普遍來說,當年輕女性變得沮喪時,他們傾向於安靜地保持自 己,而男性更有可能以憤怒和煩躁的態度行事,男性的這種「外化」 (externalize)的行為導致他們的「憂鬱情緒」更得以外顯而被他人觀察到,因 此人為地誇大了男性「觀察到的抑鬱症」(observed depression)的發生率。處 於青少年的男孩,可能是真正能夠反映出性別差異的時期,進一步早先成為憂 鬱案例的觀察對象;更因如此,使得年輕男孩憂鬱症的罹患率會更勝於年輕女 孩(Parker & Brotchie, 2010)。. 對憂鬱情緒的經驗表達,應對策略,求助行為和治療方法也會因著文化的 模塑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在美、馬來西亞等地之 華人社會中,憂鬱症經常被臨床診斷為「神經衰弱」(neurasthenia),導致憂 鬱症診斷率較低。並且,華人對於憂鬱的情緒和認知表現,經常是著墨在肉體 11.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0) 感覺層面,如感到無力、失眠,和身體疼痛等等(Ryder, Yang, Zhu, Yao, Yi, Heine & Bagby, 2008)。更有研究指出,這般向來以集體主義的行為模式為主之 華人文化,會使個人的自我意識被鑲嵌到群體和社會關係中。是故,華人常常 忽視或隱藏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感受,轉而對生理症狀感到敏感。同時,因受到 數千年孔子思想的注入,個人應該有能力培養自己的道德,擁有自主的能力 (self-control)。由此可見,「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的症狀被認為是與 個人道德相關的懦弱行為。這樣社會普遍認為,倘若一個人不能自己解決內在 的問題或衝突,就會被社會認定是弱者和無知者(Li, Zhou, Lu, Yang & Gu, 2016)。. 研究者認為,青少年男性的「外化」的外顯行為能其被察覺,進而受到治 療的機率便更大;而女性選擇在面臨憂鬱情緒時安靜自持,導致其在處理憂鬱 時,時常是以非外顯的行為展現,其一可能即是透過書寫的方式。. 回溯女性書寫的歷史,最早便是以日記的形式存在,包括書信及短篇自傳 式故事記錄等女性經驗的自我陳述。這樣的書寫被認為有助於促進女性意識的 發展,但如此書寫絕大部分僅供私人閱覽。而在傳播科技蓬勃發展下,社群媒 體亦成為女性得以書寫並發聲的平台,於此我們即能明白網路和書寫亦賦予女 性相當的權力。書寫亦是一種「創造自我」(creating self)的方式,意即在自 我敘事的過程中形塑自我認同(self-identity)。若不聚焦於性別書寫的層面, 純以動機而論,在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研究 當中,人們之所以發文的動機乃是出於「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藉 著書寫與自身相關的事件和經驗,得到來自其他讀者的社會支持(Chen, 2013; McAdams, Josselson, Lieblich, 2006;Sutton & Pollock, 2000)。. 此外,除了書寫參與社群之外,自我揭露形式亦尚可能以其它媒介形式呈 現,內容當然不限於長篇的自我敘事,例如王右君(2012)指出,英國國家廣 播公司(BBC)為呈現英國多元的文化風貌,於一九九〇年代推出了 Video Nation 的節目,由家戶為單位,以錄影機拍攝個人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並描繪自 我,此例即可視為是以影音方式來自我揭露的實例。同樣地,在社群媒體上, 12.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1) 自我揭露中語言和非語言的多元方式,亦包含著文字、照片、影像等多元形式。 而深入探究敘事社群的相關主題,王右君研究了聯合報「家婦版」中的投稿內 容,幾乎都集中在有關家庭生活場域和家人關係的題旨,這種因角色衝突所帶 來的自我懷疑,亦體現了女性主義與傳統性別規範之間的角力關係(王右君, 2012)。. Mandziuk(2001)指出,如此將自我日常經驗揭露於大眾的敘事書寫, 這 般媒體時興的告白文化,最早可以回溯自一九一九年創刊的美國通俗月刊雜誌 True Story。雜誌上刊登的內容多半是女性披露個人私密經驗和真實情感,訴求 真人實事,並且通過雜誌本身的女性匿名投稿制度,使雜誌也成為了當時獨樹 一幟的「告白雜誌」(confessional magazine)(Griffen-Foley, 2004)。隨後 Mandziuk 指出,True Story 所刊接受的文章內容,時常是敘事者一邊回溯生命 的同時,亦進行了反思以及詮釋社會準則的行為,當中亦不乏鞏固規範以及挑 戰規範的文章。儘管內容十分公式化,也經過編輯室的校對及編修,使得真實 性仍有可議空間,但這些文字對讀者來說,依然具情感撫慰、生活引導和質疑 社會成規的功能(Mandziuk, 2001)。而在近來好萊塢女性公眾人物所發起的 「#Metoo9」運動浪潮,使得常民女性不再獨自一人面對創傷經驗,呼籲曾遭性 侵的受害人勇於發聲,在社群網站上形成一特殊的「敘事社群」。再者,英國 《衛報》指出 10,這股活動演變迄今,已非針對特定男性,「而是凸顯出所有 男人對女人不正確的行為,以及權力的不平衡」。