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相關研究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二、經濟弱勢家庭資訊進用的困難

家戶經濟能力是國內家戶數位化的首要障礙,造成資訊科技及學習資源的分 配不均,擴大數位落差的現象,使發展失衡。根據研考會 99 年的調查,月收入 不到基本工資月薪(17,279 元)的家戶,擁有電腦比率僅 29.8%。偏遠鄉鎮民眾雖 認知到學生在學期間使用電腦與網路的需求性,但因為經濟環境、地理環境、資 訊知識與素養等限制,面臨電腦與網路設備缺乏、數位學習機會缺乏,必須加速 提供擁有電腦、上網之管道。

三、位處社會資源的先天弱勢,加深自主營運的困難

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是資源集中於都會區,不管是經濟、就業機會、醫療資源、

教育、人力資源等等,偏鄉地區通常處於弱勢,且「數位機會中心」的經營,因 為地方人文、社會型態等不同,其成長過程都將如企業發展一般,有其特有的歷 程、無固定模式可以依循,因此,自主營運能力的培養是一段漫長的路,有待各 界的耐心等待,多數尚待政府部門或民間資源給予支持、給予輔導。

第三節 資訊融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影響相關研究

壹、 教學模式的改變

臺灣科技學習的發展是從電腦輔助教學開始,經由電腦課程的實施將資訊融 入到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中。電腦輔助教學是以電腦來進行輔助教學課程的一種 教與學的方式,它只是用來輔助一般正式教學的不足,而非正式的教學。一般來 說,電腦輔助教學包含以下幾種模式:(1)報導式:將資訊軟體系統視為教師,

透過播放以供學生課程學習;(2)練習式:資訊軟體系統提供反覆操作的練習;(3) 模擬式:資訊軟體系統提供一個仿真的學習情境,以提高學習意願;(4) 測驗式:

資訊軟體系統協助評估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及(5)遊戲式:資訊軟體系統提供娛 樂及多媒體效果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習動機(吳建興、張冀威,2011)。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目前所實行的行動學習也會對課程及教材的設計產生變革,首先將改變課程 呈現的型態,以往從頭到尾連貫的傳統課程會獨立為各個單元,單元間可以自由 組合,課程內容會更具彈性。語意搜尋系統的發展會使各種教材更便於蒐集,課 程內容的呈現方式也更多樣化,對於像物理、化學、機械等等需要以立體圖呈現 的科目,會更容易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

貳、 評量方式的改變

在校園 e 化數位學習環境之下,雲端技術結合行動學習載具之行動學習載具,

讓校園成為無所不在之隨處學習環境,並透過學校實施特色課程之創新教學,進 行學生多元化評量,如製作多媒體互動評量教材及 IRS 即時反饋系統進行評量,

讓學生在紙本評量之外,還有多元、互動、遊戲式評量的選擇(謝進益、溫嘉榮,

2011)。

學生學習評量的部分也會隨著使用行動學習載具改變,傳統評量方式必須全 體學生在學習到一個段落後統一進行評量,但實際上學生的學習進度不一,測驗 無法統一實行,所以隨著學習者各自的進度自行上網測驗,隨後立即告知或儲存 成績。同時也可以在評量系統中進行深度追蹤,紀錄學習者的各種資料,以及學 習者和同儕間互動的次數,以評量其學習成績。除了認知部分的評量之外,更可 以對學生的設計或討論類的議題進行創新度的評量,評定學生呈現的結果是否有 創新度。

參、 學習成效

使用行動學習載具會使教與學的過程中媒體種類與人際互動的增加,學習機 會也隨之變得更多、更方便。而學習成效就取決於下列因素:

一、自主調制(Self-regulated Learning):意即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習機會增 多之後,學生必須學會自主學習,自行進行知識的管理,否則容易迷失學習方向。

二、專注力(Attention):能夠不受多樣化的媒體影響,集中學習焦點,深度 探索知識。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四、數位內容品質(Digital content quality):即教材內容與其呈現品質,學習 內容本體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素質,所以為提高學習品質,應對數位內容進行嚴 格審查。

五、學習社群成員的互動(Interaction among members of learning society):因 為行動學習很容易在網路上認識新的、校園以外或者是國外的朋友,其學習成效 會受到影響(莊謙本,2012)。

如果學生使用資訊融日學習時能配合上述五點,就能提升學習成效,增進學 生的資訊知能、激發學習動機與興趣、增進自我表達及與他人共享、溝通與合作 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及尊重文化差異的能力,最終能使學生自我探索 與主動研究已進行終身學習(沈慶珩,2004;吳建興、張冀威,2011)。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