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都市成長、核心邊陲與 Desakota

第二章 捷運與都市化回顧

第一節 都市成長、核心邊陲與 Desakota

在 了 解 物 件 本 身 的 特 性 後 才 能 界 定結 構, 以 判 別 研 究 的 方 向 , 根 據 R.B.Andrews 在 1984 年的研究,空間結構具有三個特性:實質結構、結構系統與 變遷過程(陳坤宏,1991)。實質結構是都市的形式、地形與土地使用分區與基 礎設施等;結構系統是土地使用分區在社會與經濟上的功能,包含制度、技術與 政治經濟的力量;變遷過程是系統並非實質結構的靜態,指的是結構與系統會隨 著時間而動態。

都市空間發展的理論奠定基礎為 1970 年代 Harvey 所提出的資本積累理論 與 1980 年代 Molotch 的都市成長理論。Harvey 基於馬克思學派的資本積累

(capital accumulation)進行空間概念的討論,以社會生產方式為出發點,探討剩 餘價值的積累過程,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1980 年代以來,Molotch(1976)

提出的成長機器論(growth machine),以及 Mollenkopf(1983)的成長取向結盟

(pro-growth coalition)也成為討論的大宗。

一、都市成長

Molotch 在 1976 年提出都市成長機器理論,他認為之所以成長,是來自都 市地區人口的增加,勞動力使得工業擴張,增加了商業活動的機能,進而帶來土 地開發,而為了達到成長的目的,人們運用自己所擁有的政治資源與力量,來主 導都市開發進展,即為成長機器(陳柏廷,2003)。都市發展的基礎為土地,也 是政府在進行經濟發展時,成長聯盟與反成長聯盟的互相抗衡,同時也是政治經 濟的力量所推動(吳文彥、謝宏昌,2002)。

Mollenkopf 在 1983 年提出成長取向結盟,認為政治企業家(political entrepreneur)主導了都市內的利益團體與政府的施政,指出政府是都市運作的主

體(李長宴,2010)。地區的菁英人士、地方人士、地方政府、財團與媒體形成 了結盟的關係,以促使都市成長,達到財富的累積。為了促使成長,會透過興建 文化設施(如藝術建築等)來加強地方的環境發展。Molotch 等論點強調政府與 地方聯盟(如菁英)對都市發展產生重要與主導的影響,透過政治、經濟與文化 面向來吸引資本的流入。

二、核心-邊陲理論(core-periphery)

美國區域規劃學者Friedmann 提出任何區域都有核心(core)與多個邊緣地 區(peripheral region),核心區對邊緣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是具有高度經濟成 長的都會區。區域的經濟發展關鍵在都市,持續的都市工業擴張,會對周圍區域 帶來衝擊與成長,改變原有的地區特性(黃北豪、戴志言,2008)。

Friedmann 認為邊緣區域雖然相比核心區經濟較為低落,但處在核心區的外 圍,有一定的經濟聯繫,經濟發展是呈現穩定成長,會導致就業機會的增加與吸

三、Desakota 理論

1960 年代以來,都市開發不再侷限在一個地方,而是一個區域(a region),

都市不再只是從中心往外擴散到鄉村,而是廣泛分散到鄉村地區。都市型態的研 究不再侷限在都市中心與郊區的二元論述,開始出現新概念,如邊緣城市(Edge City)4等。Ginsburg(1991)在研究都會區的空間發展和鄉村的互動關係時,發

4 指距離原傳統中心都市有一定距離的地區,發展出新、獨立的就業和生活區域形成人口聚集。

同時邊緣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不僅包含都市和城鄉界限的模糊,也包含區分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現在日本的聚集居住區和市中心之間的區域是散佈著通勤人口,並且中心往外的 擴散力量來自於透過工業去中心的結果,因此認為西方理論並不適用於亞洲國家

