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理論探討

第一節 評估健保付費意願的相關理論暨模型建構

在現今福利國家的概念下,社會福利的完善規劃與落實,在在考驗政府 的執政能力。其中,台灣健保政策的施行經驗,已在國際上受到認同(楊志良,

2009:8)。對於財務支出的關注,是各國在從事健保政策上的主要關注焦點,

我國雖然在 2002 年開始實施總額支付制度,藉以減少收支失衡,然從健保局 所公告的數據顯示,我國在健保赤字上仍是逐年上升。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 題,學界也積極努力在尋求解決之道,不論是從預測個人費用支出模型的建 立,亦或是探討財務收支失衡的影響因素,兩者都是基於不調漲保費的行為 下所提出的學術建議。但在現階段,不論是學界或是實務界,對於保費調漲 的呼聲開始彼此有了共鳴(蔡貞慧等,2004)。但楊志良(1999:85)也指出,造 成民眾健保低滿意度的因素主要與費用負擔有關,如保險費用過高及健保、

勞保雙重負擔等。因此,現階段的發展重點在於發展預測民眾付費意願的模 型,藉以瞭解形塑人民健保付費的影響因子究竟為何。同時,在新公共管理 的浪潮下,公共管理者被要求具備高度的回應性,公民躍居要角,成為績效 評估過程中的基本伙伴(partners) (Vigoda & Yuval, 2004),而一種顧客導向的 思維已全面席捲整個公務體系。現今,納入市民的意見做為政府施政參考,

已普遍被視為是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核心要件(Chen et al., 2006),也因此

使滿意度調查成為公部門用來評估民眾偏好及滿意度最常用的方法(Kelly, 2005)。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下,本研究嘗試透過顧客滿意度的模型為基礎,架 構起民眾付費意願的預測模式,並同時納入新共行政學派所重視的公民精 神,藉以解決在新公共管理下過於將公民視為顧客,而忽略民眾的主要委託 人角色。因此,社會的公平正義概念,也將被本研究納入該模型之中。

一、 健保改革政治可行性評估:政策民調

本研究是一個植基於對於健保保費調漲的趨勢下所進行的「政治可行性」

評估工作(the evaluation of political feasibility),目的是要提供決策者,研判政 策合法化過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阻力與問題,並作因應的措施;對照企業管 理的領域來看,政治可行性活動的內涵,類似於企業所針對某項議題所實施 的「策略規劃」(strategic planning)作為,或是企業「議題管理」(issue management) 的相關活動,目的都是希望在組織推動特定方案前,能夠對於決策環境當中 的機會與威脅有所了解,以為因應。

公共政策過程是一個政治過程,主事者除了應該留意政策規劃過程當中 諸多技術層面的議題之外,由於政策改革必定牽涉到資源的重分配,要如何 事先評估由重分配所帶來的政治效應,讓政策改革政治可行性評估成為必 要。當然,這種政治過程通常會被稱為一個「渾沌」(chaotic)的過程,傳統以 來也常被視為是只有少數「局內人」才能玩的遊戲,然而,隨著政治與政策 科學的對於政策過程的不斷研究,學界與實務界已經漸次發展出系統評估政 治可行性的方法,這種評估也能夠在實證的基礎之上,對主事者提出「政治 可行性」的政策建議,大大提高了政策推動過程中的有效性。張四明等(2002) 曾指出,健保保費改革方案的政治可行性評估,可以分為五個步驟、三個階 段。五個步驟:1、議題(問題)的設定;2、參與者(players)的指認;3、蒐集 參與者對政策認知與偏好;4、了解參與者所擁有的資源(權力與地位);5、

以顧主(client)為核心的策略分析。三個階段分別是 1、民眾、立法助理、以 及法人團體的民意調查 (步驟一、二、三);2、健保政策菁英訪談 (步驟一、

二、三、四);3、第三階段:以顧主(client)為核心的策略分析 (步驟五)。而

民主時代的公共政策制定,與非民主時代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尊重民 意,這種差異,也是民主政治的正當性所在。然而,公共政策千頭萬緒,複 雜多變,從運作效率的角度來看,不可能事事交由民眾決定,因此,就行政 運作的角度來看,民主國家與非民主的國家都一樣需要一群「代理人」

(agents)來幫助民眾處理公共事務,這也是直接與代議民主取捨問題的起點

(Haskell, 2001)。也因為代理人的關係,容易產生民意與公共政策之間的落 差。如同余致力(2000)所做的研究指出,在比對台灣民主化之後的一百多件 公共政策之後,發現只有一半不到的政策決議是與民意協同的,另外一半是 與民意相左的,這其中,又以政治制度改革的相關政策,與民意背離的頻率 最高。因此,民意與公共政策的落差,是深化民主應該面對的首要議題,公 共管理者應該扮演的關鍵角色,就是強化自身進行「公民接觸」(civic engagement; Cooper, 2005))的能力,並且從中完成公共政策過程中,以「公 共諮詢」(public consultation)替代「專業獨斷」(professional tyranny)的任 務。對於公共諮詢,西方國家已行之有年,並已發展出各種模式(OECD, 2001;

Seargeant and Steele, 1998),隨著民主化的進展,我國各級政府近年來也逐漸 重視政府與公民間的夥伴關係,強調公民在政策過程中的參與。其中,曾被 二代健保小組採用,以進行健保保費新制政治可行性評估的民意調查即為其 中一項最具科學代表性的公共諮詢工具。

