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蘇新戰後的民族認同 (1945-1981)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蘇新戰後的民族認同 (1945-1981)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孫善豪 博士. 政 治 大. 立 論蘇新戰後的民族認同 (1945-1981). ‧ 國. 學 ‧.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Su Xin After World War II. n. al. y er. io. sit. Nat. (1945-1981).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陳彥鈞 Yen-Chun Chen. 中華民國 103 年 1 月 January, 2014. v.

(2) 摘要. 終身奉獻於台灣的左翼運動先鋒蘇新(1907~1981),於日治時代成為台灣共 產黨員起,致力於社會階級革命橫跨數十載,是台共組織中少有的智囊文膽,相 當重視文字宣傳力量。本文關注的焦點在於,為何在日治時代從事激進武力革命 路線的蘇新,從二戰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到二二八事件爆發的一年半間,台灣政局 腐敗、經濟瀕臨全面崩潰,當時從事報社編輯的蘇新,卻不曾對國民政府做出任 何批判,遑論激進的武力革命,對照起舊台共領導人謝雪紅,在台中組織「二七. 政 治 大. 部隊」與國民政府軍隊爆發衝突,蘇新為何放棄階級武力革命路線實則令人費. 立. 解。若深入研究光復初期的各式文獻資料,即可發現蘇新不僅發表政論文章維護. ‧ 國. 學. 國民政府、三民主義,無視於光復初期的混亂局勢,往後隨著國民政府的迫害流 亡香港,蘇新對於中國的民族認同情感更毫無遮掩的展露而出,運用報章社論大. ‧. 肆抨擊蔣氏政權,並不斷呼籲台灣應歸屬於中國領土一部分,不應走向獨立或遭. y. Nat. sit. 他國託管,如此的民族信念,即便到蘇新逝世前仍堅持不輟。本論文將運用蘇新. n. al. er. io. 長期身為新聞人所留下的大量文獻資料,透過其撰寫的新聞報導、政論文章、回. i n U. v. 憶錄與自傳等各式文獻,了解蘇新的民族主義思想,是如何影響其階級批判精神。. Ch. engchi. 關鍵詞: 蘇新、台灣共產黨、民族主義、光復初期. I.

(3) 目錄 緒論 ………………………………………………………………1 第一章. 早年生平與思想淵源 …………………………………8. 第一節. 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8. 第二節. 蘇新早年生平與教育背景 …………………….…11. 第三節. 台灣共產黨的興起與瓦解………………………...18. 第二章. 光復初期的政治動向…………………………………..25. 第二節. 蘇新的政治批判與動向……………………………32 武力革命的延續……………………………………44. ‧. 流亡香港期間的思想轉變……………………………..52. y. Nat. sit. 第三章. ‧ 國. 第三節. 學. 第一節. 治 政 戰後台灣局勢 ……………………………………..25 大 立. 輾轉流亡……………………………………………52. 第二節. al 海外宣傳戰…………………………………………55 iv. 第四章. n. 第三節. er. io. 第一節. n U engchi 蘇新的台灣歷史論述………………………………64. Ch. 中國共產黨的宣傳號角………………………………..79. 第一節. 政治生涯的起落……………………………………79. 第二節 一個中國的民族信念………………………………..83 結論………………………………………………………………...95 參考書目…………………………………………………………...98 表附錄…………………………………………………………….101 II.

(4) 緒論 研究動機 回顧 20 世紀台灣左翼運動史,台灣共產黨的崛起過程可謂曇花一現,從 1928 年成立,到 1931 年遭日本警方檢舉而瓦解,期間僅僅不過三年的時間,台灣共 產革命運動自此全面宣告失敗,直到 1947 年二二八事件後,舊台共成員遭到國 民黨迫害而流亡於香港短暫停留,往後轉入中國共產黨也處處遭受箝制打壓,台 灣左翼運動者的革命歷程實則無比艱辛。但如此頗具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主題,其. 政 治 大. 相關研究成果即便到今日卻不甚豐碩,除了組織成員稀少以外,台共的當代實質. 立. 政治影響力也相當有限,加上長期國民黨反共意識形態的箝制下,左翼運動的相. ‧ 國. 學. 關研究也只能在解嚴後慢慢進行,況且,受限於史料的緣故,關於台共的研究, 大多集中探討日治時代黨組織成員的政治經歷、黨的決策權力運作過程及其成敗. ‧. 探討,往後光復初期到中國共產黨時期,台共成員的政治經歷則鮮少著墨。. sit. y. Nat. n. al. er. io. 有鑑於此,筆者對於這段左翼運動歷程最感興趣的部分,則是關於台共成員. i n U. v. 在光復後的政治動向與立場轉變,尤其是民族思想的部份。由於台灣經歷了長達. Ch. engchi. 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卻在戰後一夕間劃入中國版圖之內,異族的離去及回歸祖國, 台灣的政局看似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性,舊台共成員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嶄 新局勢,究竟是不再過問政治?抑或重拾往日的政治熱情繼續投入共產運動?或 者放棄共產主義思想,選擇它路延續政治生命?如果他們持續進行政治生涯,是 以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與台灣脫離關係長達五十年的中國?這段時間做了什麼樣 的政治活動與言論?更為重要的問題是,他們是抱持著大漢民族的民族榮耀,一 如光復初期的台灣百姓歡迎國民政府接受?抑或無視民族問題,延續過去日據時 期強烈階級精神批判統治、資產階級?換言之,民族認同是否影響舊台共成員的 共產思想,是筆者所欲探討的核心問題。 1.

(5) 若閱讀台灣共產黨的相關研究著作,多以台共領導人謝雪紅(1901-1970)為主 軸來作探討,以謝雪紅在光復初期的政治動向來看,仍然延續著舊台共所沒有完 成的左翼革命,組織「台灣人民協會籌備會」,聯合各式左傾組織與相關人員, 以待時機準備可能發生的武力革命,最終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領導「二七部隊」 在台中、南投一帶與國民政府軍隊發生衝突,雖然革命以失敗收場而逃往香港, 但由此可見謝雪紅在光復初期的政治立場,依舊以「階級」作為革命對象的依據 判准,進行推翻統治、資產階級的武力革命。反觀本文的研究對象蘇新,就沒有 如謝雪紅持續極左路線,反而有其他的政治選擇。. 治 政 大 縱然蘇新的歷史知名度不若台共創黨元老等人來的響亮,但若仔細分析其相 立. 關文獻資料,可以發現他是一位相當值得探究的歷史人物。首先,蘇新政治活躍. ‧ 國. 學. 期間跨越了日據時代、光復初期以至中共建政時期,與台灣共產黨及創黨元老們. ‧. 經歷了每一個歷史階段,其政治生涯幾乎就是台灣共產運動的縮影。二者,長期. y. Nat. 肩負新聞工作任務的蘇新,具有豐富的文字工作歷練,成為左翼運動的重要文. er. io. sit. 膽,同時,他也是台共黨中留下最多著述的成員。最後,目前蘇新的相關研究尚 不算太多,多是依附在謝雪紅、林木順(1904-?)、楊克煌(1908-1978)等人下被描. al. n. v i n 述,少有獨立專門的研究,關於蘇新生平較為確定的部份為日治時代的政治動 Ch engchi U. 向,至於光復初期與中共時期,蘇新扮演何種政治角色則較為模糊不清,況且, 本文所欲探討蘇新民族思想的部分也鮮少被提及。經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蘇新 的後半段政治生涯,仍存有一定的探討研究空間。. 研究回顧 由於本論文探討的焦點,在於蘇新戰後初期的民族主義思想,屬於政治態度 與立場的範疇,主要著重的時間範圍,從二次大戰後至蘇新流亡香港,而後轉往 中國共產黨效力,期間長達三十餘年。若回顧台灣左翼運動史的相關研究,焦點 大多集中於日治時期,也礙於史料有限的困境,光復後至中共建政期間,舊台灣 2.

(6) 共產黨成員的相關研究著墨甚少,本論文的探討焦點人物蘇新的專門研究更是罕 見,很難與台共領黨者謝雪紅等人相比擬,但在進一步深入探討之前,仍必須從 這些少數的研究著作中,掌握正確的文獻資料與研究方向。. 近人最早對蘇新有深入探討的研究著作,當屬台灣當代文、史學研究學者陳 芳明(1947-)先生的《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一書,1此書乃陳芳明先 生基於台灣左翼歷史長期被遺忘的危機而寫,主題聚焦於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的 發展,對台灣共產黨的組織架構及其下成員的政治思想與行動,皆有著相當清楚. 政 治 大 雪紅、林木順及蘇俄、日共的扶持,至後期上大派翁澤生、青壯派蘇新的路線之 立. 的描寫,同時也兼顧了描述大時代背景脈絡與人物細節的優點,從創黨領導人謝. ‧ 國. 學. 爭,整本書的架構脈絡清晰易懂,至於本論文探討的對象蘇新,在此書中則特別 獨立出一個章節,其中也描述了蘇新在戰後的政治歷程,陳芳明先生認定蘇新批. ‧. 判國民政府的立場,以發表政論文章的方式,針砭日益艱險的時局,2但在加入. sit. y. Nat. 中共後,則逐漸失去革命批判的態度,成為北京當局的傳聲筒。. n. al. er. io. 而陳芳明先生的另一本左翼歷史著作《謝雪紅評傳》也非常重要,《謝雪紅. i n U. v. 評傳》與《殖民地臺灣》不同在於,此書以謝雪紅為主軸描寫台灣共產黨的歷史. Ch. engchi. 發展,對於蘇新描寫的成分並不多,但因歷史背景、台共組織的發展緣由、人物 動向,皆有更為細膩的描寫,時間範疇也從日據時代延伸至光復、中共時期,並 有各式的史料文獻佐證,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另一本以蘇新為研究主軸的論文,是黃文源先生的《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 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此論文以詳盡的第一手史料做為文本基 礎,從日記、檔案、報紙、回憶錄到口述訪問,整體且細膩的呈現蘇新生涯各階 1.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2006 年。. 2.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76-181。陳芳明先生認為蘇新在光復初期扮. 演反映民怨的媒體人,從而走向武裝抗暴,但卻又提到蘇新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角色,礙於史料有 限而難以辨識,前後似有矛盾之處。 3.

