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金錢態度的意義

壹、金錢的意義

金錢具備了多樣的形式及多重的意義,金錢的使用是一致而有效率的,但 無法正確定義金錢,也無法正確劃分金錢的界線,相關學者定義如下:Belk and Wallendorf(1990)將金錢視為一種可投射域(projectible field),甚至還認為金 錢的意義與性別和階層有關,當人們企圖使用金錢而使目標物產生意義時,金 錢的意義已被移轉。,因此金錢不只是一種利於交易的貨幣或經濟財,而是附 帶有情緒的象徵物(黃慧真,2006).

馬克斯(Karl Marx)認為金錢的力量崩解了個人與社會的連結、金錢將人 類與自然的實質能力變形為抽象的表徵。

貳、何謂態度

張春興(1999)認為態度隨著個體的年齡、性別、性格等而有所不同,包 含認知、情感、行為為三種成分。認知成份指個人對態度對象所特有的信念、

知識及評價;情感包含了正面與負面:個人對態度對象所特有的感覺,,;行 為則是可觀察的、特別指個人對態度對象所特有的行為傾向。

楊國樞(1984)等指出三種成份屬於同一個連續函數,態度的形成由認知 層面發展到行動傾向,在時間上有時需要較久,有時較短,甚至同時發生:認

知層面排在先端,情感層面居中,而行動傾向居後,當金錢態度的三種組成成 份朝向同一種方向時,會成為一種結構穩固的組合,難以動搖。

綜合上述,對態度的結構來說,本研究總結兩種觀點:

一、態度主要是評價的情感成分(affection).

二、態度具有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on)、行為意向(conation)。

參、金錢態度( money attitude)的定義

鐘志從(1988)認為金錢態度是消費者使用金錢的價值觀念,王永銘(2004)

將金錢態度定義為一個人對金錢相關事物持久且一致的行為表現。

蔡瑞華(2000)認為金錢態度是指個人對金錢相關事物所特有的一種持久 且一致的行為傾向,包含對事物的評價、感覺及反應。

林芳如(2001)認為金錢態度包括金錢認知成份、金錢情感成分及金錢行 為成分,將金錢態度界定為個人對金錢相關事物所特有的一種一致性與持久性 傾向,,以下概述之:

一、金錢認知(money cognition) :個人對金錢的認知反應,包括對金錢相 關事物所特有的信念、判斷和看法。分別為「權力名望」、「成就成功」、

「自尊尊敬」三個面向

二、金錢情感(money affection) :個人對金錢情感反應,包括對金錢相關 事物所特有的喜怒哀樂、好與惡、接納與排斥,屬於「金錢情感」面向 三、金錢行為(money behavior):個人對金錢的行為反應,包括對金錢相關

事物所維持一致且持久的行動傾向,以「金錢預算行動」為代表。

本研究綜合以上金錢與態度各種定義,金錢態度定義為因金錢而使態度針 對某事物或情境產生一種評價,此評價強度將影響行為產生的可能。

肆、金錢態度文獻回顧

一、國小學生的金錢價值觀及理財素養

徐淑敏(2002)研究台北市六年級國小學生的零用錢與消費行為,發現受 訪年級(年齡)愈高,對金錢充滿著焦慮感,使用金錢時會抱持著懷疑、猶豫 不決及多疑的態度,。居住於縣轄市地區的兒童遠比鄉鎮地區的兒童在使用金 錢時會抱持猶豫不決及多疑的態度。

鍾志從、魏秀珍、陳彥玲與陳寧容(2003)研究小學生的金錢概念、態度與 消費技能,以台北市、台北縣、高雄市與高雄縣的國民小學一到六年級學生為 樣本,研究結果顯示六年級的小學生對於股票與標會比較不熟悉,但已經知道 信用卡、支票與利息是消費市場中的其他金錢型態,納稅與投資是金錢活動。

二、國中學生的金錢價值觀及理財素養

鍾志從與魏秀珍(2001)以質性訪談的方式,以 57 名國中、高中與高職 二年級學生為對象瞭解青少年的金錢、消費、理財與投資的概念。受訪者當中 45.6%的受訪學生希望自己成為有錢人,33.3%的學生表示錢夠用就好了;69.6

%的國中學生有固定零用錢,有固定零用錢的高中學生比例更達78.65%,高職 生為60%。只有 2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記帳、54%表示會掌握收支。但儲蓄 的比例很高,高達88%受訪者表示自己會儲。學生對於如何投資表示不清楚,

