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造成恐懼的外在環境

第二章 何謂妖怪

第四節 造成恐懼的外在環境

在前三節中,我們探討了妖怪的定義、妖怪的發展史,以及妖怪與人類的關 係,可以得知妖怪的發展與人類的未知與恐懼有關,若要了解妖怪的本質,就不 得不從人類的恐懼談起。什麼叫做恐懼?什麼東西會引起人類的恐懼?古今中 外,人類的恐懼都一樣嗎?大人恐懼的事物和小孩所恐懼的事物是否相同?恐懼 是否會隨著時間而進化?恐懼是否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以至於何種類型的恐懼 會造就出什麼樣的妖怪等,這些都是本文所企圖探討的問題。

恐懼是個體的主觀情緒,若外在環境的威脅容易使個體產生恐懼。恐懼並非 人類所特有。事實上,恐懼這種情緒存在於所有高等動物身上,我們可將恐懼視 為生存環境中出現警訊、是生物的本能反應,因此不同物種所展現出的恐懼強度 與頻率亦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食物鏈中屬被獵食的初級消費者較容易產生恐

14

懼,而掠食其他物種的高級消費者則相對放鬆。為了解人類的恐懼,研究者針對 近年來研究人類恐懼感範圍最廣、研究最深的國際人文主義地理大師段義孚的著 作《恐懼》進行研究後,認為人類的恐懼可參照人類學家經常使用的「原始」─

「文明」軸線,將人類恐懼與智性發展的程度做一對比,例如嬰幼兒與原民社會 的恐懼表現十分類似,即可與本研究上章所提出的「妖怪與人類智性開化程度相 關」之論點相呼應。

段義孚(2008)認為「動物和黑暗」是自然環境中容易引起恐懼的兩項因素27。 動物的恐懼(Fear of Animal)起因於突然性的移動,例如幼兒看到青蛙非預期性的 跳躍便會產生恐懼,而大型動物的體型與不熟悉的形狀也容易引起不安。除了人 類的近親猿猴對其他動物的恐懼行為後,其他動物的天然恐懼感也是存在的,然 而特定的恐懼感則是由正常方式發展出來,也暗示了除自然成因的恐懼之外,還 有源於人文環境、經由學習而發展出來的恐懼。

另一項普世的自然成因的恐懼為「黑暗的恐懼」(Fear of Darkness)。人類喜 歡探究明亮的區域更甚於黑暗,乃是因為黑暗會產生隔絕感(sense of isolation)以 及失去方向感(sense of disorientation)。人類處於黑暗中,視覺便無法捕捉到銳利 的細節,進而造成移動能力大幅縮減,無法對突發狀況做出即時反應,對於求生 本能而言,黑暗的環境是不利的。因此小孩害怕黑暗的房間,原始部落人民日落 後便不再外出等,都是人類害怕黑暗的外顯行為表現。若再加以人類豐富的想像 力,許多妖怪便因此油然而生。

除了上述提到的黑暗與其他物種的威脅外,颱風、地震等天然災變也可列入 人類的自然恐懼中。在現代科學觀念建立前,人們將大自然的力量視為有生命的 實體,溫柔而具善意的將之神格化,猛烈而具敵意的則將之妖魔化,包含暴風雪、

龍捲風、洪水、火山爆發等均為人類對自然的恐懼。

人類除了對自然環境會產生恐懼外,及至幼兒啟蒙、對自身生命循環中的衰 老、疾病、死亡等有所了解後,新的恐懼便油然而生。首先是幼兒在尚未能自力 更生時對於被遺棄的恐懼,《格林童話》中的韓森與葛莉特(Hansel and Gretel,

或譯為糖果屋)就被父母親遺棄了兩次,成為兒童對遺棄恐懼的經典之作。在陌

27 段義孚:《恐懼》(臺北,立緒文化,2008),P.29。

15

生的環境中,即使有熟識的成人在旁,幼兒仍習慣牽著成人的手,即可看出幼兒 對迷失的恐懼、而希望從大人身上獲得心靈的安定;童年時若有過迷路的經驗,

當時的心理恐懼必定讓人永生難忘,無法自力更生的幼兒若遭到大人遺棄,是最 直接威脅到生存的關鍵因素。

而人類提早對衰老產生恐懼,則是起因於意識到衰老是死亡前的過程。在即 將面臨死亡之際,難免使人感到恐懼。市面上千百種抗老防皺產品與養生保健方 法,都展現出人類企圖留住青春、延緩衰老過程的努力。人類畏懼即將失去自己 所珍愛的、所熟悉的人事,對生命有著眷戀卻不得離開而感到徬徨。對於衰老的 恐懼程度因人而異,卻真實存在於人類生活中。

