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認知診斷方法與補救教學

評量的目的除了瞭解學童的學習情況之外,也要能同時提供學童迷思 概念的診斷,才能讓教學者針對診斷結果進行適性化的補救教學。有許多 學者主張,評量的實施應以認知心理學對學習歷程的研究結果,作為編製 測驗的理論依據,這種結合評量與認知心理學理論的方式,就是認知診斷 (cognitively diagnostic) (涂金堂,2003) 。認知診斷結合認知與心理計量兩 大領域,認知領域把知識視為網路結構,主要是在描述知識的一般本質,

把個別差異當成干擾雜訊;心理計量領域把知識視為多向度結構,主要是 在精確描述個體的知識結構,瞭解個別差異與需求(游森期、余民寧,

2006) 。

在資深教學者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大部分的學童在進行分數加減運 算時,只學會程序性知識,無法瞭解概念性知識,因此無法將概念應用到 生活情境中,因此教學時應從概念性知識著手,待學童理解後再自行抽取 出程序性知識(呂玉琴、李源順、劉曼麗、吳毓瑩,2009)。

認知診斷含蓋範圍廣泛,以下簡介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詮釋 結 構 模 式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 次 序 理 論 (ordering theory) 、試題關連結構(item realational structure, IRS) 這四種認知診斷方 法,並與概念詮釋結構模式加以分析比較。另一方面有許多研究著重在教 學者協助學童理解概念的理論與方法,以下分別簡介鷹架理論、診斷教學 法。

一、 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

概念構圖是一種教育工具,可使用它來具體化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來 清楚瞭解學習者的已知。Novak & Gowin (1984) 認為概念構圖是一種動 詞,是一種教學活動的過程,也就是給予學習者一組概念,讓學習者用適 當的連接詞(lable)將這些概念連接起來,作為一個概念圖,教師可由此診 斷出學童的知識結構(knowledge structure) 與迷思概念(misconcept) ,所以 概念構圖不僅是一種教學策略,也可作為一種評量工具。傳統選擇題測驗 常無法測得學習者完整的知識狀態(Frederiksen & White, 1990) ,而概念構 圖需要學童自己架構概念,並且由回憶中辨認概念間的關連性,強調學習 者將所具備的知識以具有結構性、組織性、完整性的方式表達出來,可針

恩,1998)。宋德忠等人(1998) 指出概念構圖可以敏感的分辨教學方式、

考試方式、與智力水準不同所造成的差異,但Herl, Baker & Niemi (1996) 認 為,有不少以概念構圖作為評量工具,但缺點就是缺乏適當的專家模型,

和較好的計分法則,使生手與專家結果之比較上太過僵化。

概念構圖在各方面的運用相當多:Komis, Ergazaki & Zogza (2007) 比 較電腦輔助動態模式與以‘紙與筆’概念構圖技巧在14歲學童合作活動的不 同,研究結果顯示在案例中四個主要的模式活動(分析、合成、測驗說明、

技術與認知支持)透過模式運作定義模式流程的步驟,而特定的質化差異可 以確實地被辨識。Kong & Kwok (2005) 設計一種認知工具來符合學習者理 解新的程序知識,此工具主要是用在傳達分數等效性的概念及計算分數的 能力。再者,研究的結果指出此模式能提供學習者在學習加法及減法分數 上更有效的程序。

二、 詮釋結構模式(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Warfield (1976, 1982) 提 出 詮 釋 結 構 模 式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 原本發展於社會系統工學,這個方法也可應用於概念層次 結構分析探討。日本學者佐藤隆博(1987) 提出很多ISM分析法在教育領域 裡課程與學習的應用實例,把教學者腦中抽象的要素轉為具體化的關連構 造階層圖,並透過學習者概念元素彼此間的關係,獲得整體的概念結構圖 (林原宏、陳紹銘、黃國榮,2006) 。ISM分析法是要將學習者腦中思考的 概念單位結構,用具體的圖形或數量表示出,建立整體概念元素間的關 係,也就是經由部分元素間的關係,整合起來形成所有元素整體的關係,

也可由此看出元素的高低層次和順序關係(許天維、林原宏,1994) 。 ISM分析法在教學上的運用也很多:蔡秉燁(2004) 運用ISM分析方 法,針對高中數學補救教材,設計結構化教材,發現圖像式階層結構教材 內容,使教學者能確切掌握教材呈現的順序,來提升補救教學的效果。鄭

麗娜(2004) 在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地理概念研究上,應用ISM分析法,

畫出地理概念階層圖,藉此規劃地理概念學習的最佳路徑與群組概念。

三、 次序理論(ordering theory)

次序理論是應用於心理計量(psychometrics) 的一個另類分析取向,能 夠呈現試題間的次序性關係或研究問題的次序,以利編排試題,但僅以線 性次序(linear ordering) 的關係進行分析,所以會有以下兩個問題:(1)一組 題目中的線性順序只能顯示出最精簡的題目關係,一旦題目數增加,就愈 難獲得複製力(reproductability) 。(2)一些邏輯與統計的的分析結果指出並 不是所有的次序都是線性的。因此Airasian & Bart在1973年提出一個可分析 線性與非線性次序的方法,將次序理論(ordering theory) 應用在教育工學上 (Airasian & Bart,1973; Bart, 1976) 。從心理計量的相關研究中可以發現,

