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認知風格

本節主要探討認知風格的涵義及相關理論。藉由對認知風格理論的了 解,進而延伸至實際研究之中。

壹、 認知風格的涵義及相關理論

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起源於 1940 年代,著重在心理學對於認知風 格的研究;到了 1970 年代,才有因為研究認知風格結果指出在教育上具 有應用的價值,進而慢慢演變為以學習為中心的認知風格理論。認知風格 是指每位學習者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其特定偏好或喜好使 用的學習方式,其本身並沒有好與壞的差異。

許多國內外研究學者都有提出他們對認知風格之定義,每位學者定義 非常多樣化,對學習強調的重點也不同。學者其定義也非常多元,對於學

習所強調的重點也不盡相同。Brown、Cristea、Stewart 與 Brailsford (2005) 將認知風格分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dimensions)、訊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及教學多元偏好(multidimensional and instructional preference)等四種層面,分別說明如下:

一、 人格特質(personality dimensions):指學習者會採取自己偏好的方 式來取得訊息,也表示學習者的認知風格會受人格特質影響。

二、 訊息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指學習者有偏好接收與處理訊 息的方式。

三、 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指學習者會因環境中不同教師的教學 風格、同學之間不同的背景等多重因素相互影響之下而改變自身 的認知風格。

四、 教學多元偏好(multidimensional and instructional preference):指學 習者所偏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方式,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和學習

Charles (1980) 指個體在學習情境中所展現的個人學習方式。

Butler (1982) 指個體以何種最容易且最有效率的方式瞭解自 己、外界以及兩者之間關係。

Mcdemott &

Beitman (1984)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方式,它包

Claxton &

Ralston (1978)

個人偏好的學習策略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對 刺激慣用的反應方式。

Gregoric (1979) 學習式心態能提供學習者心智運作的線索,使學 習者能夠從環境中調適行為。

Renzulli & Smith (1979)

學習者在特殊的學習活動及課程、教材的交互作 用當中所偏好的教學策略與學習方法。

Entwistle (1981) 學習者在不同情境中有慣用某種學習策略的傾 向。

Schemeck (1982) 個體在學習情境中運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策略 與行為。

情意 取向

Bennett (1979) 影響個體於學習情境中運用自己喜歡或擅長的 策略與獨特行為。

Gager & Guild (1984)

個體致力於某學習任務時,經由行為和人格的交 互作用而表現出來一種穩定且普遍的特徵。

Canfield (1988) 學生在學習環境中對班級氣氛、人際關係、動機 因素、學科興趣及成功或失敗的預期。

(續下頁)

資料來源: 取自吳百薰(1998)。國小學生認知風格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

貳、 認知風格的評量工具

許多學者對於認知風格量表進行研究,且每位學者強調的重點也不同,

故我們講列出一些著名的認知風格評量工具並加以介紹。

一、 MBTI 人格類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分類

人格類型量表(MBTI)是建基於瑞士精神科醫生 Jung (1923)開發的性 格分析理論。後來由 Briggs 與 Myers (1985)對 Jung (1923)的理論加以擴展 及詳加闡述。

MBTI 的 16 種人格類型是 4 個維度:向性(外向型與內向型)、注意方 式(感覺型與直覺型)、決定模式(思維型與情感型)、以及生活風格(判斷型 與知覺型)。詳細說明如下:

1. 外向型和內向型:外向型學習者很願意吐露自己的想法,

喜歡與他人交往。內向型學習者則傾向於自己想問題,

注重內心世界的思維和構想。

2. 感覺型和直覺型:感覺型學習者在學習時具有實踐、事 實導向性特點,關注事物的事實和發展的程序。直覺型 學習者則對事物間關係、事物的可能性或經驗的意義更 為注重。

3. 思維型和情感型:思維型學習者在解決問題時以邏輯和 規則作為依據。情感型學習者傾向全憑個人經驗來做決 定。

4. 判斷型和知覺型:判斷型學習者嚴格按照事物的秩序或 計劃來活動。知覺型學習者則更善於適應不斷變化的環 境,目的在理解並適應外在事物。

二、 Kolb 的認知風格分類

Kolb (1984)根據人們學習牽涉到的活動狀態分為四個不同階段的認知

風格,他認為不同認知風格所喜好的學習和接受訊息方式是不同的。共分 為四種類型:分散者、同化者、收斂者、調適者。

1. 分散者(diverger):學習者喜歡吸收具體的資訊進行思維 加工,並把他們看到資訊的進行概括。

2. 同化者(assimilator):學習者從抽象的概念出發進行思維 加工,他們邊思考邊看。

3. 收斂者(converger):學習者從經驗中抽象出資訊並進行積 極加工,他們從一個觀念出發,然後通過試驗來驗證。

4. 調適者(accommodator):學習者感知具體資訊並積極地加 工,他們是感覺者、試探者和操作者。

三、 VARK 學習風格理論

在 Fleming 與 Miller (2001)的研究中認為,辨別不同學習風格最簡單 也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依據感官區分,最早是從 Clark (1995)提出的 VAK 模 型,將學習風格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和運動知覺型。在學習的過程中,讀 與寫的感官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 Fleming 與 Mills (2001)學者建 立了一個學習模式,學習者在學習時所產生的偏好,觀察學習者透過何種 感覺通道來進行溝通與學習,共四種類型;分別為視覺(Visual)、聽覺(Aural)、

