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旨在發展適合大專院校一、二年級學生使用的多元智能量表,進行量表品質 考驗,並透過施測,了解目前大專院校一、二年級學生的多元智能分佈狀況。根據研究 目的在回收施測量表,運用 SPSS 17.0 與 AMOS 20 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剔除無效樣 本之後,將以下列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

一、檢驗大專院校學生多元智能量表題目的適切程度。統計方法以項目分析法及 Cronbach’s α信度係數考驗大專院校學生多元智能量表的各分項題目的相關程度,以 瞭解量表的信度及內部一致性。預試時進行項目分析法是測驗發展最根本的一項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針對預試題目進行適切性的評估(邱皓政,2008),並作為本研究刪除不 良題目的指標之一。信度(reliability)代表量表的一致性或穩定性,在社會科學領 域中有關 Likert 量表的信度估計,以 Cronbach’s α係數是最多學者採用的(吳明隆,

2011)。本研究以 Cronbach’s α係數作為考驗本量表信度的依據,其信度在.7 以上的 問卷是可接受的最小信度(DeVellis,1991,Nunnally,1978);信度高於.9 以上時為 最佳信度(Gay,1992)。

二、檢驗大專院校學生多元智能量表的建構效度。統計方法以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考驗大專院校學生多元智能量表的建構效度。結構方程模式是在已有 理論基礎上,整合迴歸分析及因素分析的原理,也是整合路徑分析及因素分析的一種技 術,目的在於探索互相之間的關係,並利用因果模式、路徑圖等表示(榮泰生,2009,

Kline,1998)。結構方程模式可分成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及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本研究採用驗證性因 素分析,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建構基礎,來驗證受試學生的智能分佈是否符合,並檢驗多 元智能量表的適切性。本研究採以下各項指標作為模式配適度的評鑑(黃芳銘,2002;

吳明隆,2007,榮泰生,2009)。

配適度指標(Goodness Of Fit Index,GFI)

1.係指理論模式所能解釋的變異與共變的

(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

將 GFI 依自由度的值加以調整,其值介於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

1.試圖修正卡方值對大樣本過度敏感缺點

指標 意義 判斷準則

增值適配指標

(Incremental Fit Index,IFI)

1.以母群體為基礎的、懲罰複雜模式的、

樣本獨立的、以相對於基線模式來評鑑 適配的指標。

2.其值介於 0~1 之間,值愈接近 1,表示 模式適配愈好,理想建議值在 0.9 以 上。

IFI> .9

比較適配指標

(Comparative Fit Index,CFI)

1.假設模型與無任何共變關係的獨立模型 差異情形量數。

2.其值介於 0~1 之間,值愈接近 1,表示 模式適配愈好,理想建議值在 0.9 以 上。

CFI> .9

三、大專院校學生在多元智能量表中各智能是否有顯著差異。統計方法以描述統計 描述受試者在量表中的得分佈狀況,以瞭解大專院校學生的多元智能的分佈狀況。描述 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是一種利用整理、描述、解釋資料的統計技術,也是 一套數據從原始資料轉換成可被理解的統計量數的操作程序。(邱皓政,2008) 描述統 計可分為集中量數(measures of central location)、變異量數(measures of variation)。 本研究利用標準差、平均數來描述資料的離散、變動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