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重症單位病患壓力感受之相關因素

目前有關重症單位病患壓力感受之相關因素的研究並不多,本節將文 獻中有關個人基本屬性及疾病屬性之相關因素,歸納如下。

學者指出年齡不同在壓力感受與適應上是有明顯的差異(Folkman, Lazarus, Pimley, & Novacek, 1987)。Manfredi 和 Pickett(1987)指出老人因 比年輕人及中年人擁有較少完整的資源,是屬於抗壓性較低的一群。而 Carr 和 Powers(1985)針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住重症單位病患所做的研究發 現,壓力感受與年齡及先前住院日數並無相關,但與疾病的嚴重度呈正相 關。在黃等人(1997)研究心臟手術後住重症單位病患之壓力感受發現,

年齡與壓力感受呈負相關,60 歲以上患者較 59 歲以下者壓力感受較少,而 手術次數與壓力感受呈正相關。另外,劉(1994)針對急性心肌梗塞住重 症單位病患的研究發現,年齡與壓力感受呈正相關,女性的壓力明顯大於 男性。 Bergbom-Engberg 和 Haljamae(1989)的研究結果指出,重症單位 病患在插管的壓力感受中,女性明顯大於男性。Novaes, Aronovich, Ferraz 和 Knobel(1997)探討重症單位病患之壓力感受,研究結果為年齡、性別、

教育程度、疾病嚴重度、治療型態、科別與壓力感受無顯著相關。Rotondi 等人(2002)探討重症單位中延長呼吸器使用病患之壓力感受結果發現,

收入與壓力感受成負相關。雖然在黃等人(1997)的研究結果中指出,婚 姻狀態與壓力感受並無相關。但 Scherck(1999)指出社會支持對影響壓力 感受占很重要的因素。Hupcey(2000)指出重症單位中,家人是病患舒適、

支持、鼓勵與希望的來源。

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知,影響壓力感受的因素,在教育程度、科別、先

前住院日數、重症單位住院日數、治療型態、職業及宗教信仰上並無顯著 相關,而年齡、性別、婚姻與疾病的嚴重度則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基於研 究者多年臨床經驗與觀察,認為是否有家屬與朋友在會客時探視、居住狀 況、老人本身慢性病的多寡、住院方式及住加護病房之原因,對老人壓力 感受影響很大,因此本研究會針對老年病患及這些變項加以探討。

第四節 重症老人照護需求

在生命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基本需求都是相同的,只是這些基本需求的 性質、內容及優先次序的取選等,會因每個人的年齡大小及個人的身體、

心理及社會各層面的發展而有所不同(陳,1987)。Fagerstron, Erikson 及 Bergbom(1999)將病患的照護需求分為 17 項,分別為健康、被有能力的 護理人員照顧、整體性照顧、舒適、安適、安全、希望、引導、會談、有 存在/靈性需求、能被了解、受歡迎、有人性尊嚴、能被真實對待、護理人 員參與照護、接觸和密切觀察等的照護需求。Henderson(1964)主張照護 需求就是要滿足 14 項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為正常呼吸、適當飲食、排泄、

移動和維持適當的姿勢、睡眠和休息、選擇合適衣服、調整穿著以保持正 常體溫、保持身體清潔和儀容、避免環境危險和避免傷害到他人、與他人 溝通、宗教信仰、工作上有成就感、參與各類休閒活動和滿足好奇心。

Ashworth(1987)認為在重症單位中,應仍以 Henderson 的 14 項日常生活 的基本需求為基準來滿足病患,而不是以醫學診斷為導向,並還要注重維

持生理時鐘、社會統合、自尊、控制、訊息和溝通、個案隱私、靈性健康、

希望和生命意義和目的等照護需求。因此,照護需求是包含了生理、心理、

社會與靈性各層面。

王和劉(2002)的研究指出,急症照護需求主要在滿足病患有關病況 的相關訊息、減輕身體不適及心理支持等。另有學者採取質性方式來探討 病患的照護需求,在 Doering, McGuire 及 Rourke(2002)以電話訪談心臟 手術後病患,有關在重症單位期間對於醫護照護需求的感受,有四個主題 形成,分別是感到滿意的經驗、感覺沒有被照顧好、身體需求、病況訊息 的照護需求並未滿足。在感到滿意的經驗中,病患對醫護人員的照護與技 巧有正向的經驗感受及能獲得適當訊息;感覺沒有被照顧好是因感受到無 人性化與缺乏隱私、與所期待的事實不符合,如:開刀的傷口比預期還痛、

感覺護理人員都是以技術為導向,沒有人耐心傾聽,疼痛常無法被理解、

感覺照顧者有非專業行為出現,如:太粗魯、講話太大聲及醫生在檢查過 程中講話語氣不尊重及出院後希望護理人員能持續追蹤與接觸;而身體需 求未滿足為太多給藥與常規的護理活動造成睡眠無法完整、疼痛的處理應 加強、環境上則是病室太熱、太髒及無隱私感;最後病況訊息的照護需求 並未滿足則是病患感覺需要更多不同的訊息,如:詳細解釋手術過程、要 告知插氣管內管會有溝通困難的情況發生、如何執行呼吸運動及教導如何 起床與下床等訊息。因此,Doering 等人建議護理人員應重視病患身體、訊