(7) 段的政治經歷,同時以台灣共產黨的發展為論文副軸,描繪出台灣極左運動的整 體發展情勢。但此論文對蘇新的分析,大部份都集中在於日據時代,對於戰後光 復時期,以至投效中共的這段時間,僅只有一個章節的份量,而黃文源先生對於 蘇新後半生涯的描述,基本上與陳芳明先生採相同的論調。3綜觀陳芳明、黃文 源先生兩人的研究,都有相當嚴密的文獻考據作為文本基礎,無論蘇新在日治時 期或光復後的人生,都有鉅細靡遺的生平解析。但本論文欲探討的民族意識與認 同的構想,皆在兩者的研究中鮮少被提及。. 治 政 大 新自傳與文集》及《永遠的望鄉人-蘇新文集補遺》兩本著作,此兩本文集收錄了 立 至於本論文所使用蘇新的第一手文獻資料,多取自於《未歸的台共鬥魂-蘇. 蘇新大量的親筆文獻,包含自傳、政論文章、通訊報導、私人通信及口述訪問等. ‧ 國. 學. 各式第一手資料,4因此得以一窺蘇新的政治態度與立場。另外,蘇新於香港流. y. sit. n. al. er. io. 問題意識. Nat. 與民族史觀。. ‧. 亡期間撰寫的台灣歷史《憤怒的臺灣》一書,5同樣可用於窺探蘇新的政治動機. Ch. engchi. i n U. v. 由於台灣經歷了長達半世紀的日本殖民統治,面臨分離長達半世紀之久的 「祖國」統治,筆者即相當好奇台灣共產黨成員在光復後的政治態度與心境轉 變,身為前台共成員的蘇新有過什麼政治活動或言論?對於國民政府與當時省籍 衝突的看法?更重要的問題是,蘇新的民族認同為何?在初步閱讀蘇新相關的研 究與文獻後,許多耐人尋味的疑問便漸漸浮現,自 1931 年蘇新與上大派的翁澤 生(1903 -1939)掌握了台灣共產黨主導權後,確立了黨的激進武力革命路線,意 3. 黃文源, 《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 系碩博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10 年,頁 112-115。黃文源先生則強調蘇新在擔任報刊編輯期間, 多半刊登批評國民黨及國民政府的報導,但這樣的看法,則是緣於蘇新自傳中的口述說法,詳見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206-233。 4 其中包含蘇新本人口述資料,由台灣作家葉榮鐘(1900-1978)次女葉云云女士進行訪問。 5 蘇新,《憤怒的臺灣》,臺北:時報文化,1993 年。 4.

(8) 圖推翻殖民剝削的台灣總督府,日治時期蘇新的階級意識是如此強烈而不容質 疑。但若再檢閱蘇新針對光復初期政局所寫的數篇政論性文章,卻絲毫不見任何 批判國民政府的言論,6尤其是身處於行政效率低落、經濟蕭條及社會動盪的戰 後局勢,本應是蘇新發揮強烈批判精神的重要時機,但令人意外的,當時從事新 聞工作的蘇新並未對國民政府做出抨擊,反倒迎合了官方意識形態的三民主義。. 若將此時的政治態度,與他在日據時代的武裝革命主張做出比較,即可輕易 察覺兩者有著偌大的差異,若再將蘇新往後所寫的各式文獻做更進一步的檢視,. 治 政 大 國領土一部分的理念,認為台灣不該走向獨立或遭它國託管, 到了中共時期, 立. 會出現更多疑問流亡香港期間,他一再透過新聞報刊的傳播文宣,強調台灣是中 7. 蘇新也不曾批判過中央當局,反倒是不斷強調兩岸統一的目標。種種跡象顯示,. ‧ 國. 學. 蘇新在乎民族問題的程度,似乎更甚於他追求階級平等。. ‧. y. Nat. 因此,將上述疑問做個簡單整理後,不禁讓筆者聯想到一個概略性的假設,. er. io. sit. 即是政治意識形態追求的原則、理念,似乎會隨著個人的政治歸屬認同感,或另 一種意識形態的影響而有所變化,換言之,社會主義者所追求經濟平等、財富均. al. n. v i n 有的原則,可能會受到個人對於國家、民族認同情感的影響,而扭曲甚至消失。 Ch engchi U 本文在此做出保守性的推論,認定蘇新對於中國的「民族認同」,可能超越他本. 身的「階級認同」 ,因而讓他失去批判國民政府與中共的力道。8事實上,共產運 動者的「民族」、「階級」矛盾,是每一位左翼歷史研究者都會碰到的問題:. 6.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3 年,頁 152-183。蘇新在 光復初期共寫過五篇政論文章,分別是〈論人事問題〉 、〈再論「糧食問題」〉 、〈主義.機構.人 物〉、 〈農村自衛隊〉及〈紙荒〉。 7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206-233。 8 本文使用「民族認同」一詞,而不是「民族主義」 ,是因為蘇新並沒有具體針對「民族」 ,做出 一套完整的思想論述,他對於中國民族、台灣國家概念的看法,皆散見於其各式文獻中,且似乎 對於「中國民族」具有正面情懷和記憶,因此筆者保守稱之為「民族認同」 。 5.

(9) 在左翼史的研究中,一個普遍遇到的棘手問題,也許是民族原則 與階級立場之間的糾葛。9. 從共產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歷史矛盾來看,每一位共產主義運動者,都勢必面 臨國家、民族認同與經濟平等的階級理念衝突,當然,終身信奉共產主義的蘇新 也不例外。因此,為探討蘇新民族情結對其共產信念的影響,本文將針對蘇新撰 寫的文章、報導、書籍及書信進行分析,並運用各式第一手文獻詳細敘述各個歷 史階段的時代脈絡,比對出蘇新各個時期政治立場及態度的轉變與不變,以了解. 治 政 大 段失去了批判、革命的角色,這是本論文欲探討的核心問題。 立. 蘇新對於中國的民族情結是否凌駕自身的階級平等原則,而讓他在人生的後半階. ‧. ‧ 國. 學. 章節安排. 第一章為緒論,將敘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文獻回顧及章節安排。. y. Nat. er. io. sit. 第二章的內容是蘇新在日治時代的生平簡介,並著重其政治思想的起源與在 台灣共產黨的活動。第一節將對日本治台殖民統治的本質做出基本的描述,第二. al. n. v i n 節探討蘇新早年生平,孩童時期的家庭教育及中國式教育的私塾,加上日治時期 Ch engchi U. 台灣總督府差別待遇的教育,使蘇新深感民族不平與歧視,同時又受到台灣文化 協會的左派思想影響,學生時期即萌發了反殖民意識,並影響往後走上共產主義 的道路。第三節簡述台灣共產黨從興起到瓦解的艱辛歷程,及了解蘇新在黨內扮 演的政治角色與其立場。. 第三章著重分析蘇新在台灣光復初期,發表於各式報刊評判時局的政論文 章,及其政治立場的原則,並詳述當時台灣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第一節將描述 台灣戰後初期,日益惡化的省籍衝突與經濟狀況。第二節分析蘇新於 1946 年針. 9.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23。 6.

