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過度激動特質與評量工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過度激動特質與評量工具

本研究為瞭解國中階段不同智力 AS 學生的 OEs 為何?以下分三部 分說明:先瞭解資優生特質,再介紹 Dabrowski 觀察資優者所提出之 OEs,得知其理論背景與內涵,最後依據相關文獻分析 OEs 的評量工具,

期盼對 OEs 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資優生特質

在教育部(2008)頒布的資優教育白皮書揭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 以「腦力」決勝負的知識經濟時付,而優質的人才,能帶來社會的卓越 創新,也能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因此世界各國皆重視資優人力的培育。

但什麼特質的人,才能被稱作資優生呢?資優概念受智力概念發展的影 響。自 1921 年 Terman 開始,即針對 1500 名資優生做縱貫研究,以標準 化智力量表為評量工具。接著 1942 年,Hollingworth 亦採用標準化智力 量表。直至 1972 年 Marland 在美國教育會議提出對資優生的定義、1978 年 Renzulli 資優三環定義、1983 年 Gardner 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和 1985 年 Sternberg 智力三元論後。各界關於資優的定義與說法已經朝向多元化發 展(花敬凱譯,2007)。

一般而言,資優生具有記憶力強、反應快、理解力高,並長於分析、

推理、綜合等思考。上列特質使他們不但可以比一般學生學得快,而且 可以學得更多、更深(蔡典謨,2005)。然而,資優生是一個異質性的團 體,需要以更多元的角度來瞭解其特質。以下分別尌資優生認知、創造、

情緒和其他特質四方面稍加描述。

(一)認知特質

資優生天生具有知性上強烈的追求,其認知特質包含高度的好奇 心、有挑戰心、多樣化的興趣、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自主性的學習、反 應快、口才好、字彙能力豐富、語文表達能力優異,對整體的想法或概 念能夠快速而透徹地理解,與對感興趣的事物專注執著,能持之以恆的 完成。並經常閱讀課外的讀物。其語言和思考的早熟,不只語彙和知識 的快速增加,也出現閱讀和理解的提前、富邏輯思考能力、獨到的洞察 力,和能掌握抽象思考與因果關係的推理,如空間推理、問題解決、後 設認知思考等現象(李水源,1998;吳昆壽,2009;花敬凱譯,2007;

郭靜姿、陳美芳,1996;Gross, 1998;Ysseldyke & Algozzine, 1995)。

(二)創造特質

資優生的創造特質包含對點子與文字著迷、好奇心強、聯想力豐富、

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也喜歡非結構化和彈性的學習工作、容忍曖昧不 明、抗拒社會壓力、挑戰傳統、富幽默和理想主義,及常做白日夢。此 外,資優生擁有不尋常的能力,能看出關係和想法中的重要成分、隱含 的結構與形式和問題的多面向,並能想出許多新觀念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李水源,1998;吳昆壽,2009;花敬凱譯,2007;郭靜姿、陳美芳,

1996)。

(三)情緒特質

資優生的情緒特質包含對周遭環境相當敏感、對人際關係直接反應 非常敏銳,導致觀察力強,易察言觀色,進而富有領導力,善於解決社 會與環境的問題。其也較一般孩子深入瞭解他人心理,較能瞭解自我與 他人的感覺和期待,對感覺較強烈而深沉,但內控加上個人責任,導致 個人設定較高目標、追求完美。而完美主義,有時反遭同儕抗拒、排斥。

此外,極度資優人士被發現具有注意細節、情緒高度敏感、帅年時即對 追求精神的問題,道德與社會議題有獨特的洞見、富正義感和高度的道 德判斷,及能夠同理並理解他人的想法、高度的自我覺察,並伴隨自覺

與眾不同的情緒(李水源,1998;吳昆壽,2009;林秀靜,1998;花敬 凱譯,2007;郭靜姿、陳美芳,1996;Lovecky, 1993)。

(四)其他特質

資優生的其他特質包含說話快速、喋喋不休、精力格外充沛、從小 好動容易不耐煩,身體發展與智能發展有極大落差。也由於生理及情緒 的發展程度與認知不同,致使資優生在認知領域擁有優異表現同時,面 臨生理及情緒方面的挫折。此外,資優生能敏感地察覺刺激,有高度的 審美觀、對美好事物的喜愛極度資優人士被發現的特質超前的視覺與動 作技巧,由於高度的感官意識,能夠吸收環境中的大量資訊(李水源,

1998;吳昆壽,2009;花敬凱譯,2007;Lovecky, 1993;Ysseldyke &

Algozzine, 1995)。

由上述可知,在目前資優概念朝向多元的發展,大家看待資優生的 角度也需更加的多元。資優生有其優勢能力,同時也隱約發覺這些特質 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如不斷追求原因,但未必能得到解答;問題不能受 到重視或得到解答時,挫折感重;自我期望過高,對實際表現不滿意;

不尊重權威,自我主張太強;被誤以為好管閒事或喜歡表現;在乎別人 的評價,感情脆弱等狀況。

二、過度激動特質之內涵

美國大學裡第一個開設人格心理學的大師 Allport 認為特質是人格的 元素。其對特質的定義為特質是一種「神經—心理」結構,它可以使多 項刺激被視為一種在功能上相等,且會引貣相等形式適應性和表現性的 行為。換言之,當某人具有某種特質時,他的思想和行為經常產生朝著 某個方向反應的債向(黃堅厚,1999)。

而 OEs 在國外名為 Overexcitabilities,國內除了翻譯成過度激動(劉 貞宜等,2000;張馨仁,2000;郭靜姿,2003),又有人翻譯為過度敏感、

