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資訊系統導入的發展

壹、資訊系統導入定義

依照 Dickson & Wetherbe(1985)對於資訊系統導入的定義為,

使用者使用一個於組織中建置的新系統或修改現有的系統,並且沒有 什麼顯著的問題。

資訊系統要能成功的導入企業的運作當中,必須先經過一個有計 劃、有程序的導入過程,使資訊系統帶來的各種改變對組織的衝擊能 降到最低。Davis & Olson (1985)更進一步指出『系統實施』不僅 僅是系統設計的一部份,同時亦是一種組織變革的過程。亦有學者認 為『系統實施』是管理系統對組織衝擊的過程,因此不僅需要按照既 定的時程,將資訊系統導入組織,更要有完善長期的組織變革管理計 劃(Robey,1987)。

貳、導入資訊科技所帶來的益處與阻礙

一、資訊科技的益處

當組織導入資訊科技時,或多或少都會對於員工產生不同程 度的影響,Quinn and Paquette(1990),指出好的資訊科技導入可

以 有 效 提 升 員 工 工 作 效 率 也 可 以 擴 大 主 管 對 於 員 工 的 授 權 幅 度。Murphy and Daley(1996)指出,資訊科技的導入效益有以 下幾點:增加生產力、快速取得資訊、服務等級提升、提供更好 的溝通環境。Bitner et al. (2000)運用資訊技術的正面效應,可 以 使 員 工 工 作 的 更 加 有 效 率 , 並 進 一 步 地 反 映 在 對 顧 客 的 服 務 上,使得顧客滿意度可提升。

Sylla & Wen(2002)認為企業投資 IT 可帶來的效益有以下 三點:生產力以及經營績效提高,運用 IT 科技的導入,可縮短生 產製造的前置時間與減少人事成本花費,服務品質的改善以及資 訊獲取更加的即時;提升組織競爭優勢,運用資訊科技可以有效 幫助企業資訊整合,可協助企業再造、流程重新設計,大幅改善 內部及外部效率,擴大市場佔有率與創造產品獨特性;提升管理 效率:減少決策反應時間、辦公室標準化以及自動化使得內部溝 通更加快快速、顧客服務改善、使得銷售服務更加快速及提升員 工工作品質與狀態。

二、資訊科技所造成的阻礙

使用資訊科技會縮短服務的流程,資訊科技的導入對於員工 而言並非獲得更多的授權,而是對於員工更加嚴密的控制。黃士 銘(2005)指出組織在導入資訊系統的過程中,會對於企業產生許 多不同的衝擊。導入資訊科技前期所需要投資的人力與資金相當 可觀,這也讓企業在導入前期需承擔較高的風險。其中的風險可 分為以下三種:專案風險(Project risks)、技術風險(Technical risks)、商業風險(Business risks)。

三、資訊系統導入的理論基礎

知識分享是指透過各種管道交換、討論,並從其他個體習得

值 , 並 且 產 生 知 識 的 綜 效 ( 林 東 清 , 2007; Darr & Kurtzberg, 2000)。知識分 享需要媒 介 ,知 識的傳 遞與接收需要一 種能夠 順 利移轉的機轉,換言之,沒有良好的傳播媒介來傳達知識,這樣 的 知 識 分 享 行 為 依 舊 無 法 成 立 ( Davenport & Prusak, 1998;

Wijnhoven, 1998)。資訊系統導入近年來已成為知識傳遞、教育學 習 的 主 要 研 究 面 向 , 探 討 如 何 利 用 資 訊 科 技 分 享 知 識 與 資 訊

(Berge, 1998)。

對於透過網路資訊系統的導入作為知識傳遞、訊息遞延以及 學習研究的論述當中,最多的就是專注於科技接受度模式(林玉 伶,2007;洪妍涵,2007;蔡逸群,2006)的面向來檢視。本研 究以為,資訊系統的導入對於使用者在社會環境之中,是具有載 體功能的個體,使用者本身的社會關係以及本身所感知的價值,

對於資訊系統導入是有影響力的,換言之,資訊系統導入對於使 用者而言,除了本身所感知的價值判斷,亦會受到過去學習經驗 的影響。據此,資訊系統導入的論述,可由以下理論模式解讀。

(一)價值接受模式

價值接受模式(Value-based Adoption Model)談到個體 的感知利益(perceived benefit),認為個體在決定使用某種資 訊系統時,並不是專注在該系統是否具備有用性或易用性,

相對地,個體會關注該系統是否能帶給使用者本身認知的價 值(Kim, Chan, & Gupta, 2007)。價值接受論受到理性行為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影響,Fishbein & Ajzen

(1975)認為人是理性個體,在進行某行為前,會先考慮行 為本身的代價及其可能的結果,才決定進行與否。

Davis (1989) 以理 性行為 論為基 礎, 提出科 技 接受 論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認為個體對創新科技

所抱持的認知與信念會影響對科技的態度,進而影響行為意 向和行為;資訊系統載具可為一種創新的科技產品,使用者 對資訊系統載具的接受度,端視使用者對其價值的認知。換 句話說,價值接受模式擴大了對科技接受論的解釋,使用者 是否願意使用導入資訊系統的載具,係對於資訊系統導入的 一種認知價值,這種認知價值是使用者的一種感知利益,而 使用者對於任何一項導入資訊系統載具的感知利益會正面的 影響使用者持續使用的意圖。