(10) 對當時日益惡化的行政人事、糧食產量問題所寫的政論文章,並將文章中的內容 與 1946 年台灣的人事、糧食資料等第一手文獻做出比對,可發現蘇新刻意迴避 批判行政長官公署,其立場與當時大多數民意相違背。第三節聚焦於前台共領導 人謝雪紅,檢視她在光復初期的政治行動,是否也如蘇新一般受到民族認同情感 的影響。. 第四章敘述蘇新流亡香港期間,持續運用報刊的政治宣傳戰,並分析他撰寫 的《憤怒的台灣》一書。第一節將敘述前台共人士流亡香港並等待時機轉變的過. 治 政 大 來源的內容大多為反對國民黨政府治台,以及反對台灣遭美國託管或脫離中國獨 立. 程。第二節分析蘇新在香港撰寫多達數十篇的報紙通訊、消息及評論,這些報導. 立,此節也將使用相關資料與上述文獻比對,以釐清蘇新的政治標的為何。第三. ‧ 國. 學. 節的焦點放在蘇新留港期間撰寫的《憤怒的台灣》一書,此書以台灣自古是中國. ‧. 一部分領土的概念來詮釋台灣人民的歷史,但這與古代文獻及今日的台灣古代歷. y. Nat. 史研究成果所呈現的完全不同,此節仍將運用文獻比對,以了解蘇新是否欲運用. er. io. sit. 歷史正當性的功能,建構出附屬於大中國史觀下的台灣歷史。. al. n. v i n 第五章描述蘇新投奔至中國共產黨後的政治歷程,以及分析他在晚年所寫的 Ch engchi U. 文章。第一節將檢視蘇新負責對台廣播進行統一文宣戰的經歷,並簡述他在文化 大革命時期遭到迫害的過程。第二節的內容將探討蘇新在晚年政治平反後所留下 的文獻,其中透露出蘇新濃烈的民族信念與對台的思鄉情緒,讓中國一統分裂的 兩岸,仍是他逝世前的最大期盼。. 最後一章為結論,統整戰後各個階段的政治言論與行動來看,蘇新似乎沒有 完全以「階級」做為政治敵人的判準,反倒是對於中國的「民族認同」情感,影 響了他的階級批判精神,使的蘇新的共產主義思想,成為附屬於民族主義的次要 意識形態。 7.

(11) 第一章、早年生平與思想淵源 在探討蘇新戰後的民族認同與思想前,本文仍須將其早年生平作簡短的介 紹,並將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政治、經濟脈絡做出具體的描述,以瞭解蘇新政治意 識形態形塑的過程與源頭為何,更重要的是,分析蘇新在日治時代的實際行動, 與其政治思想的方向與強度,才得以與往後各個人生階段的政治行為及態度做出 比較,以看出在時空背景的變遷下,蘇新政治思維的轉變與否。. 政 治 大. 第一節、日治時代的殖民經濟. 立. ‧ 國. 學. 自 1895 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遭到割讓而成為日本殖民地,相較於 早已發展出資本主義的日本,歷經中國三百年王朝統治的臺灣,仍處於畜力生產. ‧. 為主的農業時代,在許多反對接收台灣的人士眼裡,臺灣人民不僅民族複雜多. y. Nat. sit. 元,且素質低落,充斥各式社會陋習,如鴉片、裹腳、綁辮子等等,加上氣候惡. n. al. er. io. 劣、衛生條件極差,對於缺乏殖民地治理經驗的日本,實為一項艱困的挑戰。10由. i n U. v. 於風土民情的不同,加上統治初期治安紛擾,零星反抗不斷,臺灣總督府確立了. Ch. engchi. 以「六三法」為基礎的警察威權政治,在威權體制的政治控制下,臺灣人民受到 各種層面的不平等待遇,並引發規模大小不一的反抗行動,從總督府前二十年統 治期間的重大武裝抗日行動 如北埔事件、苗栗事件、西來庵事件等等,就可得 知日本治臺遇到的重重困難。11. 但警察政治的建立,僅是殖民地統治的手段而不是目標,日本從獲取臺灣的 那一刻,旋即思考其經濟價值所在,早在 19 世紀後半葉,臺灣因為開港通商的. 10 11.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臺北:帕米爾出版社,1987 年,頁 11-12。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年,頁 173-174。 8.

(12) 影響,人口的自然增加與移入大幅成長,除了糧食作物的墾植外,經濟作物也大 量被栽植,尤以茶、糖、樟腦為出口之最。對於甫剛接收台灣的日本當局眼裡, 利用台灣既有的農業基礎,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實為首要方針。因此在所有台 灣出產的經濟作物中,蔗糖最被日人所重視,自 19 世紀末以來,日本的蔗糖需 求大幅增加,但在糖業發展上卻屢受打擊,無論質、量都不足以供應日本國內需 求,即須仰賴外國進口,12從 1894 年日本的砂糖消費量為四百萬擔,但本土生 產則僅有八十萬擔,如此可以看出日本對糖的迫切需求。13而地理條件適合種植 蔗糖的台灣,從開港後幾乎每年蔗糖產量皆突破五十萬擔,最高曾於 1880 年超. 政 治 大. 過一百萬擔,14 因此在日本統治台灣以前的 1887 年至 1895 年期間,台灣出口 的蔗糖有高達九成輸往日本。. 立. 15. ‧ 國. 學. 日本治台初期,除了改善基礎設施、衛生條件與理番政策外,更確立了以蔗. ‧. 糖為主軸發展的產業方向,鼓勵日本產業來台灣發展。從 1900 年日本成立臺灣. y. Nat. 製糖殊式會社後的 20 年間,台灣的經濟主軸聚焦於糖業,到了 1920 年代,加入. er. io. sit. 米糧的生產,蓬萊米成為最大宗的糧食外銷作物。綜括這兩階段,總督府的策略 約略是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為最高指導方針,至 1930 年之後,則因戰爭. al. n. v i n 需要,總督府對於台灣的經濟重心則轉為工業化。 雖說各階段的主要不同,但 Ch engchi U 16. 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自然著重在提高農產品或後期工業用品的生產量,以. 達到供輸日本國內的需求。而此種兼顧發展台灣島內民生經濟與日本宗主國供需 的日式資本主義,在所有日本殖民地當中,就以台灣最為成功。. 可是就在臺灣總督府的威權統治,日本資本主義漸漸扎根於台灣,建立起現. 12.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頁 60。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頁 11-12。 14 林滿紅,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年, 頁 25。 15 林滿紅 《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頁 30-31。 16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頁 201-205。 13. 9.

(13) 代社會的安定與種種經濟產業的壟斷,台灣本島內的民族和階級衝突旋即接踵而 來。臺灣殖民地經驗的成功,實則是壓榨無數台人的心血勞動而來,就以支撐起 日本在台統治經濟基礎的臺灣製糖業為例,不僅被日本資本家壟斷,更獨佔甘蔗 的採購權,且由日本官方制定甘蔗的數量、收購價格及方法,層層剝削得控制台 灣蔗農,17蔗農階級因而成為台灣第一個反抗總督府的經濟產業,從 1923 年到 1925 年之間臺灣各地皆發生蔗農要求提高甘蔗收購價格的爭議,其中以二林蔗 農組合在 1925 年 10 月,與日本警方發生暴力衝突一事最為重大,史稱二林事件。. 治 政 大 當然,在民族不平等的剝削下,當然不只有蔗糖產業收到經濟壓迫而想改變 立. 現況,就在知識分子的引領帶動下,促成了台灣農民階級的團結反抗。受馬列思. ‧ 國. 學. 想薰陶的教師簡吉(1903-1951),在 1925 年台灣各地發生農民抗爭的情況下,辭. ‧. 去教職走向農民抗爭運動,並組織「鳳山農民組合」,長期巡迴各地農村演講,. y. Nat. 鼓勵農民向地主階級鬥爭。更於 1926 年 9 月,簡吉擔任發起人組織「台灣農民. er. io. sit. 組合」,組織目的在於團結台灣全島各地的農民組織,以對抗日本長期以來的對 台籍農民的經濟剝削,將各地的農民組合統整後,形成鳳山、大甲、曾文、嘉義、. al. n. v i n 虎尾五大支部,成為日治時期台灣最大規模的農民階級組織。 Ch engchi U. 18. 但日本警方於 1929 年 2 月農曆新年期間,突擊逮捕台灣農民組合成員,史 稱「二一二事件」 ,事件中共有五十一人被控違反《治安維持法》 ,包括簡吉在內, 共有十二位農組成員被起訴判刑,領導人簡吉則被判一年,台灣農民組合也成為 非法組織,19雖然還有殘餘成員進行地下行動,但也在殖民政府的強力鎮壓下被 迫停頓。另外,要特別提到農民階級對於殖民剝削的反抗運動,並不是全然由農 17 18 19.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頁 295-296。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頁 221-223。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頁 240。 10.

(14) 民所進行,許多臺籍中產階級、工商業者也參與其中,因為台籍企業經常受到總 督府與日本企業家的控制與監督,各項產業的經濟利益更是遭到日本企業寡斷, 同樣身為台灣人的農民階級與工商業者,他們所受的壓迫皆是建構在民族歧視政 策下,並非特定經濟產業或階級遭受剝削,如此跨越階級的合作自然而然形成。 20. 下一小節將描述蘇新早年的生平經歷,與其政治意識形態的學習歷程,同時 也將更進一步分析,臺灣人在政治、教育與心理等各項層面所受到的壓迫,探討 如此嚴重民族歧視與不公的時代背景,是如何影響蘇新決定走向武裝抗日的政治 旅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二節、蘇新早年生平與教育背景. 蘇新於 1907 年 11 月 14 日,誕生在台南縣北門區佳里鎮佳里興,是祖先從. sit. y. Nat. 福建遷台已降的第五代,由於父親於七歲時亡故,母親又改嫁,加上弟妹早夭,. al. n. 段回憶:. er. io. 因此蘇新童年時期過的相當孤獨,在少數這時期的文字描述中,特別的是以下這. Ch. engchi. i n U. v. 那時,我們最愛唱的是阿媽自己編的兒歌:「月公公,秀才郎, 騎白馬,過南唐。過南堂,要作啥,尋阿祖,食月餅。」針對這 首童謠,蘇新的阿媽還特地解釋,「『南唐』就是唐山,就是咱 祖家的所在。『尋阿祖』就是回老家拜祖。」……我父親和幾個 叔伯們,雖然思念家鄉同安,但從來也沒有回去過,阿媽說,是 因為沒有路費。21. 20 21. 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 ,頁 295-296。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79。 11.