於此可見,若非公眾人物發 揮影響,常民女性在處理創傷經驗的敘事時,時常因著具名和事後的輿論影響 而膽怯,自我揭露的後果於此便過於冒險(Kingsolver, 2018)。於此,自「家 婦版」的投稿內容當中,也與學者 Kruger 等人所述的「母職」及「性別角色」 等問題相互呼應,更因此彰顯出女性在具名或公開的社群平台當中所遭受的層 層障礙。. 9. The Me Too movement(或#MeToo,直譯為「我也是」 ) :係指 2017 年 10 月哈維·韋恩斯坦性 騷擾事件後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一個主題標籤,用於遣責性侵犯與性騷擾行為。 10 Khomami, N. (2017, October 20). #MeToo: how a hashtag became a rallying cry against sexual harassment.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oct/20/womenworldwide-use-hashtag-metoo-against-sexual-harassment 13.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2) 在醫療層面,書寫已被使用來增進洞察力、自我意識和適應健康的功能, 另外也可在協助診斷上提供人格的資訊,作為治療性和預防性的應用。在美國 已有醫院嘗試提供部落格,讓病人在網路上分享其感受,同時接受網友的互動 與回饋,產生支持性的團體氛圍,足見部落格的網路書寫,具有情緒抒解與社 會支持的治療性功能。於此,學者 Pennebaker 的研究亦已證實書寫中情緒性的 揭露(emotional disclosure)與健康之關聯性,其認為書寫或敘說自我的情感和 思想是一種強力的「自我表白」(confession)形式,且通常會以第一人稱的視 角書寫情感與思想或詳述事件經歷,藉以克服創傷事件與經驗(Pennebaker, 1997)。其實,書寫早已與治療性的功能並存許久。過去已有許多詩人與小說 家都曾以自身的創傷和憂鬱經驗作為書寫的內容題材,並在書寫的過程中達到 經驗的重新轉化與療癒,而其書寫作品亦會成為讀者自我療癒的媒介,在回溯 經驗和書寫之間往復游移,甚至是在社群當中,因著社會支持等因素,得以療 癒情緒之效果。. 書寫自療的方式分為兩種,過去研究指出,其一,是為傾訴情感出發的書 寫,主要以描繪內心因著難以啟齒而積累的真實情感並加以書寫,重新以文字 再現事件發生的知覺、情感、情緒與感受。另一種則是自認知行為上的論點出 發,使透過書寫讓正面情緒得以連續的書寫得到延續,與此同時達到修正憂鬱 的效用(任喆鸝,2014)。由此可見,書寫的過程也是一種釋放壓抑情緒的過 程,同時也有著高度的自我表達。Pennebaker 與 Beall 的創傷書寫實驗指出,在 短期的書寫時程中,創傷經驗的回溯會使「心理喚起」(psychological arousal) 的頻率愈趨增加;然而,在長期的實踐過後,則有助於揮別憂鬱,產生自我療 癒的效果(Pennebaker & Beall, 1986)。因此,若是書寫者得以超脫書寫初始的 陣痛,持續在書寫中揭露自己的創傷和與其相連的情感,對心理健康將會有正 面的助益。書寫的內容只要是和情感相繫深刻的生命體驗,無論情緒經驗是好 是壞,書寫主體都可透過這些與經驗重新連結的過程中得到療癒。. 近來,亦有研究係針對於網誌書寫做了一番完整的研究,說明其乃為一種 得以作為「壓力」調適的過渡性手段,使書寫者得以紓解壓力。身處在壓力情 境之下,書寫平台本身便極具「強大的工具性」,並且在不同的研究場域當中 14.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3) 皆證實為如此。除了我們所熟知傳統書寫治療(therapeutic writing)的潛力效能 之外,資訊共享(information sharing)和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被歸納成網 誌書寫的基本要素;這兩者似乎能幫助書寫者進一步克服壓力情境,無論是以 情 感 為 重 點或 是 以問 題 為重 點 的 內容 , 皆提 供 有 效 的支 持 ( Petko, Egger, Schmitz, Totter, Hermann & Guttormsen, 2015)。. 人們在書寫的當下,內容時常與內心的情感和個人所經歷的衝突事件相關, 將其經驗轉化成文字,藉著這樣的過程得到療癒。若以個人傳播的角度視之, 在書過程當中,個體也在個人本身製碼與譯碼的過程中,伴隨著內在思維以及 情緒產生了調適的作用。這個內在傳播的過程中,也存在著由人的自我感覺以 及自我意識構成的反饋。綜上而言,我們可以得知女性書寫的內容多半是與個 人內心所經的衝突有所相關。若以心理學的角度來闡釋衝突。Frued 認為其和 id ( 本 我 ) 以 及 superego ( 超 我 ) 有 關 , 為 要 得 到 本 能 滿 足 ( instinctual gratification)以及違反社會規範的恐懼。Sullivan 則認為是人在追求滿足和生命 安危時進退兩難的狀況。Rank 則指出內心的衝突是來自於多方的「恐懼」—— 成為個體(individual)、機動(autonomous)、獨當一面(separate),以及對 於死亡、相聚、離別還有對於他人的依賴。Rogers 則認為衝突是個體本能地實 踐自己的潛能時,與父母的價值觀不符而產生。