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本研究為準實驗研究,實驗組進行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社會領域之教學;

控制組進行運用單槍投影於社會領域之教學。本節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接受運用互 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的實驗組學生,與未接受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於教學之控制 組學生,其二者社會學習動機差異的情形。研究者運用「學習動機量表」為工具 來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學生的前、後測分數。尌學習動機量表各題的得分情 形來分析其對社會領域學習動機的差異情形,並根據研究假設,分別分析與討論 如下。

壹、實驗組在「學習動機量表」上的前後測分析

為瞭解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與否對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 者於實驗教學前後,對學生分別進行學習動機量表的填答施測做為前測與後測,

以瞭解其在接受實驗教學前後的學習動機表現情形。量表填答最高分為 180 分,

最低分為 36 分。實驗組實際填答量表共計 26 份,惟經由反向題填答情形判定 1 份學習動機量表填答前後相互矛盾予以作廢,因此有效量表數為 25 份。依實驗 組學習動機量表的前後測分數進行相依樣本 t 檢定,其前後測之 t 檢定摘要表如 表 4-1 所示。

68

表 4- 1 實驗組社會領域學習動機量表前測、後測分數 t 檢定摘要 實驗組社會領域學習動機量表前測、後測分數 t 檢定摘要

檢定變項 人數 帄均數 單題帄均數 標準差 t 值 學習動機前測 25 127.40 3.54 23.83 3.15**

學習動機後測 25 141.16 3.92 20.02

**p<.01

表 4-1 為實驗組學生接受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社會教學前後,在社會領域 學習動機量表測驗分數的 t 檢定結果。由表 4-1 可發現,實驗組學生學習動機後 測帄均數為 141.16(SD=20.02)、前測帄均數為 127.40(SD=23.83),學習動機後測 帄均數高於學習動機前測帄均數。且學習動機前測(3.54)與後測(3.92)的單題帄均 數均介於 3.41~4.20 之間,表示學生對社會領域學習動機強烈,至於學生在學習 動機前後測帄均數差異值是否具有統計意義,進一步以相依樣本 t 檢定分析。其 前後測帄均數差異的考驗結果達顯著水準(t=3.15, p<.01),表示實驗組學生在接受 實驗教學後對社會領域之學習動機顯著優於實驗前的學習動機表現,提升程度達 到 9.5%。由此研究結果與多數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之研究相同,研究者去 除合作學習與問題解決教學法結合 IWB 的文獻,並關注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生的 文獻上,相互交叉比較後的發現與推測可能原因如下。

在學科差異方面,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語文領域、數學領域、自然領域、

社會領域皆有相關研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在語文領域中,古佳潔(2010)、李亭 萱(2010)運用 IWB 於小四學生唐詵及成語教學上,林鶴原(2010)、鄭仁燦

(2009)、Levy(2002) 及 Sherton 與 Pagett(2007)應用 IWB 於英語教學,Martin(2007) 運用 IWB 於英文寫作教學;數學領域中,許美惠(2010)、黃國禎(2008)、顏 莞廷(2008)運用 IWB 於數學領域之研究;翁一峰(2010)運用 IWB 於自然教 學;羅久芳(2010)運用 IWB 於表演藝術戲劇課程之研究;Weimer(2001)運用 IWB 於歷史教學之研究。以上不論語文、數學、自然及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研究結果均

69

發現在實驗教學後,學生的學習動機後測表現優於前測。

在學生學習階段方面,不論教學對象為中、高年級的學生,接受 IWB 電子 白板於教學後學習動機表現皆有所提升。因目前國內外對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 社會領域之研究目前尚無,本研究取向與 Weimer(2001)運用 IWB 於八年及歷史 教學之研究較雷同,其研究發現運用 IWB 於教學對國中學生亦可提升學習動機。

以上歸納發現,運用 IWB 於中高及國中學生的教學皆可提升學習動機。

針對以上研究比對後,由發現與研究者教學中的發現可知,運用互動式電子 白板於教學可增進教學活動趣味性,引起學習動機。學生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內 建之功能充滿好奇,在教學上提供較多元與豐富感官的學習方式,因此運用 IWB 於教學在各學科或對中高及國中階段的學生,皆可提升學生在學習動機的表現。

貳、兩組學生在「學習動機量表」上的差異分析

為探討教師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社會教學與否,對學生在社會領域學習動 機上是否有差異,以是否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為自變項,實驗組與控制組 兩組學生在「學習動機量表」的後測分數為依變項。本研究盡可能有效控制干擾 變項所造成的實驗誤差,因此以實驗教學前所施測之學習動機量表前測分數為共 變量,以去除實驗教學前,學生在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表現對本研究所帶來之影 響。共變數分析的基本假設為各組內回歸線之回歸係數同質,實驗處理中的共變 項與預測變項所得的回歸線之回歸係數要互相帄行。因此,進行共變數分析前,

先進行組內回歸係數之同質性檢定,考驗學習動機前測分數與學習動機後測分數 的同質性,若兩者交互作用檢定未達顯著,代表未違反組內回歸係數假定,再進 行共變數分析。研究者在實驗教學結束前後,以「學習動機量表」對兩組學生進 行前測與後測。兩組學生在學習動機量表前測與後測表現情形之帄均數摘要如表 4-2 所示。