(15) 在孩提時期,透過祖母編作的兒歌,瞭解自己的祖先是從福建同安而來, 與親屬長輩們對祖家的思念。在接觸正規學校教育前,蘇新最先讀到的書是中國 倫理經典:一九一四年 (八歲)進入村里的書房讀過一部《三字經》和《四書》。 22. 由上述兩段回憶可得知,同年的蘇新由於受到親人的祖籍認同,及村里中國式. 私塾教育的影響,對中國有了初步模糊的概念。往後蘇新正式進入就讀公學校, 展現了過人的才智:. 一九一五年四月(九歲)進入佳里興公學校(即台灣人子弟的小學)。. 治 政 大 在六年的過程中,都能夠很順利地安心讀書。這養成了以後經常看 立 由於家裡人多,田地不多,有足夠的勞動力,不需要我勞動,所以. 書的習慣。四年級的時候就會看雜誌,會寫文章投稿,常受到學校. ‧ 國. 學. 的表揚。23. ‧. y. Nat. 蘇新談到的公學校,是依據總督府於 1919 年發布的第一次《台灣教育令》,. er. io. sit. 內容規定大多數漢人兒童就讀「公學校」,僅有日籍學生與少數社會上層的台籍 學生,能就讀教育資源較為豐富的「小學校」。由於家庭經濟無後顧之憂,蘇新. al. n. v i n 優越的學業表現,讓他於 1922 C年考上台南師範學校,但也就在同一年,總督府 hengchi U 第二次發布《台灣教育令》,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地民族自決風潮 的影響,日本政府深恐台人效仿,要使台灣教育體系與日本內地一體化,除初等 教育外,中學以上學校施行日、台學生共學,並停止使用「內地人」、「本島人」 等差別性的稱呼,24但原本專供臺灣人就讀的中學湧入更多日本人後,反而造成 臺灣人中學以上就學率降低。. 同樣原本只有單純招收台灣學生的台南師範學校,因為新教育令的規定而一 22 23 24.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7。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7。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台灣史》,頁 208-210。 12.

(16) 同招收日籍學生,但這造成了臺、日籍學生間民族衝突問題日形嚴重,因為整體 教育福利與待遇皆偏頗於日人,且在飽受日人民族優越感的歧視下,普遍引起台 籍學生的不滿,蘇新就在這一年深刻感受到日本人的民族歧視:. 由於日人老師歧視台人學生,常引起台人學生對教師不尊敬或反抗 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的責任大多歸到我身上來,因為我是級長。有 些日人學生甚至向教師反映這些事情都是我煽動的等等。從這個時 候起,就開始痛恨日人學生的「民族優越感」和日人教師對台人學 生的「民族歧視」。25. 立. 政 治 大. 在蘇新意識到台、日人間民族差異與歧視的同時,1922 年的台灣正處於社. ‧ 國. 學. 會改革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鑒於日治前期諸多武裝抗日行動的失敗後,許多有. ‧. 志於改革臺灣人二等公民處境的台籍知識菁英,著眼於和平形式的政治、社會改. y. Nat. 革運動,將一次大戰結束後,盛行於全球的民主政治、自由主義與民族自決思潮. er. io. sit. 傳播至台灣各地,讓包括蘇新在內的眾多臺籍學生意識到自身的民族處境,而能 明顯感受建構在對於台人民族歧視上的日本民族優越感。但事實上,蘇新在學校. al. n. v i n 教育過程中,所感受到教育政策上的民族不公,以及上一節所提到受到經濟剝削 Ch engchi U. 的農民階級,都僅是日本殖民地政策下的一部分受害者,若從整體殖民政策來觀 察,台灣人民面對的,是橫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心理層面的民族歧視與剝 削,蘇新的感受就如同大多數的臺灣人民一般,並非特定產業、階級或是個別案 例而已。. 在政治層面,由於「六三法」賦予臺灣總督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權於一 身,十足的集權專制下,台灣人民不僅沒有現代民主國家公民擁有的參政權,連 基本人權都難以完善,如為人所詬病的保甲條例、匪徒刑罰令、罰金與笞刑的施 25. 蘇新, 〈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8。 13.

(17) 行,都是以「六三法」為核心而延伸出,如此的嚴刑峻法普遍讓臺人心生不滿與 羞辱。26有鑑於臺灣人民所受到的政治不平等待遇,許多知識分子、鄉紳階級紛 紛向台灣總督府請願,期望取消六三法與不平等的法律制度。. 1918 年,以林獻堂(1881-1956)為首領導一群東京留學生,組織「六三撤廢 期成同盟會」 ,期望總督府能夠將台灣納入日本憲法治理下,保障台人基本人權, 又於 1921 年,發起一系列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以及蔣渭水(1891-1931)、 蔡培火(1889-1983)也在 1923 年組織「臺灣議會期成同盟會」 ,爭取台人基本參政. 治 政 大 的失敗僅是短暫的一時,文化思想的啟迪對台灣社會造成的影響其實更為深遠, 立 權與地方自治,27雖然這些政治改革的訴求運動多以失敗告終,但政治運動層面. 其中又以「臺灣文化協會」的社會影響最為重大。. ‧ 國. 學 ‧. 在一系列政治請願運動的推波助瀾下,由林獻堂、蔣渭水於 1921 年在台北. y. Nat. 創立「台灣文化協會」,是日治時代台籍人士最為龐大的政治、社會改革團體,. er. io. sit. 成員以醫師、地主、律師、士紳及留學生為主的知識份子居多,協會創立目的在 於推廣民主及民族自決理念,試圖以啟蒙教育喚起台灣大眾的民族意識。台灣文. al. n. v i n 協以《台灣民報》做為宣傳工具,在全島各地廣設讀報社,並時常巡迴舉辦演講, Ch engchi U 成立書局、講習會及文化劇運動,以向人民傳播新知識、新思想。28在台灣文化 協會熱烈進行的文化推廣運動中,許多青年才俊皆紛紛參與並接觸到新思想,因 而孕育出往後許多的社會改革與左傾思想先鋒,其中一位受到文協思想薰陶的青 年,即是本論文的探討人物蘇新。29. 26.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頁 191~192。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研院三民所,1984 年,頁 271-272。 28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頁 278-282。 29 台灣共產黨的許多創黨成員,早年都曾參與過台灣文協的活動,如蘇新、謝雪紅、林木順、 蔡孝乾(1908-1982)、王萬得(1903-1985)等人。 14 27.

(18) 蘇新政治思想與民族概念的啟蒙,最早即是緣於1923年參加台灣文化協會開 始,在台灣文化協會熱烈進行的諸多文化推廣運動中,他接觸到了日式教育所刻 意忽略的西方意識形態、歷史人文知識,且蘇新正值民族仇恨萌芽的少年階段, 文協啟蒙運動對他往後的政治生涯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在其晚年回憶錄中也說到 了文化協會對他的影響力:. 當時台灣已有一個群眾團體「台灣文化協會」,到處開講演會,進 行啟蒙運動。台南也有該會的支部,常有什麼講演會或座談會,無. 治 政 大 思考「日本帝國主義為什麼統治台灣」和「台灣人民的前途」等問 立 意識中我就成為一個熱心的聽眾。因受了這些刺激和影響,就開始. 題。這可以說是我的「民族意識」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萌芽」。. ‧. ‧ 國. 學. 30. y. Nat. 1923年,蘇新加入台灣文化協會時才16歲,是當時年紀最小的成員,跟著. er. io. sit. 講習會的老師學習英文、政治、歷史等人文知識,也讓他開始思索台灣人民的民 族前途,當然受到影響的不只是蘇新一個人,文化協會對於台籍青年的啟蒙教. al. n. v i n 育,燃起了他們的民族意識與反抗思潮,且又正值血氣方剛的少年時代,因此, Ch engchi U 自從新教育令的頒布實施後,台、日籍學生共學的學校頻頻傳出衝突,甚至引發 學潮,31蘇新也一如眾多反抗不公的台籍青年們,將思想轉化為具體的反抗行 動。在蘇新加入文化協會的隔年1924年,台南師範學校舉辦一年一度的校內運動 會,校方安排學生家長座位時,仍然存有民族差別待遇,僅日籍學生家長有看台 與座位,台籍學生家長則無,此一舉動更是觸怒台籍學生的敏感情緒,就在運動 會前一個晚上,蘇新夥同數位同學將農場排泄物潑灑在看台座位上,因而被學校 勒令退學。32 30 31 32.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8。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34。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35。 15.