讀/寫(Reading and Writing)、動覺(Kinesthetic)四種類型。Fleming 也同時設 計 了 完 整 的 學 習 風 格 測 驗 量 表 (The VARK questionnaire, http://www.VARK-learn.com, 2016),依照學習者選項總數,將學習者分為 以下 3 種型別,15 種風格:3 種型別分別為單一型別、雙重型別及複合型 別。15 種風格則為單一型別中細分,V、A、R、K 型;雙重型別中細分,

VA、VR、VK、AR、AK、RK 型,複合型別中細分,VAR、VAK、ARK、

VARK 型共 15 種。下表 2-2 為四種類別的學習風格者之學習特徵。

表 2-2 (Reading and Writing)的學習

資料來源:取自 VARK 商業網站,http://www.VARK-learn.com

李雨蒔(2013)也針對各個學者所提出的認知風格理論之內涵與模式

1. 場地獨立(Field independent) 2. 場地依賴(Field dependent)

藏圖測驗(Group Embedded Figures Test, GEFT)

Gregorc Style Delineator

Barsch (1980)

1. 視覺型(Visual) 2. 聽覺型(Auditory) 3. 動覺型(Kinesthetic)

BarschCognitive

2. 動覺/觸覺型(Kinesthetic/ Tactile) 3. 聽覺型(Auditory)

Sensory/perceptua lCognitive Style

(續下頁)

Kolb (1984)

Kolb Cognitive Style

Inventory(KLSI)

Reid (1987)

1. 視覺型(Visual) 2. 聽覺型(Auditory) 3. 動覺型(Kinesthetic) 4. 觸覺型(Tactile) 5. 個人型(Alone) 6. 小組型(Groups)

Perceptual Cognitive Style preference 4. 實用型(Pragmatists)

Cognitive Styles Questionnaire

資料來源:取自李雨蒔(2013)。不同認知風格學生在延伸式擴增實境教 學的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 Felder 與

Soloman (1991)

1. 主動型(Active)/反思型(Reflective) 2. 感官型(感覺型)(Sensing)/直覺型

(Intuitive)

3. 圖像視覺型(Visual)/口語聽覺型 (Verbal)

4. 循序型(連續型)(Sequential)/總體型 (Global)

認知風格問卷 (ILS)

Clark (1995)

1. 視覺型(Visual) 2. 聽覺型(Aural) 3. 動覺型(Kinesthetic)

Silver 與 Style Inventory)

Fleming 與 Mills (2001)

1. 視覺型(Visual) 2. 聽覺型(Aural)

3. 讀/寫型(Reading and Writing) 4. 動覺型(Kinesthetic)

The VARK Questionnaire

學,台北市。

參、 個體場地獨立性程度分類

Witkin (1967)利用人對「視空間知覺」(Perception of visual space)的實 驗中發現部份受試者在判斷方位時會利用自己的身體來做為參照點,有的 受試者則是會利用外界之視野來做為參照點,以此實驗結果建構了場地獨 立型與場地依存型之分類方式,之後在其他的知覺傾向測驗中得到的結果 也具有一致性,故個體獨立性程度分類的概念便獲得了認可 (Goodenough, 1986)。

Witkin (1967)也利用該實驗發展出藏圖測驗(Embedded-Figures tests, EFT),藉由測試觀察受試者是否能夠在複雜的圖形中找出藏匿的ㄧ個指定 的幾何圖形來進行人們個體獨立性程度之分類,越不受複雜圖形及無關線 條干擾者就越傾向場地獨立型,反之,越容易受到圖形和無關線條干擾而 找不到指定圖形者就越傾向場地依存型。下方為本研究針對場地依存型與 場地獨立型之詳細說明:

一、 場地依存型:學習者不主動對外來資訊進行篩選,傾向於以外在 參考作為資訊處理的依據,所以較容易受到外在複雜環境的影響;

這種學習者喜歡有人際交流的集體學習環境,較依賴於教材的預 先組織,需要明確的指導和講授,喜歡結構嚴密的教學。

二、 場地獨立型:學習者在認知活動中傾向利用內在參考作為資訊處 理的依據,不易受到外在環境變化而改變;他們可視情境需要或 內在需要時,對所提供的資訊進行改組;這種學習者往往能明確 提出自己的學習目標,願意個人獨立鑽研,對所提供的 學習材料 能重新組織,較適應結構鬆散的教學方法。

由於場地獨立型與場地依賴型在知覺辨識的方式的不同,在認知活動、

學習上也會有所不同,故李曜丞(2008)整理其差異,如表 2-4 所示。

肆、 本節結語

綜合上述所示,我們可對於認知風格歸納出下列概念:

一、 認知風格是受到個人、認知、情意、社會、和環境等因素交互作 用下所形成。

二、 認知風格可以表現學習者的獨特學習偏好或傾向。

三、 認知風格不是能力,而是學習者在面對學習及問題時採取的一種 策略或偏好,因人而異,故具有獨特性。

四、 學習者的認知風格在大部分的時候,可能呈現一致性或穩定性。

五、 認知風格沒有固定的好壞標準,隨著時間與場合不同,所得到的 評價也會不同。

六、 相同學習者的認知風格並非固定不變,而是社會化的結果。

七、 認知風格是可改變的,也會因為不同的問題情境而採取不同的認 知風格來對應之。

本研究將針對場地獨立認知風格透過網路認知失誤與認知焦慮在高 職生學習成效上是否具有影響來進行探討。本研究使用吳裕益(1987)所 修正 WitKin (1971)所編制的藏圖測驗(Group embeded figures test)來判斷該 學生是否會因周遭環境的影響而對資訊理解及感知產生差異,並藉此作為 本研究之研究資料進行分析。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