支持一致性(consistency)的 理論學家,如 Kelly 和 Festinger 則認為,因著個體在會將過去生活經驗概化 (generalization)並且將之奉為圭臬,依此作為決策時的參考框架(reference of frame)。所以當所經歷的全新事件,便有可能與過往概化的經驗或是已然成為 圭臬的過往經驗相互不符,而造成了「衝突」(Frued, 1961; Sullivan, 1953; Rank, 1929; 1945; Rogers, 1961; Kelly, 1955; Festinge, 1957;轉引自 Mosak & LeFerve, 1976)。. 儘管提出與相關研究論述的學者們對於「衝突」的定義不盡相同,卻也因 著腦海裡有著兩股難以平衡的聲音而有了相似的論述。於一九八〇時,亦有一 項研究指出,若是個體無法解決個人內在的衝突和矛盾,會導致高度的消極情. 15.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4) 感、抑鬱、神經質以及身心症 11 (Psychosomatic Disease)(Emmons & King, 1988)。. 二、稍縱即逝的憂鬱蹤跡 過去已有文獻分析指出關於社群網站之憂鬱書寫的跡象,以微網誌 Twitter 為研究平台之研究分析發現,其上存在大量憂鬱情緒的書寫推文,憂鬱症患者 除了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表達憂鬱之情緒和想法之外,還有關於憂鬱症治療過程 的經驗等自我的獨白;如此的書寫場域在未來當中,甚至可以用以視為追蹤憂 鬱患者之重要數據來源社群平台(Park, Cha & Cha, 2012)。. 透過追溯微型網誌上憂鬱症患者確診前確診前之推文內容,發現這群使用 者比非憂鬱群體之人更易表達出濃厚的憂鬱情緒。自書寫的內容中,發表的對 象多著墨於事件的因果關係、交友關係以及憤怒的情緒這三者之上。並且對自 我情況闡述的傾向較頻繁,且對宗教思想的表達頻率高,亦具有降低社會活動 的邊緣化自我之傾向;憂鬱患者會普遍棲居在同質性較高之憂鬱情緒的社會關 係網絡當中(ego network)。再者,透過研究醫療資訊是如何透過 Facebook 傳 遞,醫病群體之間又是如何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訊息,相互鼓勵和支持。由此可 見,新興的 網際網路 產物社群 媒體可能會是憂鬱人群的書寫土壤(Greene, Choudhry, Kilabuk & Shrank, 2010)。自此便能夠推論,憂鬱情緒的自我揭露在 社群網路中必定有跡可循,儘管憂鬱情緒幽微,但仍舊是其書寫發芽之平台。. 但若是依據文獻所示,女性的社群媒體書寫似乎只是為了刪而寫,如此煞 費心力的產出隨後便刪除的行為,有可能不僅是出於顧慮他者眼光,其亦可能 出於自身欲「引人注意」的渴望(attention-seeking)(Morgan, 2000)。如美國 青少年指標偶像 Kylie Jenner 便在微型網誌 Twitter 上表示,發文後刪文之行為 乃是出於自身的喜好。不僅如此,在 Twitter 上搜索發文(post)和刪除(delete) 的關鍵字,出現相似論述的推文就高達上百條推文,而未發文陳述但默默實行 的使用者亦沉潛在社群媒體之中,如此現象更在社群媒體上衍生出了#temp 以 11. 身心症:以生理症狀為主,但其診斷與治療特別要考慮到心理因素的疾病。廣義而言,即使 發病的原因是生理上的因素,心理因素在其過程中卻具有主要意義的病例均屬於此。 16.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5) 及 Instagram 上的#tempgram 等 hashtag 標籤趨勢,藉此向讀者宣告此文將不會久 留。除此之外,翻閱社群媒體中關於#tempgram 的標籤貼文,雖未經準確統計, 但查看貼文的內容和使用者頭像,多半都是以女性為主。這樣「貼與刪」的實 踐,甚至成為了一種「經常性的習慣」(regular habit),並在年輕女性尤其顯 著12。 Morgan(2012)在《Narrative Therapy》一書中講述了這麼一則故事。尚恩 在小時候便養成了慣性偷竊的惡習、在學校和同學發生口角,甚至連如廁習慣 亦非常差,如此問題已成為尚恩的生活常態,更成為了眾人目光之焦點,使得 家人不堪其擾,不得已將他前去拜訪心理治療師進行初次問題評估。在這則故 事當中的尚恩,失控的行為再三的發生,頻率至高,這樣「尋求注意」 (attention-seeking)的舉動,看似恰如其分地描述尚恩正值青少年發展而行為 失常的情況,卻疏漏了深埋在「尋人注意」行為背後的複雜因素,其有可能是 因為在成長過程之中,因著被父母或與同儕忽視,缺乏與其互動而導致,進而 形成了這樣的行為,而在成年之後,「尋求注意」的舉動亦有跡可循。. 爬梳關於成年人在「尋求注意」的文獻其實相當有限,多半只侷限於孩童 的心理發展(Mellor, 2005)。然而若是深究兩性的發展,「尋求注意」的行為 在女性當中尤其顯著,而俗諺「一哭、二鬧,三上吊」興許是中國自晚清、民 國時期以來,對於女性在尋求注意時最為人熟知的形容。當時在小說當中,就 已有此句子使用,在民間廣為流傳,過去是用來形容已婚婦女向丈夫或者婆家 耍潑的手段,帶有貶義。如今也用來形容女孩向男友耍潑或者撒嬌。而西方亦 有相同的俚語,如 Wikitory 以及 Urban Dictionary(UN)皆有著「attention whore」 等帶有貶義的字眼,而根據 UD 定義所示,. 