(19) 在當時學潮中被退學的各校台籍青年,大多轉往國外繼續學業,以日本留學 生為數最多,被退學後的蘇新,由於叔父們負擔不起到日本留學的費用,最後在 舅舅的支持下,1924年底和台南師範學校被退學的同學們前往日本留學。33 1925 年4月考入東京大成中學,並且對於未來的志向已有初步雛形:. 當時的志願是想將來讀大學文學系,當新聞記者或文學家。認為, 當新聞記者比較自由,不會受壓迫,又可以寫文章作啟蒙運動,教 育台灣人民。所以,進學校以後主要努力學日語和英文。34. 治 政 大 在日本讀書的蘇新,已經意識到文字力量及大眾媒體的重要性,因而立志成 立. 為新聞工作者,隔年1927年,也順利考進東京外國語學校英文系,並積極參與學. ‧ 國. 學. 生運動,加入「東京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類似學生讀書會的社團,35蘇新也在. ‧. 這段時間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 y. Nat. er. io. sit. 當時,日本先進的人們開始翻譯和寫作大量的進步書籍,這使我的 視野開闊了。於是,很快地便參加了日本的學生運動,並成為學生. n. al. Ch. 36. 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engchi. i n U. v. 因為閱讀左翼書籍而與日共學生運動幹部結識,受到他們的影響,蘇新的思 想和行動也逐漸激進。同年7月,臺灣文化協會負責人王敏川 (1889-1942),到東 京發行台灣《大眾時報》,聘請蘇新做該報主編,由於台灣文協在1927年的左右 路線鬥爭後, 雖然左派成功奪取權力,但其機關報《臺灣民報》仍掌握在右派 手中,漲權的左派欲發行新報,卻屢遭台灣總督府的禁止,因而打算在日本創辦. 33.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9。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39。 35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37。 36 陳國雄,〈為祖國統一奮鬥半個多世紀的人-訪問全國政協委員、台灣省籍知名人士蘇新〉 , 《未 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333。 16 34.

(20) 然後引進台灣。37時年僅21歲的蘇新即擔「文協」機關刊物《大眾時報》主編, 同時又繼續擔任學生運動組織之工作,在多重任務的沉重負擔下,學業也就荒廢 而遭學校退學。38. 到了1928年,是蘇新投入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轉捩點,從原本赴日求學,轉 變為完全的政治革命運動者,蘇新對當時準備加入台灣共產黨的過程有簡單的描 述:. 治 政 大 編輯門屋口博給我介紹一個台灣同志,說它是從中國來的,要見我 立 一九二七年年底,日本《無產者新聞》(當時日共公開的機關報)的. 。他詢問了一些有關「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和東京台灣人學生的. ‧ 國. 學. 情況之後,和我商量,選擇幾個比較積極的、水平較高的台灣同學 的建黨. er. io. sit. y. Nat. 工作。39. ‧. ,組織 「馬克思主義小組」,準備參加「台灣共產黨」. 蘇新口中的那位台灣同志,即是台灣共產黨創始者之一的林木順,在林木順. al. n. v i n 領導下組織「馬克思主義小組」,小組成員有來自其他學校的台灣學生陳來旺(? Ch engchi U -1929)、林添進以及蘇新等人。1928年4月,林木順、陳來旺到上海參加台灣共. 產黨成立大會,陳來旺於7、8月回東京,9月「馬克思主義小組」改組成為「日 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部東京特別支部」,直接接受日共中央領導,蘇新正式成為 台灣共產黨員。但蘇新加入台灣共產黨前,早於1928年2月就已成為日本共產黨 員,可是才歷經一個多月的時間,日共遭到大規模搜捕,蘇新失去為時短暫的日 共黨員身分,也因為使用化名加入日共才得以倖免於難。40蘇新加入台灣共產黨 時,已失去了大眾時報主編一職,在同年7月,《大眾時報》屢屢受到日本當局 37 38 39 40. 黃文源, 《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頁 37-41。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41。 蘇新,〈蘇新自傳〉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頁 41。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41。 17.

(21) 施壓而被迫停刊,同年年底又奉台共東京支部之命令返台從事工運,蘇新因此在 1929年2月返回台灣,結束長達五年的留日生涯。41. 綜觀蘇新早年生平的歷程來看,他的共產、民族主義思想,皆起源於動盪的 大時代洪流中,從蘇新加入文協的 1920 年代,當時的台灣正受到一戰結束後的 世界潮流影響,瀰漫相當濃厚的民族自治與左派運動氛圍,少年叛逆時期的蘇新 不僅親身經歷了教育制度的不平等,更目睹了台灣民族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刻,加 上留日期間受到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薰陶,深刻地影響了他的政治認知與民族認. 政 治 大. 同,並展現於往後的政治旅途上。. 立. ‧. ‧ 國. 學. 第三節、台灣共產黨的興起與瓦解. 自1917年10月革命,俄國布爾什維克黨人成功建立世界第一個共產主義政權. sit. y. Nat. 後,他們便不曾停止共產革命的腳步,於1919年建立第三國際,積極扶植世界各. al. er. io. 地的共黨組織,以期邁向世界革命。但在同一時間,資本主義陣營國家也展開了. v. n. 一系列的圍堵行動,從俄國內戰、德國革命、匈牙利革命到芬蘭革命戰爭,除了. Ch. engchi. i n U. 俄國內戰,蘇俄取得犧牲慘痛的勝利之外,共產革命的火苗大多被資本主義陣營 所撲滅,在歐洲建立共產政權的目標一直沒有任何突破。42亞洲共產革命運動的 情況也跟歐洲相當類似,東北亞各國的共產黨皆在1920年代紛紛成立,如1921 年蒙古人民黨、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日本共產黨及1925年朝鮮共產黨的成立, 它們皆受第三國際的東方國際局指導。43. 但亞洲的情況一如歐洲艱辛,除了1924年,蘇聯紅軍協助蒙古人民黨推翻君 主政權外,其餘國家的共黨組織仍過於薄弱,短時間內無法奪取國家政權,世界 41 42 43. 葉芸芸, 〈蘇新與日據下的台灣共產主義運動〉 , 《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 ,頁 142。 霍布思邦, 《極端的年代》 ,臺北:麥田文化,1996 年,頁 92。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上冊,臺北:商務,1977年,頁629-636。 18.

(22) 革命的腳步屢屢遭受打擊,看似難有達成之日,但左翼思想的潮流蔓延全球仍是 不爭的事實,接受殖民統治的台灣也同樣受到了影響。由於日本在台的殖民體 制,充斥了種種不平等的經濟、民族、教育及文化政策,除激起各式性質的武裝 抗日行動外,也刺激了許多台籍知識菁英,從事和平形式的政治、社會改革運動, 其中「台灣文化協會」是孕育往後台灣左翼運動的重要關鍵。. 在台灣文化協會散播西方民主思想、科學新知及啟迪民智的過程中,一位來 自彰化女工出身的謝雪紅(1901-1970),因為受到文化協會的左傾思想影響,遂於. 治 政 大 同行的是另一位也因文化協會活動而結識,來自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林木順 立. 1924年至1925年間,數次前往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上海一帶參與左翼活動,與其. (1904-?),當時的上海反日罷工氣氛正濃厚,兩人於上海五卅慘案的反日表現亮. ‧ 國. 學. 眼,44而受到俄共駐紮於上海的國際東方局矚目,因此安排兩人進入上海大學社. ‧. 會系就讀,年底再分別將謝、林轉至莫斯科的東方大學與中山大學就讀,進行共. io. er. 產黨,準備輔助成立台灣共產黨事宜。45. sit. y. Nat. 產組織及精神訓練,1927年底兩人結束訓練準備返回上海,第三國際指示日本共. al. n. v i n 但就在謝雪紅籌備台灣共產黨的過程中,1928 年 3 月,日本共產黨遭到日 Ch engchi U. 本警方全面查緝,數千成員遭到逮捕,組織瀕臨全面瓦解,因此,台灣共產黨的 建立,大部份須由中國共產黨協助,但名義上卻又必須透過殘餘日共的管道來接 受共產國際的指示,如此多方勢力扶植下所組成的台灣共產黨,埋下了往後政治 路線分歧的伏筆。46就在蘇俄、中共、日共的多方扶持下,台灣共產黨於 1928 年 4 月 15 日,在上海的法國租界區成立。同時,原本的日本共產黨台灣民族支 44. 一九二五年二月,上海一間日本棉紗廠工人發動罷工,抗議日本資方不當開除及毆打工人, 五月中旬,該廠工人代表顧正紅遭日人槍殺,五月三十日有學生二千餘人示威援助罷工工人,爾 後租界區的英國巡捕向示威學生及群眾開槍射擊,造成數十人死傷,是為「五卅慘案」。 45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臺北: 草根文化,1998年,頁574。共產國際於1922年舉行第四 屆代表大會時,針對亞洲策略通過「東方問題的綱領」 ,綱領的主要概念乃殖民地母國的各國共 產黨,須扶持殖民地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 46.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 ,臺北:麥田,2009 年,頁 55- 59。 19.

