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迷思概念之探討

學童在進入教室之前對於生活中各種自然現象及科學概念,大都已經發展出 自己的詮釋方式,而這些先備概念往往與科學專家概念不盡相同(林珮如,2002;

王美芬、熊召弟,1995),因此學童在課堂中的學習是一種重組自己既有的知識 與概念改變的學習歷程。林怡均與劉子鍵(2005)研究提到當學生陎臨頇解釋或 描述某些科學現象,又因本身擁有的正確知識不足時,只能利用天生具有的感官 轉化為本身已有的概念。由於學者對知識形成的判斷不同,因此錯誤概念有不同 的命名,其中以迷思概念一詞最為通用,是由英文「misconception」翻譯來的,「mis」

是「missed」(被錯置)或「missing」(漏失、遺失)之意,而「conception」則是 對某事件的概念,迷思概念就是「被錯置或遺失,而形成與專家學者不同的概念」

(王美芬、熊召弟,1995)。這些先入為主的基礎,可能會造成學生在科學學習 上產生錯誤的想法。

有關迷思概念的研究最早起源於自然科學領域,是指學生具有對該概念的誤 解,且此概念與現行廣受接納的科學知識相衝突,然而迷思概念對學生來說就如 同真的一般,學生以為自己的解釋與看法是對的,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 看法是有偏差的(林怡均、劉子鍵,2005)。學習科學概念時,學生常會受到概 念的複雜性、抽象性、語言、文字或教學等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迷思概念(蔡 孙姍,2008)。有些學者強調「由個人信念驅策來詮釋自然現象」的研究角度更 能凸顯迷思概念或另有概念的頑固本質(王美芬、熊召弟,1995)。

迷思概念的研究已有國內外學者諸多研究,茲將針對迷思概念特性的相關研 究彙整如表 2-3-1。

表 2-3-1 迷思概念的特性

Mintzes, Wandersee, 與 Novak (1998)

(1) 學生受學校教育前,以存有迷思概念。

綜合以上國內外相關學者(鍾聖校,1994;Dirver 等, 1985; Fisher, 1985; Gilbert 等, 1982; Mintzes, Wandersee, & Novak, 1998)對於迷思概念的描述,整理出幾項迷 思概念的共同特性:

(一)迷思概念非正統:不具備專家概念的邏輯、普遍、穩定的特性。

(二)迷思概念常是日常經驗的產物:許多迷思概念是來自於日常經驗中,

包含生活經驗、個人直覺、日常的用語等。

(三)迷思概念普遍具有固著性:以獨特的解釋,習得後不易修正。

(四)少數迷思概念具有普遍性:因年齡、地域、文化、性別等因素而有所 差異。

(五)傳統教學法很難改變迷思概念:用傳統的講述教學法,難以改變其迷 思概念,教師需探尋更多元的教學方式來改善之。

二、 迷思概念的來源

除了受生活經驗影響外,日常用語的誤導、隱喻的使用、不適當的科學名詞、

類比的聯想等原因,都可能導致迷思概念的產生,將迷思概念來源整理成表 2-3-2。

表 2-3-2 迷思概念來源相關研究

Wandersee, Mintzes, 與 Novak (1994)

延續表2-3-2

來描述或解釋科學概念。例如,解釋何謂「溶解」時,認為物質加入 水中「看不見了」才是溶解,而局限只有固體才可溶解。

(二) 語言學習的因素:

1. 字義的聯想,而簡化科學概念。例如,在日常生活用語「奶粉『溶』

於水」,和化學上用語「糖『溶』於水」此『溶』在意義上是有所 差別的,化學上的意義是較為嚴謹的。

2. 相近字音,使學生混為同類事件。例如,認為「融化」、「溶化」、「熔 解」與「溶解」都是同樣的含義。

3. 望文生義的結果,名詞的影響(受科學用語的表陎字義影響)。例 如:學生曾學過酸可以稀釋,認為醋酸會溶於水,是因為水有稀釋 作用,而將溶解與稀釋混淆,過度推論所有的酸都可溶於水。

4. 隱喻的誤解或語意的模糊不清。例如:油的密度比水小,且油不溶 於水,就將兩個現象聯想為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不溶於水。

(三) 個人因素:

學生認知發展不成熟,起點行為不足導致迷思概念產生。學生認 知發展尚未到達學習某一概念層次,對於抽象概念的不瞭解,以致於 無法達成有效的學習遷移。例如,學生尚未學習過原子、分子與離子 概念,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解。

(四) 教學過程:

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學科知識不足或錯誤、教師未留意學生的想 法、教科書中錯誤的描述或插圖,皆可能造成學生的錯誤想法。例如,

教師講解沙拉油和水互不相溶,若過度強調沙拉油密度較水小,油與 水分層上下兩層時,可看出油不會溶解於水中。此過程可能造成學生 認為密度小於水的溶質,會浮在水陎上,因此不溶於水的迷思概念。

三、 「溶解」迷思概念

(一) 溶解的定義

「溶解」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國中課程中就有不少與溶解相 關的概念,例如:能力指標「2-4-4-3 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 了解濃度的意義」、「2-4-5-1 觀察溶液發生交互作用時的顏色變化」。各主題 中之內容細目包括「察覺很多物質能溶於水,空氣可助燃。(次主題 110)」;

「察覺物質各具性質(例如不同物質雖然大小相同,輕重卻不同;導熱性不 同;有的易溶於水有的不易;有的硬脆有的可延展)。(次主題 113)」(教育 部,2003)。由上述可知「溶解」是科學教育上重要概念之一,但何謂「溶解」?

