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系統於危機處理中之重要性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86-92)

第四章 個案研究分析

4.4 資訊系統於危機處理中之重要性

資料,公估公司在三天的盤點稽核後,則可放行出貨(未被燒毀 的成品),並且其公證資料,可提供日後海關稽核之參考數據。

(2)海關合同方面:大陸為計劃經濟,任何生產都需申請批文,

也就是商品合同。當原物料燒燬後,其原來已經核銷之物品必須 重新申請,而海關如何認同公司的損失是一大學問。假如資材資 料全部燒燬如何提出正確資訊,作為核銷之依據,除了平日核銷 資料需妥善保管外,資訊系統幫助是非常大的,以資訊系統內的 資料作為基本資料,海關人員若下廠稽核,我們可以提出正確之 數字作為稽核目標,而再將期間之出口與生產資料,作一統合,

則可輕易解決複雜的問題。

(3)生產進度管理方面:一場大火將所有的軟、硬體設備都破 壞殆盡,在客戶方面,如何提供正確的交期,是在危機處理中重 要的一環。客戶可能在不正確的資訊下,將訂單取消或轉單,如 何提供正確的交期是資訊系統 中掌控的最重要因子。因為所有的 成品、原物料、半成品都需依生產製令單號歸類,重新檢視每批 量中,何種物料已進料,何種原物料已燒燬,成品或半成品各批 之損失或未損失之資料,需正確的列出。若無資訊系統之資料,

從訂單逐批處理,所需時間非常冗長,回覆客戶之交期則可能遙 遙無期。所以從整體觀點來看,如何確保在採購之料品不重複和 應付帳款如何區隔,也是資訊系統從中帶給公司無限的助益。

A 公司的火災,只是工作站被燒燬,電腦主機無受損傷。在 A 公司就可即時處理,若主機也受波及,那又該如何改善呢?

A 公司之資料每日需利用網際 網路傳輸至臺灣總部存檔,假 設 A 公司主機受損,在臺灣母公司有備份 ,如 此 只 要 將 A 公 司 之資料再傳輸至大陸廠,則相同可以確保資料正確性。這是當初 在規劃企業資訊系統中未考慮到的。當危機發生時,資訊系統發 揮的功能已經超越其原來之功能,這是始料未及的。所以 A 公司 在資訊提供的正確迅速下,在硬體損失部分,先從臺灣母公司再 提供機械設備補給,在短短的十二天內就可恢復生產並將原先回 覆客戶之交期,如期完成。雖然發生不幸事件,但在客戶及同業 的認同上,獲得不少正面之肯定。

4.5 A 公司導入資訊系統後之效益分析

以下為 A 公司導入企業資訊系統後的整體效益分析:

(一)研究發展方面

1. 從雛形設計到產品的上市 時間,可藉由網際網路的功 能從原來 30 天縮短至 15 天的開發時間。

2. 母公司整合研究發展,產品 結 構 正 確 性 由 原 來 80﹪

提升至 98﹪。

3. 樣品製作後即可依產品結構,分析產品的預估成本。

4. 工程變更統一由母公司變更,可確實掌握成本與規格。

(二)行銷管理方面

1. 產品可由預估成本表迅速、正確提供報價及報價規格。

2. 訂單流程改善,可接受低於五百台以下之多種少量的

訂單,且不影響交期。

3. 訂單作業流程改善可縮短客戶 交 期,從 45 天 縮 短 至 21 天 。

4. 訂單統計改變以往人工統計方式,由電腦 統 計 數 量 正 確性高,交期、產能預測有依據標準。

(三)庫存管理方面

1. 隨時可提供成品、半成品及原物料等不 同 類 別 之 庫 存 管理。

2. 提供共用類安全存量自動設定及查詢等功能。

3. 線上即時作業更新異動資料, 可查詢到最新庫存異動 資料。

4. 提供進料日報表、月報表、年報表等給有關人員了解 一段期間原材物料進耗存狀況,而不須每日盤點。

5. 列印盤點單以利盤點工作,盤點後亦提供盤點差異表。

6. 可列印各種庫存異動單據,以取代人工編製。

(四)採購進貨管理方面

1. 由 BOM 展開自動統計列印採購預算後,列印採購單 以節省人力,增加時效,採購人員由原來 25 人減少 至 9 人。

2. 依交期排程、廠商別、採購製令等提供即時例行性跟 催,減少人工作業時間。

3. 採購預算提供廠商單價之選擇,適量採購、批量採購

維持高效率採購作業。

4. 每批量之催料表提供廠商各種交貨訊息,降低停工待 料時間。

5. 自動分析統計應付帳款,可依生產令號、料品加總等 分類統計,減少人力作業達到 100﹪正確性。

6. 每批實際採購成本分析,提供最新成本資訊,使損益 確實掌握。

7. 進貨日報表,隨時提供驗收資訊。

8. 異常採購可掌控公司異常狀況,並且分析異常原因,

降低錯誤再發生。

9. 提供適質適量的採購,控制交期以防止資金積壓及 庫 存過多 與缺料不足等損失,庫存從導入前新台幣 4000 萬降至導入後 1200 萬。

(五)生產管理方面

1. 生產總週期時間可縮短至 15 天,提升產業競爭力。

2. 電腦開單縮短採購作業前置時間,廠商備料時間充足。

3. 生產排程及生產進度透過資訊管理系統全廠統一一致。

4. 透過驗貨排程表,品質管制與最終檢驗可即時 獲 得 資 訊。

5. 電腦開立採購單降低錯誤,減少人力,異常發生有跡 可循。

(六)支援性管理方面

1. 高階管理者可運用資訊資料,做為經營決策分析之依 據。

2. 資訊來源一慣性,流程總管可掌握兩岸公司之資訊,統 一管理。

3. 批量付款,應付帳款正確性高。

4. 出貨後,母公司及時得到資訊可掌握應收帳款。

5. 會計稽核對帳簡單明確,稅務、海關資料統計容易。

6. 批量成本計算,實際採購成本與標準成本可即時作分 析比較。

7. 在危機處理中,資訊的取得與保存安全性高,可降低 經營風險。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