在感受衰老恐懼前更早得面對的,非人類對於疾病的恐懼莫屬了。當人類身 體健全時,身體的健全會使自身與環境間產生秩序感與整體感,當人類生病時,

所有的一切都不對勁了,痛楚、暈眩、焦躁、抑鬱等都引領著我們更接近死亡。

正因為疾病迫使人類注意到世界的敵意,因此世界各地便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解釋 與治療方法,從異物侵入、臭味危害,到邪靈附身、巫術作祟、神明降禍、陰陽 失調、乃至於前世今生等無法驗證的說法均有人採信。從社會關係、從精神世界,

甚至追溯到星座血型的不合、前世今生的因緣以尋找疾病產生的癥結等等,都反 映出人類對疾病的恐懼。而追究起來,不難發現所有恐懼均源於人類對死亡的恐 懼,而對死亡的恐懼,則直接牽涉到人類對死亡本身與死後世界的無知。不同地 區對於死亡本身的歸納演繹、以及對死後世界的不同詮釋,形成各地不同的宗教 觀。對照人類智性開化程度,所有恐懼來自於未知的說法可在此得到參照。

無論這些自然成因的威脅是自發或他發,均會造成人類的恐懼心理,而人類 在社會中經由學習或經驗累積,認識了容易造成不愉快的危險情境後,就會形成 人文成因的恐懼。此種類型的恐懼大抵來自於外在環境與社會關係兩個層面,依 照恐懼的程度不同,有時甚至會出現非理性的情緒或生理症狀,亦即或許情況並 不至於危及性命,也無法控制恐懼情緒的精神官能症,或可稱之為「恐懼症」

(phobia)。

當人們在成長期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便容易導致對某些場所(合)感到畏 懼。參照段義孚的《恐懼》一書的說法,鄉村地區的環境,可能會形成人們擔心

16

遭受暴力時無法求助、或是衛生條件不佳而罹患疾病的恐懼;而身處都市地區,

則可能因擔心治安不佳、房屋倒塌、發生火災、交通事故、建築街道過於複雜而 導致失去方向、空間擁擠等因素產生恐懼。

而社會關係層面的恐懼,則是指人類對互動的情境有所焦慮。德國心理學家 Fritz Riemann(2003)認為恐懼的原型有四種,包括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 己、害怕改變、害怕既定的規律28均於此範疇內。個體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下,有 可能對自己的責任、義務、角色、或某些行為的預期結果產生恐懼,若這些恐懼 未能及時紓解,更可能造成分裂人格、憂鬱人格、強迫人格與歇斯底里人格等精 神官能症。此外像是對受辱的恐懼、對輿論的恐懼、對背叛的恐懼、對被邊緣化 的恐懼,甚至是對文明、對機械的恐懼等亦為此類型的人文恐懼。

從上述分析來看,不難發現「恐懼」其實是人類對外在環境的一種警示反應,

可以用自然與人文做為恐懼環境的兩端,人類對各種不同事物的恐懼,都在這自 然──人文的恐懼光譜之間移動,就如同人類對黑暗的恐懼,是從環境光源的亮 到暗逐漸遞增一般。我們無法明確將每種恐懼來源進行非自然即人文的二元式歸 類,畢竟恐懼與恐懼之間互有連結的情況也十分常見。

相對於妖怪的成因與時俱進,人類恐懼的理由與程度也會隨著科技發達而產 生今昔變化。千百年來,人類恐懼的事物不斷更迭,對抗恐懼的方法也隨之改變。

古人有巫師作法獻祭、現代人有先進的各種醫學療法,恐懼沒有消失,但人類卻 發展出更細膩的心理治療方式,幫助個人釐清成長背景與人格特質,幫助我們與 恐懼對峙時的能力。人類倚靠科技文明征服世界,舊有的恐懼雖被驅逐,新的恐 懼卻也不斷衍生。時至今日,幾乎每種東西都有人恐懼害怕,即使我們能夠以自 然──人文的恐懼光譜,細密地區分產生恐懼的外在環境,對於人類恐懼的心理 層面卻無法進行探討。畢竟恐懼不純粹是客觀環境所引起的,還牽涉到主觀反 應。有鑒於此,下一節我們將會從心理學的層面,繼續探究人類恐懼的心理層面。

28 Fritz Riemann:《恐懼的原型》,楊夢茹譯,(臺北,商務,20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