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讀者劇場

一、讀者劇場的定義

讀者劇場一詞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在美國,人們稱「讀者劇場」為〆 室內劇場(Chamber Theatre)、口述者劇場(Interpreters Theatre)、帄臺劇場 (Platform Theatre)、朗讀音樂會(Concert Reading)、集體朗讀(Group Reading)、

多重朗讀(Multiple Reading)和舞臺朗讀(Staged Reading)等(張文龍,2007,

頁 II)。國內外學者對於讀者劇場的定義也有些許的不同。Akin(1962)提出 讀者劇場是一種口述的表現方式,讓各種形式的文學,藉由具有劇場效果 的特殊朗讀方式呈現。Brooks(1962)表示讀者劇場是一種集體的活動,讓 最佳的文學作品藉由包含口語和肢體的口述表達,呈現在觀眾面前。讀者 劇場協會將讀者劇場定義為「經由兩名以上的口述者,運用口述朗讀的方 式,來向觀眾傳達文學內容的知性、情感和審美意涵的一種劇場形式。」

美國讀者劇場專家、赫褔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演說藝術與科學教 授 Sloyer(1982)指出讀者劇場是戲劇化文學極低的舞臺式詮釋, 可在任何 空間舉行。沒有佈景、服裝與背臺詞的限制,它可從戲劇、詵、故事、情 景,主題或表達意念上去創作表現,Walker (2005, p.20)則認為讀者劇場是

14

以文為本的口語閱讀々透過口語詮釋文本,而非透過動作。Flynn(2004)指 出讀者劇場是由準備好的團體對於劇本大聲朗讀的表現,而不是背誦與記 憶。表演過程中的重點在於演員的聲音及及手勢,並不強調舞臺動作。

Aaron(2004,p.11)認為讀者是相當便利的一種表演方式,其特點為口語 敘述為整個表演的主要架構、展演過程中不需要舞臺背景及道具々若有,

則為簡單而方便的。展演過程不需著戲劇的服裝々若有,則使用部分或著 便利的服裝。在展演過程中可看著劇本唸出臺詞,不需要背誦臺詞。林玫 君(2005,頁 15)定義讀者劇場為運用不同的口語詮釋來呈現戲劇的內容,

演出的場景可由最簡單的一張椅子至複雜的布幕背景,全依導演所想要達 到的效果而定。鄒文莉(2006,頁 25) 指出讀者劇場為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口 語文字詮釋—透過身體和聲音與觀眾共同經歷文學作品。

張文龍(2007,頁 II)將「讀者劇場」一詞定義為經由兩名以上的口述者,

運用口述朗讀的方式,向觀眾傳達文學內容的知性、情感和審美意涵的一 種劇場形式。換句話說,讀者劇場透過兩人或兩人以上的口述者透過聲音 表情呈現劇本的內涵。張曉華(2007)認為讀者劇場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 朗讀者,作戲劇、散文或詵歌的口語表現,必要時,將角色性格化、敘述、

各種素材作整體組合,以發展出朗讀者與觀眾一種特殊的關係為目標。它 表現的方式是讓演員朗讀者,從頭至尾都在舞臺或固定的區位上,以搭配 少許的身體動作、簡單的姿勢及臉部表情,朗讀出所設計的各個部份。因 此演員朗讀者必頇熟知原作者之本意,不同的性格特徵,傳述出各種不同 的角色。

整合上述各家論述,可知讀者劇場的內涵應包括〆

(一)表演者〆人數為兩人或兩人以上的集體表演,為團體的演出。

(二)表演形式〆透過口語的聲音表情與觀眾共同經歷文學作品的內容,

並對觀眾傳達文學作品的意義與內涵々此外,在展演的過程當中,不需要

15

記憶文本的內容,直接手持劇本演出。

(三)表演題材〆讓各種不同形式的文學,如詵歌、散文、故事、小說 等透過特殊朗讀的方式傳達給觀眾。

(四)表演的呈現〆表演過程中,並不強調舞臺的道具、背景,肢體動 作的呈現主要在於手勢的部分。如有對於服裝、道具及背景的需求,那也 著重於以簡便的形式表現。

(五)表演目的〆表演者透過自身的身體與聲音表情,發展出與朗讀者 與觀眾特殊的關係,表現出不同的角色,向觀眾傳達文學作品的內涵。

綜合論之,「讀者劇場」為經由兩人或兩人以上的朗讀者,手持劇本,

輔以簡單的手勢動作,使用聲音表情來傳達文學作品的內容及美感。在展 演的過程中,並不要求道具、服裝及背景的呈現,為相當簡易呈現的表演 形式。

二、讀者劇場的起源及發展

讀者劇場的源起,需就宏觀的戲劇發展史開始探討(張文龍,2005a)。

在中古時代,就已奠下讀者劇場形式的發展基礎。其發展可分為六個期程,

茲將讀者劇場從中古時期至今的發展整理如表格 2-1,並簡要說明之〆 表 2-1

讀者劇場發展時間表

時間 時期 內容

古代 祭典儀式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戲劇的起源多與祭典 儀式相關(Brockett & Hildy,1998)。音樂性 的吟詠、肢體動作、故事性的扮演、身體 造型等,都是戲劇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祭 司帶著族人唱出祭文時,讀者劇場的前身 也同時誕生。

(續下頁)

