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語言與概念學習

語言除了具有與人溝通的功能外,也可用來呈現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 (Halliday, 1994)。柏拉圖認為思想就是無聲的語言,思想和語言是不可分離的;

而亞里斯多德則認為語言是內心的符號,文字又是語言的符號。在認知過程中,

「運用工具」與「符號表徵」兩種能力可算是語言的先驅,在兒童運用語言之前,

其心智已能將事物以某種方式呈現在其思想中(謝國帄,2000)。

歐陽鍾仁(1987)宣稱概念是一種認知過程,使個體能夠做比較、概括、抽 象及理解的活動,並以語言為其主要表達工具。不同年齡層、成長於不同環境的 個體,其認知活動不盡相同,概念發展與概念學習的歷程和成果也可能有差別。

Vygotsky 認為在每一年齡階段上,運用各種不同性質的語言,是概念形成的關鍵

(李維,2007),由此可知語言對概念發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 語言

曾世杰(1998)表示語言學者一向把「語言(language)」和「話語(speech)」

分得很清楚:語言系統是存在大腦裡陎的,所有說同樣語言的人使用同一套「語 言系統」,但說話行為的表現是人人不同的。語言 (language)是一種溝通的形式,

用來與他人交流思考的工具,包含說話、書寫、符號,都是以象徵為基礎的系 統(黎士鳴,2003)。

Chomsky (1957)認為語言是一組句子的集合,學習語言時,我們會學讀音、

詞彙以及句子。詞彙儲存在大腦裡,並產生解釋該語言的語句,及所需要的語言

彙的排列有一定的法則,句子的語意不一定是表陎單字的語意,詞彙的排列本身 也是有意義的(謝國帄,2000)。

洪蘭(2007)於演講中提到詞彙能幫助大腦做正確的認知與斷句,尤其學習 中文時特別需要詞彙幫忙。因中文字的距離都一樣長,相同幾個字倘若斷句不 同,就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譬如:「全台大斷電」解讀為「全台,大斷電」和

「全台大,斷電」兩句話的意思就不大相同;另外在詞句當中不能任意增加或減 少一個字,譬如「地理老師」和「地理師」的差別就很大。

概念出現的先後,亦反應出認知成熟的過程。由於詞義既是思維又是語言,

在探討語言思維的過程中,所應遵循的方式便是語義分析 (semantic analysis) (李 維,2007)。語義分析包含語言的發展、功能和結構,此說明了思維和語言的相 互關聯性。儘管兒童熟悉必要的詞語,但成人無法把某些思想傳達給他們,是因 為兒童不理解概念的涵義,只要概念成熟,便能學會一個新詞。雖然青少年已能 相當正確的形成和使用概念,但是要他們用詞語表達概念則十分困難,大多數使 用言語下定義要比使用概念下定義更狹窄得多。

二、 概念學習

概念的獲得可分為後天學習和從自然現象中習得,後學性及形成性的科學知 識是經由刻意安排的學習活動而獲得,而源發性及直學性是兒童以自己為中心的 想法去解釋自然現象(王美芬,1991)。

(一)概念的定義

張春興(1996)於書中提到概念是用來代表一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或事件,

亦指透過同類事物的經驗所形成的概括性認識。多位學者強調「概念」是人類思 考和瞭解事物的工具,是學習的基本單位(王美芬、熊召弟,1995;黃台珠,1984;

趙素敏,2003;蔡孙姍,2008)。李維(2007)闡明 Vygotsky 所指的概念不是通

過聯想形成的,而是通過智力形成的。Lawson (1988)則將概念定義為:「概念=

心智模式+詞語」,強調學童頇透過親身經歷才能學習到心智模式,教師再藉由 教導詞語的意義,使學童能連結心智模式及詞語而獲得概念。

(二)概念的特徵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將十大能力化分成八個分段 能力指標,也就是所謂的八大科學素養,而概念學習是屬於第二科學素養─科學 與技術的認知。黃台珠(1984)認為「概念」具有三項特徵,如圖2-1-1:

圖 2-1-1 概念特徵(黃台珠,1984)

1. 共同性:一個概念在物體、事件或其他概念之中有其共同性。

2. 符號化:為了溝通以及個人認知結構的使用而命名。

3. 文化差異性:依生活環境不同對概念的認知、了解及詮釋會有所差異。

當人們接觸到各類的事件及現象時,會詴圖找出其共同性,將此共同性符號 化,並以使用者文化差異語言做為彼此溝通之用。每個人對特定概念的想法可能 相似,但卻沒有兩個人會相同,會隨著環境、文化、時間以及經驗的變遷而有所 不同。概念是知識架構的主幹,Bruner 便主張學科應以基本概念為內容,學得的 概念才能廣泛應用。概念有其共同性,因而能舉一反三,縮小學習的空間與時間

(王美芬、熊召弟,1995)。

共同性

符號化 文化差異性

言語與溝通

使

在不同的狀況適應不同的需要,概念有其不同的分類方式。在概念形成的分 類上,Vygotsky 著重於研究日常概念和學科概念的差別,前者指日常生活過程中 形成的概念,後者指教學過程中掌握的概念,兩種概念形式又相互聯繫作用(李 維,2007)。趙素敏(2003)則將日常生活與文化交互而成的概念稱為自然概念,

在學校課程中所教導的知識概念稱為人為概念。

概念可以減少認知的負荷量,使複雜的事情化繁為簡,讓個體能夠有更多的 認知資源用在更複雜的認知活動中。概念學習會因個人概念之不同做適當調整,

但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遷,概念會不斷的加深、加廣,因此概念的形成對學習和 適應環境上有很大的幫助(蔡孙姍,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