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 據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所屬的國際運動與體育評議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在1964年對運動所做的宣言:凡具有遊戲特質而出之於與他人比 賽或自我奮鬥形式之ㄧ切身體活動,稱為sport。一般人會認為平常工作時的身體活動已 提供足夠的運動機會,然與運動本質並不相同,僅能算是身體活動 (卓俊辰,2001) 。 體育、遊戲、玩耍、休閒活動與運動在涵義上有相互涵蓋的部份,但體育具有身體活動 的意義外,較有崇高完人教育理想;運動實際上是一種較具有休閒活動和遊戲特質的身 體自我挑戰活動或比賽活動;當運動與玩耍、遊戲或休閒活動相比較時,對運動來說具 有較高機構化、官僚化和合理化的傾向 (盧俊宏,1994) 。運動是健康的泉源,健康是 一種喜悅也是一種享受,健康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健康是人生的先決條件,失去健 康也就失去人性的尊嚴與人生的意義,而健康來自於運動,運動與健康是密切相關的。

運動對於人類健康上的危機有正面積極挽救的功效,因此運動參與行為的分析可作為個 人體適能健康狀態的參考依據。藉由運動的參與可以提升體適能,良好的體適能對於生 理、心理及社會三個層面的健康皆有助益,不但能改善人的外表體態、幫助情緒控制,

更能有效延長壽命,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接受各種挑戰,充分享受人生 (李 蘭,1993) 。

運動參與行為是指為促進、改善或維持體適能而從事有計畫且具重覆性的身體活動 (Casperson, Powell & Christenson, 1985) 。藉由「運動行為促進國民健康」亦是二十一世

紀國際間最受肯定的理念。先進國家認為「自覺運動參與是最具回收價值的投資」、「自 覺運動參與最好的預防醫學」 (體委會,2010) 。個人藉由運動參與提升個人體適能,

而良好的體適能可以強化心肺能力、體重控制、健全身心等,因此重視運動習慣並保持 良好體適能是現代人追求健康的重要做法之一。曾瑞怡 (2004) 對於高中生運動參與行 為的研究中指出狹義的定義為高中生在課餘時間,非受迫性或強制性地參與運動的行 為。陳素娥 (2006) 認為運動參與行為是指個人在閒暇時間,個人無拘束、輕鬆愉悅的 情境下參與運動,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並藉此達到紓解壓力、促進身心平衡之效果。

李孟學 (2004) 認為運動參與行為是為健康之目的而以身體活動方式付諸實行的作為;

對於非競賽情境身體活動的一種參與行為,並且以增進身體適能的任一功能為其主要或 次要目的。綜上所述,為配合研究對象,本研究將運動參與行為視為高中職生在課餘時 間,在心情放鬆下,依其所好參與運動,並符合遊戲、與他人比賽或自我挑戰的運動行 為。

二、運動參與行為現況

青少年期是介於兒童與成年早期的快速成長期,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所謂的

「青少年發展」就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介於兒童期與成人期之間的青少年,在 身體方面的快速成長,以及伴隨而來的智力、情緒、社會、人格等方面趨於成熟的改變 歷程 (陳婉容,2002) 。對於成長中的高中生來講,高中是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關鍵期。

學生在校時間相當長,接觸學校環境及教師的相處時間也相對的多,此一時期對於學生 的運動參與行為發展影響程度可見一斑。學校藉由推廣運動來提升校園運動文化的方 式,加上教師的運動參與,可有效地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意願,也可提供學生有關學校 鄰近社區的運動相關活動資訊,使學校與社區活動連結,增加學生課餘參與身體活動的 機會 (黃泰諭,2011) 。綜上所述,高中職生在校的運動參與行為對於其運動習慣養成 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因素。

「Healthy people 2010」健康指標中建議,青少年人口達到每週從事三次,每次20 分鐘以上之劇烈程度身體活動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VPA) 者比率應提昇至85%;

或達到每週大於五次,每天累積30分鐘以上中度程度身體活動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MPA) 者比率應提升至30%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 [USDHHS], 2000) 。我國國民保健計劃中對規律運動的定義為每週從事至少三次,每次 至少20分鐘以上的中重度運動 (行政院衛生署,1994) 。在2012年的今天據此標準檢視,

目前國內外青少年達到中等強度以上的規律運動比例,均未達「Healthy people 2010」

的目標,尤其是國內高中職學生運動不足情形更為嚴重;依據教育部自94年至99年的運 動各級學校運動運動參與行為調查,隨著年級的增加而運動不足情形愈嚴重,大學生與 高中職生明顯低於國中、國小生,且於健康責任的實行方面,以高中職階段的學生表現 最差。經由文獻綜整將2003年至2011年關於國內高中職生所做的規律運動行為調查以表 2-1表示:

表2-1

高中職生規律運動行為比例綜整

作者 年代 地區 規律運動行為比例

曾瑞怡 2004 臺北市 33.3%

教育部 2005 全國 25.6%

賴俊生 2006 澎湖縣 22.7%

宇炫明 2007 南投縣 30.9%

教育部 2007 全國 21.3%

陳宜君 2007 臺北市 30.0%

鄭如芝 2008 臺北市 30.0%

教育部 2009 全國 33.7%

胡文琪 2010 基隆市 29.0%

吳金龍 2011 雲林縣 30.9%

教育部 2011 全國 38.7%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上所述,不管是全國性的調查或是針對單一對象的研究,數據大致相符合,高中 職生有規律運動參與行為僅佔二至三成,據此可知,國內超過半數的青少年未有規律運 動參與行為,顯示青少年運動不足,為國內主要健康問題之一 (林曉薇,2003) 。若以 國內現行體育課程規劃來看,現行每週兩節體育課的身體活動量並無法滿足青少年的健 康需求,因此體育課外的運動參與行為培養就更顯必要。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

期,也是人生發展關鍵期,此時期之青少年由於身體與心理的急遽變化與發展,又面對 來自各方面的新問題與新要求,經常感到徬徨和疑慮,不知如何調適自己以應付新情境 (張少熙,1994) 。在運動參與行為與健康相呼應之下,對於正值成長關鍵期的高中職生 來講,適時的運動參與是必要的,增加此一時期的運動人口相形重要,為此有必要了解 高中職生運動參與行為之現況,並以行政院衛生署所訂定規律運動參與行為標準作為研 究依據。

三、運動參與行為測量

運動是一項複雜的行為,進行運動的方式與種類很多,國內外亦有多種不同的運動 參與行為測量方式。Laporte, Montoye & Caspersen (1985) 收集有關測量運動參與行為的 研究資料時指出,評估運動的方法至少有二、三十種以上,大致可分為熱計量法(直接 或間接法)、工作分類法、調查法(如日記法、回憶法)、生理記號法(如心肺功能)、

行為觀察法、機械及電子偵測法、飲食測量法等七大類。上述七大類測量方法各有其適 用時機,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完全精確,且研究時需要考慮到其方便性與成本,測量方法 必須選擇適宜的、實用的及合理的。當研究樣本數較多時,將以調查法為主,一般是問 卷調查法是最常被使用來測量身體活動量的方法,因成本較低適用於大樣本的研究。一 個良好的運動測量方法應具有效度、信度、實用性和非活動性。

Blair (1984) 發展的七天回憶法體能活動測量表,常為後來的研究加以應用。此量 表 將 身 體 活 動 分 為 五 類: 睡眠 (l MET) 、輕度運動 (1.5 METS) 、中度運動 (4 METS) 、重度運動 (6 METS) 、激烈運動 (l0 METS) ,且分別以社區居民、工廠員工 及學校教師為對象,進行量表之效度分析,結果顯示此量表能有效評估體能活動。

Petosa (1993) 進行成人運動參與行為研究時,將Blair 活動量表中的重度運動與激 烈運動合併為一項,並以8 METS 代表這類運動的熱量消耗指數,發現改良後的量表亦 能有效評估成人之體能活動情形。

運動參與行為的測量方法很多,各有其優缺點,應視研究性質及目的選擇適當評估 工具。發展並應用簡單、容易使用、可信、有效度的自填式運動量表以對較大群體進行 調查是非常重要的;國內大部分對於運動行為的研究,多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回憶追溯

的方式調查身體活動的種類、項目、持續時間、頻率與活動強度等 (王淑芳、顏效禹、

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呂昌明、林旭龍、黃奕清、李明憲、王淑芳,2000;

柏佩蘭,2010) 。綜上所述,運動參與行為的測量是一種非常繁複的概念問題,運動測 量方法眾多,其中以回憶性問卷調查法最能夠有效的評估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故本研 究考慮研究性質及目的、研究對象特性後,將運用問卷調查法來測量研究對象的運動參 與行為。

四、影響運動參與行為之個人背景因素

近年來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經濟發展形態轉變,機器取代人力。人們的生活方式 丕變,傳統的生活模式已被坐式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運動對於健康的益處眾所皆知,

但其影響運動參與行為之因子繁多,本節將從個人背景因素,進行探討其與運動參與行 為的關係,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性別

王宗吉 (2000) 指出,由於運動趨近於男性特質的觀念,女性便一再被排斥在運動 場域的門外。在運動中或透過運動的社會化過程中,傳達了人們適合性別的運動與行 為,也教導依性別而分的身體形塑與運用方式。性別議題在運動社會學領域中是一項重 要發展議題,性別對於研究運動參與行為而言,其不僅直接影響運動參與行為,且對運 動自我效能有顯著的差異 (黃壬要,2003) 。針對高中職生運動參與行為研究中,近幾 年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與女性的運動參與行為皆呈現顯著差異 (宇炫明,2007;吳金龍,

王宗吉 (2000) 指出,由於運動趨近於男性特質的觀念,女性便一再被排斥在運動 場域的門外。在運動中或透過運動的社會化過程中,傳達了人們適合性別的運動與行 為,也教導依性別而分的身體形塑與運用方式。性別議題在運動社會學領域中是一項重 要發展議題,性別對於研究運動參與行為而言,其不僅直接影響運動參與行為,且對運 動自我效能有顯著的差異 (黃壬要,2003) 。針對高中職生運動參與行為研究中,近幾 年研究結果顯示男性與女性的運動參與行為皆呈現顯著差異 (宇炫明,2007;吳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