(二)計劃行為理論

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主要說明個人 行為意圖,而這個意圖係為一持續性的使用過程。由於人是 社群動物,在做決策前除了自己的想法外,也會考量他人的 看法,其原因在於個體希望自己的決策能受到他人認同,或 是 不 希 望 因 為 自 己 的 決 策 影 響 了 與 他 人 的 關 係 。 Ajzen

( 1989 ) 認 為 計 劃 行 為 理 論 係 一 種 三 階 段 的 行 為 形 塑 過 程:行為決定於個人的行為意圖(intention);行為意圖決定 該行為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行為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 concerning the behavior)或是行為控制認知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傾向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 及行為控制的認知決定人口變數、人格特質、對事物的信念

(beliefs concerning object)、對事物的態度(attitude toward object)、工作特性、情境等外部因素。

Krebs (1970) 曾提出利他的 計畫 行為 論,認為社會化 的個體,為了滿足社會利益的最大化,會隱藏自己不佳的表 現,或是會力求組織裡的成員全力支持自己的行動。使用導

式,使用者透過此渠道進行即時的互動交流;相對的,排斥 資訊系統導入是對即時資訊與知識互動交流的逃避、或是拒 絕,這種使用者本身會弱化與其他使用者互動的模式。因此,

依照計劃行為理論的觀點,願意使用導入資訊系統載具的人 會因自身對該載具的使用的主觀價值而影響其行為意圖,除 此之外,資訊系統導入會因使用者的親人、好友或其他重要 關係人(important others) 是否會同意個體的行為的想法,

在某特定行為預期所受的壓力下,對自己的決策有所改變,

而改變其主觀規範(subject norm)。

(三)社會認知論

社 會 認 知 論 ( social cognitive theor ) ) 以 自 我 效 能

(self-efficacy)來衡量個體是否有能力驅動(mobilize)其動 機(motivation)、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s)及一些必要 行動以順利完成特定任務的自信(conviction)程度(Bandura, 1997);其關注的是個體運用這些技能達成任務的判斷能力,

包括過去的成就與表現(performance attainment)、替代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言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與生 理情況(physological arousal),也是個體對於期達到特定工 作的自我能力判斷,會直接影響個體投入某特殊行為的動機 與能力,同時也會影響個體對某些任務的追求。

換言之,自我效能是一種認知構念,用以表徵個體對自 己的行動,以及成功完成某一作品表現的能力評價、判斷、

信 心 或 信 念 , 它 所 指 涉 的 不 是 個 體 確 實 擁 有 了 什 麼 樣 的 技 能,而是關於個體對其所擁有的技能可以完成什麼表現的知 覺感受。據此,使用者的自我效能在學習及傳播訊息上具有 一定的影響力,主要原因在於使用者本身自我效能越高,越

願意提供本身所具有的知識,這種意願能夠提升社群中知識 的質與量(Chiu, Hsu, & Wang, 2006; Hsu, et al., 2007),個體 能 夠 主 動 且 掌 控 自 己 的 行 為 , 而 非 僅 是 被 動 的 被 環 境 所 說 服,在經過對環境壓力或阻礙的內部評估後,個體會自動產 生具有與環境相抗衡的能力(Bandura, 1997)。

另一方面,Jacoby & Kaplan (1972)亦論述個體的知覺 風險屬於社會認知的一部份,當個體對於某行為的後果產生 具 風 險 的 認 知 , 則 個 體 就 會 避 免 從 事 該 行 為 以 減 輕 認 知 失 調。因此,社會認知理論的自我效能會是影響導入資訊系統 之載具是否會被採用的重要因素之ㄧ。

(四)創新擴散理論

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ve diffusion theory)表示一個創 新事物在透過管道傳播並經過一段時間由社會系統成員所採 用的過程。Rogers(1995)對創新擴散模型運用在各領域當中指 出,在教育方向研究當中最為典型的是教學與學習的創新,

而 Tornatzky & Klein (1982)、Rogers (1995)以及 Karahanna, Agarwal & Angst (2006)的研究指出,使用者要接受一個新 科技或是新技術,主要考量的重點在於此新科技與技術是否 與使用者本身過去的經驗與價值觀有衝突,並且考慮該新科 技與技術是否會適合自己的工作流程與型態。

理解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是探討使用者新科技與技 術使用的重要因素,這相容性可以分為新科技與人配適的角 度,以及新科技與工 作配適的角度 (Goodhue & Thompson, 1995);前者是以使用者對於新科技的認知相容為主軸而後者 在討論溝通介面與資訊處理的功能是否符合使用者工作上的

1998)。

除此之外,林雅莉(1998)、王石番(1998)主張個體的 利己主義屬於創新擴散論的一部份,當個體審慎評估該行為 能夠增進個體的價值與利益時,便會重新考慮是否採取該行 為以進一步獲取個體利益。因此,當使用者認知導入資訊系 統的載具對於自己在獲得資訊或知識上的成效是有益的,且 在與之前所使用過的科技相容性很高,那使用者就較不會排 斥導入資訊系統的載具。換言之,資訊系統導入可視為一種 創新的科技在資訊與知識傳播利用上浮現的現象,除了藉以

除此之外,林雅莉(1998)、王石番(1998)主張個體的 利己主義屬於創新擴散論的一部份,當個體審慎評估該行為 能夠增進個體的價值與利益時,便會重新考慮是否採取該行 為以進一步獲取個體利益。因此,當使用者認知導入資訊系 統的載具對於自己在獲得資訊或知識上的成效是有益的,且 在與之前所使用過的科技相容性很高,那使用者就較不會排 斥導入資訊系統的載具。換言之,資訊系統導入可視為一種 創新的科技在資訊與知識傳播利用上浮現的現象,除了藉以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