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在超文本閱讀研究中,以連貫性為中介變項的研究,也發現連貫性也會與 先前知識作用,影響讀者理解的成效。高先前知識者可以克服文本中連貫性的 不足,但低先前知識者則因缺乏相關背景知識,無法產生推論、克服連貫性不 足的問題(Foltz, 1996; Graesser, et al., 2003; Salmeron, et al., 2005; Salmeron, et al., 2006)。

3. 認知風格

認知風格是一種個人偏好處理資訊的特定方式,用在學習行為的時候,就 稱為學習風格(Ford & Chen, 2000; Leonard, Scholl, & Kowalski, 1999)。認知風格 付表了個別使用者的典型感知、思考、記憶與解決問題模式,會影響形成心智 模式的認知過程,可用來研究人類組織決策、風險評估、組織調整等方面。

最為廣泛使用的一種認知風格指標為Witkin's所提出的藏圖測驗區分出的 兩種認知風格:場地獨立(field independent)及場地依賴(field dependent)。Chen &

Macredie(2002)研究超文本閱讀與認知風格的關係,發現場地依賴認知風格者,

需要超文本的架構作為導引;場地獨立者則不受文本架構限制,能自行建立內 容的表徵資訊。

五、 超文本大綱與理解

前面提及個人特質做為中介變項時,對超文本閱讀理解可能產生的影響。

由於超文本的理解會受超文本的架構、節點安排的連貫性與受個別讀者的先前 知識、學習認知風格交互影響,因而無法就所有的讀者設計有助理解的超文本。

且過往批評超文本閱讀效果的研究,往往指出超文本使得內容碎裂、無法使讀 者建立文本的架構。因此,本小節也將探討在超文本中常被運用來幫助讀者建 立架構、增進理解的工具:大綱的影響,以及大綱與不同特質讀者間可能產生 之交互作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一)內容大綱對理解的幫助

人類的工作記憶能同時處理的資訊有限,因此,經過組織的資訊對記憶有 巨大的幫助(Gleitman, 1995)。組織是將相關的資訊分割成多個子集,並組織子集 間關係的過程,能夠讓工作記憶的運作更有效率(Gagne, Yekovich, & Yekovich, 1985)。

而內容大綱(outline)能幫助人類組織記憶。Bransford & Johnson(1972)曾經 設計一個實驗,先讓二組受詴者聽一模一樣的錄音帶,其中一組受詴者事先被 告知錄音帶的內容大綱,另一組則沒有任何提示。實驗結果顯示,二者的回憶 表現相差很大,事先被告知錄音帶內容的組別回憶表現較好,未被告知者表現 較差(Bransford & Johnson, 1972, 轉引自 Gleitman, 1995)。

除了幫助記憶外,內容大綱的另一個功能是幫助提取人類記憶中的資訊。

Gagne(1993)指出,內容大綱能活化長期記憶中相關的知識,將工作記憶與長期 記憶連結;內容大綱也能提供檢索的線索,幫助提取記憶中的資訊。Tulving &

Pearstone(1966)曾經作過一個實驗,受詴者先看一序列的文字,這些文字屬於幾 個不同的屬類(categories),並要求受詴者看完之後回憶出這些字來。結果發現,

受詴者在沒有屬類提示的情況下,無法回憶出所有的字,但給受詴者屬類的名 字提示後,受詴者的回憶量有明顯的增加(Tulving & Pearstone, 1966, 轉引自 Gleitman, 1995)。

(二)超文本大綱對理解超文本的幫助

閱讀超文本是一個在片段文本中重新架構、組織文本的過程。因此,後續 超文本理解的研究中也相當強調「架構」對閱讀理解的影響。Rouet & Potelle也 指出,早期有關超文本的閱讀理解研究,常發現讀者對超文本的理解能力低於 傳統文本,就是因為早期超文本的設計都缺乏顯而易見的外顯架構(explici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structure)。

在超文本中,呈現超文本的內容架構有許多種工具,大綱(outline)、地圖 (concept map or site map)、總覽(overview)等,都是為了幫助讀者掌握整個文本架 構、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幫助選定閱讀方向的工具。Potelle &Rouet(2003)指出,

大綱、地圖、總覽這些外顯的結構能傳達不同節點之間的關係,提供摘要、預 覽文本內容的功能。它能幫助讀者系統化、視覺化地整合相關的概念知識、界 定文本的主題結構。若這種大綱包含超連結的話,更可以幫助讀者在超文本內 容間導航。(T De Jong & Van der Hulst, 2002; Dillon, 2005; Hofman & van

Oostendorp, 2002)。

由於不同研究所採用的大綱型態有所不同,如上段所稱,就有大綱、網站 地圖(sitemap)、總覽等不同名稱,因此,本研究採Nilsson & Mayer (2002)的定義,

定義超文本中的大綱為「一種以圖像式的視覺物件呈現超文本架構的表現方 式,以圖像付表頁面的內容,而頁面之間的關係用線條或箭號加以連結」。

Hofman & van Oostendorp(2002)援引Kintch的建構-整合模式,解釋大綱對 理解的影響。他們認為,要能建立情境模式,首要是讀者必頇發展出一個完整 的巨觀結構,而巨觀結構的建立,則與文本中的結構息息相關。若文本中已有 一完整連貫的結構的話,就能幫助讀者建立文本的巨觀架構。

上節提及超文本沒有既定的閱讀方向,因而容易造成迷失,過去學者指出,

若在超文本中加入適當的引導,即可解決此問題;如Dee-Lucas(1996)發現,大 綱能加快讀者的瀏覽速度、幫助讀者記憶。De Jong & Van der Hulst (2002)的研 究也從建構-整合模式分析大綱對理解的影響。結果發現,大綱對微觀命題知 識無影響,但對整體情境、巨觀命題知識皆有正面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三)大綱與不同先前知識讀者的交互影響