回到本文研究目的所示,如同蔡貞慧等(2004:3)指出,全民健保醫療支 出的逐年增加是必然的趨勢,健保財源的擴大或調整也是遲早需要派上用場 的因應做法。現階段更有衛生署長楊志良為了健保保費調漲以辭職這樣的策 略手段,提醒社會大眾以及政務人員對於健保財務收支失衡的關注。本文研 究緣起曾提及有關健保財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於保費公平性以及費用支出 模型的建構上。然而,本研究與過去研究較不同的是,是想回歸到消費者最 根本的消費態度,試著從行銷學的角度出發,透過被保險人對醫療服務體系 的相關服務與印象的最原始價值知覺,來測量被保險人對於健保付費意願的 高低。倘若立基於未來健保保費調漲的政治可行性,現階段我們必須要做的 就是瞭解在甚麼樣的因素下,人民願意接受保費的調漲?在甚麼樣的因素 下,人民願意提高付費的意願?因此,一個能夠預測人民付費意願的模型建 構將是現階段的發展重點所在。

隨著時代潮流的推進,民眾生活素質之提昇,醫療品質的增進已是今日 各醫療院所致力的目標,而醫療品質,一般來說可將其分為二部份:一是指 專業醫療技術,另一則是指病患的滿意程度(黃素丹,1997)。醫療滿意度為 病人對不同層面健康服務的正向評價 (Linder-Pelz, 1982),而病患就醫滿意度 不但是測量醫療品質的重要指標,也是病患選擇醫療機構的一主要考慮因素 (Hansagi et al.,1992) 。病患滿意度可視為病患對醫療服務之正向評價,因為 良好醫療服務品質將提昇病患的滿意程度,此正是影響病患在未來選擇就醫 的重要考量因素 (Linder-Pelz, 1982; Hansagi et al., 1992)。而相關研究指出,

在良好的服務滿意度,將有助於提高民眾的付費意願(Patterson and Spreng, 1997;Sajeev and Colgate, 2001)。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下,服務滿意度即為影響 民眾付費意願的一個重要的影響變數。然,就醫療服務滿意度而言,究竟有 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民眾知覺醫療服務滿意度的高低?同時,本研究也注意到 在相關政治與經濟行為的研究中均指出,社會關係對於個人行為的影響。基 此,本研究也試著將社會因素納入模型建構之中,藉以探就社會關係如何塑 造台灣健保體制下的人民行為,如何影響人民對於醫療服務品質滿意度的感 受,進而形塑民眾在健保付費意願上的高低。

二、 影響民眾付費意願行為因素模式 (一) 消費者滿意度模型的社會面向再思

關係此一概念在華人社會的制度性意涵,持續的被西方及華人圈的社會 網絡與文化心理學者所重視(鄭伯壎,1995;Yan, 1996;Xin and Pearce, 1996;

楊中芳、彭泗清,1999;彭泗清,1999;張志學,1999;楊宜音,2001; Wellman, Chen and Weizhen, 2002)。西方的關係是建立在態度、價值觀與個人特徵

(personal attributes)相同或近似的基礎上,主要所表現的是人際間的吸引關 係。但相對來說,華人圈的社會關係非常強調差序格局(金耀基,1992;費 孝通,1998)的概念,特別是「自己人與別人」的差異。換言之,若同意台 灣社會屬於華人文化的一部份的話,我們可以假定關係的「親疏遠近」,相當 程度的體現了台灣社會運作的隱性秩序。以此為基礎,本研究認為影響民眾

(二) 人口動態變項:民眾的醫療社會網絡

究竟社會關係多大程度的會影響到國人對於健保政策滿意度的看法?是 否在親近、互動頻率高的熟人中,具有健保與醫療相關工作職位身份的人,

會容易影響到受訪者本身對於健保政策執行的觀感?在華人社會中,血緣親 屬關係無論在農村或城市地區,都是其他社會交往關係的基礎與出發點(楊 宜音,2001)。各種人際親密關係、信任感與義務程度的建立,也是透過從家 庭為核心所幅散出不同的交往路徑而開展。也因此,楊宜音(2001)將華人 社會中關係的特點分為三類:第一、與角色規範的倫理關係,以社會身份(主 要是親緣身份)來界定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規範;第二、親密、信任與責任的 互動;第三、以自己為中心,通過他人而形成關係的網狀結構。這三個特點 也顯現了華人在確定關係連帶的強度時,主要是依據自己的角色關係為基 礎,再輔以親密、互動頻率與信任的標準。換言之,在華人的社會中,越是 關係親密,行為親密度高,話題的親密度高,彼此間的觀念與社會行為也愈 容易被相互影響。據此,過去的大型調查研究並沒有考量社會關係對政策意

會容易影響到受訪者本身對於健保政策執行的觀感?在華人社會中,血緣親 屬關係無論在農村或城市地區,都是其他社會交往關係的基礎與出發點(楊 宜音,2001)。各種人際親密關係、信任感與義務程度的建立,也是透過從家 庭為核心所幅散出不同的交往路徑而開展。也因此,楊宜音(2001)將華人 社會中關係的特點分為三類:第一、與角色規範的倫理關係,以社會身份(主 要是親緣身份)來界定自己與他人的互動規範;第二、親密、信任與責任的 互動;第三、以自己為中心,通過他人而形成關係的網狀結構。這三個特點 也顯現了華人在確定關係連帶的強度時,主要是依據自己的角色關係為基 礎,再輔以親密、互動頻率與信任的標準。換言之,在華人的社會中,越是 關係親密,行為親密度高,話題的親密度高,彼此間的觀念與社會行為也愈 容易被相互影響。據此,過去的大型調查研究並沒有考量社會關係對政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