「這個詞彙雖然適用於任何人,但通常指稱女性。意指她們 認為自己比一般人更應該得到關注。這個用詞源自於長久以. 12. Drill C. (2016, July 13). 'Posting and deleting' — the new social media high for the Snapchat generation. Revelist. Received from http://www.revelist.com/internet/posting-and-deleting-socialmedia/2800 17.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6) 來厭惡女性(misogynistic)的傳統,人們因此使用這個詞來 警告太過搶風頭,甚至是毫無羞恥的女性。而它亦帶有諷刺 的意味,因為每當人們稱呼某個人為『attention whore』時, 我們仍會給予她們關注。」13 而這樣的釋義截至目前為止,得到了1,5675人次的讚數。這樣的情況亦說 明了無論是東方亦或是西方,帶有「尋求注意」意味的俗諺指稱的對象大部分 皆為女性,更點出了在「尋求注意」時,女性的渴望和需求程度高且比男性強 烈。這極有可能是出於社會及交配機制的演化。在哺乳類的繁衍機制當中,女 性通常是透過支配關係,地域以及通過同性間的侵略來爭奪食物、巢穴等資 源,並藉以抑制其他女性吸引繁衍對象(Stockley & Bro-Jørgensen, 2010)。然 而,如此本質化女性生理的陳述亦缺乏了對於女性個體的重視。在以往的研究 當中,女性的行為舉止是經常反反覆覆且不具理性,諸如「經前症候群」以及 「歇斯底里症」皆是將女性的焦慮、反覆、非理性的產物,而這樣的論述亦賦 予女性單一固定的本質意義。(林麗珊,2007)以往女人常與妖魔化和超自然 現象連結一起,甚至早期的醫學研究亦以「巫術」「妖魔化」和「科學」混雜 的觀點描寫女性,諸如女性是弱者,她們柔弱且深信無科學根據的超自然現 象,像是迷信諸多生理衰退而產生的不孕,是因褻瀆神靈而生,所以是「有 罪」的(guilty)。因此,女性罹患精神疾病,亦因此被誤導或不當的解讀,甚 至依此成為「科學」論述,造成社會的「道德偏見」(moral bias),並形成對 女性的「偽科學偏見」(pseudo- scientific prejudice)(Angermeyer, Holzinger, Carta & Schomerus, 2011; Tasca et al., 2012)。 如此本質化女性的論述已經被證實為是「偽科學偏見」,卻仍影響著當代 社會對於女性之印象。當場域轉換至社群網路之平台時,研究者推論,既然這 些生物性的因素不致影響女性在社群媒體上的使用行為,那麼貼文和刪文的是 則可能出於自身的內在需求。Chen(2012)以書寫部落格為例,以需求理論 (Need Theory)為基礎,透過實證的方式梳理出女人之所以書寫個人部落格的 兩大主因。其一乃是出於自我揭露的高度需求(Need for self-disclosure) ,欲. 13. 資料來源: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attention%20whore 18.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7) 藉著部落格的發文表達自己的聲音得到關注,而非純粹要與人溝通或獲得任何 影響;其二則是出於「親和需求」(Need for affiliation),意即身體不舒服或心 懷不安的時候,人們更容易感受到欲和別人待在一起的強烈情緒。而在部落格 書寫時,因著會感受到讀者的存在和共鳴,如此一來便可以調節這樣不安的感 受。最後,Chen(2012)也說明女人在部落格上的書寫雖然是出於自身需求而 採取的發聲方式,但也證實了在部落格上花費的時間越長,與他人連結的程度 或是在部落格場域中獲得注意的可能性亦會愈隨之上升。總的來說,適當的 「關注」被證實是有助於增進生活品質的,也因此,若是為了獲得功能性的社 會關注而產生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極度需要注意的人則會陷入不健康 的「情緒性絕望」(emotional desperation)(Angstman & Rasmussen, 2011)。 由此,研究者推論,這些在在社群媒體當中「貼與刪」的情緒貼文,因著具有 「時效性」的特質,皆是女性為避免絕望情緒,而渴望尋求社群關注的方式。. 但也正是這樣的行為,使得女性在發表貼文時需有所顧慮。如前述文獻所 言,通過社群媒體的具名具名機制,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皆可以被他人不停檢閱 查看,與此同時縱然得到他人的關注、分享和閱讀的參與(Stavrositu & Sundar, 2012),卻致使人們因此有所顧慮。這樣被他人反覆檢閱的閱讀參與,使得發 表貼文時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書寫的內容,如此在事前事後反覆查閱的行為, 便是一種「自我監視」(self-monitoring)的過程。Snyder(1987)指出,自我 監視是一種策略性的自我呈現(self-presentation)形式,個體會藉著觀察,來 管理和控制自己的公共樣貌,而個體之間自我監視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自我 監控的概念此後也得到擴展,當前自我監控人格概念不僅包括對自我呈現和表 現行為的監督、控制和調整,還與自我概念(self-concept)和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s)相關。