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策略聯盟的建立使廠商可與具有互補性能力的其他廠商透過聯盟關係獲取 企業策略能力,或是與其他廠商透過策略結合交換彼此共同資源。而網絡理論 則認為市場是由許多互相依賴的廠商所組成的產業網絡(industrial networks),透 過海外國際化業務延伸企業活動至國外,可連結國內產業網絡與國外產業網 絡,並建立企業本身在產業網絡中的定位(position),以獲取網絡中資源,並加 速國際化及強化本身競爭優勢。

Raisch(2000)則提到電子商務市場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internet-based)的企 業對企業(B2B)交易平台,以電子商務市場作為網絡平台,買賣雙方可以線上方 式進行交易關係,電子商務平台為供應商帶來新的銷售通路,也有利買方尋找 到合適的賣家,可使交易成本有效降低並提高效率,隨著電子商務逐漸蓬勃發 展,愈來愈多的廠商參與其中,擴大整個網絡平台的觸及範圍,產生網絡外部 性(network externality),有效促使更多廠商加入該網絡,提升電子商務平台的能 見度與容納廠商數(Dai & Kauffman, 2001)。

因此,企業透過參與電子商務市場,有利出口企業接觸國外顧客、供應商 與海外市場資訊,相對於其他人際關係、商業網絡等網絡型態,加入電子商務 網絡平台對企業而言可獲得更大量的市場資訊與可能的潛在商機(Raisch, 2000),故本研究以 B2B 電子商務平台作為企業與其他企業建立網絡的方式。

第四節 資源基礎理論

在衡量企業所具備的資源與能力時,資源基礎理論被認為是很好的衡量方 法,許多學者透過分析企業所擁有的資源來了解其所創造的持續性競爭優勢,

探究不同資源如何使企業能夠成長、獲利,並對競爭者產生進入障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Wernerfelt(1984)首先從資源基礎觀點(Resource-Based View)去分析企業的經 營發展過程,相對於從傳統的產品觀點,瞭解企業如何利用資源決定所要發展 的市場,而這些資源特性又如何為企業帶來更佳的成長與表現。但資源與產品 其實是一體兩面,產品必須藉助資源的投入,而資源也被使用在產品上,也就 是企業需創造與把握資源之優勢來創造產品,使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地位無法被 其他企業所取得,並使企業因此對競爭者建立差異化與進入障礙。

但資源之所以能維持企業長期優勢是因具備某些特性,Barney(1991)提出資 源基礎模式(Resource-Based Model),認為企業可以長久維持競爭優勢,是因為 企業擁有異質性(heterogeneity)與無法移動性(immobility)的企業核心資源,而這 些資源因具備價值性 (value)、稀少性(rareness)、難以模仿(imperfect

imitability),與不可替代(insubstitutability)等特性,而使企業具有持續性競爭優 勢。

並且 Barney(1991)將其所定義的企業核心資源分為:

1. 組織資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 2.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

3. 實體資本(physical capital)

於是,Grant(1991)依據前述理論建構出資源基礎理論(Resource-Based Thoery)來整合過去文獻中對資源基礎的關鍵概念,並認為企業在形成資源基礎 理論的策略時,必須要能辨別資源、能力、競爭優勢與企業獲利間的關係,並 發展出企業獨特的資源能力與具持續性競爭優勢之策略,而此策略又可再進一 步來彌補企業的資源缺口,以使企業可以更擴大本身的資源與能力,因而創造 持續性的競爭優勢,該模型如圖 3 所示。

& Teng(2000)綜合過去文獻中資源基礎理論的發現,將資源基礎理論應用於策 略聯盟,認為其基本原理是將企業的價值創造資源透過網絡集中在一起,並利 需要有國家特定專業能力(Country-Specific Expertise)(Meyer & Skak, 2002),尤

1.辨別與分類企業資源,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其當目標市場是位於擁有不同經濟、政治,與文化環境的國家時特別重要。

另一方面,資源可概分為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有形資源通常為企業所擁 有的固定或變動成本,雖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必須資源,但卻不若無形資源可 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獲利。無形資源可以是資產或能力,無形資產包含專利、商 標、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或是契約、交易秘密、資料庫等皆屬之,無形資產 可視為企業的附屬品,對於企業商譽影響甚鉅,而無形能力又比無形資產更具 價值,此能力包含技術、專業知識、集合所有員工行為所形塑出的組織文化 (Hall, 1993),當一間企業易手之後,獲得該企業者或許可以一併取得原屬於此 企業的專利、商標等,但卻不一定可以維持原本的組織文化、經營網絡,或員 工的專業知識,故這類企業能力是企業難以被帶走的重要資源。

商譽對企業而言很重要,它需要花長時間去經營,但卻很可能在短時間就 被摧毀,Hall(1993)提到企業的經理人必須要能夠利用方法或任務使組織內的員 工成為商譽的促進者或保衛者,故經理人的經營能力是影響企業商譽的要素,

而員工的專業知識也同時影響著企業經營的成敗,如何以市場觀點進行策略性 的思考,可透過「訓練」與「做中學」的方式來培養員工能力,但是「可移動 性」卻使得員工知識無法成為耐久資源,故經理人必須要有足夠能力來維持企 業中的員工專業知識,確保資源在組織中的良好配置並對其他競爭者產生障 礙。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企業因為具備了重要資源,使其有機會快速的發展國 際化,而其中企業的經營能力會影響企業營運策略方向與資源配置(Wernerfelt, 1984; 司徒達賢, 1995),研發能力則可助於企業利用科技快速回應市場並發展 具競爭優勢的產品(Freeman et al., 2006),故此兩項能力為企業國際化發展過程 中重要的資源基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