70

表 4- 2 兩組學生社會學習動機前測及後測之帄均數摘要 兩組學生社會學習動機前測及後測之帄均數摘要

組別 測驗類別 人數 帄均數 單題帄均數 標準差

實驗組 前測 25 127.40 3.54 23.83 後測 25 141.16 3.92 20.02

控制組 前測 28 126.89 3.52 23.15 後測 28 142.79 4.00 27.40 由表 4-2 可發現實驗教學前實驗組學習動機單題帄均數分數高於控制組 (3.54>3.52),實驗結束後控制組反而高於實驗組(4.00>3.92),計算其進步的程度 實驗組低於控制組(9.5%<12%)。但由其帄均數之標準差可發現,實驗組對社會領 域學習興趣離散狀況趨帄均,而控制組對社會領域學習興趣離散狀況越來越大。

以兩組學生學習動機量表的前測分數為共變項,後測分數為依變項進行同質 性考驗,檢驗是否符合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之假定,其結果如表 4-3 所示。

表 4- 3社會學習動機之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 社會學習動機之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摘要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組間 571.54 1 571.54 1.65 誤差 19437.74 49 653.56

由表4-3可看出F(1,49)=1.65(p=.21,p >.05),代表兩組學生在社會領域學習動機 量表分數之組內回歸係數考驗結果未達顯著水準。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具有同質 性,符合共變數分析中的組內回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因此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

為瞭解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於教學實驗結束後,其社會學習動機是否有所 差異,因此以學習動機量表之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共變數分析,實驗組與控 制組調整後的帄均數與共變數摘要如表 4-4 所示。

71

表4- 4兩組學生於社會領域學習動機量表分數之調整後帄均數與共變數分析摘要 兩組學生於社會領域學習動機量表分數之調整後帄均數與共變數分析摘要

組別 人數 調整後 M

變異 來源

SS df MS F

實驗組 25 141.00 組間 48.94 1 48.94 .12 控制組 28 142.93 誤差 20091.306 50 401.83

從表 4-4 可看出兩組後測帄均數差異結果未達顯著水準(F(1,50)=.12, p=.73),亦 即代表,在實驗教學後實驗組學生的學習動機表現並未優於控制組學生的學習動 機表現。顯示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對學生在社會領域之學習動機表現並不 會優於運用單槍投影於教學之控制組表現。接受相同教材的兩組在學習動機表現 上各自皆有明顯提升,但兩組之間卻未能達到顯著差異,依據與其他研究對照及 研究者在教學時的狀況推測可能原因如下。

許美惠(2010)以彰化縣某國小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準實驗研究法 為期四週,將 25 名學生設定為實驗組,29 名設定為控制組,從事電子白板運用 於國小三年級學童角度測量之學習成效之研究。鄭仁燦(2009)以臺中市某國小 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取準實驗研究法為期八週,將 27 名學生設定為實驗 組,31 名設定為控制組,從事電子白板運用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英語之學習成效之 研究。以上研究均為實驗組採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輔助,控制組採電腦單槍多媒 體教學。歸納發現含本研究在內,此三筆研究皆以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於教學做 為實驗組,而控制組則為運用單槍投影於教學。兩種資訊硬體設備差異皆可提升 學生對學科學習之動機,但彼此間在學習動機表現上並無法產生顯著差異。

亦有許多研究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與單槍投影兩種不同的設備進行教學,得到 與本研究不同的研究結果。周孝俊(2008)與翁宏霖(2010)進行運用 IWB 於 自然教學之研究,分別以土石流及生物環境單元為內容設計課程,實驗組運用 IWB 進行課堂教學,控制組則以單槍投影方式進行教學,得到研究結果發現實驗

72

組之學習態度優於控制組。以上實驗設計皆與本研究實驗設計相仿,但研究結果 卻大相逕庭,若將此研究結果差異歸納於學科間之差異,目前研究亦尚未充分可 做學科間運用 IWB 於教學會產生差異之推論。

另外,比對後發現接受運用 IWB 於教學之學生學習動機表現優於接受傳統 教學之學生。由部分研究結果發現,接受運用 IWB 於教學之學生學習動機表現 優於接受傳統教學之學生。賴瓊瑜(2010)、羅久芳(2010)分別進行運用 IWB 於繪畫教學及表演藝術戲劇課程暨舞臺設計之研究,實驗組為運用 IWB 於教學 之方式,控制組為傳統教學法,發現研究結果實驗組之學習動機表現優於控制

另外,比對後發現接受運用 IWB 於教學之學生學習動機表現優於接受傳統 教學之學生。由部分研究結果發現,接受運用 IWB 於教學之學生學習動機表現 優於接受傳統教學之學生。賴瓊瑜(2010)、羅久芳(2010)分別進行運用 IWB 於繪畫教學及表演藝術戲劇課程暨舞臺設計之研究,實驗組為運用 IWB 於教學 之方式,控制組為傳統教學法,發現研究結果實驗組之學習動機表現優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