除此之外,個體的自我監控水平並非呈現在一生中皆呈現 穩定的狀態。由於老年人更有可能根據自己的態度和信念來行事,因此,與年 老的人相比,年輕人則會有在自我監控的水平較高。不僅如此,在人際傳播當 中,女性會更傾向於表達出真實的感受,於此,研究亦指出男性的自我監控水 平通常比女性高(Day, Shleicher, Unckless & Hiller,2002)。但研究者認為,這 並非意味著女性的自我監視的能力較低,而是因為女性在表達真實感受的頻率 較男性高(Kring & Gordon, 1998)。如此一來,在自我監視(self-monitoring) 19.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8) 涉及的一連串觀察和評估自身在社群媒體的公共表現之後,因著內容過於私密 而萌生「刪文」的念頭,進而出現此舉的頻率亦會較男性高。而「貼文」是出 於自我揭露並得到心理支持,然而導致刪文行為的原因亦有可能是因著回饋所 致。. 三、內在衝突而衍生之「小劇場」 若是在社群媒體上的書寫會因著自我揭露而實踐書寫並貼文的行為,那麼 貼文之後的回饋亦是整個貼文實踐當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因為人們可能會因 著回饋,而產生不同的動機,進而導出行為。於此,研究者亦欲論及書寫個體 會接收到的回饋,並且回顧各個領域當中,關於「回饋」(feedback)之文獻。. 近年來時興的「小劇場」成為年輕人的潮語。而「小劇場」當中,不外乎 就是有人與自己對話,在一搭一唱之下所形成;然而,這樣的「劇場對白」又 是從何而來呢?發展心理學家 Vygotsky 認為,這樣來自於內心的聲音,便稱為 「內在語言」(inner speech)。這種「內在語言」代表著我們能與自己交談,形 成特定想法並且代表著人類具有思考的能力;它是人類在經歷不同事件時,帶 有意識思考的重要認知過程。 人類自小開始,受到社會鼓勵認真地反思個人, 同時也要懂得如何傳達反思的結果。Jones 和 Fernyhough 引用研究表說明,人類 與自己對話的能力就如同我們日常與人溝通的狀況非常相似。「內在語言」的理 論乃是源自於 Vygotsky 觀察到在兒童成長的過程當中,他們經常會大聲敘述自 己當下正在從事的行為,如此情況通常會在成年之後逐漸消退,最終「有聲」 的行為會被「無聲」的內在對話取代;這種「無聲」的「內在語言」便稱為 「潛在聲音」(sub-vocal);透過它,人們可以在腦中和自己無聲說話。「潛在聲 音」發生的期間,人們不會發出聲音,但嘴巴仍會隨著內在聲音而移動。最終, 在成年之後,人們便可能學習如何抑制嘴巴的移動行為,同時仍然感知到「內 在語言」的進行。每個人都有與自己說話的時候,這樣的「內在語言」有著不 同的型式和神經學基礎,亦會顯現出不同的心智運作機制。Vygotsky 對話概念 本質就是在於自我調控。當人和他人對話時,沒有第三者可以從旁指揮話題發 展的方向,因此「內在對話」會透過提問、質疑、回應、同意等一般的對話過 程,相互調控,內在語言如是運作,就如同與他人日常溝通一般;若是將「內 20.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29) 在語言」說出來使人聽見,便會成為對自己說的「私密語言」(private speech), 這亦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類的思想靈活並可多方思考 , 因著思考過程本是有著 語 文 思 考 的 特 質 , 所 以 亦 有 人 稱 之 為 「 語 文 思 考 」 14 ( verbal thought ) (Vygotsky, 1934, 1987; Jones & Fernyhough, 2007; Schlinger, 2009)。據此,個體 的思考即是心智對話。個體不僅可用「想法」來進行思考,甚至可以做為「行 動」(action) (Alderson-Day & Fernyhough, 2015)。. Simon Jones 以及 Charles Fernyhough 對此提出了詰問:「為什麼我們的『想 法』可以作為我們的「行動」(thoughts as an action)?」首先,我們需要明白 的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想法」是來自於我們自己內部,還是由外部 (external agent)引起的?如同是我舉起我的手,抑或是別人讓我舉起手?Frith 和 Done(1988)曾說明,如果我們所有的想法都是內部產生的,那麼這個世界 上,除了我們自己內部所產生的想法以外,就不會存有來自他人的。Stephens 和 Graham(2000)為了回答這樣的提問,亦進一步闡釋,我們必須將自己的行 為與他人的行為區分開來,因著多數時候,我們並不會借助他人來梳理、釐清, 或是讓他人「直接形成」我們腦海的想法。. 然而當我們要判斷究竟「想法」(即「內在言語」和說出來的「語文思 想」)是從屬於誰時,應將兩者放置在人類發展的脈絡之中探討,才會讓這個 問題變得更有意義。發展心理學家 Vygotsky(1934, 1987)認為,「內在語言」 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以言語自我調節的形式,它運作的模式便是透過符碼與 外在社會進行交流,從而產生調解。