次序理論的分析可以呈現試題階層(item hierarchy) ,且其主要應用於衡量 兩個試題之間先備條件(precondition) 之次序關係。

因為次序理論能有次序、有結構的呈現事物的特點,因此被不少實證 性研究採用,且以數學學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學童的認知不但有階段性 還有結構性。在Bart & Krus (1973) 提出次序理論的測量模式後,之後的相 關研究主要是探討J. Piaget認知理論發展中的發展階段的次序性(林原宏、

游森期,2006)。例如:Jansson (1986) 以次序理論分析J. Piaget形式運思的 16種邏輯推理的發展先後順序之階層結構。余民寧、陳嘉成(1998) 將次序 理論應用於評量技術的開發,來瞭解學童學習困難和診斷學習缺陷。

Airasian & Bart (1973) 所提出的次序理論僅限於二元計分,但在教育 實務上的測驗大多採用多元計分,無法進行資料分析,Lin, Bart & Huang (2006) 將 次 序 理 論 推 廣 為 適 用 於 多 元 計 分 模 式 的 多 元 計 分 次 序 理 論 (Polytomous Ordering Theory, POT ) , 以 及 加 權 式 多 元 計 分 次 序 理 論

元計分次序理論,可呈現出兩兩元素間的次序性與階層性(林原宏,2010)。

四、 試題關連結構(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IRS)

Takeya 在 1980 年 代 根 據 Bart & Krus (1973) 的 次 序 理 論 (ordering theory)提出另一種計算試題次序性係數(ordering coefficient) 的方法,就是 試題關連結構理論(item relational structure, IRS) ,Takeya (1980, 1991) 所 提出的試題關連結構,就是以二元計分(dichotomous) 試題,根據其列聯表 資料,來計算其前置關係(precondition) 或是次序性關係,因此IRS是根據 施測結果,並按照試題通過率和反應順序,來繪製出試題關連結構圖(Lin, Bart & Huang, 2006) 。

運用試題關連結構的研究也相當多:楊秀倩、陳進春、許天維(2006) 應 用試題關聯結構分析法來對國小高年級資賦優異學童進行施測,繪製具有 上、下位概念的結構關係,結果發現五、六年級資優學童梯形面積測量概 念的聯聯結構圖都分成二個分支係和一個獨立系列,且梯形面積測量概念 的學習成效頗具穩定性,較不受時間間隔的影響。沈佩怡(2007) 運用試題 關聯結構分析法,針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進行小數概念的施測與分析,研究 結果發現小數的化聚概念是先由單位化小數合成概念開始,經由「十分位 不含零、不進位之單位化小數」、「十分位含零、不進位之單位化小數」、

「十分位不含零、進位之單位化小數」、「十分位含零、進位之單位化小 數」的歷程,漸次發展至單位化小數分解概念,待單位化的小數化聚概念 成熟,學童才能往上發展非單位化的小數化聚概念。

本研究所採用的認知診斷方法是概念詮釋結構模式,不但可顯現概念 間的上下位階層關係,還有概念間的從屬關係,更可得知每個概念的精熟 度,綜觀各個認知診斷方法,概念詮釋結構模式集合了各個認知診斷法的 優點,更能精準的瞭解學童的學習情況。

五、 鷹架理論(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Vygotsky(1978)認為每個學童都有自己的潛能,也就是「可能發展區」

(ZPD,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學童可藉由外來的協助助或指引,

去完成他本來不會的問題。而接受協助所能提升的能力則是因人而異。這 種在學童學習的過程中給予的協助或教學便是外在給予的鷹架(張春興,

2007)。

近期鷹架理論的相關研究有:黃智瑛(2007)在研究中提到數學的學習 應給予鷹架作為支持,奠定學童下一階段的數學學習能力 ;郭輝龍(2009) 利用互動式虛擬儀器測量學童的 ZPD 來驗證數位教學系統之效能。

六、 診斷教學法

診斷教學法(Bell, 1992)使用教學策略,使學童主動查覺本身錯誤,造 成認知不平衡,進而產生認知調整的學習需求。其特性如下:

(一) 問題與學童學習經驗連結且須涵蓋迷思概念。

(二) 設計之問題活動要能引起有迷思概念學童的認知衝突。

(三) 針對需補救的迷思概念徹底討論,並給予學童正確性的回饋,使其 整合出新的知識結構。

(四) 利用進一步的問題鞏固學童的概念。

(五) 問題有彈性,使不同初始能力的學童有挑戰機會。

林福來、黃敏晃與呂玉琴(1996)針對學童分數解題行為提出符合診斷 教學的假設發現:

(一) 同年齡層學童常犯同樣的錯誤。

(二) 有些錯誤解題策略在學童心中根深蒂固,容易一再犯錯。

(三) 學童接觸他所擁有的資訊無法解決的情境時,能發展合理的解題策 略,但往往過於簡化。

學童的認知衝突,經過討論釐清謬誤,重新建構正確的概念,將可利用診 斷教學進行及時的補救教學,使教與學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