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參與動機與運動參與行為

動機是促使個體進行各種行為的原動力,就許多領域而言,動機的研究一直是門重 要且困難的學問。因為不瞭解動機就無法解釋行為的原因,且動機本身無法直接觀察,

很難單從外顯行為就推論而確定內在的動機。在學術使用上,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於 動機的解釋皆不盡相同。

張春興 (1994) 指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一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許樹淵 (2000) 將動機定義為一種意識、一種驅力,

而人的行為在正常情況下都有動機,激勵他去從事某項活動。動機是促進學習的驅力,

在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的領域裡提到,動機有兩個源頭:內在與外在動機,所謂外在 動機是為了外在酬賞而參與運動,身體活動的人其動機是來自他人正向或負向的增強。

而人們也會基於內在原因來參與運動和身體活動,擁有內在動機的人,會真心努力希望 能夠勝任和自我決定做好手邊的工作 (簡曜輝等,2002) 。葉重新 (2006) 將動機解釋 為引發並維持個體活動,以及促使該活動朝向某目標進行的原動力。動機是看不見的,

只能由個人的行為表現來推估其動機。溫世頌 (2007) 則指出動機是一種驅動力,它引 起並維持活動直到該活動達到目標為止。可見動機包括驅力、活動、目標三部分。動機 可歸納為生理性動機及心理性動機。所謂生理性動機指以生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是個 人的基本需求;心理性動機則是指非以生理變化為基礎的動機,多經學習而獲得,其在 追求社會目標以滿足個體心理需求 (張春興,1994) 。盧俊宏 (1994) 指出運動動機乃 是讓運動員從事運動訓練和競賽的一種內在燃料,它可以讓一般人及運動員願意付出精 力與時間從事運動。當人們在決定參與任何的活動時,動機往往扮演著參加與否的重要 因素。因此,動機是行為的助力,許多行為的發生都預先有動機的意念,才會有進一步 的行為產生 (胡文琪,2010) 。綜合上述看法,本研究將動機定義為:動機是使人對事 物產生內在驅力,驅使人去行動的心理歷程。

二、動機理論

動機是使個體行為產生及持續的內在動力,是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並促使個人所 有行動的過程。動機 (Motivation) 在心理學上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動機意指引起個體活 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 (張春興,1994) 。

Maslow 對人類的動機持一整體的看法,認為各種動機是彼此關聯的,人類的行為 係由需求所引起,指動機引發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導使該種活動朝向某特 定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其中包括引發、導引及維持等三項活動。Masiow在1943 年發表的「層次需求理論」 (need theory) 。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種,分別為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求 (safty needs) 、愛的需求 (love needs) 、自尊需求 (the esteem needs) 以及自我實現需求 (the need for self-actualization) 。1954年又修正原始構 想,將前五者稱為意動的需求 (conative needs) 且增加了認知 (cognitive needs) 及審美 需求 (aesthetic needs) 。在Maslow的理論中,需求是一種近乎本能的趨力,而且具有層 次性的,也就是要先滿足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後,人們才會產生進一步的需求。

盧俊宏 (1994) 亦將動機理論分為以下四類:心理分析論、行為論、認知論、需求 層次論。以下僅對上述四類動機理論略加說明:

(一)心理分析論

佛洛伊德是心理分析論的鼻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三個部分。人的行為即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部分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結果。

(二)行為論

行為論的創始者為Watson ,刺激反應的連結制約學習歷程中,強化、類化、辨別、

消弱、自然恢復等原理來解釋人類的動機來自於學習,且經由學習歷程會使動機隨個體 的成長而愈趨分化與複雜。

(三)認知論:

內在動機是與生俱來的,以趨向自我實現為終極目的之各種需求所形成的內在動 力。動機乃環境與個人行為的中介歷程。

(四)需求層次論

需求層次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為Maslow ,其認為人類動機係由許多不同性質之需求 所組成,而各需求間又有先後順序及高低層次之分,他將人類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由 低而高分別為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求 (safety needs) 、隸屬與愛的需 求 (belonginess and love needs) 、自尊的需求 (self-esteem needs) 、自我實現需求 (self-actualization needs) 、認知 (cognitive needs) 及審美需求 (aesthetic needs) 。前四層 需求屬於基本需求,後三層需求則屬於成長需求。基本需求為成長需求的基礎,而成長 需求則對基本需求有導引作用,此兩類需求彼此交互作用。

從許多文獻可發現,Maslow 的層次需求論強調人類動機是從各種需求所產生,再以

此論點延伸至七個需求層次;本研究將以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運動參與動機之探討,調

表2-2

由文獻整理可知,在運動動機因素構面的分類,以健康體適能為最常見,其次為心 理需求、社會需求、知識需求等構面,根據本研究特性,以下將針對各因素構面做探討:

(一)健康體適能

健康的身體是個人最珍貴的資產,美國衛生暨福利部在「Healthy people 2010」

(USDHHS, 2000) 中建議,將身體活動列為國民健康的十大指標之ㄧ,透過日常身體活 動來達到改善健康、體適能及生活品質之目標。盧俊宏 (2002) 表示經由規律運動可獲 得較佳的體適能,如肌力、柔軟度、持久力、心血管循環功能和耐力等,可預防疾病,