最初本是需要依靠人際之間而產生的對話, 爾後也因著個人「內部言語」或「語文思想」的提出而被重構。相關的實證研 究亦證實了,即使是個人內在想法,亦會具有「社會性」這一點(Berk, 1992; Winsler, 2004)。換言之,當我們在腦海裡進行思考活動時,便是與外在社會進 行互動。然而,就如同第一節所論及的衝突文獻所指,在調節的過程當中,衝 突亦有可能會隨著內在傳播的調節過程中產生。 14. 思考具有語文活動的性質。語文思考時需使用字詞符號與文法規則以連結字詞。因此,有人 認為思考是一種「內在語言」 (inner speech)或「自我語言」的形式。此外,因為人類具有語文 符號的運作能力,因此人類的思考要比其他動物的思考歷程更為複雜、更為精緻。語文不僅有 助於個體的思考,也可記載與傳遞思考,使得人類的思考以及知識具有累積性與遷移性。 21.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0) 於個人傳播的角度而言,如此內在心理(intraphysical)的闡釋亦與 Macke (2008)所言略同,「個人傳播」即是一種初生之時,人們體驗世界的特定形 式;它的本質在於——將我們與世界連結在一起(Macke, 2008, p. 136)。作為 想法的「內在語言」確實是影響著我們的行動。為了證實想法和行為的之間的 相關性,一項研究採取了「想法日記」(thought diary)的方式。實驗過程以參 與者每日欲進行之事為導向,要求參與者記錄下他們在瞬間只要起心動念想做 某件事情之時,便立即將想法書寫下來。. 「內在語言」不僅可作為個人行為的方針,亦可以成為與個體在小劇場當 中對話的另外一方,而這「另外一方」便有可能是來自於他人的回饋 (feedback),進而成為個體調節行為之方向。同時,這也顯示了,當人們在 將想法謄寫成符碼、發表貼文,習得回饋,最後刪文的一連串舉動,可能皆是 一種社會學習的行為。而回顧關於回饋之文獻,對照學者黃葳威(2004)之統 整,可以將其在以下場域當中進行討論,分別是社會學、心理學以及傳播學。. (一)、 社會學角度. 若是以社會學層面來分析回饋的概念取向,社會學者 Monane(1967)亦引 用了模控學的概念,將其應用於社會運作的系統之中。以模控學(Cybernetics) 的層面來說,在「輸出——回饋——適應」(output-feedback-adjustment)的過 程之中,分析系統的控制與規範時,系統中的「回饋」格外重要。因其攸關之 後應採取什麼樣的適應方式,進而維持系統運作。Littlejohn(1978)模控學主 要在探討如何評估測量系統的運作效果以及如何採取必要的適應方式。最簡易 的模控裝置包含了感應裝置(sensor)、比較裝置(comparator)及催化裝置 (activator)三個部分。其中,感應裝置負責提供回饋給比較裝置,並判斷機器 是否偏離既定的運作規則;隨後,比較裝置提供指示給催化裝置,這一階段的 輸出並對環境造成影響。如此構成模控的運作基礎模式,在此一過程當中,若 是沒有回饋,便無法識別系統是否出現運行困難。. 22.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1) 回饋又可以分為「正回饋」與「負回饋」。「正回饋」可促使一系統現階 段的持續運作,並支持、加強此系統向正確的方向邁進;攔阻一系統正常運作 或使其延緩動作的便是「負回饋」。舉例來說,一個具備認同原則、組織規章 的團體當中,因著活動、會議的舉辦,引起社員的肯定、讚揚,以及榮譽時, 便形成對於社團內部的「正回饋」;反之,若導致批評、反對,便行程「負回 饋」。正回饋帶來運作良好的轉變,負回饋則可能使系統瓦解或是重組。而 Monane(1967)將其應用於社會系統的運作當中,認為回饋即是「影響一系統 現階段運作、行動的任何事宜」。他又稱正回饋如「愛」,在系統內或與他系 統之間交換;負回饋即同「恨」一般的運作,無力於系統的不良損害。這樣的 比喻,亦如同組成分子之間的感情(affect)溝通。然八〇年代後期,則成為 「聰明而有目的」的回饋;反之則是「愚蠢的」回饋。因此,若以社會系統學 派的觀點視之,便會以是否對社會系統運作的有利來進行分析。. 系統學派的論點以傳遞者的角度切入,強調了回饋對系統中傳遞者運作過 程中的意義,視回饋為一經由刺激後的反應訊息(黃葳威,2004,頁 24)。. (二)、 心理學角度. 在任何教學的場域當中,「回饋」是對學習和成就影響最大的關鍵之一。 但對於個體而言,其影響可是積極的,亦可是消極的。而有關學習與教學的文 獻當中時常提及其對個體影響的廣泛程度,卻少有研究單就「回饋」本身進行 系統地研究。有鑑於此 Hattie(2007)便對回饋進行概念分析,並回顧與其對學 習和成就影響有關的實證數據。研究結果表明,雖然「回饋」是主要影響因素 之一,但回饋的類型和給予方式可能亦會造成每個個體在有效性(effective)上 的差異;意即,回饋和學習之間的確是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我們更要進 一步認知的是——回饋本身的正面與否以及以什麼方式傳遞回饋皆亦會影響個 體於理解學習時的效用。. 23.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2) 有鑑於此,學者 Hattie 認為,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時常是以目標導向的任 務作為欲達到的教學成效,因此我們可能會以回饋作為教學時的判斷和學生理 解與否的憑據,但是目標導向的任務和回饋之間的關係卻是十分複雜的。