(簡博秀,2004)。

加拿大地理學者 T.G.McGee 在研究亞洲的發展中國家都市化現象時,認為 這些都市的工業化是國家實施產業轉移背景下所形成,他發現在大都市之間的地 帶具有與都市密切的工業、服務業和其他非農業產業,如此類型的「沿著城市中 心之間農業和非農業活動高度混合的的區域」,而且在同個地理區域內具有都市 性和農業性的行為,McGee 將這樣的現象稱作「Desakota5」,石計生(1998)將 其譯為「城鄉混合型都市化或城鄉混合型都市發展(city-village process)」,是一 種「衍生型的大都會(Extended Metropolis Regions,EMR)」。

亞洲地區的都市化過程與西方國家並不相同,西方國家的都市化是農村人口 大量往都市移動,而亞洲則是產業的變動,也就是生產經濟方式從農業轉向非農 業經濟生產,使原本的農業區域變成非農業區域(Sui、Zeng,2001)。McGee 指 的 Desakota 的特徵是人口密度高,並且職業的流動性強,也看得見農業、工廠 與住宅多種土地利用的交錯。

圖2-1-1 Desakota 理論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轉繪自McGee(1991)

的界線(劉盛和、陳田、蔡建明,2004)。

5 Desakota 為印尼語," desa " 是鄉村(village),而 " kota " 是小鎮(town)。

如圖2-1-1 所示,McGee 認為亞洲的都市化空間型態主要由「衍生型的大都 會(EMR)」和「巨型都市帶(Mega Urban Region , MUR)」所組成,可分成以 下:

1. 主要都市區(Major cities):

由一或二個大城市所組成,在區域內有絕對優勢。

2. 邊緣都市區(Peri-urban):

圍繞在主要都市的周圍,且距離在每日可通勤的範圍內。全球化是邊緣都 市區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提供給主要都市區額外的房地產。

3. Desakota:

又稱「城鄉混合區」,是一種鄉村都市化的形式,可在區域內看見生產業和 農業並存,同時經濟發展會出現在這個區域,使得人潮流動和貨運的增長。

McGee 將以上三個區域(主要都市區、邊緣都市區和 Desakota),合稱為「衍生 型的大都會(EMR)」。

4. 密集人口的鄉村區域(Densely populated rural):

出現在亞洲地區的國家,尤其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農業區域。

5. 邊緣地區(Sparsely populated frontier):

通常提供土地租佃(land colonization)和各種形式的農業發展。

McGee 認為形成巨型都市帶(MUR)的條件是要有兩個以上的主要都市、邊 緣都市區和城鄉混合區,區域間透過交通網絡連結,點與點間交通時間不超過 3 至 4 小時,並且具有多樣性的農村活動6。McGee 也將在亞洲出現的 Desakota 現 象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1. 第一類型 (又稱作 konjuka):

人口逐漸遷移至中心都市,農業人口和農業土地利用皆下降,但由於政府 的土地和農業保護政策,農業土地的使用仍為重要。雖然仍保有農業景觀,

但是大部分的經濟活動皆以非農業為主,如南韓和日本。

6 資料來源:簡博秀,2004。

2. 第二類型:

農業和工業經濟活動集中在都市的核心和鄰近地區,特點是家庭收入的增 加、交通建設完善和經濟成長快速。如中國的南京、上海、杭州一帶,泰國 的中央平原,台灣西部(台北至高雄的走廊),印度的加爾各答,與印尼爪 哇島的Jabotabek。

3. 第三類型:

具有高密度人口,但經濟成長較緩慢的地區。如印尼爪哇島的Jogjakarta,

南印度的Kreala 與中國的四川盆地。

石計生(2008)根據 Desakota 理論提出「Desakota 的一般條件」(the general desakota factors; the DEFs),共有以下八點:

1.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區域內有大量人口從事小規模的稻米耕作。

2. 區域內有迅速增加許多非農業活動,並且農業活動迅速減少。

3. 由於政策的轉變,使得這個區域內的水稻產量減少。

4. 由於使用相對便宜的交通工具,使得區域內的人口流動非常便利。

5. 區域內可見高度混和的土地利用。

6. 區域內有超過兩個以上的大都市及一些中型的城市 7. 區域內的女性勞動人口在非農業勞動部門有增加趨勢 8. 區域內的政府的直接公共投資在交通運輸等下層建築上。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