認為「投資」的概念就是用錢去滾錢;對「貸款」缺乏進一步的了解,只於需 付利息,;學生認為「標會」有風險,可能被倒會。學生表示樂於打工,因為 可以賺錢又增加社會經驗,20%的受訪者有打工的經驗。

黃春智(2008)研究臺北縣市兩所國中學生的理財知識,研究顯示學生在 所得、職業、信用和借貸、風險管理、保險、儲蓄和投資等方面測驗分數表現 為中、低程度,國中學生的理財知識表現尚可。台北市國中生理財知識表現較 新北縣國中生為佳,不同學校所在地的國中學生在理財知識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女性國中生表現較男性國中生表現為好,不同性別國中生在理財知識表現上有 顯著差異。九年級學生表現最佳、八年級次之,七年級表現最差,不同年級國 中生在理財知識表現上有顯著差異。家庭收入高的學生表現最佳,小康家庭學 生表現次之,低收入家庭學生表現最差,不同家庭經濟狀況的國中生在理財知 識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黃春智的研究結果顯示家庭收入多寡與學生理財素養高低有顯著相關,與 Mandell(2008)、OECD(2005)的研究結果相同,令人擔心國內的貧富差距 情形會加劇。

伍、金錢態度量表研究彙整

研究金金錢態度量表的學者有很多,例如Yamauchi 與 Templer(1982)的 MAS 金錢態度量表、Fumham 之金錢信念和行為量表(money beliefs and behavior scale,MBBS, 1980-1984)及 Tang 的金錢道德量表(Inoney ethic scale, MES,

1995)較常被人引用,以下是本研究將下列三大量表彙整比較,討論金錢態度 的操作型定義。

一、Yamauchi 和 Templet 的 MAS 金錢態度量表

Yamauchi 和 Templet 的 MAS 金錢態度量表研究目的是用於夫妻、金 錢衝突的婚姻諮商與非理性金錢態度、金錢問題行為進行臨床診斷與評估,

以美國加州洛杉磯及佛雷士諾300 位不同職業的成年人為受試者,以心理 學角度探討,原始題目62 題,因素分析顯示包含五個因素:

(一)、權力一名望(power-prestige):金錢是成功的象徵,是一種權力可 以用來影響他人。

(二)、維持一時間(retention-1ime):對財務的處理之謹慎程度,並懂得 為未來做規畫。

(三)、不信任(distrust):對金錢抱持的態度是猶豫不決、懷疑的。

(四)、品質(quality):金錢可換取較佳的產品品質或服務。

(五)、焦慮(anxiety):視金錢為焦慮的源頭。

二、Fumham 的 MBBS 金錢信念和行為量表

Furnham 為發展多向度的有效工具,以測量其金錢信念與行為,並且統計 變項、社會工作信念與金錢信念行為的是否相關。以英國256 位 18-50 歲的男 女為樣本,最後檢視人們在過去與未來於金錢信念與金錢行為上的決定因素,

篩選後的MBBS 金錢信念行為量表題目有 51 題,發現性別、教育程度、年齡、

所得對金錢的憂慮態度有影響,其六個構面如下:

(一)、強迫行為(obsession):金錢是萬能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二)、權力/消費(power/spending):視金錢為權力的象徵。

(三)、保有(retention):處理金錢時的謹慎態度。

(四)、保險/保守(security/conservative):運用金錢的保守程度。

(五)、匱乏(inadequacy):知覺金錢是否足夠的程度。

(六)、努力/能力(effort/abiility):金錢可以展現個人努力與能力的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金錢態度的因素與收入、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有關。

三、Tang 的 MES 金錢道德量表

T Tang 探討美國人在團體工作中金錢態度、工作相關變項及工作滿意度等 金錢組織行為,以50 個項目讓美國 769 位受試者受試,篩選後的 MES 量表有 30 題,其 6 個構面解釋如下:

(一)、善:金錢是好的、有價值的,錢是每個人生命中一樣重要的東西。

(二)、惡:金錢是邪惡的、花掉的錢等於是浪費掉了、金錢令人蒙羞。

(三)、成就:金錢是功成名就的象徵,有了錢什麼都可以得到。

(四)、尊重、自尊:金錢可以讓人贏得尊敬,幫助你表現自己有能力。

(五)、預算:處理金錢的持有謹慎、保留態度。

(六)、自由、權力:金錢使人能自立、自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Tang(1995)發現許多整體金錢倫理量表的相關變項認可金錢倫理的人往 往是物貿主義的,他們非常在乎金錢的報酬,動機通常來自外在報酬,尤其是 利潤、利益、紅利的分享:金錢代表成功,金錢不是壞事,謹慎的計畫預算是 重要的。