(23) 部東京特別支部成員,也一併歸入台灣共產黨,成員之一即是蘇新。. 由於台共的組成是蘇、中、日共三方勢力下的共同產物,台灣共產黨成的組 織目標與執行策略,其實在內部成員間多有爭論,但在謝雪紅的統領之下,政治 方針與策略因而得以確立,從台共於創黨同年所提出的政治綱領,可得知其政治 任務為何:. 一、. 打倒總督專制政治-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二、. 台灣民族獨立萬歲. 三、. 建立台灣共和國. 四、. 廢除壓制工農的惡法. 五、. 勞動七小時-不勞動者不得食. 六、. 爭取罷工、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自由. 七、. 土地歸還農民. 八、. 打倒封建殘餘勢力. 九、. 制定失業保險法. 十、. 反對壓制日、鮮無產階級的惡法. 學. Nat. n. er. io. al. sit. y. ‧. ‧ 國. 立. 政 治 大. Ch. 十一、擁護蘇維埃聯邦. engchi. i n U. v. 十二、維護中國革命 十三、反對新帝國主義戰爭. 47. 由上述十三項要點的台共綱領可以歸納出,台灣共產黨想要聯合工農階級打 倒地主資產階級,達成階級、經濟平等的目標,同時,也要終結日本的台灣總督 府專制,建立以台灣民族所組成的的台灣共和國。之所以台灣共產黨可以將民族 革命與階級革命兩種政治目標本應不同的運動相結合,是因為日本人在台灣擁有 47. 簡炯仁, 《臺灣共產主義運動史》 ,臺北:前衛,1997 年,頁 191。 20.

(24) 民族、階級兩種身分的重疊,一個少數的外來民族統治多數台灣人民,並占據政 治、經濟的高層成為統治階級,不讓台灣人民享有自己勞動生產的資源。此時, 對占社會群體多數的台灣民眾來說,日本人的民族與階級特徵同時重疊,台共革 命所欲斬除的資產階級敵人,同時就是外來民族日本人所組成。換言之,若能推 翻台灣總督府,驅離日本人離開台灣,也就等同於台灣島內資產階級的消滅,民 族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目標因而得以合而為一,台共如此的政治主張,是相當順理 成章且符合現實所需。. 治 政 大 的日本警方與法國當局合作,對台灣共產黨進行搜捕,以謝雪紅為首的許多黨員 立 但理想終究不敵於現實,就在黨組織成立後不到十天的時間,早已掌握情資. 皆遭到逮捕而押回台灣受審,唯獨林木順一人成功脫逃,組織一度瀕臨瓦解,後. ‧ 國. 學. 因日本警方掌握的罪證不足無法確認罪刑,謝雪紅等人陸續遭到釋放。在這次的. ‧. 大逮捕後,台灣共產黨也重新在謝雪紅領導下重整旗鼓,為重新整頓左翼勢力,. y. Nat. 謝採取聯合陣線的策略,48廣泛與台灣島內其他的合法左派組織合作,其中以新. er. io. sit. 文協與台灣農民組合與台共關係最為緊密,爾後更取得這兩個左傾組織的領導 權。但到了 1929 年 2 月,日本警方針對逐漸左傾的台灣農民組合進行突擊逮捕,. al. n. v i n 加上台共的數份宣傳刊物也屢屢遭到嚴密取締,聯合陣線策略的長期佈局又再次 Ch engchi U 受到嚴重打擊。. 鑒於島內左翼勢力節節敗退,留外的台共成員紛紛趕回島內支援,返台的人 士大致分為留學日本學生與留學上海兩方成員,蘇新也在這時返回台灣,回台後 所收到的指令是接觸第一線的勞工階級,而非發揮他文筆的專長,在前往台北向 領導人謝雪紅報到後,隨即進入羅東太平山伐木場偽裝成工人,並秘密組織工 會。但其身分很快遭到日本警方懷疑,蘇新趕在逮捕前夕即時逃離,又於 1929. 48.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 ,臺北:麥田,2009 年,頁 92-96。 21.

(25) 年 10 月,轉往基隆礦區組織礦山工會,並建立基隆地區黨支部,49但在勞動基 層活動僅一年半的時間,蘇新很快就捲入台共內部的權力鬥爭。. 從 1929 年留外的台共成員返台後,台灣共產黨的內部組成份子出現變化, 最終也讓黨組織陷入分裂的危機,由於當年台共在上海租界地,由蘇、中、日共 三方扶植成立,本是由日共為管道,居中傳達第三國際命令給台共,但日共於 1928 年遭到清剿後,台共能接觸第三國際的管道,就只剩總部位於上海的國際 東方局與中國共產黨而已。起初在謝雪紅領導的聯合陣線方針下,台灣共產黨維. 治 政 大1930 年 10 月具有檢討性質 的領導方針遭遇到各式的反對聲浪,黨內部的歧異在 立. 持了短暫的自主性,但隨著時間推進而缺乏顯著政治成果的情形下,導致謝雪紅. 的松山會議就顯露而出,並且出現了另外一個權力中心試圖取代謝雪紅的領導。. ‧. ‧ 國. 學. 50. y. Nat. 以留學上海大學的傾中少壯派為主要組成份子,有翁澤生、王萬得、陳德興. er. io. sit. (1906~?) 與蘇新等人,由於不滿謝雪紅傾右的溫和聯合政策,放棄階級武力革 命,以翁澤生為首展開權力架空的動作,翁在上海扮演台共與國際東方局的中間. n. al. i n 聯絡人,以代表共產國際的名義傳達命令給予謝雪紅, Ch engchi U. v. 51. 雖然他傳達的命令是否. 真為共產國際所下達,在前人相關研究下仍有些許爭議。但很確定的,謝雪紅並 不予理會,甚至認為翁澤生根本是假藉共產國際名義行奪權之實,521931 年 1 月 少壯派成立黨內部的分派,是為「改革同盟」,成為台灣共產黨的新領導中心, 又於同年 3 月召開台共第二次臨時大會,正式開除了謝雪紅、林木順、楊克煌等 人的黨籍,重新任命中央委員,並制定新的政治綱領:. 49 50 51 52.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36-137。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36-137。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43-145。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12-116。 22.

(26) 一、顛覆帝國主義的統治,使台灣獨立 二、沒收帝國主義一切的企業及銀行 三、沒收地主的土地,分與貧農、中農使用 四、實行八小時勞動制,實行失業的國家救濟,實施社會保險 五、廢除一切苛捐雜稅,實行統一累進稅 六、革命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罷工的絕對自由 七、建立工農民主獨裁的蘇維埃政權 八、國內民族的一律平等. 治 政 大 十、與蘇維埃聯邦及世界無產階級聯絡 立 九、與日、華、印、韓的工農聯絡. 53. ‧ 國. 學. 若比較台灣共產黨 1928 年與 1931 年兩次的政治綱領,可得知第二次綱領與. ‧. 第一次的政治綱領大部分並沒有什麼不同,土地均分與台灣獨立的目標都沒有改. y. Nat. 變,至於二次剛領的第七點則是聯合陣線策略與「改革同盟」最大的歧異,謝雪. er. io. sit. 紅的聯合陣線,合作對象包涵台灣資本家與小資產階級以及任何左傾組織,是個 具有政治包容性的共產主義。但在少壯派眼中,這是對右派妥協的機會主義,只. al. n. v i n 要是非工農階級組成的政府都應以武力革命推翻,只能由工、農階級組成無產階 Ch engchi U 級政府,實行共產社會制度,與資產階級間毫無任何合作的可能性,在政治意識. 形態光譜上,改革同盟的策略方針是絕對的極左,因而確立台灣共產黨走向激進 武力革命路線。. 但在改革同盟奪權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1931 年 6 月,日本警方再度對 台灣共產黨全面查緝,在成員各自逃亡的情況下,日警整體逮捕行動從 6 月持續 到 9 月才告一段落,共逮捕組織成員七十九名,其中有四十九位遭到判刑,重要. 53. 簡炯仁, 《臺灣共產主義運動史》 ,頁 217。 23.

(27) 幹部皆遭到判刑五至十多年不等的刑期,蘇新則遭重判十二年,54日治時期的台 灣左翼運動就在台共覆滅後,幾乎全面宣告終結。蘇新自 1931 年 9 月被捕,至 1942 年 9 月出獄,共計十一年的牢獄歲月,出獄後則從政治革命要角,轉變為 民間企業一員,到戰爭結束前三年,分別在台灣礦泉公司、佳里油脂公司、北門 郡養兔組合、北門生鮮食料品統制組合等企業擔任文書職務,55在這段時間中, 蘇新的政治思想與活動受到日本警方嚴密監控而呈現停滯狀態,直到日本二次大 戰戰敗,臺灣光復的到來,蘇新才得以再度展露對於政治的高度熱誠。.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54 55. Ch. engchi. i n U. v.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68。 黃文源, 《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頁 170-171。 24.

