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主要透過國小五年級分數概念及其加減運算試題,探討學童知

識結構的特徵,並分析比較在進行補救教學前後知識結構圖的異同。在資 料處理上,使用Lin et al.(2006)所發展的概念詮釋結構工具(Polytomous concept advanced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簡稱PCAISM)、SPSS 12.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其中的資料分析項目及順序如下:

一、試題性質與解題表現之分析

(一)分析試題之難易度、鑑別度及測驗之信度。

(二)分析解題結果之概念全對通過率,呈現出學童的解題能力。

二、透過次序理論分析概念的先後順序性及階層性

分別利用傳統分群及模糊分群(林原宏,2003,2005b)繪製代表學童的次 序結構圖,分別檢視兩種分群方法所繪製的POT圖合者較能代表群中心,

作為補救教學的參考依據

三、描繪學童分數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知識結構圖

利用Excel建立受試者反應矩陣(如表3-4-1)以及分數加減概念試題屬 性矩陣(如表3-4-2):

表 3-4-1 分數加減概念受試者反應矩陣(擷取部分)

將受試者反應矩陣與試題屬性矩陣上傳到「認知診斷之測驗分析即時 服務系統」選擇「PCAISM」進行分析,即可繪出每位受試者的分數加減 概念詮釋結構圖,亦可得到每位受試者在七個概念中的精熟度矩陣。以

=.53 進行截矩陣後,根據學童的二元關係矩陣,繪製其概念詮釋結構圖。

結構圖的判讀如圖 3-4-1:

圖 3-4-1 概念詮釋結構圖圖例

圖中之圓圈內上方的數字分代表概念 1 至概念 7;圓圈內下方的小數 則代表受試者在該概念之精熟度,精熟度介於 0 和 1 之間,數值愈高代表 受試者在該概念愈精熟;所輸入的 值不同,系統繪製出的關連指向也會 不同。

四、學童分數概念結構圖形分析

經上述分析流程,可繪製出不同能力值的學童之個人化概念詮釋結 構圖,將概念詮釋結構圖分析之重點說明如下:

(一)根據概念詮釋結構模式,針對分數的概念詮釋結構圖進行一般的描述 性分析,例如:分析學童概念詮釋結構圖的分層級數、最上層級及最 下層級之概念、層級間概念之特殊的階層關係等特點。

(二)比較同一群的學童、不同群的學童其概念詮釋結構圖的概念階層位置 與連結關係之異同。

(三)比較答對題數相同但反應組型不同之學童,其概念詮釋結構圖概念階 層位置與連結關係之異同。

五、補救教學

在各群中,分別隨機抽取兩位學童進行訪談及補救教學,步驟如下:

(一)在進行訪談前先分析學童答錯的題目包含哪些概念,再進一步於訪談 時了解學童答題時的想法,釐清學童所犯的迷思謬誤,並測驗這些概 念,驗證這些概念是否是學童較不精熟的。

(二)列出學童較不精熟的概念後,再按照由圖4-1-3所分析的分數概念發 展順序與診斷教學法進行補救教學。每位學童的補救教學節數以一節 課為原則,但因各個學童需補救的概念數不同,且學童的學習時間不 同,所以不同學童的補救教學時間也會有所增刪。

(三)進行完補救教學後,立即進行測驗確認概念的精熟度,繪製出概念詮 釋結構圖後,並再次進行訪談比較學童在進行補救教學前後的概念詮 釋結構圖的概念階層位置與連結關係之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