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五節 資料處理

本研究的資料處理為「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係指以頻率分配的狀況為基礎,

運用一套程序,對文件作客觀、有系統、量化敘述,並加以有效推論的一種研究 方法(楊孝瀠,1995)。本研究目的在分析國民小學一至二年級生活課程教科書中 品格教育內涵,以「語句」和「圖片」為單位,進行類目表的統計與統計,以次 數分配和百分比計算各概念的數量,並針對內容分析類目的信效度作檢驗。

一、信度

信度分析是指測度研究者內容分析之類目及分析單元,是否能夠將內容歸入相 同的類目中,並且使得的結果一致。一致性愈高,內容分析的信度也愈高;一致 性愈低,則內容分析的信度亦愈低。在內容分析之信度過程中參與的多寡有很大 的關聯性。內容分析之信度公式如下:

1+ [(n-1) 平均相互同意度]

n×平均相互同意度

N

1

+N

2

2M

信度 =

公式中的n是指參與內容分析的人數,亦即編碼員(coder)或評分員(judge)。

測完每個評分員的信度後,兩個評分員之間的互相同意度並不會達到100%,此 時就必須運用「相互同意度」,公式如下:

相互同意度 =

M:為完全同意之數目

N

1

:為第一評分員應有的同意之數目 N

2

:為第二評分員應有的同意之數目

一般的內容分析都是由研究者做主要的內容分析的評分員,研究者工作本身的 信度測驗也是一項內容分析的必須步驟。因此,在內容分析上的信度要在 .8以 上,若低於 .8則有修正必要(楊孝瀠,1995)。

因此,本研究之信度檢定商請二位評分員,一為國小教師目前修畢教育行政研 究所碩士學位,一位擔任國小低年生活課程的教師,修畢於自然生活科技教學研 研究碩士,連同研究者,共三位評分員。在互不影響的情形下分別進行信度檢定 後,研究者分別與評分員意見不同之處進行詢問,已修正分析類目表,俾能更加

嚴謹以及減少爭議。

依據十分之一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信度檢定的樣本。從所有的母群體中以分層 隨機抽樣方式,共選出康選版一主題、南一版一主題和康軒版兩主題,共抽取四 主題後,將類目表及其定義發給評分員閱讀,並說明歸類方式原則,研究者與評 分者進行類目表的歸類,並依據上述公式求出信度表:

表 3-9 三位評分員相互同意度表

評分者 A B C

B .82 × ×

C .85 .83 ×

三位評分主間的相互同意度如表 3-9,而其帶入公式,可得其相互同意度 為 .83,信度則為 .93。依據楊孝瀠(1995)曾指出內容分析必須經過嚴謹的信 度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精確性。內容分析的信度應在 .8 以上,而本研究信度 為 .93,符合內容分析的信度應在.8 以上的要求。顯示本研究的內部一致性相當 高。

二、效度

內容分析類目及分析單元的效度分析,僅應用於研究者自行發展的類目。在「品 格教育核心價值」類目表初步完成後,以「專家效度」作為效度的檢測。

三、資料分析

(一)量的分析

量的分析以Spss軟體為工具,以次數與百分比統計為主,先計算各類目的次數 與總次數,並配合百分比計算,探究教科書中在各類目呈現的情況。研究者進行 分析工作,依序劃記、並了解各版本和冊別間分佈情況。使用狀況如下:

1. 計算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各版本「個人道德」、「偶性道德」、「公民 道德」、「過程價值」分布數量。

2. 計算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各版本各冊別間「個人道德」、「偶性道 德」、「公民道德」、「過程價值」的次數與百分比,以比較其差異。

(二)質的分析

「質」的分析,主要針對「個人道德」、「偶性道德」、「公民道德」、「過程價值」

的部份進行。透過質的分析,歸納整理加以分析說明其內容與呈現方式的異同,

使分析結果更為周延深入。研究者依研究需要進行下列質性分析步驟:

1.反覆閱讀教科書內容

反覆閱讀各版教科書,一方面可歸納與修正類目,一方面能了解各版本 教 科書所呈現的內容。

2.畫出相關意義單元

針對「個人道德」、「偶性道德」、「公民道德」、「過程價值」的語句及圖片 逐一標示記號,劃為相關意義單位,若有隱約相關或意義模糊的語句及圖 片,透過與其他評分者討論,作為分類劃記時的參考。

3.將相關內容歸類,群聚為同一群

將相關的教科書內容標記歸類,群聚為同一群,研究者就其整體內容中分 析各版本在各類目之下所呈現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