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2- 5 核心能力的四個構面 資料來源:Leonard-Barton(1995)

Davenport & Prusak(1998)認為電腦網路強大的溝通與儲存能 力,是知識工作之利器,可協助遠方需要這項專門知識的人,進行 知識的交流與分享(Davenport & Prusak, 1998)。

Wijnhoven(1998)亦指出知識分享可藉由資訊媒介進行知識轉 移,讓知識需求者藉由已知知識,對新知識進行闡述或兩者彼此互 動的過程(Wijnhoven, 1998)。

Jansen(1999)認為知識分享可藉由組織建構資訊科技平臺來 執行,例如利用一個能創造與傳送知識經驗的平臺,將有助於知識 工作者進行內隱知識分享與傳遞,或是提供相關文件給知識工作者 之外顯知識分享與傳遞等(Jansen, 1999)。

第三節 資訊系統整合

隨著企業的需求以及管理理論不斷的演進,使企業不停引進或 更新各種資訊系統,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以增加企業競爭力、改善作 業效率、輔助企業營運,進而快速反應市場與客戶需求。

因此如何有效整合企業內不同資訊系統,考驗著企業的資訊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力,也間接影響企業生存能力,本研究希望對於資訊系統整合相關 文獻做一系統性整理,期待了解資訊整合之相關問題及研究方法,

以下將以三個部份說明系統整合,分別為整合策略、整合架構、整 合關鍵要素。

壹、 系統整合策略

資訊科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工具之ㄧ,有助於企業進行知 識的使用、分享與創造,獲取組織績效。(Ruiz-Mercadr et al., 2006)

一個企業要能不斷創新,就需要不斷累積知識,並且有效的應 用知識,因此導入資訊科技創造知識的的基礎架構,成為企業求生 存的基本條件。(林福仁、林煌基, 2003)

Gabler & Pickton(1998)指出,所謂的系統整合,是將不同的 獨立資訊系統與作業,透過某種形式進行整合過程,進而提供整合 資訊提供使用者解決問題。

Belina & Amadeo(1991)將應用系統整合定義為「將不同的異 質系統、功能性元件、企業規則或者資料整合到企業新的流程需求 中。」,同時指出應用系統整合應該包含下列工作:

一、 兩個以上的應用系統間資料的傳輸及轉換。

二、 管理在傳輸及轉換的時間點、順序與頻率。

三、 決定整合作業成功或失敗的機制。

大部分企業對於不同系統間資料整合的問題,大都是一個功能 一個功能慢慢建立,隨著業務或需求的增加逐一擴建,直到系統越 來越多就開始面臨系統間資料整合問題。(李嘉仁,2004)

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許多企業常依各部門需求設計應用系統 供不同部門使用,卻因為系統各自獨立而造成資料無法一致,甚至 重複輸入,對於這些缺乏擴充性及無法一致的系統,維護不易且維 護成本高。(金純瑩,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企業改組、購併、多角化經營都將帶來系統修改、系統整合等 問題。所以,當企業內各項營運作業都是建構在許多大大小小的應 用程式之上時,要讓作業處理中的資訊流可以順暢地在各種系統之 中交換、傳遞。而這其中包含一個相當重要課題,便是要整合這些 應用程式或是系統。(林信惠,2005)

由上述文獻回顧得知,在知識經濟時代,為了面對內外部環境 的競爭壓力,必須透過資訊科技整合企業內外部資訊,進而增加企 業競爭力。

而企業因為經營與管理上的需求,會根據所需功能,逐一發展 出各種不同的資訊系統供不同單位單位使用,但是各資訊系統間如 何進行整合,變成企業所要克服的困難。透過整合資訊後所產生的 知識,才能以企業整體概念,讓經營者做出最好決策進而快速反應 市場與客戶需求。

Hall(1991)將系統整合的策略劃分為合併、界面與標準化三 種,分別說明如下:

一、 合併(Merger):

主要目的為消除所有或部份子系統獨立分散的特性,可對子系 統做全面的整合或只針對系統與系統間資料的整合,又可細分 為三種整合模式。

(一) 合成(Synthesis)模式:

指系統整合後的新系統,仍舊保有原本各子系統中所有的功 能與資料庫。在整合過程中,舊子系統的硬體或軟體設備若 合乎需求則可繼續使用,否則將予汰舊換新。

(二) 整合性資料庫(Integrated Database)模式:

此模式的整合重點在於資料庫的整合,至於各子系統原有的 應用程式等軟體則不加以考慮。資料庫的整合是利用分散式 處理技術,將原本分散獨立於各子系統中的資料庫整合成為 一個在邏輯上視為單一的資料庫。

(三) 摘錄式整合(Excerpt Integration)模式:

將所需的資料從各個獨立的子系統中摘錄出來,然後再輸入 一較高階的決策支援系統或是一集中式的管理資訊系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介面(Interface)整合:

主要目的在於能使分散獨立的資訊系統間相互溝通,以減低其 分散的特性。介面整合的模式,又可稱之為「介面連繫模式」

或稱「可交互運作整合(Interoperable Integration)」,它強調在 現有資訊系統間的通訊,以便能在各系統之間傳送資料、軟體 或輸出。

三、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係透過提出一標準資料交換程序,來讓各系統開發者有一資料 交換依據。例如透過國際標準的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格式,就能讓不同系統、不同公司間有統一 資料交換標準。

鄭淑芬(2001)也提出兩種資訊整合策略的基本做法,以下分 別予以說明:

一、 合併所有應用系統變成單一系統」(Make them one system): 重寫某個應用程式或重新開發一套系統或導入軟體供應商所說 的整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將原先各自獨立的功能應用 程式轉變為同一個系統。這種做法通常需要高額的構建成本及 較長的時間。

二、 讓所有應用系統同步運作(Make them work together):

將重點放在彙整相關應用程式的資訊,在應用程式的外部做些 加工來進行整合任務,提供一些介面來收集、傳遞資訊。儘可 能保留原來程式中的處理步驟和邏輯,只增加或是修改一部分 資料的輸入和輸出(包括資料格式轉換或欄位對應等)來與其 它應用程式整合,大幅減少了許多重新撰寫程式的開發作業。

綜合上述文獻討論,企業可依據本身不同狀況與需求,透過不 同策略整合資訊系統。而本研究的案例,由於各應用系統分工精細 與需求功能各有很大差異,很難直接合併成為一個系統,因此主要 是透過讓所有應用系統同步運作(Make them work together)模式配 合介面(Interface)整合運作方式進行,詳細內容將於第四章進一 步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貳、 系統整合架構

Rossak & Kirova(1996)提到資訊系統整合的一般性概念架構 GenSIF(Generic Systems Integration Framwork),可分為三個整合元 件:

一、 定義整合:

先進行概念性整合研究,此時尚未進入實質整合作業,而是針 對要整合的應用系統進行分析工作,並界定整合後所能夠提供 的服務。

二、 架構整合:

進行系統整合時所採用的整合方式與基礎架構。

三、 可用科技:

找出架構整合時所適用技術,包括軟硬體的搭配。系統整合技 術包括了資料傳輸技術、資料傳遞頻率、系統間資料格式的不 一致性、與系統功能的重複性流程整合與邏輯規劃問題。

Belina & Amadeo(1991)認為應用系統整合架構可透過整合領 域模型(Integration Domain Model)表達,而此方式可分為為四個 階層,分別敘述如下:

一、 企業流程層:

在了解應用系統間整合的順序及在企業流程中扮演的腳色及功 能。

二、 企業物件層:

對元件或是應用系統之間的物件進行轉換或對應,如不同系統 的性別資料(例如M/F 和 0/1)或是不同系統間日期欄位資料

(民國或西元)的轉換。

三、 企業介面層:

指的是應用系統間資訊的介面進行對應及轉換。

四、 介面技術層:

指的是用來實作企業介面層的技術,可能為XML(Extend Markup Language)或是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轉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模式。

德國學者Scheer 提出整合性資訊系統架構(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ARIS)(Scheer, 1998),ARIS 設計理念是從「整 合」的觀念出發,目的是引導企業在整合過程中,從程序設計、組 織、資料面等方法作全盤性的評估。

ARIS 以如下四個觀點進行,說明資訊系統整合架構。分別說 明如下:

一、 組織觀點(Organziation View):

此觀點提供了公司或系統的人員組織架構,描述企業或專案專 案團隊的人員組成、責任劃分以及人力資源的運用狀況。

二、 資料觀點(Data View):

此觀點定義企業中之資料類型、涵蓋範圍、資料流的行進方向。

三、 功能觀點(Function View):

透過此觀點可描述公司業務功能與其作業流程(Process),並 可建立存在企業中之功能運作架構及其價值關聯度。

四、 控制觀點(Control View):

將組織觀點、資料觀點、功能觀點做連結彙整之動作,處於中 心位置,將上述各項觀點做整合性描述與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3- 1 資訊系統整合架構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 System, ARIS)

資料來源:整理自Scheer(1998)

參、 整合關鍵要素

金純瑩(2010)透過討論不同異質資訊系統間進行整合有彙整 關鍵要素如下:

一、 在主系統導入過程中是否適合同時與其他子系統進行整合。

二、 當企業流程與系統流程不相同時,企業是否應調整本身之作 業來配合系統流程或反之去調整系統流程。

三、 系統之間應採用何種方式做資料傳遞。

四、 不同開發團隊的應用系統,最後的整合應由誰來主導。

五、 如何確保系統與系統間資料的一致性。

六、 如何在有限的經費下達到系統整合的最大效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張文奇(2007)研究個案公司在面臨併購後資訊系統進行整合 導入時,整理歸納出重要關鍵要素如下:

一、 併購後的資訊系統整合導入時間點:

併購後的資訊系統整合導入時間點必須慎重考量,適合的時間 約在企業購併後的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是比較恰當的時間點。

併購後的資訊系統整合導入時間點必須慎重考量,適合的時間 約在企業購併後的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是比較恰當的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