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適性教育相關內涵

壹、 適性教育的定義

所謂「適性教育」,是在提供學習者切合其個別特質和需求的學習,使其發展 個人潛能,進而得以自我實現(黃政傑、張嘉育,2010)。若以英文「adaptive education」來詮釋「適性教育」,則「適性教育」是指調整學習的環境以使其確切 順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其中學習環境的調整包括課程、教學、需求評估學習評量等,

牽涉 到「教」與「學」之關聯,學生的個別差異則包括智力、性向、興趣、經驗、

風格、文化等,教師必須了解後,提供切合之課程與教學,才是「適性教育」(Wang,

1992;黃政傑、張嘉育,2010)。

Walberg (1975) 指出:傳統的教學環境中,所採取的適性教育,基本上可分 為三種形式(引自李咏吟、單文經,1997),「選擇式」是以學生天資及少數人教育 作為接受或拒絕學生的依據、「充實式」是一種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使學習者達 到不同學習終點的適性教學、「加速式」是固定學習終點或標準,而讓學習者用不 同的時間達到指定目標。

Bloom(1976)根據學習者的性向,決定每個學生所需的學習時間和精熟水準後,

教師可針對教學變項學習的機會及教學品質加以控制,則每個學生均可達到先前

單文經,1997)。

Cronbach(1977)的「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簡稱 ATI)的理論則認為:「如果在某方面性向較高的學生,接受某種教學方法之效果甚 佳,就讓他們接受該種教學的方式;如果在該方面性向較低的學生,採取另一種教 學方法的結果較佳,則應讓他們接受另一種教學方法。」(引自張春興、林清山,

1989)。研究結果發現性向與教法之間有交互作用現象存在,ATI 的研究告訴我們:

如果以某種教學法失敗的學生,也許可以不同教學法便可能會成功,所以不可輕易 放棄學生。教學法要與學生相配,是適應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基本精神。因此教師 需要了解學生的性向,給予適合的教學法來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的目標。

美國哈佛大學的教育教授Gardner (1983)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的 智慧是多元化的,包括了語言,邏輯數學,肢體動覺、視覺空間、音樂人際,內省,

與自然觀察者等八方面的智慧能力,教師可以利用智能光譜進行分析,學生通過什 麼途徑可以學得更快、更好,再決定如何利用學童的優勢智能,帶動發展其他有待 發展的潛能。因此老師應該採用「多元途徑」,去進行適性教育。

學者簡茂發(2001)闡述,適性教育的涵義:

一、為充份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促使學生各有所長的能力,都能因多樣化的學習 情境,而獲得有尊嚴且快樂的學習。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教育情境的安排務必以學生身心的生長與發展為著眼 點,舉凡教材的選擇與教法的運用,均須力求配合學生的能力、經驗、興趣與 需要。

三、注重全人教育:基於人本教育的理念,教師必須設法營造適性教育的校園環境,

不可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施行人性化的教學與輔導,獲致個性與群性的調和發 展。

綜合上述,從適性教育的理論來看,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教育情境的安排、

教材的選擇須配合學生的能力、經驗、興趣與需要(簡茂發,2001;Glaser,1977),

充分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再決定如何利用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其潛能(Gardner,

1983),不可輕易放棄學生,以某種教學法失敗的學生,也許以不同的教學法便可 能會成功(Cronbach,1977),如何順應學生的個別差異達到教學目標才是因材施教 的基本精神。

貳、 適性化教學

適性教育是各國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標,英國教育部「兒童、學校暨家庭 部」(Department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2009 年 6 月公布新的教育白皮 書「建立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制度」(Building a 21st Century Schools System)中說明 適性學習的目標是:「每個孩子在學校所得到的教育方式,將會符合他們的需求,

並且得到他們所需的支援和協助。」(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9),其具體作法包括評估孩子的個別學習需求;調整修改教學方法和課程,教 師們運用證據為基礎(evidence-based)評估學習成果,追蹤、檢查和回應個別學生 的學習進度,以確認是否適合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高中部分,學生都應有機會接受 職業教育和生涯規劃的資訊、諮詢和指導,讓學生找到適合的生涯發展,各校制訂 教學政策、結合多元的機構,明訂符合需求的教學實踐方法和策略,以確保高水準 的教學。

由此可見,適性教育要實施適性化教學,高博銓(2007)提出適性化教學有五 個目的:

一、 打破僵化的傳統班級教學模式。

二、 透過教師敏銳的觀察,以洞悉學生的學習旨趣和能力條件。

三、 掌握能每位學生學習的特性,設計出符合學生能力、興趣和需要的課程。

四、 使課程與教學能適應學生個別差異的需求。

五、 透過教學誘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

林寶山(2003)認為適性化教學是指為適應個別差異的特性,教師採取的各種 合適的教學策略,強調學校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樣性的學習資源,以提供個別學生 適合其需求的學習經驗,並鼓勵學生使用各種資源協助其學習。

高博銓(2006)指出,適性化教學是基於學習者個別差異的事實,因而在教學 歷程中會採取因材施教的作法,以啟發學生的潛能,保障其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

但學生的個別差異反應在學業成就價值觀、習慣、態度、技能、社會文化背景等方 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發揮專業知能,隨時監控學生學習進程,彈性調整教 學方式,同時善用各種教學策略,選擇符合學生學習特性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 習的態度和技能,鼓勵學生專注於學習,重視陶鑄學生持續地學習意願與意志能力,

使學生對學校學習工作能勝任有餘,獲得學習成就感,進而促進其自我實現。

歸納學者Anderson (1989)及 Gagné & Briggs (1974)不同角度的看法,發現適性 化教學具有六項特徵,分述如下(引自張君儷,2008):

一、適性化教學具有能確定學生起點行為強弱程度的特色。

二、適性化教學能建立一個持續監控和評鑑學生學習的系統,並定期評鑑學生的 學習進展。

三、適性化教學能提供多元的資料和教材來供師生共同使用。

四、適性化教學下,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目標和教材,即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要學什 麼、要如何學、及使用什麼教材來學習。

五、允許學生依據自己的進度來學習,而不需要以統一進度的方式來進行學習。

六、教師提供較少的教學活動,有較多的機會可以進行個別指導、決定個別學生應 該學什麼或如何學;同時也有時間更仔細審視學生的紀錄,實施學習困難的診 斷和補救教學。

Romizowski(1982)提出實施適性化教學的四個步驟(引自林進材,2008):

2-1. 適性化教學的實施程序 資料來源:出自林進材(2008:115)

綜合上述,教師實施適性化教學時,能依據實際教學的需要,考量各種相關因 素,配合學生特質,於教學歷程中,選用最適合學生之教學法,並適時修正教學策 略,使學生「自我導向的潛能」(potential of self-direction)得以充分發揮。

參、 適性分組教學

學習時間,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實踐學校教育願景,特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四十三 條第一項規定,全文 10 點,並自 108 年 8 月 1 日生效(教育部,2018)。

實施適性分組教學的本質是為一種教學革新,其實踐可由課程實施中來反應 成效,教學革新需有下列三層面的配合改變:1.教材─如:教材內容與組織及教材 教法等,需符合教學革新特性;2.(脈絡背景的)組織─如:班級與學校的組織結 構與文化,能因應教學革新而調整;3.(相關人員的)知識理解、價值內化、及角 色行為─尤其是教師及校長對教學革新的知識要理解並予以價值內化,進而在角 色行為上配合改變(黃政傑,1991;Fullan & Pomfret,1977)。

而課程的實施著重於「真正實踐的情況」,Fullan(1992)認為課程實施是在教 育目標、課程改變與學習成果之間的反覆循環,是一種歷程,此歷程包括從現況到 革新的實踐(引自郭伯嘉、鄭忠煌、邱秀玲,2003),如下圖 2-2 所示:

圖 2-2. 課程實施的邏輯

資料來源:出自郭伯嘉、鄭忠煌、邱秀玲(2003)

綜合上述,適性分組教學為了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過程中課程的材料、教 師的觀念與信念都配合改變,希望改變學生的不只是學習成就,還有學習精神與態 度(邱鴻燕,2000)。實施適性分組教學規劃之初,應由合作教師共同研擬出適合學 生之教學目標。為順應不同特質的學生需求,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以達到適性學 習的目標,並能激發學生的潛能。除了傳統的量化評量,為配合不同能力、不同特 質的學生,應進行多元評量,對於學習落後的學生提出預警及學習建議,給予適合 當的補救教學,可以提升學習成效。適性分組教學是「因材施教」的有效實踐策略,

若能實質發揮教學效能,將能提供學生一個適性的學習環境。

可欲的 教學目標

1. 改變教材 2. 改變教學觀

課程 改善學生學習成就

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