因此, 我們不能只將目光單單定睛於處理回饋的有效性,必須將回饋被提出的情境脈 絡一同討論。若是以教學和學習為主的脈絡而言,回饋的意義便是為了增進學 習者的理解。自 Hattie 之前為止,多數文獻所探討的回饋在諸多教學情境中, 皆是作為學生從學習經驗中所構建的內容或是理解的訊息,使教學雙方可以依 此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有別於行為理論15對於回饋的論述,Kulhavy(1977) 強調,回饋不一定是一種增強的驅力,因為回饋有時雖然可以被個體照單全收, 但也可能被修改或拒絕,它本身可能無法啟動進一步的行動。此外,除了教師, 學生,同儕等給予回饋外,學生、同儕本身也可以尋求反饋,學習者也可以在 沒有刻意尋求的情況下發現回饋。. CADQ(2013)一書指出若在學習歷程中,涉及個人內在的反饋,被稱為 是「內在回饋」(intrinsic feedback)。反之,便是來自外在對於個人評估的特 定回應,也就是「外在回饋」(extrinsic feedback)。Grasha(1987;轉引自黃 葳威,2004)亦認為,外在回饋可能是來自教師、指導者或是測量儀器;內在 回饋的來源則是個體運動、思想的過程。在教學領域當中,內在回饋可以被視 為一種學習途徑,並且具有以下的特徵:. 1. 對於學習有益; 2. 學習歷程中,每個學習任務都會有對應的內在回應; 3. 是在學習發展當中被養成,因此具有形成性(formative)以及累積的特性 (summative)。 4.回饋的來源十分廣泛,當中不乏來自教師、自己、同儕、書籍,以及經驗。 Laurillard(1993)將內在以及外在回饋進行了一番比較。他說明,前者是描述. 15. 行為主義(Behaviorism)或稱行為論或行為學派,行為主義是透過客觀的評量方法研究外顯 行為,因為行為可以觀察、可以測量、可以操作;凡不具備這些條件的均不列入研究。行為學 派之學者認為與生俱來的情緒很少,絕大部分行為都是後天學習的,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包括 情緒的表達方式。 24.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3) 從行動本身的情境脈絡中所產生的反饋,後者則是來自他人對於行動本身的評 價。(Hattie, 2007; Laulliard, 1993). 只是多數時候,人們經常接收到快速而片面的回饋,導致在目標達成之前, 就已經的到了部分的回饋,使人徒增焦慮和不安。因此,給予的時間亦有著不 同的區分。心理學者也主張,即時並且完整的回饋;但在生成完整回饋之後, 往往會造成延遲,這時便有了「延遲回饋」(delay of feedback)的產生。但是, 延遲回饋也看能會招致個體在等候時的焦慮不安(黃葳威,2004)。.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學習回饋與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之間存在著顯著的 關係。回饋的給予時間,類型以及給予的方式皆會反映在個體對於回饋的理解 程度上。然而回饋本身對於學習者來說,可能構成動機(motivation)的產生, 而動機又有著內在動機以及外在動機的區別。. 被刺激進而開始行動(to be motivated)即是被動地去做某件事(to be moved)。一個人若是沒有任何的動力或是激勵而進行動作的話,這動作便是 缺乏動機的(unmotivated);然而,若是個體因著一特定目標而活躍起來,或 是因此行動,就被視為「有動機的」(motivated)。動機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現 象,每個人所感受到的動機程度(level)以及動機定位(orientation)皆不盡相 同。而因著動機定位不同而產生的行動(action)和個體的態度和目標亦有關。 簡而言之,動機的程度就是「有多想這樣做?」;而動機的程度即是「為什麼 要這樣做?」Ryan 和 Deci 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16(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將動機劃分為內在和外在,「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以及 「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重視心理需求(psychological need),因為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可導致內在動機的產生,即指與活動本身相 連而不是與這種活動指向的目標相連所帶來的價值或快樂(Staw, 1976)。. 16. 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動機理論,該理論假設了所有人都試圖滿足的 三種需要:能力,關聯性和自主性。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我們控制環境的需要,這類 似於班杜拉(Bandutra)的動因概念。