過去實證研究發現,大綱對超文本閱讀理解的影響,對高先前知識者沒有 負面影響,對低先前知識者而言,正面影響則多於負面(Salmeron, et al., 2005)。

顯示先前知識仍然會左右大綱對閱讀理解的效果,以下舉出兩種先前知識會影 響大綱的使用情境及作用機制。

1. 大綱的結構

大綱呈現的方式有所不同,主要的差異在於大綱節點之間組合的方式,可 分為線性、階層、網絡三種。與上節對超文本架構閱讀理解研究結果相仿的是,

先前知識同樣也扮演了中介變項的角色,左右不同程度讀者解讀不同型態大綱 的能力。

先以對內容不熟悉的低先前知識者為例。結構對低先前知識者影響甚鉅。

過去研究發現,低先前知識者瀏覽超文本的表現較弱,但給與階層式結構大綱 後,可以平衡高、低先前知識者理解上的差距。此外,在瀏覽的過程中,低先 前知識者瀏覽時會更倚仗大綱的協助(Hofman & van Oostendorp, 2002;

McDonald & Stevenson, 1998; Potelle & Rouet, 2003) 。

DeStefano & LeFevre(2007)提出解釋,他們認為,階層式的大綱有許多優 點,例如可以幫助讀者整合相關的概念知識、界定文本的主題結構、促進文本 內資訊的互相連結、促進讀者對主題結構的理解及記憶等。對低先前知識者而 言,階層式的大綱闡述了關鍵概念中的關係,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掌握文本。

Potelle & Rouet(2005)也特別強調大綱的效果因人而異,相對於網絡式、線 性的大綱,階層式大綱能增加讀者的搜尋效率。但是,以網絡式組織而成的大 綱,對低先前知識者反而會帶來混淆。對已有一定程度的高先前知識者而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Salmeron等(2005)的研究發現,超文本的大綱,對高先前知識的讀者,無論在巨 觀命題或情境模式上,表現均無影響。

2. 瀏覽大綱的先後順序、素材的難度

Salmeron, Baccion, Canas, Madrid & Fajardo(2009)認為,在超文本環境中,

由於讀者是自行選擇頁面、決定瀏覽的順序,因此瀏覽大綱的時間點早晚,也 是影響因素之一。他們發現,瀏覽大綱時間點的不同,以及素材的難度會影響 到理解的成效。他們援引不同的理論,來解釋不同時間點閱讀大綱對理解所造 成的影響:

同化理論(Assimilation theory)指出,對沒有先前知識,或閱讀難度較高內容 的人而言,在一開始時閱讀大綱,大綱便能產生基模的作用,幫助製碼,整合 相關知識(Kester, Kirschner, & van Merriënboer, 2004; Kester, Kirschner, van Merriënboer, & Bäumer, 2001)。

因為製碼發生在資訊處理的開始之時,因此,若在閱讀即將結束時,才讓 讀者看大綱的話,讀者早已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文本表徵。因為讀者對文本不熟 悉、沒有相關知識,所建立起的表徵可能會較粗淺、且包含一些無關的資訊。

在閱讀的最後階段才看到大綱,並不會重組原先已形成的文本表徵。

而主動處理理論(Active processing model)指出,對簡單的內容而言,超文本 本身就已經不會產生太多的認知負荷,就算沒有大綱,也不會影響閱讀理解的 成效。主動處理模式預測在閱讀的開始之時,大綱會反而抑制讀者建立文本關 係間的連結、背景資訊的主動處理過程。讀者若先讀大綱, 理解會較差(Salmeron, et al., 2009)。

Salmeron等(2009)的研究結果發現,同化理論與主動處理理論皆有部分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確。讀者若先讀大綱,再讀難度較難的內容,表現較好;先讀簡單的內容,再 讀大綱,理解表現較佳。

(四)大綱與超文本閱讀行為

相較於過往的研究多以前、後測方式判定超文本對讀者的閱讀理解成效,

卻無法從閱讀過程中了解讀者與超文本的互動行為。Salmeron等(2009)的研究的 不同點是,他們考慮到瀏覽行為在整體閱讀歷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從使用 者行為解釋超文本的閱讀理解效果為何會因人而異。

超文本的非線性閱讀是動態、循環的過程,Protosaltis & Bouki(2005)提出 超文本閱讀理解模式,指出超文本閱讀是由建立閱讀目標開始,讀者掃描資訊 類目、建立字句及文本大意,並選擇適合的閱讀策略及評估的一連串反覆過程。

超文本的自由度讓讀者必頇決定哪些要讀、哪些要跳過;他們認為,隨著瀏覽 歷程的改變,讀者採取的閱讀策略也會不同,更會影響到閱讀理解的成效。

超文本閱讀理解模式將閱讀分為幾個環節。首先是閱讀目標,閱讀目標幫 助讀者建立基模,而基模控制了哪些資訊是重要的、哪些不是。確立目標之後,

讀者會開始閱讀/掃描資訊類目。讀者會掃描超文本以選擇適合的資訊類目來 閱讀。如果讀者決定不掃描,他就會直接閱讀文本,並根據閱讀的目標,摘要、

讀者會開始閱讀/掃描資訊類目。讀者會掃描超文本以選擇適合的資訊類目來 閱讀。如果讀者決定不掃描,他就會直接閱讀文本,並根據閱讀的目標,摘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