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以企業規模劃分之合併模式

依台灣企業併購法分類,根據合併雙方之企業規模差距與從屬關係之有無,

可將合併模式分成一般合併、簡易合併和非對稱合併三類。

1. 一般合併

一般合併是指非對稱合併以及簡易合併之外的模式,其參與合併雙方無 規模上的明顯差距,此種情況之合併較不易達到企業購併法強調的保障 雙方股東權益及債權人權益,因為任一單方較不具能力完全概括對方之 股東和債權人權益,故一般合併在行政程序上較冗長。

2. 簡易合併

由於過去受公司法規範,使合併程序曠日廢時,故企業購併法針對具從 屬關係之母、子公司擬定簡易合併制度。當合併雙方符合母子公司關係 且母公司擁有子公司 90%以上股份時,即可採用簡易合併程序提升合 併效率與降低成本。

3. 非對稱合併

所謂非對稱合併即交易雙方企業規模懸殊之合併案,此制度是為了降低 公司合併或解散的股東會決議門檻,而設立的合併模式(黃玉珍,

2002)。

此種情況之合併,因存續公司發行新股的數量很小,對存續公司的股東 影響甚微,故國內主管機關為提高行政效率,允許以較簡化之程序完成 合併。

第二節   購併之動機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Seth(1990)與 Trautwain(1990)之觀點,購併動機基本上分成價值極大 化(Value-Maximizing)與非價值極大化(Non-value Maximizing)兩大類,價值極大化 係指購併行為是為了追求企業整體營收的成長,以達到極大化股東利益之目的;

而所謂非價值極大化是從代理權問題衍生而來,闡述當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時,

經理人進行購併活動可能是基於追求自身利益或過於自信,忽略股東掉股東權益 之情形。在過去的研究中,Christopher & Keith(2001)認為併購動機由高至低主 要有:獲取產能、進入新市場、鞏固市場、獲取技術、增加股東價值、全球化、

產品多樣化、內部成長、垂直整合、風險分散等多種因素。而 Berkoivtch &

Narayanan(1993)則是從財務觀點提出購併動機主要為綜效動機、代理動機以及 傲慢假設三種。茲將購併動機理論整理如下:

一、多角化經營理論

多角化是企業為追求成長的手段之一,其可透過應用內部資源進行,亦可藉由 向外併購擴展公司在不同產業的版圖,或增加業務範疇給予顧客更多樣的產品 與服務。Montgomery(1994)認為企業進行多角化,是為了將閒置資源效用極 大化。有些學者則是認為多角化有利企業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強化適應市場 環境變動之能力。

二、效率理論

效率理論係指企業在購併時,目的是藉由改善資源配置提昇各種效率並產生綜 效,其中效率的提高源於規模經濟與管理效益兩面向,綜效的利益則集中於營 運、財務兩方面。以下個別說明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營運綜效

營運綜效意指「1+1>2」的效應,也就是企業併購後增加之效益大於個別企 業營運效益之總和,其形成與規模經濟、範疇經濟、管理效益息息相關。茲 略述於下:

1. 規模經濟

通常發生於水平購併,當兩家或兩家以上之企業合而為一,則可因擴大 生產規模產生規模經濟而降低平均成本。在公司研發、通路、行銷方面 也因能共同享受資源而更具競爭力。

2. 範疇經濟

企業藉由擴大經營範圍、增加產品種類,將現有資源做多重運用,使單 位成本降低。

3. 管理效益

強調企業在購併後,管理效率之提升能提高公司營運績效。過去一些學 者也提出追求管理效率是促進購併的原因之一(Weston, Kwang, and Siu, 1998)。相關理論有:

(1.)效率差異化理論(Differential Managerial Efficiency Theory)

此論點之前提假為購併雙方管理效率不一致,且主併公司具較佳之管 理能力,因此主併公司能透過購併並改善目標公司的效率而獲利,但 這也隱含主併公司需具有過剩的管理資源,才可達到改善效率、產生 綜效之目的。

(2.)無效率管理理論(Inefficient Management Theory)

無效率管理理論是指公司管理階層無法將既有資源做最佳配置,致使 管理效率低落,此時便引入外部企業在管理方面之專業,以改善管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效率。無效率管理理論與效率差異化理論相類似,差別在於無效率管 理理論旨在解釋非相關產業之併購行為,而差異化理論強調相關產業 之間專業知識、技術輸出的原因。

(二)財務綜效

雖然實務上大多併購案件是以考量營運綜效為出發點,然而財務綜效也能為 企業帶來額外效益。財務綜效一般又可分成提昇融資能力、賦稅效果與風險 分散。

1. 提昇融資能力

當一企業在購併目標公司後,市場投資人會重新評估企業價值,進而推 高企業身價,降低在資金借貸上的成本。此種情況較常發生於資金困窘 但擁有技術之企業,其被併購後可較容易獲得資金挹注,而主併公司也 可獲得技術等專業知識,產生雙贏局面。

2. 賦稅效果

當企業購併之目標公司合併前有營運虧損,則併購後可利用租稅上的優 惠,將虧損低銷公司盈餘,減少企業需繳交之稅額。

3. 風險分散

前述提到多角化可降低營運上的風險,而財務風險也同樣會被降低,如 非相關多角化式的購併就能減少市場非系統性風險,也能因購併提高融 資能力使資金操作更有彈性。同樣的 Levy & Sarnat (1970)也曾提出,

購併能讓股東投資人持有更多樣性的股份,減低非系統性風險的影響。

三、代理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代理理論是由 Jensen & Meckling (1976)首次提出,闡述當管理權與所有權分 離時,會發展出委託人(Principal)與代理人(Agent)關係,然而此種代理關係會 產生逆選擇或道德風險等代理成本。將此理論延伸至購併動機則有以下三種 解釋:

1. 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問題可以透過內部適當的組織設計來解決,亦可藉由購併之外部機 制來降低代理成本,因為當代理人績效表現不彰時,可能會導致企業價 值下滑而引來其他企業的併購,造成經理人利益的減,故代理人較不敢 忽視企業的利益。

2. 管理者主義

Mueller(1969)提出的管理者主義認為公司規模是決定代理人報酬的函 數,故代理人有動機透過收購擴大公司規模,而忽視公司的實際投資收 益率。但 Lewellen 和 Huntsman(1970)的實證研究顯示,代理人之 報酬與企業利潤率相關而與銷售水平無關,此結果與 Muller 的假設相 反。持反對意見者則認為收購本身實際就是代理問題的表現形式,因為 公司管理層可能會為了其自身利益而做出損害股東利益的併購決策。

3. 自由現金流量假說

自由現金流係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 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當公司存有自由現金流時應當發還於股東,然此 舉會削弱代理人對資金的掌控權,因此代理人有動機將資金移做購併之 應用。

四、傲慢假說(Hubris Hypothesi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傲慢假說是 Richard Roll (1986)所提出,認為企業經理人往往會有高估自己能 力的現象,堅信自己能正確評價目標公司之價值與潛力,因此出現以溢價併購 目標公司的情形,未能替企業追求最大利益。

伍、市場勢力理論(Market Power Theory)

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時,必須不斷擴張在市場的規模來維持市場地位,才能確 保公司長久經營。Scherer & Ross (1990)提出取得市場勢力是水平購併最主要 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