(28) 第二章、光復初期的政治動向 在日治時代走向武力革命路線的蘇新,光復後因為受到二二八事件,以及自 身曾是共產黨員身分的影響,僅留在台灣近一年半的時間就流亡香港,再也沒回 到家鄉過。雖然時間短暫,但卻也是本文最為著重的焦點,因台灣光復後,蘇新 雖然不再擁有共產黨員的角色,其階級批判的精神似乎出現了變化,當時由外省 族群組成的國民政府不僅施政全面失敗,更讓他們成為台灣百姓謾罵撻伐的對 象,戰後從事新聞工作的蘇新,照理應嚴厲針砭當時經濟崩潰的時政,卻因為秉. 政 治 大 員,全然失去了階級批判的力道。因此,光復初期的蘇新,對於台籍、外省族群 立. 持著民族認同的情感,而迴避時人關心的經濟問題,又不時運用文筆維護政府官. ‧ 國. 學. 之間的省籍矛盾抱持著什麼樣的立場,就成為解釋政治態度轉折的重要關鍵,在 探討這項轉折之前,勢必先對當時的時空背景做詳細的分析,以便與他當時的政. ‧. 論文章做出對比。. er. io. sit. y. Nat. n. a第一節、戰後台灣局勢 iv l C n hengchi U.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無條件宣佈投降,臺灣再次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渾然不知情勢即將漸行惡化的臺灣人民仍歡天喜地期待王師的到來,憑藉的只是 模糊不清的祖國印象,但經歷了半世紀的日治時期統治,台灣與中國之間早是分 隔已久的兩個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實體,卻在一夕之間碰撞融合為一,其中 帶來的危機與風險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形明顯擴大。二次大戰甫結束之際, 臺灣首要面臨的是糧食產量嚴重缺乏問題,許多農業設施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加 上肥料缺乏,使的米糧產量在光復頭一年遠遠不及日據時代的高峰。. 25.

(29) 表 2-1 二二八事件前十年台灣米糧生產概況 年度. 種植面積 (公頃). 總產量 (公噸). 每公頃平均產量(公斤). 1938. 625389. 1402414. 2242. 1939. 626131. 1307391. 2088. 1940. 638621. 1128784. 1768. 1941. 646927. 1199006. 1853. 1942. 616529. 1171182. 1900. 1943. 610051. 1125804. 1845. 1944. 600688. 1945. 502018. 1946. 564016. 894021. 1947. 677557. 999021. 1778 1273. 學. 1585 1474. 資料來源:臺灣省糧食局(編),臺灣糧食統計要覽,1949 年,頁 2-3。. Nat. sit. y. ‧. ‧ 國. 立. 治 政 1068121 大 638828. n. al. er. io. 由表 2-1 可以得知,光復初期頭兩年的耕植面積與米糧產量呈現緩慢增加的. i n U. v. 趨勢,但就總產量與面積平均產量來說,卻遠遠不及日據時代,而經過量化的數. Ch. engchi. 據表格,並無法呈現當時臺灣民眾所面臨的險峻情勢,雖然台灣歷經政權交替, 但在糧食政策上,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仍延續了日治時代的糧食政策,設置糧食 局,實施全面收購民間穀糧並全民配給的管制經濟,並於光復當年的 10 月 31 日公布「臺灣省管理糧食臨時辦法」,但如此的作法卻在短短兩個月間失敗,一 般大眾幾乎無法從政府手中得到足夠的糧食配給。. 探究其中原因,是因政府收購價格過低(一公斤不到兩塊)及省籍衝突的文化 因素,而造成農民普遍無意願繳納米糧,採取一種消極不合作的態度,56但更為. 56.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臺北:中 央研究院,1993 年,頁 86。 26.

(30) 關鍵的因素是,行政長官公署的徵收並非日治時代採行的強制手法,由於光復初 期全臺軍警力量相當薄弱,並沒有足夠警力強制執行全面性的征收穀糧任務,由 於受限政府預算短缺,與中國內陸的國共緊張局勢所逼,到 1946 年秋天,台灣 全島各地的軍警力量大約只有一萬三千人,其中軍隊五千人,警察八千人,僅僅 是日治時期台灣軍警總數的百分之六點四。57 另外,警政體系的人事分配也間 接造成基層警察執行力低落,探究原因在於省籍族群的比例分配問題。. 表 2-2 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後臺灣各警政機關的主管及其籍貫統計資料. 主管者. 籍貫. 主管者. 處長. 胡福相. 浙江. 王民寧. 處. 副處長. 揭錦標. 浙江. 劉戈青. Nat. y. 安徽. n. al. 臺灣省警察大隊長. 祝景華. 臺北市警察局長. 陳松堅. 高雄市警察局長. 董葆昭. 浙江. 臺中市警察局長. 洪宇民. 福建. 臺南市警察局長. 陳懹讓. 河北. 基隆市警察局長. 郭紹文. 浙江. 新竹市警察局長. 陳鼐. 浙江. 嘉義市警察局長. 林天綱. 浙江. 57. 福建. sit. io. 長. 吳建中. 臺灣. er. 臺灣省警察訓練所所. 籍貫. ‧. 臺灣省警務. 學. 機關名. ‧ 國. 政 治 大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各級主管人員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主管更動 立. Ch. 浙江. i n U. e n江西 g c h i林士賢. v. 臺灣. 陳錦廷. 福建. 林庚甲. 臺灣.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 : 臺灣二二八事變》,頁 118。之所以光復初 期軍警總數僅佔日治時期的 6.4%,也須考量台灣過去是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兩個時代的軍警 數目之間因而有巨大落差。 27.

(31) 彰化市警察局長. 王厚才. 湖北. 屏東市警察局長. 徐箕. 浙江. 臺北縣警察局長. 黃麗川. 福建. 高雄縣警察局長. 陳友欽. 臺灣. 臺中縣警察局長. 呂之亮. 山西. 臺南縣警察局長. 陸翰筱. 浙江. 新竹縣警察局長. 黃洵柳. 浙江. 臺東縣警察局長. 伍普星. 廣東. 花蓮縣警察局長. 王啓豐. 澎湖縣警察局長. 許珩. 立. 方澄輝. 福建. 政 廣東 治 大 江蘇. ‧. ‧ 國. 學. 資料來源:陳純瑩, 〈光復初期臺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 45。. 從表 2-2 資料可瞭解,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全臺共二十一個警政機關主管,僅. sit. y. Nat. 有一個是台籍人士擔任,二二八事件後也僅增加三個臺機主管,外省族群的壓倒. al. er. io. 性比例依然沒有改變,如此人事分配政策上所造成的省籍不公,讓多以臺籍人士. v. n. 擔任的基層警察人員,呈現消極執行上級命令的情形。58最後造成的後果,即是. Ch. engchi. i n U. 行政長官公署不但無法徵收到米糧,農民多將生產及庫存的米糧賣給出價較高的 商人,就在商人把持穀糧的情形下,米價扶搖直上,地方米價漲至一公斤十塊以 上者不為稀奇。59行政效率的低落讓行政長官公署根本無法掌握流竄在市面上的 糧食,全面配給制度因而宣告失敗。. 鑒於全面配給制度的失敗,行政長官公署於 1946 年 1 月 11 日起,取消全面 配給改成全面自由貿易,但在行政效率無法提升的前提下,如此的措施只是讓政 府更無法從混亂的市場中得到實物,造成糧食更集中於囤積的商人及官員手中,. 58 59.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頁 86-87。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頁 88-89。 28.

(32) 也離當初平均分配米糧給人民的目標更加遙遠,米糧價格更如脫韁野馬般在無法 想像的高價間徘迴,從 1 月 11 日自由買賣起,臺灣全島的米價就沒有低過一公 斤二十元過,甚至在 4~6 月間漲至二十五至三十元。60. 表 2-3 光復初期前四年台北市物價指數 1945. 1946. 1947. 1948. 1月. 100. 100. 100. 2月. 124. 161. 117. 3月. 153. 立. 266. 215. 245. 153. 100. 221. 267. 234. 9月. 94. 212. 310. 283. 10 月. 104. 223. 440. 11 月. 109. 12 月. 130. io. n. al. Ch. engchi. er. 8月. 7月. Nat. 189. y. 204. 148. ‧. 211. 145. sit. 6月. 200. 137. 學. 5月. ‧ 國. 4月. 政 治 199大 175 196. i n U. v. 623. 228. 546. 1246. 249. 608. 1141. 註:1945 年以 8 月物價指數為基期,194619471948 年皆以各年度 1 月為基期 資料來源:劉進慶,《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頁 48-49。. 從表 2-3 的數據來看,從 1946 年 1 月自由貿易政策開始,物價指數的漲幅 便開始激增,1946 年 5 月的物價指數,就已經是同年 1 月的兩倍,往後的物價 指數更一路飆升不曾減緩,到了 1948 年 12 月,物價指數更是當年 1 月的十一倍. 60.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頁 91。 29.