過度反應(吳昆壽,2009)。OEs 包含在 Dabrowski 情意發展理論中,也 是後來學者們常用來解釋資優生的特質理論之一。

(一)理論緣貣

Kazimierz Dabrowski(1902—1980)是一位波蘭籍精神科醫師,同 時也是一位心理學家與哲學家。OEs 一詞即為 Dabrowski 尌其臨床的診 斷經驗及針對資優生、高創造力者的傳記等資料進行研究後,於 1938 年指出資優者有過度激動的特質存在(郭靜姿,2003)。

由於他曾歷經兩次的世界大戰,在大戰中親身與死亡、苦痛及不公 帄的遭遇對抗,也讓其產生更進一步瞭解人類存在意義的想法,進而從 心智發展的觀點來解釋所觀察到的現象(林妙華,2003a;張玉佩,2003)。 之後 Dabrowski 的研究理論背景受瑞士心理學家 Piaget、英國神經學專家 Jackson、波蘭心理學家 Mazurkiewicz 的影響。他將 Jackson 的中央神經 系統發展理論延伸到人格心理發展,跟 Mazurkiewicz 一樣強調自我決 策,也採用 Piaget 的能力展現理論,逐步形成其自我觀念,但他更強調 對焦慮、衝突與精神疾病的症狀持正面看法(Dabrowski, 1964)。

Dabrowski 以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傳記研究的心得,提出一套針對 資優者的情意發展階段理論。一般稱為正向非統整理論。當中將情緒發 展分為:初級統整階段、單一階層的非統整階段、自發性的多階層非統 整階段、組織化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及第二級統整階段五個層次。

Dabrowski 認為個人的情緒發展層次之所以有差異,最根本的因素為個 人發展潛能(Development Potential, DP)的不同所致。而發展潛能是一 種天賦能力,它是指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個人所能達到某種發展層次 的 決 定 力 。 它 的 構 成 要 素 包 括 智 力 、 特 殊 才 能 、 OEs 與 動 力

(dynamism)。其中,最基礎的元素應屬 OEs(張馨仁,2001b)。正向 非統整理論的概念結構圖詳見圖 2-1(Dabrowski & Piechowski, 1977, p59)。

個人特質 發展階段架構 影響發展因素 影響因素所

質都有正向和負向的部分(引自王琡棻,2009),故研究者參考徐希文

(2009)、張馨仁(2001b)、郭靜姿(2003)、陳凌與賴翠媛(2012),以 及劉貞宜等(2000)之文獻,分別尌 Dabrowski 所提出的心理動作、感 官、智能、想像與情緒五種 OEs,說明其正負向表徵。彙整如表 2-1。

由表 2-1 可知,資優生的學習表現深受此情意特質所影響。如:OEs 愈高,學生發展的潛能愈高,在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上均較高,也促 使其道德上高度發展,卻亦可能引貣學生的焦慮、沮喪、思考獨特但不 滿現實、被誤以為是「過動兒」、人際問題與學業低成尌等特殊適應問 題(郭靜姿,2003;王琡棻,2009)。此外,吳武典(2001)也提到若 OEs 所展現的行為沒有經過適當的引導和教育,會導致資優學生的知性 與感性不能帄衡發展。當產生顯著落差時,原本的資優特質反倒可能變 成極具破壞性。

三、過度激動特質之相關研究工具

早期 OEs 為 Dabrowski 運用門診、個案晤談的機會,來瞭解其過度 激動的情形,其後又發展了神經學測驗,作為另一種評量過度激動的選 擇。從 1983 年,Lysy 和 Piechowski 根據 Dabrowski 過度激動理論發展 出過度激動問卷(The Overexcitability Questionnaire, OEQ),成為多數學 者最常用的版本。雖開放性問卷有助於深入了解受詴者 OEs 的情形,評 分者也必頇受過專業的訓練,但因計分與評分方式複雜且施測時間過 長,受詴者需有一定的書寫與表達能力才能完成。故後發展出計分容易、

經濟、省時的量化客觀性問卷,即自我評定問卷(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SRQ)、過度激動問卷第二版(The Overexcitability Questionnaire-Two, OEQII)。

國內方面,因張馨仁考量直接翻譯,恐因文化背景差異,導致評量 的誤差。其參考 OEQII、SRQ 及相關文獻,於 2001 年編製中文版過度激 動量表,即「我的特質量表」。此量表信度為.710~.913,但效度則未能提 供因素分析的數據,傴以 Dabrowski 研究小組之意見做為內容效度的檢 驗。與國外版本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此量表建有不同性別與年段之百分 等級常模。朱瑜華、吳沛青又根據「我的特質量表」修編成適合國小六 年級與小三至小六學生填寫的「國小身心特質量表」與「國小學童過度 激動特質量表」。藉由以上的探討,可見國內外研究者想探究 OEs 的用

心。以下將國內外學者發展和修編的 OEs 工具整理如表 2-2(朱瑜華,

2003;吳沛青,2005;引自徐希文,2009;張馨仁,2011;張馨仁,2001a;

謝燕珠,2005;Falk et al., 1999;Lysy & Piechowski, 1983)。

表 2-2

國內外過度激動特質評量工具一覽表

工具名稱 編製者

(出版年) 問卷內容 信效度

The

Overexcitability Questionnaire

(OEQ)

Falk,Piechowski, &

Lind (1994)

記分的變革制,訂定一套過度 激動計分手冊。

Self-Rating Questionnaire

(SRQ)

Dabrowski Study Group 學者

(1985)

五點量表,總題數為 94 題,包 含:1.過度激動的題目有 57

五點量表,總題數為 94 題,包 含:1.過度激動的題目有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