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來源:盧淵源,1994)

三、層級程序分析法的應用

層級程序分析法的優點在於對問題系統所認定的要件(entites)組成 幾個「互斥集合」(disjoint sets)而形成上下「隸屬」(dominated)的 層級關係。並可藉由一致性檢定,篩選有效問卷以控制結果的可信度

(http://knight.fcu.edu.tw/~chyeh/)經由層級關係來進行邏輯判斷,取 得各種方案的綜合評價後,做為方案決策的參考。

簡單的說,層級程序分析法是一種在多重準則(multi-criteria)的情 況下,進行決策的分析工具。鄧振源、曾國雄(1989)指出,利用AHP 進行 決策問題時,包括三個階段,分述如下:

(一)第一階段:建立層級程序架構

層級架構無一定建構程序,但建構時最高層級為評估的最終目標,最低 層級為替代方案,重要性相近的要素需儘量放在同一層級,層級內要素最好 不要超過七個,且層級內各要素均需獨立。

(二)第二階段:各層級要素間權重計算 此階段又分為三個步驟:

1.建立成對比較矩陣:

評估項目是在以上一層級評估項目的基準下,以名目尺度與同一層級內 其他評估項目做成對比較。各尺度意義如表4-7 所示。

表4-7(層級分析法之評比尺度)

評估尺度 定義 說明

9 絕對重要 有足夠的證據及經驗判段肯定左邊之項目 7 極為重要 實際顯示非常強烈傾向左邊之項目

5 重要 經驗與判斷強烈傾向左邊之項目 的相對權重。Saaty(1980)提出下列四種計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的方法:

(1)行向量平均值的標準化

n n 立成對比較矩陣時,首先假設某一層級的要素A1,A2, ?..,An,在上一層某一 要素為評估基準下,其每一要素的權重W1,W2,?..,Wn,為已知。接下來建立 成對比較矩陣(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而矩陣的每一列是由單一要 素的權重相對於其他要素的權重之比例而成。此時,Ai 與Aj 的相對重要度 aij表示,而要素A1,A2, ?..,An 的成對比較矩陣為A=[aij] 可以寫成下面的 形式(Saaty,1980):

⎥⎥

上式成對比較矩陣A 乘上權重W,等於n 乘以W 之值。即A‧W=n‧W,n 是A 的特徵值,而W 是A 對應於特徵值的特徵向量,而特徵值問題,可將上 式化簡成如下的運算式:(A-n×1) ×W=0當W≠0 時,則W 為A 的特徵向量,

同時具有n 個特徵值而成對比較矩陣A,具有以下的性質(Saaty,1977):

(1)矩陣 A 對稱元素相互間為倒數關係,即 aij=1/aij

(2)矩陣 A 的所有元素均為正值,且滿足 aij=1/aij,稱為則稱為正倒值矩 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

(3)成對比較矩陣 A 的秩(Rank)為 1,即 rank A=1。因為每一列皆是第一

也就是aij× ajk=aik,則表示決策者的判斷前後具一致性(Consistency)。另 一個A 為一致性的矩陣的條件就是特徵值(λmax)等於n。因此,要素

A1,A2,..,An的特徵向量W,即為矩陣A最大特徵值λmax 所對應特徵向量標準 化後的值。

決策者前後判斷是否具一致性,以一致性指標(consistency index,

C.I.)衡量。即C.I.=(lmax ),C.I.=0 表示前後判斷完全具一致性,Saaty

(1980)建議C.I.≦0.1 為可容許的偏誤。不同的n 值下,產生不同的C.I.

值,稱為隨機指標(random index, R.I.),如表4-8 所示。

表4-8(隨機指標表)

階數 (n)

1 2 3 4 5 6 7 8

R.I. 0.00 0.0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在相同n 值的矩陣下,C.I.值與R.I.值的比率稱一致性比率

(consistency ratio, C.R.)即C.R.=C.I./R.I.,若C.R.≦0.1 時,則矩陣 的一致性程度令人滿意。若每一成對比較矩陣的一致性程度均符合所需,則 尚需檢定整個層級結構的一致性。如果整個層級結構的一致程度不符合要 求,顯示層級的要素關聯有問題,必須重新進行要素及其關聯的分析與修正。

(三)第三階段:整體層級權重計算

各層級要素間的權重計算後,再進行整體層級權重之計算。最後依各替 代方案的權重,決定最終目標的最適替代方案。若為群體決策時,各替代方 案的權重可以加以整合。

層級程序分析法是在多重準則(multi-criteria)的情況下,進行做決 策的一種分析方法。層級結構圖中層級與元素關係的建立,可以採用腦力激 盪法(brain stroming)、詮釋結構模式、德菲調查法(delphi technique)

□.等等。只要任何方法能建構出系統之層級和元素的關係,均能做為層級程 序分析法材料(林原宏,1995)

四、層級程序分析法的優缺點

採用層級程序分析法具有以下優點(曾國雄, 1989)(中-14):

(一)AHP 法理論簡單,操作容易,能有效擷取多數專家及決策者有共識的 意見。

(二)AHP 法對於影響研究目標的相關因素,皆能納入模型中,配合研究目 的,考慮各種不同的層面。

(三)相關影響因素,在經過專家學者評估及數學方法處理後,皆能以具體 的數值顯示各個因素的優先順序。

(四)將複雜的評估因素以簡單的層級架構呈現,易為決策者接受。

而相對的,層級程序分析法的缺點如下:

(一)若受訪專家人數過多或人選認定的標準偏差,將影響分析結果之一致 性。

(二)準則數相當多時,所需的成對比較亦相當多。且準則數較多時,較難 符合一致性檢定之條件。

(三)不同背景之專家因著眼點不一,其結果必有差異,產生意見相左或協 調整合的問題。

層級程序分析法具數學理論基礎,具有很強的邏輯性,適用於一些較複 雜、難以量化的問題,如政策衝突分析、資源分配、規劃等問題。同時透過 層級之建立,將複雜的問題簡化成要素層級系統,並將各因素量化後加以評 估,以幫助決策者選擇出最適當之方案,減少決策錯誤之風險。

第三節 問卷分析結果

將所有回收的問卷,分別依據上述層級分析法步驟,建立成對比較矩 陣,並採用特徵值向量法,求出構面權重與因子權重之平均值、標準差與變 異數,最後整合構面權重與因子權重,獲得「問題屬性權重」。

(一)問卷樣本空間與對偶分析 樣本空間

本研究案問卷方式以座談會方式執行,會中共發出15份問卷,回收問卷 15份,其中沒有無效問卷(未作答部分超過一半之問卷),有效問卷15份,

但一致性的檢定方面,則依不同構面而有所不同,問卷通過一致性檢定之記 錄如下表各對偶矩陣調查結果所示,。

問卷回收率=15÷15=100%

問卷有效率=15÷15=100%

對偶分析

問卷對偶分析的部分,因套裝軟體具有版權問題,故本研究案之分析以 網路上公開之程式進行評估,其程式位址及執行流程如下:

程式位址:http://www.isc.senshu-u.ac.jp/~thc0456/AHP/AHPweb.html 分析步驟一:輸入對偶總項數(以本問卷第一部分為例,共包含1.物業前期規

劃、2.使用管理計畫、3.設備維護計畫、4.長期修繕計畫。等 四大面向,故輸入其值為4。然後進入下一步。

圖 4-4(公開化之 AHP 分析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