(33) 之多。除了糧食缺乏與物價高漲的問題,造成政府與民眾間的高度緊張外,政府 人事問題的處置更是讓民生、階級問題轉變成民族衝突的濫觴,如同前述警察人 事分配不公的問題一般。自從國民政府於 1945 年 8 月確定成立,臺灣省行政長 官公署及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皆由陳儀擔任首長,不僅擁有行政權又掌有軍事 權,因此曾被詬病為台灣總督府的延續。61同時,臺灣島上的行政人事佈署問題 很快就成為著眼解決的重點,由於二次大戰過後,中國大陸上仍急需重建,但政 府預算短缺,人員相同的也面臨嚴重不足的困境,如此的窘迫局勢也進而影響到 臺灣的行政運作,行政體系不僅難以順利維繫運作,效率及縝密程度同樣遠不及 日治時代。. 立. 政 治 大. 1945 年光復前夕,日本在臺灣的行政公務人員共有八萬四千五百五十九. ‧ 國. 學. 名,台籍人士佔了四萬六千九百五十五人,比例高達百分之五十六,但由於上述. ‧. 論及的戰後經費匱乏的局勢所迫,新成立的台灣政府在體制上遭到大幅的裁減,. y. Nat. 公務人員總數也大幅縮減,62到了 1946 年 10 月,也就是大約光復後的一年,公. er. io. sit. 務人員裁減至四萬四千四百五十一人,只有日治時期總數的一半,但被裁撤的公 職人員卻多是台籍人士,台籍人士在公務人員體系中的比例從原本的百分之五十. al. n. v i n 六,在一年之間遽降至百分之二十二,也就是將近三萬四千人失去了工作,外省 Ch engchi U 籍人士則佔公務人員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四(二萬八千二百三十四人),日籍人士也. 從過去的百分之四十四遽降至百分之十四(六千二百六十六人),若以當時台灣每 戶的平均人數七個人來算,臺籍公務人員失去工作的影響人數逼近二十五萬人 (當時全台人口約六百萬人)。63. 除了基層公務體系的族群比例不公問題,高層公務體系的族群比例差距更為 驚人,以 1946 年台灣長官公署簡、薦任公務人員省籍任用比率的數據來看,簡 61.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 ,《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 基金會,1992 年,頁 42。 62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 : 臺灣二二八事變》,頁 118。 63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 : 臺灣二二八事變》,頁 118。 30.

(34) 任官共有二百一十四人,薦任官共一千七百零四人,其中外省籍簡任官共二百零 二 人,薦任官一千三百八十五人,所佔比率分別約為百分之九十四與八十一, 而本省籍簡任官僅十二人,薦任官三百一十九人,所佔比率僅約百分之五與十 八。64 另外,行政公署在指派縣、市、鎮長,外省人士比例也相當高,如八位 縣長中僅有兩位台籍人士擔任。65. 在光復將近一年的人事佈局中可以看到,各式種類的公務體系官員,外省族 群比例皆占壓倒性絕對多數,相對的,台籍公職人員數量比例大幅減少,這引發. 治 政 大 1946 年這個時間點上,臺灣大眾民意除了對於人事問題的摩擦衝突外,及糧食 立 了兩大族群間嚴重的緊張氣氛,甚至可說是轉變成族群衝突的導火線,此外在. 臨時辦法的政策失敗,大眾輿論對於外省族群開始懷抱著敵意,且隨著時間進展. ‧ 國. 學. 而越形強烈,諸如「狗去豬來」 、 「五子登科」 、 「慘民主義」等等,如此在臺人間. ‧. 耳語流傳的諷刺及攻擊性字眼,也在報章媒體上隨處可見。66. y. Nat. er. io. sit. 但綜觀來看,人事、米糧問題所導致的民怨,部份也需歸因於新聞自由的過 度氾濫,由於陳儀領導的行政長官公署標榜三民主義學說,認為民主、自由化是. al. n. v i n 建設新臺灣的最終目標,所以在地方選舉與新聞自由上給予臺人相當的發展空 Ch engchi U. 間,報業發表的文章、言論幾乎可不受檢查,67從 1945 年到 1947 年二二八事件 前夕的一年半間,是台灣有史以來少見的新聞自由高峰時期,但高度自由的新聞 政策卻也導致政府公信力的全然崩潰,由於當時的報業媒體將政府的行政疏失、 官員貪汙及攀親附勢、經濟情況惡化等等,皆毫無隱瞞的完全報導,就以 1946 年 1 月為例,平均每兩天就有一件貪汙案出現在當時的報紙上,68又受到 1946 年中國不穩定的局勢,臺灣物資事實上不斷在檯面下流往中國,社會輿論也都從 64. 楊亮功、何漢文,〈調查「二二八」事件報告〉,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中研院近代史 研究所編,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頁320-321。 65 陳儀深,〈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 ,《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2。 66 李筱峯, 〈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 《思與言》第二十九卷第四期,1991 年,頁 213-214。 67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合著,《悲劇性的開端 : 臺灣二二八事變》,頁 132。 68 李筱峯,〈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 ,《思與言》第二十九卷第四期,頁205-206。 31.

(35) 報紙上不斷得到如此的訊息,從 1946 年 1 月至 1947 年 1 月,共查獲稻米走私案 件 47 件、囤積米糧 13 件,也幾乎毫不保留的刊載於報紙上,69當時的報紙對於 政府的貪污、瀆職事件報導可謂家常便飯,讓臺灣人深刻體會國民政府的極度腐 敗,對於政府外省族群的敵意更是透過大眾媒體強烈激化。. 第二節、蘇新的政治批判與動向. 治 政 大 緒,對於新時代的來臨充滿著期待與冀望,積極參與各式的社會組織與活動,但 立 面對日本異族政權的離去,光復初期的蘇新一如當時臺人普遍抱持樂觀情. 與日治時期不同的是,他從激進的左翼運動者,轉變成批判時政的新聞工作人,. ‧ 國. 學. 先後擔任《政經報》、《人民導報》、《中外日報》、《臺灣文化》的主編,70並也. ‧. 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了多篇評判時事的政論文章,在這些對於給予政府建言、批評. y. Nat. 的文章中,能夠看到蘇新的階級意識展現,頻頻為人民發聲,如針對當時政府人. n. al. er. io. 換而放棄關心政治。. sit. 事布局與日益嚴重的缺糧問題予以評論,並不因過去的政治受難歷程與角色的轉. Ch. engchi. i n U. v. 但本文所關注的重點聚焦在蘇新此時的政治立場轉折,由於過去長達半世紀 的日本殖民統治,由少數的外來民族盤據了國家機器與資源成為統治階級,以台 灣共產黨的立場來看,當時民族與階級的敵人是一致的,推翻統治階級也等於驅 逐異族政權,但現在異族政權已離開台灣,而台灣並未獨立建國,卻是由一個蘇 新從未接觸過的「祖國」所接手統治,這個祖國對蘇新來說,僅是祖母口中說過 祖先的家鄉,同樣也是由「祖國人」接掌國家政治、經濟資源成為統治階級,這 時的蘇新是以何種角度看待祖國接收台灣,不僅相當值得觀察,也會帶來更多種. 69 70. 顏清梅,〈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1),頁 95。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72。 32.

(36) 種的疑問。倘若蘇新視祖國也跟日本人一樣是外來民族,此時民族與階級的敵人 又一如日治時代再度合一,而光復初期的經濟慘況肯定讓蘇新在媒體上大有批判 的空間,甚至走回過去階級、民族革命的極端路線?亦或,蘇新認為外省族群也 是台灣人民的血緣同胞,並認同其統治正當性,而將經濟問題歸咎在於資產階級 或其它原因之上?. 因此,為了釐清蘇新於光復初期的民族認同,他在光復頭兩年所寫的數篇政 論文章,即為相當重要的史料,但相當可惜的是,前人研究卻在這個部分較為模. 治 政 大 文章〈紙荒〉、〈農村自衛隊〉,皆以批判物價飆漲造成經濟動盪,因而認定蘇新 立. 糊不清甚至出現矛盾,陳芳明先生認為,以蘇新在二二八前夕所發表的兩篇政論. 在光復初期扮演著階級批判角色:. ‧ 國. 學 ‧. 文章雖短,反映出社會的動盪則相當鉅大。在這段紛亂的期間,. y. Nat. 蘇新已在醞釀起義抗暴的行動……無論如何,做為文人的蘇新,. n. al. er. io. 代的要求。71. sit. 對當時的政治已徹底絕望了。他之走向武裝抗暴,實在是基於時. Ch. engchi. i n U. v. 但事實上並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蘇新在光復初期有任何參與武力革命的跡 象,且陳芳明又在上文的同一個章節中,認定蘇新在二二八事件的角色模糊難辨, 前後文似乎有所矛盾:. 蘇新在二二八事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現在已難以辨識。72. 另外,在黃文源的《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 71 72.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77。 陳芳明, 《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頁 181。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配合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第 10 條等規定,停辦前開放受理一般報檢人 報名,110 年起連辦 3 年,自 113 年起 停辦,並縮短術科及格成績保留年限至

檢附附件八至 附件十二等資 料送核轉機關 審查;核轉機 關應於收受接 受補助單位送 請審查十五日 內,檢附附件 八至附件十及 附件十二等資 料送本部辦理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無庸置疑,共產主義及蘇維埃超級大國瓦解,是促成全球巨變的首要因素。自 1945

a a 1935 1935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年秋,趙一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

就難以攻克,縱使克之也難於守之。所以,「從當時的環境條件觀之,一二四○年遠征(實 為一二三九年發兵,一二四○年焚寺)主要目標是偵察」

當兒童以自由叙述形式披露事件後,如 內容的資料不足,調查員可用開放式問 題澄清事件的時、地、人、性質及發生 經過.. 呢件事係點發 生,幾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