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質性研究中資料蒐集的方式有很多種,舉凡只要可以為研究目的所使用 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資料」,因此,幾乎任何方法都可成為質性研究中 資料。將搜集的研究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指的是將依據研究目的所蒐集而 得的原始資料系統化、條理化,再以逐步集中與濃縮的方式呈現資料,最後 是對資料進行意義的解釋(陳向明,2002)。以下尌本研究資料蒐集與資料 分析二部分加以說明:

一、資料蒐集

(一)資料蒐集方法

Miller&Crabtree(1992)指出質性研究主要是經由研究者的「訪談」、

「觀察」、「錄製」三種方式來蒐集資料(引自胡帅慧,1996)。石志偉等譯

(2001)也提到訪談、觀察、日誌及日記、次級資料等均為資料蒐集方法,

在選擇資料蒐集方法時,需考慮到中立性-即研究者不會刻意想要證明某種 觀點或操弄資料獲得想要的結果及適用性-蒐集方法是否適用某類型問題的 狀況。陳向明(2002)提及訪談是研究者透過口語談話從研究對象蒐集而來 第一手資料的方式,對於涉及個人理念、意義建構以及語言表達的社會科學 研究是十分有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目的為了解參與「早期療育專 業團隊到宅療育諮詢服務方案」之家長主觀的看法與參與方案後之影響,著 重主觀經驗感受的闡述,因此研究者使用「訪談」為資料蒐集方式,為保護 研究對象的隱私及可與研究對象有較多互動機會,採用質性研究中的「一對 一深度訪談」為主要蒐集資料方法,另也將此方案中所使用的表單、社工個 案紀錄為次集資料來源,作為訪談資料的補充。

(二)資料蒐集工具 1.訪談大綱

訪談可以分為結構、半結構與非結構性訪談三種。「結構式訪談」為研 究者已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去暸解研究對象的想法、意見和態度,使蒐集的 資料不會太偏離主題;「非結構式訪談」沒有一套標準化的訪談大綱,如同 一般談話重視在自然情境中了解複雜現象或行為背後的意義;「半結構式訪 談」為事先擬定訪談大綱作為訪談指引方針,但在訪談過程中,對訪談問題 及順序可以進行彈性調整。研究者考量半結構式訪談先以引導式問題而後跟 隨著開放式問題,研究對象在過程瑝中會覺得較少限制及以開放態度來思考 自己的經驗,且本研究為研究者深入研究對象的生活,了解其參與「早期療 育專業團隊到宅療育諮詢服務」之經驗、感受、認知與行為,有詴圖與研究 對象之間建構新的經驗意義之目的。因此,本研究依據研究者參考文獻及研 究目的之後所自編的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一)與研究對象進行訪談。

2.次級資料:以方案執行過程中所使用之表單如初評紀錄、諮詢建議單及個 案服務紀錄做為訪談資料的輔助工具,編碼形式如 C1 於 99 年 03 月 23 日之 初評紀錄則為 C1 初評紀錄 990323,C1 於 99 年 03 月 23 日之諮詢建議單則 為 C1 諮詢建議單 990323,以此類推。

3.錄音筆:由於半結構式訪談大綱以開放式問題為主,因此為不遺漏訪談過 程中的重要訊息,徵得訪談對象同意後,配合錄音筆之使用。

二、資料分析

Miles 與 HUberman(1994)指出質性研究的資料分析包含三部份:簡料

(data reduction)、展現資料(data display)與獲得結論(conclusion drawing)(引自鈕文英,2007)。本研究一對一深入訪談所獲得之資料及相 關次級資料,研究者運用下列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簡春安、鄒帄儀,2004;

潘淑滿,2003):

(一)轉謄訪談錄音為逐字稿

質性研究在資料蒐集過程,研究者獲取訪談對象同意後進行全程錄音,

因此必頇在事後將所蒐集到的任何資料轉謄為逐字稿,真實且忠誠地對資料 的分析與詮釋。

(二)閱讀逐字稿原始資料及與方案相關之次級資料,依據研究目的確實掌 握資料分析的重點。以不批判的態度將研究者的假設與價值觀暫時擱置,從 資料中找尋意義。並於資料處理過程中,檢視資料分析之焦點。

(三)資料編碼(coding)

為將同質性的資料歸為一類,完成謄錄後,研究者針對文字稿進行重複 閱讀和檢視,著手進行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的工作,即從文字中找 出重要脈絡、關鍵字或重要觀點,並於空白處註記相關概念。第二階段主軸 性譯碼(axial coding),即統整概念之間彼此的相關性為何。研究者在此 階段再次檢視研究目的問題,藉由將逐字稿進行分類、組織,尋找出研究問 題的答案。

基於對研究對象隱私保密,訪談資料中所提及之人名地名機構或醫院名 稱均以代碼取代,避免從中辨識出研究對象之身分。將研究代碼說明如表 3-3:

表 3-3 訪談資料代碼

代碼 代表意義 舉例說明

◎◎ 代表人名 …我們因為剛好跟◎◎有…

※※ 代表地名 …在※※或者是他們在哪裡…

○○ 代表醫院或機構名 稱

…那個○○發展評估科的醫師…

(四)形成分析主題,歸納現象,建立歸檔系統

將每個研究對對每個問題的說明分析建檔,之後形成對每一個問題都有 一個檔案,以作為跨研究對象的分析。同時結合「類屬分析」與「情境分析」

作為資料的分析主題(陳向明,2002)。「類屬分析」在於尋找研究對象或其 間反覆出現的現象與可解釋這些現象的重要概念過程,即是將相同屬性的資 料以同一概念命名。本研究將以「類屬分析」主題來分析了解研究對象的獨 特經驗。

(五)資料呈現,建立概念

將資料分析的結果概念化,並透過概念的連結與反覆驗證,找出研究現 象間的型態及建構理論。

(六)引證說明,將研究結果與文獻、理論基礎作對應

將研究結果與文獻、理論基礎作對應,發現其間異同,以作為實務工作 檢討與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