關聯性(relatedness)就是與他人保持歸屬感的需要。 自主性(autonomy)就是我們自由地將經驗與自我感整合到一起的需要。 25.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4) 因此,我們之所以做出內在動機的行為,是因為我們願意做出這種行為, 而 不 是 為了 獲 得獎 勵, 或 是為 了 避免 懲 罰; 相 反 地, 外 在動 機( extrinsic motivation)則是針對的是活動所指向的外在目標。而內在動機的發展是通過自 我決定理論所假設的三種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而實現的。具體來說,研究已經 表明,完成某種行為而獲得獎賞會削弱內在動機(Deci, Koestner&Ryan, 1999)。 在自我決定理論看來,這是由於獎勵削弱了個體的自主感,因此導致了內在動 機的降低。舉例來說,假使一名孩童喜歡閱讀。為了獎勵此行為,父母每天會 給他一百元作為獎勵,然而根據自我決定理論,父母的良好意願可能會增強閱 讀行為,實際上卻不然,甚至可能會削弱孩童的閱讀意願。因為金錢並非出於 所願。隨然他能夠隨心所欲的進行閱讀的行為,但是他不會感到自由;在這樣 的情況之下,自主的心理需求就不會得到滿足。並且,依照自我決定理論,研 究亦證實,正回饋是有助於增強良好的行為,但正向的回饋亦必須是純粹的, 才不會進一步剝奪個體的自主感。以這名喜好閱讀的兒童來說,讚揚其閱讀行 為,必須是以保持自主的方式呈現(例如,稱讚其為是一個優秀的讀者),而 不能讓其感受到這是一種具有條件性讚賞而被控制(例如,讚揚他是一個優秀 的讀者,確實像我希望的那樣)。. 根據 Ryan 和 Deci 的看法,所謂動機內化,就是指個體把透過外在酬賞 (reward)等動機增強物所表現的良好學習行為或成果,轉化成內在的動機行 為或是行為特質。在此內化的過程之中,個體要把外律(extrinsic regulation) 納入自我中,將原先非出於自動自發而產生興趣的(與外在動機有關的)導向 到內發的、受內在興趣所支配的行為。也就是說,假如外在動機內化 (internalized)或整合進了一個人的自我感中的話,那麼,曾經由外在因素所 導致的行為就會變成由內在動機所驅動的行為。而內化亦有不同的程度。在圖 一的動機連續體中,我們可以得知,位於最左端的「無動機」 (amotivation) 狀態,便指個體則會在「不投入活動」或是僅以「走過場」的方式擇一進行。 內化的過程在發展中非常重要,因為社會價值和規範會在個體的整個生命週期 內不斷地被內化。儘管如此,Ryan 和 Deci 並不認為外部動機的連續體是可以作 為個人發展的連續體。因為,人們不必在特定規範的每個內化階段都將其內化; 事實上,人們可以根據以前的經驗和情境因素,在任何時候自由地採取新的行 26.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35) 為規範(Ryan & Deci, 2000)。當我們的能力和自主性的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滿足 時,便會呈現無動機狀態。. 綜上而言,研究者推論,年輕女性在發表情緒貼文當下,預期會得到正向 的回饋和心理支持;那麼當滿足未果之時,那麼這樣的刪文亦有可能只是「走 過場」。. 圖 2-2: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動機類型及其調節過程。 資料來源:取自 Ryan & Deci (2000).. (三)、 傳播學角度. 傳播學當中的「回饋」也因著社會學與心理學層面之回饋,而使其在傳播 學中的定位有了不同的啟發與影響。學者黃葳威(2004)將傳播學當中的回饋 整理成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探討,包含了施蘭姆大眾傳播、魏斯理及麥克李恩人 際傳播、馬茲克大眾傳播、行銷傳播、組織傳播,與接收互動等六種。然而, 以傳播學的觀點來看,可以整理為以下三個角度,分別是:大眾傳播、人際傳 播與消費行為的角度來探討。. 27. DOI:10.6814/THE.NCCU.COMM.013.2019.F0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二位是慈惠法師, 1934 年出生,宜蘭人,1965 年出家,同年

男女面對不同的健康與疾病問題。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 9 ,在2008年,本港

而諾貝爾之所以會成立諾貝爾 獎,其實與他的發明和理念有很 大的關係。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 藥的研究,也因此積累了不計其數

實務上在應用 SPSS 軟體 run 完主 成分分析後,應該進一步進行因素 轉軸,在社會科學研究中,varimax 法為最常使用的,varimax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為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女性君主與國家元首。 9 月 8 日女王駕崩後舉國哀痛,73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