息的照護需求。

Hupcey(2000)採質性研究探討重症單位病患心理社會層面的照護需 求,研究結果為病患最渴望的照護需求是感到安全,有四類的需求會影響 安全,分別為知道的需求、重新獲得控制、希望和信賴。知道的需求方面 為病患想知道在重症單位期間發生了什麼事,希望醫護人員能時常予鼓勵 與保證,以協助他們度過糟糕的時期,例如:在呼吸器脫離期間,更是需 要醫護人員充分給予說明,以減少焦慮與不配合的行為出現;在重新獲得 控制中,病患認為無法控制訪客、無法照顧自己及只能侷限於床上活動,

會有焦慮感覺;而希望需求方面,病患認為維持希望就是機會,如果放棄 希望就會有較差的預後;最後信賴的需求,則是病患相信重症單位的護理 人員,會為他們做一切。此研究亦指出,如果病患無法感受到安全,會有 挫折及抗拒的心理反應出現,而朋友、家人、護理人員的態度及宗教信仰 皆會影響安全需求的感覺。另外,Hupcey 及 Zimmerman(2000)亦採質性 研究法,其目的則在於了解重症單位病患在重症單位期間有關知(knowing)

的照護需求,主要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期為在重症期間:主要「知」的照 護需求為訊息的需求,以及需要他人告知人、地、時以獲得定向感;第二 期為在重症期後,病患主要「知」的照護需求為想要了解在重症期間,他 們疾病的嚴重度與意識不清期間發生了什麼事,和有關全部事情的來龍去 脈。

在有關重症老人的研究中,Pudelek(2002)的研究指出老人在重症單 位中有其特殊的照護需求,老人因老化改變生理狀況,而使得生理問題顯 得複雜化,因此特別需要有皮膚照護、營養、活動、疼痛控制、免疫方面 和情緒支持的照護需求。Hancock 等人在(2003)亦探討急症老人的護理需 求,發現老人認為正確執行醫囑是最大的照護需求,其次是身體、心理、

社會與出院計劃。而 Hudson 和 Sexton(1996)的研究結果發現,老人較注 重身體、心理與社會的照護需求,護理人員則較老人重視出院計劃的照護 需求。其他學者也認為出院計劃是重症單位老人最重要的照護需求(Palmer, Landefeld, Kresevic, & Kowal, 1994)。另外,Jacelon(2002)的研究指出在 急症單位內,老人所需要的照護需求是提供藥物與滿足身體的直接照護。

除此之外,Wastson 等人(1999)以質性研究法來訪談急症老人,發現有訊 息、醫護人員專業能力、提供周全照護和完整設備等四個照護需求的主題 形成。

綜合以上研究可知,重症單位的照護需求主要是在身體、訊息滿足、

有無獲得控制感、安全、宗教信仰、社會與出院計劃。國外已有數篇研討 對重症單位病患照護需求的質、量性研究,而國內尚未有學者針對此群體 來了解其照護需求,尤其是重症單位老人,因此,研究者認為基於文化差 異,及老人住重症單位比例上升的情況下,實在有必要探討其在重症單位 期間之照護需求,來提供護理人員參考。

第五節 研究架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係採橫斷式(cross-sectional)調查研究法,以結構性量表及開 放性問題進行調查,由研究者親自與研究對象採面對面的訪談方式收集資 料。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及收案場所

本研究以方便取樣(convenience sampling),在中部一所教學醫院及兩 所區域醫院之病房進行收案(見附錄一)。收案標準如下:

1、年滿 65 歲及以上。

2、至少轉出重症單位 2 天。

3、不曾有過住重症單位的經驗。

4、未有精神病史。

5、無神經功能上的缺損。

6、意識清楚,能以國、台語進行溝通。

二、倫理考量

為確保研究對象之權益,研究者將針對符合取樣標準之個案予以詳加說 明研究目的和方法,徵得個案同意後進行問卷調查(見附錄二)。問卷填寫

過程中,個案可隨時要求終止,退出研究而無任何影響,並避免在用餐、

個案感不適或疲倦時進行訪談。為保障個案隱私權,問卷不具名,均以號 碼標示,除了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外,其他人均不能翻閱,所獲得研究 資料及分析結果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之用,不對外公開其個人資料。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環境壓力源量表及有關照護需求之開 放式問題(見附錄三),各量表之說明如下:

一、基本資料

共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病患之基本屬性資料共 8 題,包括性別、

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有無親友探訪、宗教信仰及退休 前之職業狀況。第二部份為病患之疾病屬性資料共 8 題,包括診斷、科別、

曾經住院次數、慢性病罹患情形、住院方式、住重症單位天數、住重症單 位原因及疾病嚴重度(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分數。第一代 APACHEⅡ量表於 1981 年由喬治華盛頓大學

曾經住院次數、慢性病罹患情形、住院方式、住重症單位天數、住重症單 位原因及疾病嚴重度(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分數。第一代 APACHEⅡ量表於 1981 年由喬治華盛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