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診斷」(diagnosis)原本是醫學用語,其意義是指透過診察症候,以了解 此症狀背後的根本原因,並作為消除此原因的依據(黃瑞煥、詹馨,1982)。近 年來,國內外教育學者(Bell ,1993;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將診斷 的概念應用在數學教學上,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先診斷出學生的迷思概念,

再針對迷思概念及學習者的個別需求和心理特性,製造出認知衝突的情境,使學 生有機會主動察覺並承認自己的錯誤,進而調整其原有的認知(劉曼麗,2005)。 國內已有許多有關如何改變迷思概念的診斷教學實證研究(李源順、林福來,1998;

2000;李源順,2002;劉曼麗,2005),研究結果大多指出診斷教學是破除學生 迷思概念的有效教學策略。因此,若想在教學時排除學生的迷思概念或學習困難

Bell(1993)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提出診斷教學法的理論特性如下:

1.呈現的問題活動,要和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相連結。

8.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適時重返相同的概念點(包括利用不同的脈絡),

直到產生持久且可遷移的瞭解。

林福來、黃敏晃與呂玉琴(1992)提出診斷教學的原理如下:

1.教學設計之前,不僅要分析欲教的解題方法,同時要詳細敘述學生自己發 展的解題策略。

2.教學設計要能凸顯學生自己發展的解題策略之侷限性,使欲教的解法有明 顯的學習動機。

3.教學活動次序的安排,以及從多種解題策略中選取欲教的某種策略,原則 上要盡量減低學生的工作記憶量。

4.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有資源可以自我檢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即一般所 謂的立即回饋原則。

5.對於學生共同常犯的錯誤,教學設計務須使學生有機會主動察覺自己錯了,

亦即產生認知衝突。

林福來(1999)依據多年的教學研究,提出診斷教學三步驟:先診斷學生所 犯的迷思概念、再針對學生的迷思概念製造認知衝突、最後進行調整學生的認知,

為診斷教學提供了一個具體實施的方向(劉曼麗,2005)。李源順與林福來(2000)

建議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溝通教學取向進行教學,學生就有機會在討論 或演示數學的過程中,將其迷思概念呈現出來,而教師也能進一步診斷出學生解 題想法背後的迷思概念,以作為下一步製造認知衝突的參考依據。由此可知,強 調溝通討論的教學方式,對進行診斷教學而言是相當可行的(劉曼麗,2005)。

陳明宏、呂玉琴(2005)認為診斷教學的目的主要在透過所設計的教學活動,

讓學童發現自己的錯誤概念,促使學童改變其原始的錯誤概念,並使學生的概念 調整正確,此即所謂的概念改變。其呈現的教學法如下:

1.BDEI 概念改變教學法

Hewson, M.G.,and Hewson, P.W.(1983)認為要改變學童的錯誤概念,必 須先找出學童具有的錯誤概念,再利用概念改變策略進行教學。其教學方式是從 學童的迷思概念出發,並依序使用概念溝橋(B)、區別(D)、替換(E)、整合(I)

等四個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其中的替換策略即讓學童發現自己現存概念的不合 適之處,並發現新概念更能解釋現象。

2.異例(discrepant event or anomaly)教學法

Tirosh and Stavy(1996 , 1999)透過「異例」來誘發學童在面臨數學問 題時產生概念上的衝突,以糾正學童的錯誤概念。在教學上,希望經由此種認知 衝突的歷程,學童可以察覺其既有知識和正統知識間的差異,藉此幫助學童重建 其認知結構。其教學程序有製造暴露事件、引入異例、調整期等三階段。

3.新奇問題(novel problems)教學法

Niaz(1998)指出,若要讓學生產生概念改變,教師必須提出「新奇問題」

讓學生來回答。因為處理該問題的過程必須涉及推理及討論,具有反省的效果,

且較能引發學生的迷思概念,產生認知衝突,進而引起學生認知發展及重建認知 基模系統的動機。

4.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環境,可藉由個人和團體又因來促進學生從事結構化的 作業,以增進小組成員間的幫助行為(Slavin , 1984)。而 Piaget , Inhelder , and Szeminska(1960 , 1970)則認為兩個認知實體之間的衝突可以導致認知的 調整。

綜合以上診斷教學理論及相關研究發現,多數學者提出的診斷教學基本原則 大同小異。其教學活動設計之原則可整理成下列五項:

1.活動設計前應先設法瞭解學生的起點行為,進而診斷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

作為提供適當的教學策略之參考依據。

2.活動設計應設法凸顯學生認知的侷限性,使其認知產生衝突,進而產生認 知調整的需求感。

3.提供具體的實物讓學生進行操作,使其有足夠的具體經驗,有利於抽象概 念的理解。

4.教學時需秉持著立即回饋的原則,以鞏固學生的概念。

5.教學過程中不斷透過師生的對話,引出其原有的概念,進而促使學生概念

的改變。

此外,診斷教學在活動的設計上,無論採異例或新奇問題;在教學策略上,

無論採用個人解題或合作學習,其教學的核心都是要使學童原有的迷思概念與正 式概念,在認知結構之交互作用下產生認知衝突,引起學童在認知結構上的不平 衡,進而澄清、改變原有的迷思概念。因此,研究者將參考上述原則,並考量本 研究之研究目的,及實施於課堂所需考慮的實際狀況,據此來設計本研究的補救 教學活動。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設計」,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

「研究工具」,第四節為「研究過程」,第五節為「研究限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