一般學生對於溶解的例子常只想到固體溶解於液體中,其實溶解概念涉及物 質粒子的巨觀與微觀理論、物質的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等,因此學習溶解概 念時,容易產生迷思概念。Driver 等 (1985) 指出 15 歲青少年會將「溶解 (Dissolving)」與「熔解(Melt)」當作同義字。誠如此處中文字「溶」和「熔」

音同義異的情況,學生可能產生獨特或混淆的想法。大英百科全書以水為溶 劑來說明「溶解」:「水有許多功能,當它溶解某些物質時,它才算是一種溶 劑;被溶解的物質稱為溶質(solute),所形成的混合液稱為溶液(solution);其 中所有物質都是均勻混合。未完全混合的顆粒,經一段時間會分離出來,稱 為懸浮態,與溶解正好相反。」Buell 與 Girard (2003)認為如果溶質和溶劑,

兩者的極性相近,就能互溶形成溶液。由上述可知溶解定義為溶質溶於溶劑,

且兩者間均勻混合,形成溶液。

(二) 溶解的迷思概念

從文獻中不難發現溶解迷思概念的研究層陎相當廣泛,為了便於比照,

茲將國內外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研究整理如表 2-3-3。

表 2-3-3 「溶解」迷思概念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Driver 與 Russell ( (1982)

8~14歲 *近六成學生認為糖水溶液的重量會少於原 本糖加水的重量。

Prieto, Blanco, 與 Rodriguez (1989)

6~8 年級 *溶液的例子只能想到固體溶解於液體中。

*多數兒童認同溶液可溶於液體中。

*約一半學生認為溶液是連續,不可再切分 的。

*以生活用語而非科學術語,來描述溶解。

Abraham, Williamson,

與 Westbrook (1994) 國中、高中

、大專生

*糖與水混合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

*糖與水混合時,糖會分解為離子或元素。

Ebenezer 與 Gaskell

(1995) 11~12年級 *糖放入水中不見,認為糖不再是固體,而變 成液體。

*學生認為糖的粒子是糖的顆粒,但對教師而 言,糖的粒子代表糖的分子。

Ebenezer 與 Erickson

(1996) 12~15歲 *由固體轉變為液體的物理變化來描述溶解

延續表 2-3-3

延續表2-3-3

‧有「油」字就代表了油性。

‧洗碗精可溶於水,是因為洗碗精不含「油」。

‧甘油為油性的,因此甘油不溶於水。

‧酸可以稀釋,認為所有的酸都可溶於水。

‧以化學式判斷物質是否溶於水。

3. 「以物質的密度或輕重判斷可否互溶」的迷思概念:

‧用溶質、溶劑輕重來描述溶解過程。

‧汽油不溶於水,是因為汽油密度比水小。

‧有「油」字的物質(如甘油、沙拉油)不溶於水,是因為油都比水輕。

‧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不溶於水。

‧丙酮和水因為密度,不同所以不互溶。

4. 「無法同時應用巨觀、微觀來理解溶解」的迷思概念:

‧認為物質加入水中「看不見了」才是溶解。

‧物質溶解後看不見了,物質已不存在。

‧用放大鏡可以看到食鹽的顆粒。

5. 「糖溶解」的迷思概念:

‧認為糖水溶液重量會少於原本糖加水的重量

‧糖與水混合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

‧糖與水混合時,糖會分解為離子或元素。

‧無法辨別「融化」、「溶化」、「熔化」與「溶解」的差異。

‧肉眼看不到溶解的冰糖,但用顯微鏡可以看到。

‧糖放入水中不見,認為糖不再是固體,而變成液體。

四、 迷思概念的改變

(一)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認為學習的結果是內在和外在「帄衡」了。他認為學習是知識的 再組合,兒童學習時將舊有的概念作為基礎和新得的概念重組、建構,形 成新的知識基模。而此學習的原動力是由於學習者對外在的環境產生一種 衝突而引發的,此種重新組構的過程包括了「同化」 (assimilation) 及「調 適」 (accommodation) 兩種過程(王美芬,1991)。同化是指當兒童在學 習新事物時遭遇到問題,會先將新經驗或心事物納入已存在的認知結構 中;而調適是指既有的認知結構不足以吸收新知時,兒童必頇改變原來的 認知結構以順應外界的需求(張春興,2005)。

(二)Chi (1992)本體論的概念改變

Chi從本體論的角度認為學生個人對於科學概念的本體觀是造成迷思 概念相當重要的因素之一。將物理世界分為三個基本的本體類別,分別是 物質、事件與抽象,三個基本類別分別有次級類別(參見圖2-3-1)。Chi指 出科學概念的改變包含了; 1.本體類別之內的改變,例如「熱」的概念由”

流體”轉變為”粒子”的概念改變,是屬於本體類別之內的改變,因為都 是將熱視為一種「物質」的本體觀;2.本體類別之間的改變,例如對於「熱」

的概念由”物質”轉變為”能量”的概念改變,由於物質與能量是不同的 本體類別,因此是本體類別之間的改變。

所有本體

物 質 事 件 抽 象

自然的 人造的 意圖的 有範疇的 情緒的 心智的

生物 非生物 自然發生 人為建構

植物 動物 固態 液態

圖 2-3-1 本體類別(Chi, 1992)

從Piaget與Chi主張中,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童對事物形成的概念與認知發展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學童本身原有的自發概念是新概念形成

從Piaget與Chi主張中,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童對事物形成的概念與認知發展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學童本身原有的自發概念是新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