避免憂鬱症和焦慮症,中和人們工作上的壓力反應,產生樂觀、自信和自尊心理。藉由 建立規律運動參與行為,發展動態生活模式,對於正值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青少年有相 當的益處。由此可知,運動是協助個人達成健康身體目標的最佳方式之一,健康與否與 運動實有密不可分之關係。多數研究亦指出,許多人運動參與動機,經統計顯示皆包含 促進體適能 (王薰禾,2003;李仁佐,2006;林曉怡,2004;胡文琪,2010;曾瑞怡,

2004;賴溢宏,2004) 。綜上所述,健康體適能需求在運動參與動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 的角色。

(二)心理需求

根據文獻統整發現:紓解壓力、身心放鬆、產生樂趣、增加成就感等研究構面,屬 運動參與者心理需求,因此將其歸納成相同構面;運動參與者的心理狀態反映出其期待 透過運動參與行為來完成需求與滿足感,符合Maslow 層次需求論中的隸屬與愛需求與 自尊需求。多數研究亦指出,人們運動參與動機因素中,心理需求為重要因素構面 (王 薰禾,2003;李仁佐,2006;林曉怡,2004;胡文琪,2010;曾瑞怡,2004;賴溢宏,

2004) 。綜上所述,心理需求在運動參與動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三)社會需求

人是群居的動物,有與他人、社會互動的需求,此種需求包含了人際關係、感情寄 託、友誼、歸屬感等 (林子揚,2009) 。因此,人們會透過與家人、朋友的接觸來獲得 此方面的需求。運動參與能結交新朋友,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同事及朋友間的 情誼。參與相同運動項目的人彼此間有著較高的認同感,對該團體或運動也有較高的歸

屬感。因此,在社會中運動參與是增進人際和諧、化解衝突對立、開啟溝通管道的最佳 工具。學校生活是社會的縮影,透過運動教育學習社會中的人際互動、溝通傾聽、同儕 信任等,社會中受到人際關係、社會互動、同儕與階層關係的影響而表現出不同的生活 方式。透過運動參與可以增進人際關係、獲得他人的肯定以及結交異性朋友等,可獲得 較大的團體認同感 (胡文琪,2010) ,發展正向的心理功能。多數研究亦指出,許多人 運動參與動機,在眾多動機當中社會需求代表著重要影響因素構面 (王柏森,2008;王 振宇,2009;江幸容,2009;何勇德,2010;李仁佐,2006;林季樺,2011;林忠濱,

2007;林涵芸,2007;林新枝,2010;曹校章、鄭志富,2006;陸士毅,2008;陳高彬,

2006;葉淑娟,2009;羅應嘉,2009) 。綜上所述,社會需求因素在運動參與動機中扮 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四)知識需求

根據Maslow的需求層次論指出,當人類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需求獲得滿足 後,會有更高層次的成長需求,而知的需求即為成長需求之一。人們透過學習、經驗、

環境等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以滿足人類知的需求。運動的知識需求,乃是個人對於 獲得有關運動的各類訊息,包含運動知識、技能、態度或行為等,加以歸納、統整、組 合後,轉化成個人經驗及知識的過程。個體在參與運動的過程中,除本身對於運動的參 與外,若能再配合運用有計畫性的運動教育,知識需求即能快速獲得滿足。經文獻統整 發現:知識需求是運動參與動機研究中一項重要因素構面 (李仁佐,2006;胡文琪,

2010;鄭國隆,2008;賴溢宏,2004;錢家慧,2006) ,因此本研究將以知識需求做為 探討因素構面之一。

(五)團隊

團隊構面符合個人參與運動的理由,具有基本的動機特性,為追求群體生活與同儕 認同。參與運動的過程中,同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運動情境中同儕對於參與動機的影 響似乎更勝於其他領域,如:數學、藝術、語文,因為運動的形式或技能表現的方式幾 乎都是要兩人以上才能完成的,例如運動的形式有棒球、籃球、躲避球、接力等,在技 能表現亦是如此,例如傳球、攻守或疊羅漢等,故同儕是技能表現的主要影響因子,特

別是可能影響青少年為了促進運動技能、正向情緒而參與運動的理由。即便是自己一個 人的運動,如跑步、單人跳繩,受到同儕的影響也較其他領域大,因為運動是顯而易見 的,可能影響青少年為了社會期望、外在因素、競爭和挑戰或社會增強而去參與運動的 理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各種參與動機在參與過程是否能滿足似乎跟團隊中同儕的

別是可能影響青少年為了促進運動技能、正向情緒而參與運動的理由。即便是自己一個 人的運動,如跑步、單人跳繩,受到同儕的影響也較其他領域大,因為運動是顯而易見 的,可能影響青少年為了社會期望、外在因素、競爭和挑戰或社會增強而去參與運動的 理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各種參與動機在參與過程是否能滿足似乎跟團隊中同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