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護理人員施行疼痛控制措施現況探討

疼痛控制措施施行現況方面,護理人員進行常見 15 項治療處置時,確實施行 環境控制者介於 72.2%至 92.3%間,個人執行率位於 81.58% ± 27.97%,此部份在 與受試者個人特質、醫院環境與對早產兒接受處置產生疼痛之程度及嚴重性等變 項間皆無顯著差異 (p>0.05)此部份與王淯汶、張瑩如(2015)研究結果中新生兒 個別化發展性照護及評估方案 (the newborn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 care and assessment program, NIDCAP) 中環境修正方面,包含聲光、音量及光照控制施行 情形良好相呼應,推測因此部份因施行方式簡易及不須醫囑,可被護理人員接受 並且廣泛執行。

於推論性統計部分可知病房單位行動線索多寡 (p≤0.01) 為其重要影響因子,

意即單位擁有較多可用條件及資源如評估工具、早產兒疼痛課程等,與護理人員 是否能有效對早產兒施行環境控制高度相關。Mosqueda et al. (2013) 針對西班牙 重症加護病房施行 NIDCAP 之限制進行研究,發現在此部份仰賴護理人員自我態 度及主觀規範,外在時間相對充足、相關教育配合程度越高及醫護人員間對環境 控制的協調及共識越一致皆可提升 NIDCAP 執行,且護理人員相較於醫師在施行 NIDCAP 時有更為積極正向的認知及行為,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故於臨床應用時,

可針對在職教育及規範制定部份進行加強,增加個人認知及態度並減少醫護人員 間決定施行時產生的歧異性、給予合理護病比,使護理人員提供早產兒環境控制 更臻完善 (Mosqueda, Castilla, Perapoch, de la Cruz, López-Maestro, Pallás, 2013;

Mosqueda, Castilla, Perapoch, Lora, López-Maestro, Pallás, 2013)。

80

二、非藥物式疼痛控制

本研究護理人員在施行非藥物式疼痛控制與護理人員自覺感受性 (r=0.16,

p<0.05)、自覺嚴重性程度 (r=0.27,p≤0.01) 顯著相關,自覺嚴重性 (β=0.32,p≤0.01) 為其重要影響因子,與 Jeong et al. (2014) 研究結果指出實際進行非藥物式疼痛控 制結果與預期需施行非藥物式疼痛控制 (r= .39,p<0.01) 有顯著相關相同。

在護理人員選擇非藥物式環境控制措施種類方面,相對於寧握、非營養性吸 吮及給予母乳者,較少給予早產兒 24%蔗糖或 20%至 30%葡萄糖水、其他濃度蔗 糖或葡萄糖水,最少為袋鼠式護理。現今具有早產兒止痛效果之口服液體除母乳 外,研究證實有效濃度集中於 24%蔗糖或 20%至 30%葡萄糖水,其他濃度蔗糖及 葡萄糖水劑量在止痛研究中效果不一、作用仍未明確 (Stevens, Yamada, Ohlsson, Haliburton, & Shorkey, 2016),此外,本研究護理人員選擇其他濃度蔗糖或葡萄糖 水與選擇 24%蔗糖或 20%至 30%葡萄糖水頻率較低,除因臺灣目前臨床暫未擁有 符合早產兒止痛需求之特殊比例葡萄糖水或蔗糖藥物製劑可直接使用,且因早產 兒接受治療處置時,受限於病況相對不穩或禁食情況下,不適合進食或給予口服 溶液。

袋鼠式護理為本研究中護理人員選擇施行頻率最低之措施,於臨床照護中未 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Benoit, Campbell-Yeo, Johnston, Latimer, Caddell, Orr, 2016),

主要原因為相較於其他非藥物式疼痛控制措施,袋鼠式護理執行時間長,受限於 環境、早產兒病況不穩、需額外考量案母或其他家屬狀況及意願,且加護病房護 理人員照護以重度、急性為優先,較無法配合執行(方嬋娟,2002)。

即便給予非藥物式疼痛控制有許多挑戰,但仍為三項疼痛控制措施中,護理 人員選擇執行率最高者 (85.84%± 20.18%),與義大利 64.0%至 97.1% 相當 (Lago et al., 2013),推測與其涵括種類多元、非侵入性照護、成效明顯且不須醫 囑符合護理人員獨力性功能有關(張,2006)。

三、藥物式疼痛控制

本研究藥物式疼痛控制措施執行率約佔五成 (52.31% ± 21.41%),與 Lago et al.

(2013) 研究義大利醫療機構於早產兒插管給予麻醉或鎮靜藥物使用亦僅占約五 成結果相近。

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藥物式疼痛控制與自覺感受性、自覺行動障礙呈正相關,

分析題項後可知選項中「照護病人數多、沒有足夠的時間」及「藥物作用及使用 劑量計算複雜」、「醫療團隊對於施行疼痛控制態度不一」皆是重要相關因子,

藍雅慧(2009)亦表示兒科用藥疏失案例中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比例較成人高,

而使用於早產兒早產兒之藥物需考量體重、出生週數及生理特性 (Allegaert, van den Anker, 2016),作用時間及劑量計算不易,皆不利其施行。

對於早產兒藥物疼痛控制方面,因藥物開立及使用皆需醫師開立處方,為護 理之依賴角色功能,護理人員身為第一線人員,對早產兒疼痛感受敏感,但本研 究與 Jeong et al. (2014) 以 Five-point Likert scales 統計分析韓國加護病房護理人員 於執行治療處置時,期望施行疼痛控制 (2.96/5) 及實際施行分數 (1.67/5) 亦有明 顯落差結果相似,建議早產兒醫療團隊需建立一致之共識,擬定藥物使用指引、

配合電腦資訊系統建立藥物式算方式等,以降低護理人員自覺行動障礙。

四、整體疼痛控制

綜觀疼痛控制措施整體之介入,本研究執行率將近八成 (77.23% ± 16.94%),

高於 Ana Claudia Yoshikumi Prestes et al. (2015) 於 2001、2006 及 2011 年間追蹤 巴西四所大學附設醫院執行腰椎穿刺、氣管內管插管等處置時應用疼痛控制措施 的七成,以及約旦新生兒加護病房於 2014 年 6 月至 8 月間研究收集約 54%至 97%

護理人員表示未妥善處理疼痛問題 (Abdel Razeq, Akuma, Jordan, 2016) 之比例,

配合疼痛評估工具及列為病房常規的推行,顯示護理人員已逐漸將早產兒的疼痛 控制視為新生兒病房常規照護重點。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