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流亡香港期間的思想轉變

第一節 輾轉流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流亡香港期間的思想轉變

蘇新停留於香港將近兩年的時間中,政治行動也不曾慢下腳步過,與舊台共 成員的重新聚首後,合作展開對抗蔣氏政權的文宣戰,提供給當地報紙不少的報 導、消息,對外散布台灣島內的血腥鎮壓。若分析這些政治文宣的內容,即可發 現蘇新政治立場的劇烈轉折,從光復初期的三民主義、國民政府同情擁護者,轉 變為激烈反蔣、反美的立場,同時也冀望台灣成為中國版圖下的一個高度自治省 份。本文將探討蘇新滯港期間編輯的社論、報導,並分析其撰寫《憤怒的台灣》

一書,試圖瞭解蘊涵背後的民族史觀,透過各種文獻的分析,可與光復初期蘇新 的政治立場做出對照,檢視他於二二八事件前後政治思想的變化歷程。

第一節、輾轉流亡

台灣在光復後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即爆發了二二八事件以及隨後而來的大規 模屠殺,許多臺灣知識分子與政治異議人士紛紛走避海外,這時,英國殖民地香 港就成為了政治難民的避風港。由於香港隸屬於英國管轄,即便國共兩黨瀕臨內 戰,也無權干涉香港中立地位,自然成為各路流亡人士匯集的中心,這些人的共 同基礎都是反對國民黨的專政迫害,大致可分為數種類別,來自中國的民主派人 士與中共地下組織人員,台灣則有以廖文毅(1910-1986)、廖文奎(1905-1952),兄 弟為首的獨派,與謝雪紅、楊克煌及蘇新為首的舊台共成員。117

由於國民黨將全島暴動的罪過推諉給台共相關人士,宣稱他們與中共聯合密 謀造成二二八事件,前台共重要幹部皆遭到通緝,許多人遭虐死,也有人自首投 案,僅有謝雪紅、楊克煌、蘇新等人成功逃離台灣,他們先後都選擇了香港做為

117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頁 2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延續政治理想的基地,流亡初期,基於對抗國民黨政府的相同立場曾與廖文毅短 暫合作一陣子,但意識形態的分歧終究是難以突破,雙方很快就因理念的不合而 分裂,118廖文毅等右派人士主張台灣應接受美國託管,以期在未來達成台灣獨 立,建立台灣人自治的台灣民族政權,他們在 1948 年 2 月 28 日成立「台灣再解 放聯盟」,是為第一個主張台灣獨立的海外團體。119

但謝雪紅並不贊同廖文毅的做法,她認為因為受限於台灣被國民黨佔據的形 勢,必須寄望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並期望有朝一日能解放台灣脫離國民黨統治,

在中共聯省自治之下建立高度民族自主的共產社會,而謝雪紅的構想在當時的局 勢來看是相當合情合理的,由於 1947 年下半年,國共內戰局勢開始出現轉折,

中國共產黨逐漸扭轉戰局占了上風,看似有統一中國的可能性,基於整體戰略的 考量下,必須放棄日治時代的台獨主張與中共合作,謝雪紅因而領導台籍左派人 士於 1947 年 11 月 12 日組成「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定調為台灣人二二八事件的 革命延續,打倒官僚資本主義、國民黨蔣氏政權並謀求台灣的解放。120

此後,「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即運用大眾媒體展開政治宣傳戰,透過雜誌、

書籍、報紙等傳播媒介,將台灣的現況與台盟對於未來的期許傳播至海外各地,

讓旅外台胞們得知台灣局勢的發展演變,如創立《新台灣叢刊》,運用香港報紙

《華商報》、《大公報》等發表社論與通訊報導,雖然台盟運用的媒體種類五花 八門,但其宣傳內容大至不離三項要點,首先,描寫台灣內部的政治問題與蔣氏 政權的暴虐無道。二者,反對美國鼓吹台灣獨立及聯合國託管計畫。三者,隨著 國共內戰的進行,台盟也對外報導最新戰況及局勢變化。

118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83-184。

119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頁 286-287。

120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頁 300-3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中影響台盟相關人士最深的舉措,莫過於多次呼應中國共產黨的對外政治 宣言,每當中共重要文告發出,台盟也緊跟著呼應,如 1947 年 12 月毛澤東提出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以及 1948 年 5 月 1 日勞動節的〈五一號召〉,都是 中國共產黨對內宣告即將統一的政治文宣,而台盟也在這兩次宣告後,分別發表

〈台灣人民團結起來〉、〈告台灣同胞書〉以做為呼應,121如此也奠定了台盟人士 往後於中共發展的政治基礎,就在 1948 年五一勞動宣言發布後不久,毛澤東召 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並邀請香港各黨派的流亡人士參予,在數次協商與會議 後,謝雪紅等人遂加入中國共產黨,重新延續了共產革命的道路。122

回顧蘇新在香港這段時間中,是相當被台盟所倚重,原因在於蘇新豐富的新 聞工作歷練,台盟幾乎一半的文宣都經過蘇新的撰寫、編輯才發布,給予了台盟 政治宣傳戰相當重大的幫助。但再次與他並肩作戰的舊台共,尤其是謝雪紅,起 初對他並不這麼放心,從上海輾轉流亡至香港的蘇新,在與謝、楊沒有交集十幾 年卻再度碰頭,又加上過去台共權力鬥爭的恩怨影響下,謝雪紅、楊克煌難免會 懷疑蘇新的政治立場,甚至認為他其實是國民黨派來的臥底:

到香港不久後,石霜湖就給我介紹了幾個人 (莊希泉、李自修、施 萬青、劉雪漁等)我們計畫組織「台灣問題研究會」和「香港台灣 同鄉會」…… 後來施萬青問我:「你在二二八事變後,有沒有做過 中央社台中分社社長?」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更加感覺得奇怪。後 來施萬青和石霜湖又對我說:「謝雪紅和楊克煌現在也在香港,他 們說你是國民黨的特務,專門追他們。說他們到上海,你也到上海 ;他們到香港,你也到香港。這可能有什麼誤會。」123

121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頁 293-294、頁 322-324。

122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頁 338。

123 蘇新,〈蘇新自傳〉,《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72-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為了釐清蘇新是否為國民黨派來的特務,甚至派人就近監視蘇新,最後在楊 克煌親自與蘇新面談後,才釐清雙方的疑惑:

在這以前,謝、楊曾經派周明裝做一個學生到石霜湖家裡二、三次 ,試探和偵查我的行動……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經過幾天後,

楊克煌就找我談話。他說:「我和謝對你有些不大了解,可能有誤 會,所以今天特別來找你談談。」那天我們談了半天。首先我要楊 提出他們對我所有的疑問,由我來一一回答。那天楊對我的解釋相 當滿意地回去。他知道了過去因大家很少接觸,所以產生了許多誤 會。124

但無論謝、楊兩人對蘇新的質疑是否屬實,蘇新的政治立場的確就如他們所 質疑,可能出現了某種程度的變化,由於身為台盟的重要文膽,滯港期間撰寫了 不少文字資料,要得知蘇新的政治思想是否出現變化,勢必從此著手,因此,下 一小節將分析蘇新在香港時期發布的報導文章,瞭解其政治態度的轉折,以與光 復初期的政治立場做出比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