16

資料來源〆張文龍(2005a)。讀者劇場的誕生與發展。英文工廠,21,38-48。

(一)祭典儀式期〆戲劇的起源來自於古時候的祭典與儀式,在儀式中

(三) Coger & White(1982)在其論述中提及中古世紀之宗教劇與讀者劇 場相關。中古黑暗時期,文字並不流通,僧侶藉由誦經文傳播宗教與文化。

其演出大部分以象徵性的動作與服裝並配合手持拉丁文經文之朗讀,可見

17

起源與讀者劇場關係密切。

(四)醞釀期〆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是當代教育劇場(Educational Theatre)的啟蒙人物。他反對戲劇性的劇場,因其將觀眾貶至被動的地位。

他發明了「情感的疏離」,原意是運用說書者或敘述人直接對觀眾解說,

並對事件參與解釋。這些觀念逐漸發展出與讀者劇場相似的概念,在觀眾 的部分強調精神與情緒相關連的重要性。「敘事者」的運用、時間的疏離、

人物的疏離以及空間的疏離等四項特質為布萊希特史詵劇場對讀者劇場 的影響。布萊希特史詵劇場與讀者劇場唯一不同之處為—他避免和觀眾有 情緒上的連結(Coger & White, 1982)。

(五)成熟期〆1940 年,Wilder 在他的作品《我們的小鎮(Our Town)》

中,運用敘述者去串連所有場景,並使用非常少量的道具,發展與觀眾前 所未有的新關係。1950 年代時,許多的作品用了讀者劇場的技巧與概念。

例如《地獄裡的唐璜》(Shaw,1951),朗讀者負責不同的朗讀角色,合唱者 吟詠出不同的音效,有如希臘戲劇般,有著加強戲劇張力的效果。

此時,其他的讀者劇場素材已經發展出來,並且具有專業的水準。例 如〆將信件改編為劇本,以複雜多元的方式呈現。同時,英國倫敦皇家莎 士比亞劇團也出現專業的讀者劇場演出。1960 年代讀者劇場的鼎盛主要是 進入以商業演出為主的百老匯劇場。在 1950~1970 年代中,被鼓勵運用各 種不同的素材來創造劇本,且呈現出多元的表現方式,顯示出讀者劇場具 有學術教育運用的特質。

(六)應用期〆1960 年代,讀者劇場成為美國碩博士論文的研究課題,

此時讀者劇場的節目已經分為最簡單的朗讀形態以及少許的動作來呈現。

1957 年,讀者劇場的節目出現在校園中,不僅是運用在大學裡,也運用在 中學裡,鼓勵學童進行自我表達。越戰爆發,造成校園嬉皮(Hippies)與反 戰運動(Anti-War)的浪潮,而反戰意識改編而成的讀者劇場演出在校園中受

18

到好評,獲得大家的喜愛。越戰結束後,在校園中仍持續著讀者劇場的活 動々直到現今,仍然蓬勃發展。

貳、讀者劇場的優點及元素 一、讀者劇場的優點

鄒文莉(2006)提出讀者劇場所具備的優點:

(一)著重過程而非結果,在過程中學童可以專注在文句的解碼、文意 的了解和閱讀流利度。

(二)讀者劇場為團體呈現的模式,可使同儕間競爭減少,合作意願升 高,彼此互相學習的機會也增加。

(三)教師可以藉讀者劇場呈現的特性,弭帄學童間程度差異的窘境。

程度好的學童可擔任旁白或較吃重的角色々程度差的學童可以擔任合音的 部分。

(四)在準備的過程中,可強化讀者對自身對札確唸讀的印象,文句的 理解力及自我練習的機會。

讀者劇場劇場藉由團體合作的過程,在反覆練習及表演當中,將聲音 表情傳達給觀眾。不僅學童本身能力有所提升,對於社會適應及人際溝通 能力也有所助益。

二、讀者劇場的元素

Walker 等學者(2005)認為讀者劇場組成有四個部分〆

(一)選擇題材〆從不同種類的文學作品中挑選出適合的篇目。

(二)編寫劇本〆找到合適的文本之後,將其改編為劇本。

(三)演練修飾〆練習朗讀劇本的內容,並修改劇本使其演出更加順利。

(四)朗讀表演〆手持劇本為觀眾朗讀表演。

鄒文莉、許美華(2009)則將讀者劇場的元素修札為〆

(一)選取素材〆選取適合學童能力與興趣的素材,教師可依學童程度

19

來作決定,但選擇的素材要能引起學童的興趣。

(二)教師大聲朗讀〆教師使用戲劇教學的技巧帶入情境之中,引起學 童的注意。

(三)教師依段落教導朗讀〆教師在帶領學童朗讀的過程中,提示較難 的句子及句子的抑揚頓挫。

(四)學童自己朗讀〆所有學童以齊讀或小組唸讀的方式來進行,讓所 有學童都能參與。

(五)學童自行討論,並將劇本格式化〆透過共同討論,詴著改寫劇本,

討論出故事大綱、架構,並決定參與者的角色。

(六)編寫初稿、詴讀劇本〆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將故事的內容改成對話,

成為有情節起伏的劇本。程度較低的學童可由教師示範作為範本。

(七)重寫與編輯〆在討論與練習的過程中,為了改善語句的流暢度或 添加創意,都有可能做劇本的增刪。

(八)排演與呈現〆反覆練習直到相當流暢。札式演出時,教師可邀請 家長或其他班級學童來觀賞,更添加了讀者劇場演出的趣味。

(九)評量學習經驗〆教師透過朗讀的流利度、同儕合作參與及參加活 動的態度等來評量學童的學習成果。

Flynn(2004)提出讀者劇場的過程元素為〆

(一)訂定目標〆教師頇先設立讀者劇場的目標,並提供欲呈現目標的 相關資訊,讓學童找尋或創造文本。

(二)編寫劇本〆教師作為領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童組織想法。能力較

(二)編寫劇本〆教師作為領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童組織想法。能力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